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朱由檢年譜
崇禎帝-朱由檢年譜
萬曆三十八年(1610)1歲
十二月二十四日(立春日),生於紫禁城慈慶宮,為第五子。父朱常洛(明光宗)時為太子,母劉氏地位低微,於生產後失寵,移居冷宮。
萬曆四十二年(1614)5歲
生母劉氏於冷宮郁疾而終。改由李選侍(西李、康妃)監護。
萬曆四十三年(1615)6歲
五月,「梃擊案」發,首次陪同祖父(萬曆皇帝)及父、兄召見朝臣,御史劉光復被當廷杖責,君臣不歡而散。
萬曆四十四年(1616)7歲
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后金」,稱大汗。
萬曆四十六年(1618)9歲
后金以「七大恨」伐明,佔領撫順。
萬曆四十七年(1619)10歲
明金薩爾滸之戰,明軍大敗。
萬曆四十八年(1620)11歲
七月,神宗(萬曆)病逝,父常洛繼位為皇帝。
八月,光宗(泰昌)病逝,兄朱由校(天啟)繼位。
接連發生「紅丸案」和「移宮案」,改由東李選侍(庄妃)監護。
天啟元年(1621)12歲
后金軍隊分8路進攻遼東,佔領瀋陽、遼陽等主要城市,遼東大部淪陷。
天啟帝信用乳母客氏及太監魏忠賢,委以大權。
天啟二年(1622)13歲
九月,受封為信王。
天啟四年(1624)15歲
秋,東林黨人發起對魏忠賢的攻擊,失敗,魏忠賢開始專權。
天啟六年(1626)17歲
正月,努爾哈赤率軍攻寧遠,袁崇煥固守,后金軍不克而歸。
八月,努爾哈赤病故,八子皇太極繼位。
十一月,離開紫禁城,搬入信王邸。
天啟七年(1627)18歲
二月,娶王妃周氏,即周皇后,及庶妃田氏、袁氏。
八月,明熹宗(天啟)病逝,遺詔以皇五弟繼位。二十四日,即皇帝位,改元為崇禎。
九月,冊周氏為皇后。
十一月,籍沒宦官魏忠賢及熹宗乳母客氏,魏忠賢自殺。
裁撤各處監軍太監,並禁太監擅自出京,干預政務。
十二月,會推閣臣,以枚卜方式選任錢龍錫等6人為內閣大學士。
崇禎元年(1628)19歲
五月,焚毀《三朝要典》。
七月,召對袁崇煥於平台,袁提出五年復遼。
八月,定製,每日在文華殿與輔臣共同處理朝政。
十一月,會推閣臣,溫體仁、周延儒同東林黨人發生激烈衝突。
是年,陝西等地大災,此後災害頻仍,出現全國性大饑饉。陝西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
崇禎二年(1629)20歲
二月,長子朱慈烺生,明年冊封太子。
批准裁整驛站。
三月,定立魏黨「逆案」,入案者255人,分別懲處。
五月,以徐光啟主持用「西法」修定曆書,至崇禎8年修成《崇禎曆書》137卷。
六月,袁崇煥擅殺東江總兵毛文龍。
十月,后金軍第一次入塞,威脅北京。袁崇煥入衛京師,被逮,明年被殺。
十二月,周延儒入閣。
是年,江南學人團體「復社」在吳江尹山招集第一次大會。
崇禎三年(1630)21歲
春,陝西三邊總督楊鶴對農民軍剿撫並用,部分農民軍流動至山西。
五月,后金軍返遼東。
六月,溫體仁入閣。
十二月,加派「遼餉」153萬餘兩,合原加派「遼餉」共計680萬餘兩。
是年,東林黨人同反對派為爭奪權力紛爭不已,東林派輔臣薛(火廣)等相繼罷去,錢龍錫被逮治,后遣戍。
御馬監太監龐天壽等受洗加入天主教,天主教開始進入宮廷活動。
崇禎四年(1631)22歲
正月,賑濟陝西災民,定議對農民軍實行以撫為主的政策。
八月,后金軍圍攻遼東前線重鎮大凌河,十月城降。
九月,楊鶴以召撫無效被逮治,召撫政策失敗,陝西、山西農民起義更熾。
復遣太監出京監軍,並以太監張彝憲總理戶、工兩部錢糧。
閏十一月,登州游擊孔有德等叛亂,騷擾山東各地。
崇禎五年(1632)23歲
八月,皇三子朱慈燦生,后封定王。
崇禎六年(1633)24歲
六月,皇四子朱慈煥生,后封永王。
周延儒罷,溫體仁遂為首輔。
