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拜佛
?俞明鴦也極為喜歡這個大哥哥。從前在襄州的時候,有過一些好姐妹,但是現在在京城裡,出了母親、姐姐姐夫和女先生,至多算上幾個貼身伺候的丫鬟,就沒什麼可說話的人了,好不容易現在碰上一個能說得上話的人,因為年紀小,所以不由得生出幾分依賴之心,便纏著雍王問東問西。
雍王耐心的的解答她的問題,飯桌上就屬他們最開心了。
一頓飯熱熱鬧鬧的吃飯,俞明鴦心滿意足的打了個哈欠,撲進母親的懷裡要睡覺。
「雍王殿下有些事情要請教,所以我和他去書房說話,沒一會兒就能回來了。」秦機柔聲對俞明枝說道。
俞明枝道:「好,正好我也想陪母親一會兒,量一下衣服尺寸。我啊,在庫房裡找到兩匹顏色花紋都非常好的料子,很適合母親和妹妹呢。」
秦機趁著旁人不注意,在她的額頭上親了一口,然後和雍王去書房說話。
俞明枝陪著母親妹妹回到她們的院子,先給俞明鴦梳洗過,抱到床上睡覺了,她們母女才坐在桌邊說話。
「後天是十五,我想去城外的寺廟拜一拜。」俞夫人嘆道:「那天日子極好,將你父親的牌位供奉在哪裡。」
俞明枝應道:「嗯,我陪您一起去。」
俞夫人道:「白天的時候,我和大長公主閑聊,成王妃也在,她們也想一道去。聽說成王又要去番邦了,成王妃想替他求一隻平安福待在身上。」
「又要出去?」這麼快,俞明枝有些詫異。
俞夫人點點頭,在女兒面前也沒有好隱藏著的,表露出自己的一絲不快,「其實我不想和那麼多人一道去,吵鬧的厲害。唉……這些功名利祿、榮華富貴有什麼用呢?」
看著母親要落下眼淚,俞明枝湊過去摟住她的肩膀。
俞夫人趕緊用袖子擦了擦眼睛,還是不想自己背上的情緒影響了女兒。「你不是說要給我做衣服的嗎?來,量一量尺寸。」
「嗯。」俞明枝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尺子,像模像樣的量起來。
俞夫人看她專註的深情,擠出一絲笑意。「我們家明枝真像個裁縫呢。」
俞明枝笑道:「我那點本事,現在不敢稱裁縫。」
俞夫人問道:「秦機喜歡你做的那幾套衣服嗎?」
俞明枝微微一笑,「喜歡。」
「那就好,」俞夫人道:「你們過的好,我就放心了。」
俞明枝道:「和母親妹妹一起過的幸福和美。我才最開心呢。」
俞夫人的心情被她帶動的好了許多,指尖輕輕地點在她的鼻子上,「你啊,嘴巴真是越來越甜了。」
十五這日,俞明枝和母親先來到大長公主府,原以為已經有一眾夫人小姐在了,誰知在侍女的帶領下走進堂屋,只聽見大長公主和成王妃的說笑聲。
「義母。」俞明枝先給大長公主請安。
大長公主招招手,叫她坐在自己身邊,「成王在準備車馬了。一會兒我們就出發。」
俞明枝看眼母親,問道:「只有我們幾個嗎?」
大長公主道:「是,就我們幾個,成王來給我們開道呢。人多了,難免吵雜,吵到佛祖就不好了。」她說著,向俞夫人點頭微笑。
俞夫人感覺大長公主這麼做其實是為了照顧她。
可是為什麼會突然改變了想法?
她不由地望向女兒。
俞明枝沒有任何錶示,因為母親不喜歡和那些夫人小姐多有往來的事情,她都沒同秦機提過。
看來是大長公主真心拿她們當自己人,才如此有心吧?
