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騎兵資料!

一些騎兵資料!

中**事史上的騎兵建制,始於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此前,中國的軍制則以「車戰」為主。而車戰又是對付當時游牧民族以騎兵為主的集團進攻最有效的戰爭手段。但車戰的最大缺陷,就是它的不靈活及速度慢,頂多就是「擊潰」騎兵,而不能「殲滅」騎兵。而自趙武靈王取游牧民族緊袖輕服的著裝特點,學習騎馬射箭並建立起騎兵部隊后,中國的軍事戰術中,就有了以騎兵打步兵,以車戰抗騎兵這樣相輔相成的先進戰術。不過,無論怎樣先進,戰爭還是以步兵集團為主力的。於是,在長期的衍變中,車逐漸轉向裝運糧草器甲的隨軍運輸工具,只在遇到騎兵時,才把它連接成「牆」,步兵隱在其後,用弓箭阻擋騎兵。

然而,戰爭是以取勝為基本原則的。而取勝的最佳手段,就是偷襲或突襲。所以,當行進中的步兵或在戰場上正廝殺的步兵突然遭到騎兵閃電般的突襲時,往往來不及或根本就不可能利用隨軍車輛,這就迫使步兵必須找到一種不依靠車輛、在野戰中有效對付騎兵的戰術。於是,步兵「點式小單位」對抗騎兵的戰術,應運而生。

這種戰術簡單靈活,隨時隨地可實施,因為它是按照軍制基本單位的「什人」建制而設定的,也就是今天的「一個班」。當發現大規模騎兵集團突襲時,只要指揮官一聲號令,大家立即在各自所屬的「什人長」帶領下,以「什人」為單位,面對敵騎方向,前三名士兵席地而坐,將長槍末端頂在地上,兩膝夾緊,雙手緊握,槍尖斜刺向一人高的前方,形成「拒馬」那樣的效果;第二排三名士兵,則以跪姿貼其後,雙手緊握長槍,未端夾在腋下,槍尖直刺前方約一人半至兩人高處——這樣布陣的唯一目的,就是阻止馬的前沖及跨躍;而站在最後一排的三名士兵,則持弓放箭,負責射殺正前方及左右兩側的人和馬。什人長負責指揮並觀察接受上級的各種命令。

這樣的「什人」單位,就是戰場上的「一個點」,而「點」的間距則數米至十來米不等,布局錯落,看似隨意,卻散而不亂,迫使敵騎不得不在這些「點」中間亂竄,由戰術上的主動攻擊,轉為戰術上的被動挨打。

實戰中,步兵們又發現敵騎雖然對己失去攻擊能力,但畢竟還能在「各點」的空隙間亂竄,並沒失去其「機動」能力。又於是,有人開始嘗試用長槍橫掃側方的馬腿,干擾馬的奔跑,只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但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啟發步兵想起在槍刺的下面,安裝一把勾形的鐮刀,用以坐在地上或蹲在地上橫割馬腿。這就是「麻扎刀」——一種把鐮刀用麻繩綁紮在長槍上的作戰武器。也就是後世兵器譜上的「鉤鐮槍」。

但需要注意的是,把槍刺與鐵鐮打造在一起的「鉤鐮槍」,僅是「兵器譜」上的一種武器,並非軍事史上的「實戰」武器。真正用於對付騎兵的並非「鉤鐮槍」,而是「麻扎刀」。也就是說,事先打造好的鐵把鐮刀,平時只是一種輔助器械,與槍身是分離開的,因為它的鉤形刀刃,太容易傷人了。

那麼,這是不是說,騎兵在步兵的「點試單位」戰術及「麻扎刀」武器面前,就再也拿步兵沒辦法了呢?

不是。既然步兵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探索出新的戰術及武器克制騎兵,騎兵也同樣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長,探索出克制步兵打騎兵的戰術。於是,在騎兵的發展史上,就出現了「重裝騎兵」。

所謂「重裝」,就是讓人與馬都披掛上厚厚的鎧甲,這樣就有效的防止了弓箭的傷害。而馬上士兵手中的武器,也不再是細長輕便的馬刀,全都換上了粗壯的長槍,這與今天西方影視劇中的「騎士」非常相象——作戰時也是一手挺長槍,一手帶韁繩,靠馬的衝擊發揮槍的衝刺威力。

但這同時也限制了馬的奔跑速度,及人與馬的機動靈活性。

所以,重裝騎兵作戰,最忌的就是單兵出擊,或散漫式衝擊。最佳戰術,就是組成方陣,各自保持一定距離,同時起步,不求快,而求步調一致,速度雖比輕騎兵慢,但遠超過步兵的奔跑速度,形成一排排、一方方不怕弓箭遠距離殺傷的裝甲「牆」,在一道道「牆」上挺出一排排穿透力空前強大的長槍,這就使步兵的點式單位麻扎刀戰術頓失作用。

首先就是不能在地上坐著或跪著了,必須站起來迎擊,可在長槍與弓箭都失去防衛和攻擊作用的情況下,就算他們能躲過第一排重裝騎兵的衝擊,也難躲過第二排、三排及後面一排接一排長槍及裝甲馬匹的衝擊,好容易逃過這一劫的,面對緊跟在騎兵後面衝鋒的步兵集團,還能再有多少抗擊信心、勇氣及實際還手能力呢?

那麼,這是不是說,此時重裝騎兵就是主導戰場致勝的法寶了呢?