十一月,農民軍大批渡過黃河,進入河南地區。
崇禎七年(1634)25歲
正月,以陳奇瑜為五省總督,主持圍剿河南、陝西等處農民軍。
七月,后金軍第二次入塞,蹂躪宣府、大同一帶。
八月,撤內監監軍、監部,此後旋撤旋復。
十一月,陳奇瑜以剿撫無效罷職逮治,改任洪承疇為五省總督。
崇禎八年(1635)26歲
正月,農民軍克鳳陽,掘皇陵。明廷調集各省精兵7萬餘在中原進行會剿。
八月,以盧象升為總理,與洪承疇分責東南、西北的剿除農民軍戰事。
十月,下詔罪己。
十一月,鄭(曼耳)案起。
崇禎九年(1636)27歲
年初,農民軍主力高迎祥等部縱橫於豫、皖、川、陝各省。
三月,工部侍郎劉宗周上《痛憤時艱疏》,對崇禎帝治國政策進行系統批判。
四月,皇太極即皇帝位,建國號大清,改元崇德。
七月,清軍第三次入塞,攻掠京畿地區。九月返回。
高迎祥在陝西作戰失利,被俘。
崇禎十年(1637)28歲
年初,相繼發生告復社「敗壞風俗」、「以亂天下」的事件。
三月,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提出「十面張網」的對農民軍作戰計劃。
閏四月,加派「剿餉」280萬兩。
以熊文燦為主理,主持「十面張網」會戰。
六月,溫體仁罷。
八月,閱城。
崇禎十一年(1638)29歲
六月,以程國祥、楊嗣昌等5人入閣,楊嗣昌仍兼兵部尚書。
七月,召對,理學大師黃宗周同崇禎帝亢直辯論。
復社諸公子發表《留都防亂公揭》,討伐閹黨分子阮大鋮。
九月,清軍第四次入塞,掃蕩畿南、山東。盧象升於十二月戰死。
是年,農民軍張獻忠等部相繼受撫;李自成部在陝西接連失利,此後潛伏於川、陝、楚交界山區。農民起義一度陷入低潮。
崇禎十二年(1639)30歲
正月,清軍克濟南,擄德王。
三月,清軍班師。明廷以「五**案」殺各級失事官員36人。
五月,張獻忠、羅汝才在谷城、房縣再度起義。
六月,加派「練餉」730多萬兩。
七月,農民軍在羅猴山大敗明軍左良玉等部。
八月,以楊嗣昌為督師,主持圍剿農民軍。
是年,催逼勛戚李國瑞等捐助,因皇五子朱慈(火真)死亡而停止。
崇禎十三年(1640)31歲
二月,張獻忠在瑪瑙山受到重創。
六月,首輔薛國觀罷,明年八月被殺。
秋,張獻忠、羅汝才部進入四川,攻克大批州、縣。
崇禎十四年(1641)32歲
正月,李自成部復振,攻克洛陽,殺福王。
張獻忠部出川,二月克襄陽,殺襄王。
二月,李自成部圍攻開封。
再召周延儒入閣,九月至。
三月,楊嗣昌悸怖死,丁啟睿繼任督師。
春,清軍對錦州實行包圍,明廷調集13萬大軍出山海關救援。
八月,明清松錦決戰,明軍大敗,主力部隊大部被殲,薊遼總督洪承疇等被迫困守於松山、錦州等4城中。
九月,李自成部於項城聚殲明軍數萬人,殺陝西總督傅宗龍。
十二月,李自成部再圍開封。
是年,周延儒主持閣務,東林勢力復興。
崇禎十五年(1642)33歲
新年,揖拜閣臣,再圖振興。
正月,以馬紹愉為特使,同清朝進行談判。
二月,李自成部在襄城大敗明軍,殺陝西總督汪喬年。
三月、四月,松山等城相繼破,洪承疇被俘,降清。
五月,李自成部三圍開封。
七月,皇貴妃田氏病故。
對清和談機密泄露,兵部尚書陳新甲為此被殺。和談徹底中斷。
九月,黃河堤潰,開封被水沖毀。
十月,李自成在郟縣大敗明陝西總督孫傳庭部。
十一月,清軍第五次入塞,深入山東,俘獲人口36萬多。
閏十一月,第二次下詔罪己。
崇禎十六年(1643)34歲
年初,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政權。
二月起,京師瘟疫流行。
三月,左良玉部變亂。
四月,清軍出塞去。
五月,張獻忠部克武昌,殺楚王,正式建立「大西」政權。
周延儒罷。
六月,第三次下詔罪己。
七月,吳昌時等案起,牽連原任大學士周延儒、吳(生生)。
八月,清太宗皇太極病故,幼子福臨繼位,改明年為順治元年。