「義母說的是。」她笑著應道。
正說著話。成王大步從外面走來,「姑母,車馬已經準備好了,我們可以出發了。」
大長公主先起身了。「來,我們走吧,拜佛可是要趕早的。」
俞明枝扶著大長公主,成王妃拉著俞夫人說話,四個人跟在成王身後,走出大門。先後登上馬車。成王等她們都坐好了,才翻身上馬,只會車夫護衛們起行。
她們要去的是城外的雲居寺,位於山腰上,因車馬不便行走,所以到了山腳需要人步行上去,哪怕是天子駕臨也只能這樣,也是考驗信徒的誠心的時候。不過這山路不長,稍微有一點陡峭,俞夫人示意大女兒繼續扶著大長公主,要他們小心點走,自己則和成王妃繼續走在後面。
成王妃對俞夫人多加照顧,一路小心翼翼的扶著她的胳膊,未曾有過半分懈怠。
俞明枝看在眼中,對她更有了幾分好感。
很快,眾人來到雲居寺門前,主持率領眾人出來迎接,就不見有其他香客的蹤跡了。
「施主請。」主持立掌於胸前,微微欠身對她們說道。
「有勞主持了。」大長公主謙和的對他說道。
主持點點頭,在前帶路。
成王道:「我帶著護衛在四周走一走,確保安全。」
「也好。」大長公主沒有多說什麼,「辛苦老三你了。」
成王笑道:「侄兒該做的。時候不早了,姑母快進去吧。」他又看向妻子,用眼神示意她照顧好大長公主和梁國夫人,因為這兩位可都是長輩。
成王妃頷首表示自己明白。
雖然就在京城外頭,但是不代表她們就不會有危險。
那麼多探子派出去了,但是居然一點沂王的消息都沒有,不得不讓人心驚於他的本事。真怕他發起瘋來,來到這寺廟裡對她們動手,押為人質來要挾朝廷。
所以大長公主才不要太多的人來陪伴,就怕來拜佛的事情給沂王知道了。而且今天來雲居寺的提議來的突然,也是不想他知道了而提前布下陷阱。
沂王確實叫人防不勝防,但是來拜佛祈求願望也不好耽擱了。成王離開京城在即,前路凶吉未卜,她真的很想來向佛祖祈禱,再求一些護身符給成王佩戴。
正想著,她們已經進去大雄寶殿。
雲居寺的和尚們是昨天下午才知道的消息,但不知用了什麼辦法。讓準備今天前來的香客們一個都不見蹤影,好不衝撞到大長公主,畢竟每月初一、十五是拜佛最為靈驗的日子,許多人都等著搶頭一炷香。因為那必然是當天最好的。
一行人在佛像前站定,拜佛、上香、添香油錢,做的有條不紊。然後再由主持親自帶著,去禪房休息片刻,中午吃了齋飯之後聽主持親自講解佛法。
成王妃欣喜的如珍寶般捧著剛求來的護身符。大長公主拿她說笑,「老三知道侄媳婦你如此關心他,必要感動的落淚了。」
成王妃微微臉紅,「姑母您說笑了,我們都是老夫老妻的,那還像年輕的小姑娘……」說著,她看向俞明枝,「我看明枝求了四隻護身符呢。」
俞明枝大大方方的點頭,「給母親、妹妹和秦機還有我自己一人一個。」
大長公主道:「明枝真是個有孝心,重感情的孩子。來……」她招招手。示意俞明枝先別忙著倒茶,到自己跟前來后攤開掌心,上面是一塊光滑明潤的玉佛牌,「這是我剛向佛祖求來的,你戴在身上,可保你平平安安,永無災厄。」
俞明枝道謝后小心的接過來,緊接著就掛在自己脖子上,「呈佛祖和義母的吉言。」
這時屋門開了,進來幾個隨行的侍女。捧上糕點,隨著她們進屋,清風送來一陣香甜的氣息,不僅僅是糕點的。還有門外的花香。
成王妃眼睛一亮,「這寺廟中還有桂花樹?」
門口的小沙彌答道:「回施主的話,就在南邊牆根下,栽了兩株桂花,是當年本寺建起來的時候,當時的主持明修大師親自種下的。距今已有三百多年。」
「那我倒是一定要去看看了。」成王妃道。
大長公主道:「去吧去吧,我就知道你是一定要去看的。」她注意到俞家母女露出不解的神情,解釋道:「因為侄媳婦的閨名里有個桂字,她正是桂花盛開的季節出生的,所以對桂花情有獨鍾。」
