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華夏的上巳節
今天是華夏傳統中的重要節日——上巳節
貼些轉載的資料,祝所有人節日快樂:
三月桃花隨流水,上巳甘露落衣裳
時光之水生生不息,從彼黍離離的灃滈流往蒹葭蒼蒼的洛水,流過先秦蕑草遍地的溱洧,流過漢代綿柳輕颺的渭水,流過大唐楊花迷離的曲江……
沖走了漂浮的羽觴,模糊了麗人的身影,如花的笑靨化作漣漪散去,逝者如斯……
我們總是陶醉徜徉於域外的浪漫節日,卻忘了傳統節日的美麗無與倫比……
回憶是一種美麗的傷感。上巳,這個模糊得看不清面目的傳統節日,在消失了幾百年後,會以怎樣一種模樣回歸呢?桃花依舊隨流水,春風能識舊時衫么……
在古代,農曆三月初三是「上巳節」,又稱「踏青節」、「修禊日」。唐代此節與「春節」、「中秋節」齊名為年度「三大節日」之一。
《周禮》中就有「掌歲時祓除釁浴」的記載。「祓除」即「修禊」,最初為女巫在河邊行儀為人們祛病消災,后逐步演變為百姓迎著和煦的春光在河邊洗滌祛污,追求健康與歡樂,修禊與春遊結合了起來,形成了郊遊雅聚、吟詩唱和的風流快事。此時風和日麗,薺菜開花,田野里一片春光,洪亮吉詩云:「薺花撩亂春如海,記得年時三月三。」
上巳春浴的習俗,發源於周代水濱祓禊,後由朝廷主持,並專派女巫掌管此事,成為官定假日。
到漢代,上巳被定為節日,魏晉以後,確定三月初三為春禊,是當時重要節日之一。
上巳日是祓除災禍,祈降吉福的節日,主要內容是:祓:即祓除疾病,清潔身心。禊:修整、凈身。洗浴:祓禊都要通過洗濯來完成,因此洗浴成為祓禊的主要內容。當時不但民間百姓臨水洗浴,而且宮廷里的帝王后妃也趕赴水邊沐浴,形成「東流水上自潔濯」的情景。
由上巳節還演化出一段「曲水流觴」的逸事。
魏晉時,士大夫在祓禊的同時,還要舉行水濱宴會,談文作賦,飲酒取樂。飲酒時,要將酒杯置於流水之中,酒杯隨水流動,到誰的面前,就要飲酒吟詩。
這個活動,在著名書法家、文學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被記為「曲水流觴」。曲水流觴的活動還遠傳到日本,形成日本的曲水宴與洗塵禮儀。
上巳節還是古代帝王招魂續魄的日子,鄭國習俗,上巳日在溱水淆水進行招魂續魄的祭奠。
由上所述,可見上巳節是中國的讀書節與書法藝術節。
另外三月三除了上巳節外還是西王母生日。此說源於道教傳說,每年此日,各路神仙都會赴瑤池獻禮祝壽,著名的「麻姑獻壽」由此產生。
上巳節還是『人日』。
人日也是傳統節日,相傳女媧七天之內造出七種動物,按日排列為初一是雞日、初二是狗X、初三為羊日、初四為豬日、初五為牛日、初六是馬日、初七為人日。
按子丑寅卯戊己庚辛辛酉戌亥的天干排序和甲乙丙丁辰巳午未壬癸的地支排序法,初七為地支巳日,所以巳日即人日,因此上巳節,也就是人日的節日。
紀念人日要吃「七寶羹」和「薰天」。「七寶羹」就是用七種菜做的菜肴,而「薰天」是露天作的煎餅。另外還要用五彩絲織品剪成人形或金箔刻成人形掛在屏風火帳子上,以求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