九月,李自成再敗明督師孫傳庭於郟縣。
十月,李自成攻克潼關,孫傳庭戰死。農民軍相繼攻克西安及陝西全省。
十二月,賜周延儒自盡。
崇禎十七年(1644)35歲
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號「大順」。隨即分兵兩路向北京進軍。
正月,以大學士李建泰為督師,出京抵禦大順軍。行「遣將禮」。
第四次下詔罪己。
三月,李自成部兵臨北京城下。
十八日,下詔罪己,下詔「親征」。當夜酒宴后,安排太子慈烺、三子定王慈燦、四子永王慈煥逃離。
在宮中砍殺妻妾、女兒,幼女昭仁公主死,長女長平公主臂斷。周後於坤寧宮自縊。
十九日凌晨,自縊于禁苑煤山。
順治二年(1645)
長平公主請求出家未遂,清廷命嫁於周世顯。出嫁未足一年,公主在哀怨中死去。
北京「崇禎太子案」結束,太子被清廷處死。
南京「崇禎太子案」,太子於弘光政權覆滅后亦被清廷處死。
東漢童謠,道是「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
袁崇煥的悲劇
袁崇煥初到遼東的時候,局面很艱巨,明朝在軍事上已經是幾番慘敗,一代名將熊廷弼也被無端逮捕,士氣低落。而朝廷中,皇帝是那位迷戀於木匠活的有名昏君,朝廷中是大權在握橫行天下的閹黨之首魏忠賢和他的黨羽們,而袁崇煥的上司正是魏忠賢擠走熊廷弼取而代之的親信太監。
當時遼東明軍的情況是飢餓羸弱的兵卒和馬匹,將官不全,兵器殘缺,領不到糧餉,不時發生士兵嘩變和逃亡事件,文人出身的袁崇煥初到遼東,想必熱血澎湃的凌雲壯志早已變得心灰意冷了吧,然而,這個袁蠻子並不是輕易就放棄努力的人。
當時明軍一切守御設施,都集中在山海關。山海關號稱「天下第一關」,是防守京師的第一大要塞,然而它沒有外圍陣地,清兵若是來攻,立刻就能衝到關門之前。
袁崇煥經過仔細勘查,提出了將防線向北移的策略。他的提議上司既不支持,也沒反對,朝廷中閹黨東林黨內鬥得不亦樂乎,誰也沒工夫插手這些事情,袁崇煥也就得以按自己的想法去辦這件事情。
袁崇煥到達離山海關外二百餘里寧遠,當即築城,在袁崇煥的親自監督下,這座城「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廣三丈四尺,……遂為關外重鎮」。袁崇煥的這一招,一下子就把明軍的防禦戰線拉長了二百餘里,而這座城牆把清兵擋在山海關外達二十一年之久。
彷彿是為了造就袁崇煥,在寧遠城築好之後,努爾哈赤率領清軍來襲,袁崇煥指揮明軍一連打退了努爾哈赤的兩次進攻,從來攻無不克的努爾哈赤首次嘗到了敗績,不得不懷忿恨的撤離寧遠。努爾哈赤在這次交戰中受傷,七個月後病死,後人多把此事和寧遠的失敗聯繫起來,雖然有些牽強,不過卻不能忽視寧遠戰敗對努爾哈赤的打擊。
寧遠大捷捷報傳到京師,滿朝震動,欣喜欲狂。兵部尚書王永光說:「遼左發難,各城望風奔潰,八年來賊始一挫,乃知中國有人矣。」天啟皇帝朱由校也說:「此七八年來所絕無,深足為封疆吐氣。」袁崇煥一戰成名,從此晉身中國名將之列,在這段時期內,他甚至得到了魏忠賢的支持。
然而寧遠大捷不過是血戰險勝。這次的勝利只是屬於防守性質的,什麼時候開戰、什麼時候撤走,都取決於清兵,清兵有充分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他們不利的時候就撤退,有利的時候就進攻,明軍勝利並沒有給清兵造成致命的打擊。那時候的明軍野戰能力極差,防守依靠火炮的威力,勉強為之,追擊是談不上的。寧遠大捷,也可以算作是清兵的戰略撤退。
袁崇煥上了一道奏章,提出守遼的基本戰略。其中主張:一、用遼人守遼土;二、屯田,以遼土養軍隊;三、以守為主,等待機會再出擊。他提出了戰術的基本原則:「兵不利野戰,只有憑堅城、用大炮一策。」這樣的政策顯然是正確的。