成王妃笑了笑。
大長公主道:「沾染了佛氣的都是有靈性的,你定然要弄些花朵來,晒乾了放進錦囊里給老三戴上吧?這心意可是絕妙的,就算走到天涯海角,也有你陪伴在身邊呢。」
成王妃道:「姑母又拿我說笑了。」說罷,她行了禮就急匆匆的出去了。
「看吧,害羞了。」大長公主笑起來,心情非常好。
等吃過幾塊糕點,稍微墊了肚子,大長公主要俞夫人陪著在庭院里走走,留下俞明枝一個人在禪房裡。她之前去見皇上的時候,聽秦侍郎說起過,要多多注意明枝的身體,因為據說是……
想到這裡,她的笑意深深,心中感嘆年輕就是好。
「這裡有不少佛法書籍,你可以看一看,對修養身心都是極好的,若是有什麼問題等午後主持過來了,你也可以問問他。」
「好,姑母。」俞明枝目送她們離開,便來到書架前,仔仔細細的看過去,然後隨著心挑出來一本,回到桌邊看。
珠兒在她身邊站著,時不時的續茶水。
俞明枝認真的看著佛經,以前她也常和母親來寺廟拜佛,但是襄州當地的寺廟的藏經閣里的書還沒這雲居寺的禪房的多。
雲海無涯,知識是永遠也不會嫌多的。俞明枝饒有興趣的翻看著,時不時的對其中深奧的句子蹙起眉頭,想著其中的深意。
「咦?」珠兒突然輕輕的發出一聲疑問,「夫人,您看這個圖案。」
俞明枝順著她手指的看過去,不禁一震。
「這圖案……」她緊張起來,深呼吸一口氣,「這圖案是不是和綁匪家中的一模一樣?!珠兒,你也快仔細的瞧一瞧!」
答案來的太過突然,她偶爾會想起那個從未見過的美麗蓮花圖案,但是一直找不到它到底出自何處。
卻沒想到,就這麼毫無準備的就看到了答案。
果然和佛家有些關聯。
珠兒湊近了仔細的看,一邊回憶中腦海中的模樣,許久過後才肯定的說道:「是一模一樣!」
「這圖案出自……」俞明枝趕緊翻看佛經中對此的註解,「……這不可能!」
她手一抖,佛經差點掉落在地。
萬萬沒有想到答案竟然會是這樣……
與此同時,在雲居寺外的山林里,正有一個道姑打扮的年輕女子艱難的挑著一擔水,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她原本嬌嫩的手被磨的傷痕纍纍,重擔壓在肩頭,彷彿一個不注意能將她整個人壓垮了,她不得不緊咬著牙關,美麗的臉龐扭曲成一團。
「都怪我沒用,否則怎麼能到今時今日,你還不能回家去。」跟在她身後的老婦人哭著說道。
提到這件事,年輕女子心中猛然升起一股暴躁感,惡狠狠地將辛苦挑來的水桶扔在地上。木桶砸在石塊上,「咚」的一聲響,水全潑灑出來了,木桶也「骨碌碌」的滾下山坡去。
「嗯?」正巧路過被水濺到衣擺,又差點被木桶砸中的成王微微蹙起眉頭,抬頭看來。
年輕女子嚇了一跳,但在看清成王英俊的臉龐和不凡的氣態后又愣住了。
護衛喝道:「什麼人如此大膽……」
成王擺擺手,叫他退到一旁去,然後俯身拾起快要散架的木桶,慢悠悠的順著坡子走上來,放在年輕女子的腳下。
年輕女子瞬間沒了暴躁的氣焰,愣愣的說道:「謝謝……」
成王道:「看你的打扮,像是附近徽雲觀的人,是遇到什麼難題了嗎?」他說著,也看向不遠處的老婦人,這兩人眉宇間有三四分相似,應該是有血緣關係的。
他的語氣太過溫柔和善,一直以來在道觀中被嚴苛以待的年輕女子「哇」的一聲哭出來,晶瑩的淚珠滑過臉龐,更顯得楚楚可憐,她「噗通」一聲跪在成王面前,想抓住他的衣擺,可伸出的手明顯透出幾分遲疑,就這麼僵持在半道上,「求公子救救我,否則小女子就要死在這山上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