不,事實正相反。重裝騎兵自出世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無法成為戰場致勝的有效手段。

重裝騎兵的戰術優勢,就在它的集團方陣衝擊能力,可這既是它的優勢,也是它的劣勢。因為既稱戰場,就必有敵方,不管對手是輕騎兵還是步兵,總歸還是「兵」,只要稍有抵抗,就會造成重裝騎兵方陣的變形,勢必阻擋後排的進攻,一**的消弱其戰鬥力,此時若對方再有勇士殺入方陣中左衝右突,干擾驚亂馬匹前進方向,則重裝騎兵威力頓失。因此,重裝騎兵自其出現,也就只能在特殊的場合下,還必須有輕騎兵、步兵保障其安全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它的衝擊威力,所以一直無法成為決定戰場致勝的關鍵因素。而歷史上真正發揮出重裝騎兵潛力,讓重裝騎兵成為戰場上絕對致勝因素的,就是女真人。

女真人最早的祖先叫靺鞨氏。靺(mò),用皮革製成的襪子;鞨(hé),用皮革製成的鞋子。可見,女真人的先祖善於製革,顯然是以游牧為主,漁獵為輔的。東漢末期,其子孫生活在今東北地區的松花江、黑龍江、牡丹江、長白山一帶,分為粟末、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白山七部,但到隋唐時,就只有粟末和黑水兩部了。此時,兩部均附於高麗(朝鮮),唐太宗派李績征高麗,黑水部就曾發兵十五萬助高麗,被唐軍大敗於安市。後於唐玄宗開元時期來朝,玄宗封其地祖居地為黑水府,首領封都督、刺史,並派官員為長史監其治,賜姓李,名獻城,領黑水經略史職。其後契丹興起,遂絕朝貢。在松花江、牡丹江一帶的女真人歸契丹,稱熟女真。而在長白山、黑龍江一帶未歸附契丹的女真人,則稱生女真,自謂「白山、黑水」。

金的始祖叫函普,原住在高麗境內,六十歲時決定脫離高麗內返,其兄阿古乃不願相從,曰:「後世子孫必有能相聚者,我就留在這裡吧。」函普回來后,娶女真完顏部女為妻,其後人完顏氏逐漸統一女真各部,開始了女真族爭霸天下的大業。此時,阿古乃的後人也離開居住地參加進來。但不管這時,還是以後,金國是金國,高麗國是高麗國,與先前的秦、漢、魏、唐,和後來的宋、元、明清一樣,咱們與朝鮮都是兄弟關係,除了晚清實力不行外,從來都是有求必應的。而漢族與朝鮮族也一直都在兩國間享有自由居住權。假如(注意:這裡說的是「假如」)有些糊塗東西借金的祖先曾居於白山、黑水和朝鮮一帶,而說咱們今天的長白山、黑龍江一帶、甚至連牡丹江一帶都不是我們的,那你就完全可以反駁他,當年是女真人在為自己爭霸,不是在為「其它國」爭霸,更不是「哪個國」在指揮女真人爭霸。而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國失敗后,女真人並不是跑到哪個國家去了,而是自願融入了中華民族。若照你這個邏輯,那你是不是早該跟著融進來了呢?

而女真人之所以特別鍾情於重裝騎兵建設,則除了他們游牧民族的特性在於騎馬外,主要就是兵力資源太少,因此他們才利用多皮革的優勢,發展攻擊潛力具大的重裝騎兵。而重裝騎兵在他們手中雄風振起的決定性因素,卻不過是在馬的嚼口上,系了一段小小的「韋索」而已。

韋索,就是皮條。或說用皮割成的繩索。

也正是這樣一條小小的皮繩,使馬在受到衝擊干擾的情況下,個體無論怎樣驚慌失措,也無法改變其前進方向,從而保證了重裝騎兵方陣的強大攻擊力。故女真人當年才能屢屢以少勝多,素有「女真不過萬,過萬無能敵」之稱。

而經過女真改進的重裝騎兵之所以要叫「拐子馬」,也並不是如史家所說的是它們「從陣地兩側拐出去衝鋒」,因為輕騎兵出擊時,也是從陣地兩側衝出去的。且不從兩側衝出去,還能從陣地中間的步兵身上踩過去嗎?

「拐子」是北方地區對跛腳「瘸子」的別稱,而「拐子」與正常人相比,最大的差距,就是在雙方的速度比中,「拐子」由於一隻腳不靈活,使速度受到限制。這種稱呼用在加了「韋索」的重裝騎兵身上,則是指馬匹不經過一定訓練,步調肯定是不會一致的。尤其是馬匹進入慣性奔跑階段后,很難控制其速度的一致性,這勢必造成一組三匹馬中的快者被慢者拖住,慢者被快者加速的組與組之間的不協調,從而破壞重裝騎兵方陣的攻擊能力。於是,在訓練中,就需把馬的兩條前腿用統一長短的繩索系住,使馬在奔跑起來進入攻擊速度時,快者無以加快,慢者無以放慢,始終保持統一的均勻速度。

「拐子馬」不是指它的戰術,而是指它的速度限制。

「拐子馬」也就是金國「重裝騎兵」的另一個使用方法,而不可否認的是女真騎兵的確強大,雖趕不上後來的蒙元十萬鐵騎,但相比宋朝的騎兵來說不知要強上多少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南宋風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南宋風流
上一章下一章

一些騎兵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