第九十八章1
袁斌問道:「那中策又如何?」
龐統道:「中策為我軍不動分毫,命劉璋、張魯將劉備托在川中,令江東孫權奪取荊州。劉備固然可滅,但孫權奪取了荊州,實力大增,日後平定江南,難度大增,故曰中策。」
郭嘉道:「那上策莫非是待孫、劉相爭,兩敗俱傷之時,令張郃出汝南,趙雲出壽春,一舉平定荊州、揚州兩地?」
龐統撫掌笑道:「天下智者,所見多有相同,區區不才正是此意。」
袁斌想了想,道:「劉備廣有仁名,又是皇叔之尊,未可輕動。先派使者令其回荊州,出兵之事,容后再議。誰可為使?」
郭嘉道:「許子遠(許攸)、陳孝起(陳震)、逢元圖(逢紀)三人可使。」
袁斌道:「命許攸去漢中見張魯,封其為漢中太守,令其退兵;命逢紀去成都見劉璋,加其官職;陳震與劉備有舊,命其去荊州見劉備,勸其退兵。若劉備違抗旨意,執意不退,再派荀諶去江東見孫權,令其屯重兵於鄂州(今湖北省武昌市),伺機取荊州,以此來逼劉備回軍。散議!」
眾人離開之後,在路上龐統追上郭嘉,道:「主公過於優柔寡斷,劉備、孫權皆一時人傑,今不趁勢除之,久后必生大禍。」
郭嘉微微一笑,道:「士元初來,未知主公之心意也。」
龐統沖郭嘉一拱手,道:「還請奉孝多多指教。」
郭嘉道:「主公愛才如命,救賢若渴。今劉備手下文如諸葛亮、馬良、伊籍等,武如關羽、張飛、魏延等;孫權麾下周瑜、魯肅、蔣欽、周泰等,主公皆願生致之。如若刀兵擅啟,生靈塗炭,非主公之願也。」
龐統道:「主公仁者之心,非我等所能料也。能為主公效勞,統之幸也。」
隨後荊飛將郭嘉與龐統的對話記錄到白帛上,派人交給袁斌。袁斌看后,隨手將白帛放到燈上燒了,想到:「什麼仁者之心,當初在表弟高幹的墓前發誓的時候,就要做一個心狠手辣的人,而不做一個有婦人之仁的人。此番表演,不過欲展現給世人我袁斌的正者仁人的面孔罷了。劉備憑著這付面孔,做起事來無往不利(除了劉備最後在稱帝一事上,惹人非議外,其餘的地方,劉備一直以正義使者自居的,總使道義站在自己一邊)。我只不過是仿劉備的故智罷了,想不到,連智深若海的郭奉孝也一起瞞過了,看來,普天下沒有人能看穿我的面具了。」
袁斌在會議上聽從眾謀士的意見,派了三撥使者去見三大勢力。
漢中張魯一開始聞聽劉璋向劉備求援后,心中大驚,自己的隊伍肯定不是劉備軍的對手。這樣一來,進則不敵,退恐人笑,正在躊躇的時候,聞知朝廷天使至此,令其退兵,正中自己的心思,哪有不允之理。張魯忙下令讓其弟張衛退兵,並且隆重地招待了許攸;劉璋聞知張魯已經退兵,而自己又加官進爵,也是十分的高興,在成都厚待逢紀。
陳震與劉備本是舊識,今番來勸劉備退兵,自信滿滿。劉備聞聽袁斌令其退兵,心中大怒。諸葛亮見狀,忙對陳震道:「孝起遠來辛苦,且入館驛歇息。容我主商議退兵事宜。」
陳震見劉備並沒有馬上答應退兵的事,心中老大不願意,但又發作不得,只得先行告退,去館驛休息。
劉備見陳震走了,對諸葛亮道:「軍師,我大軍千里跋涉,耗費兵馬錢糧無數(虧心不虧心,明明所有的消耗都是劉璋無償奉送的,他劉備哪有什麼消耗),怎麼輕易退兵?」
諸葛亮對劉備道:「主公稍安毋躁,事已至此,不如退兵歸去。」
法正勸阻道:「今已深入西川腹地,正欲成此大功,安能退去?不如盡起大軍,殺入成都,劉璋必無防備,可一戰成功。」劉備對法正的計謀頗為意動。
諸葛亮反駁道:「不可,荊州乃我軍根本,今若不尊朝廷號令,袁斌必讓張郃、孫權以襲我后,到時候劉璋、張魯再引兵擊之,則我軍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