在努爾哈赤死後,因為內部人心動蕩,即位的皇太極的權位還沒鞏固,加上出現了經濟困難,又遇上遼東發生飢荒。於是皇太極極力傾向於同明朝改善關係。1627年,女真的使者來到寧遠,致書袁崇煥,書中列述了「七大恨」,詳細申明了女真在明朝統治下所受之冤屈,隨後表示願意重修兩國之好,並要求互贈禮品。而袁崇煥卻寫了一封態度強硬的復書,這封復書語氣凌人,甚至含有警告之意。它主要就「七大恨」問題進行辯解,而且還指出,女真必須將開戰以來所佔領的全部城池和戰俘退還明朝,和平才能實現。
袁崇煥是主戰派的代表人物,他對女真有清醒地認識,並不認為可以實現真正的和平,其拒絕皇太極的求和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和平有助於明朝的國力恢復,遼餉在明朝政府財政開支中佔有很大的份額,如果達成和平協議,短期內減少遼餉的開支,對明朝政府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袁崇煥也應該很清楚,要女真退還全部城池和戰俘是過於苛刻而不可能被接受的條件,而遼東明軍雖然依靠火炮取得防禦性勝利,但是要做到主動出擊,通過野戰來擊潰清兵根本不可能,只要清兵不進攻,其實就相當於和平的狀態。既然和平能夠有利於明朝政府,又是既定的事實,為什麼袁崇煥不予接受呢?
道理也很簡單,明朝政府從來就看不起女真,一直把他們當成蠻夷對待,以皇太極的身份,在明朝而言也只配和袁崇煥打交道,袁崇煥顯然也繼承了這些偏見,瞧不起女真,加上明朝大臣都是持「言和者殺」的態度,對於議和不感興趣,此次議和因此而不了了之,明朝政府也沒有因為這次機會來讓自己緩口氣。
了解到明朝政府的立場,皇太極就開始考慮別的出路,他定下了正確的戰略:侵略朝鮮。朝鮮物產豐富而兵力薄弱,明清交戰時,朝鮮出兵助明,又供給明軍糧食,牽制了女真的後方。皇太極進攻朝鮮,可以解決經濟上、戰略上的雙重難題,同時憑藉軍事勝利樹立自己的威望,進而鞏固自身權位。不久清兵進攻朝鮮,明軍營救不及,朝鮮投降,簽訂了對女真十分有利的和約。
明朝政府始終無所作為,在這段難得的和平時期內,遼東的明軍既沒有練兵,也沒有築城,甚至連袁崇煥也在魏忠賢的壓力下被迫辭職。明朝政府的無能再次使得明方處於戰略被動的地位。
崇禎即位,誅殺魏忠賢后,袁崇煥才得以重回寧遠擔當大任,這個時候,皇太極早已在女真內部樹立起了自己的威信,並且通過軍事打擊取得了蒙古和朝鮮的支持,躊躇滿志的自稱皇帝,對明方處於戰略性進攻的狀態。
袁崇煥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主動向皇太極提出了議和,皇太極也有誠意的答應了袁崇煥提出廢除帝號的要求,恢復稱「汗」。皇太極對求和很感興趣,他不但自己寫信給明朝邊界官員,又曾經托朝鮮居間斡旋,勸蒙古王公上書明朝政府。
《天聰實錄稿》記載,皇太極曾經致信崇禎皇帝說道:「后金國汗謹奏大明國皇帝:小國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圖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邊官作踐太甚,小國惱恨,又不得上達……今欲將惱恨備悉上聞,又恐以為小國不解舊怨,因而生疑,所以不敢詳陳也。小國下情,皇上若欲垂聽,差一好人來,俾小國盡為申奏。若謂業已講和,何必又提惱恨,惟任皇帝之命而已。夫小國之人,和好告成時,得些財物,打獵放鷹,便是快樂處。謹奏。」皇太極用辭十分謙卑,也表現出了相當的誠意,可是我們的崇禎皇帝和明朝大臣們很有骨氣,明明知道打不過清兵,可就是不肯議和,對皇太極的倡議傲慢無理,慷慨激昂的要收復河山,袁崇煥的提議得不到明朝政府得支持,第二次的議和又作罷。
因為袁崇煥的盛名,皇太極率清兵十餘萬,避開袁崇煥重兵防守的山海關,由蒙古兵作先導,繞道西路進攻。清軍越三河,略順義,至通州,渡河,進軍牧馬廠,直逼北京城。袁崇煥聞訊大驚,連忙帶領手下的精銳部隊,經過兩日兩夜急行軍三百餘里,終於趕到了北京廣渠門外。兩軍在廣渠門外一番混戰,惡鬥了八小時,清兵終於不支敗退。當時因為急於救援,袁崇煥調來的遼東精銳數量不多,他注意到各地勤王的部隊陸續赴京,所以打算集結更大規模兵力,對清兵進行圍殲,於是他沒有將所有援兵都調來守北京城,反而還調開了部分兵力,打算騷擾清兵,斷絕清兵的後路,形成戰略性包圍。
就在這個時候,因為清兵潰敗之後,心中不忿,在北京郊外大舉燒殺出氣。不少北京城的居民財產受到了破壞,這些民眾看到袁崇煥沒有積極和清兵交戰,加上自己的損失,竟然說袁崇煥的不肯出戰是別有用心。那些對袁崇煥「議和」早就不滿的朝廷大臣們開始惡毒攻擊袁崇煥,居然說清兵是袁崇煥引來的,其目的在「脅和」,使皇帝不得不接受他一向所主張的和議。
北京城朝野驚人一致的指責,流言蜚語,加上崇禎皇帝看到袁崇煥遲遲不肯決戰清兵,於是心存猜忌,而皇太極恰到好處又使出一個「離間計」來,我們的崇禎皇帝在這個關鍵時候把袁崇煥下獄了。
得到袁崇煥下獄的消息,皇太極喜出望外,立刻調遣部隊回軍,在蘆溝橋擊破明副總兵申甫的車營,再次迫近北京永定門。崇禎皇帝一再催促滿桂(袁崇煥手下大將)出戰,迫不得已的滿桂只好出兵,結果全軍覆沒。祖大壽是袁崇煥手下另一員大將,他本來是率軍營救京城的後繼部隊,得知袁崇煥下獄的消息,心中不忿,當即就掉頭衝出山海關北去,被嚇壞了的崇禎皇帝讓袁崇煥勸祖大壽回來,袁崇煥在獄中寫了一封書信給祖大壽,祖大壽收到了袁督師的書信,改變了主意,打算靠打勝仗立功救出袁崇煥。於是回軍和清兵接戰,並且收復了永平、遵化一帶,皇太極顧忌到後路被切斷,於是退回了遼東。北京之圍終於被化解。
袁崇煥立了大功,是不是能就能逃脫厄運了呢?事情遠沒有想象得那麼簡單,試問,遼東大軍連皇帝的命令尚且不聽,而袁崇煥的一紙修書竟然就能夠調動,不正是犯了崇禎的大忌?崇禎本來就是一個剛愎自用、衝動多疑的皇帝,這次央求袁崇煥在獄中勸祖大壽,更讓他覺得自己受了袁崇煥的威脅,如今危機一過,新仇舊怨一起算,袁崇煥難逃此劫。
不久,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在押送處死中途中,就被民眾「咬穿肚腹,直達內臟」。
袁崇煥無罪被殺,對於明朝整個軍隊士氣打擊非常沉重,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明朝才有整個部隊向大清投降的事。
另外,當時各地來北京勤王的部隊很多,而袁崇煥下獄,各路兵馬缺乏統一調度,軍心大亂,再加上明朝政府習慣了的欠餉,山西和陝西的兩路援軍竟然都潰散回鄉。這伙潰散的明軍後來成為了流民組成的「流寇」骨幹。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潰兵正式加入流寇,使得平日只會搶糧、不會打仗的饑民有了軍事上的領導,「流寇」也因此成為明朝最大的威脅,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袁崇煥的死對明朝來說影響深遠,他的悲慘命運更是令後人嘆息。他生而不幸在了明朝末年,上天對他不薄,寧遠大捷成就盛名,上天卻也對他太苛,因莫須有而深受凌遲酷刑結束了一生。他面對著狂怒的皇帝,衣冠楚楚口口聲聲仁義道德卻誣陷他的群臣,以及那些對他痛恨徹骨的百姓,究竟想起了什麼呢?
那個悲劇時代太多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凌遲看起來也不算很不可理解。袁崇煥的悲劇命運或許早就已經註定了,他的凌遲和吳三桂的投降招致萬世罵名,和洪承疇的入「貳臣傳」,和史可法的與揚州同歸於盡,和之前張居正死後的「鞭屍」以及滿門查抄,和李定國的壯志難酬、吐血身亡,甚至和崇禎的煤山的自殺,從本質上講沒有區別。
明朝末年的特殊形勢把這些人推到了歷史舞台之上,他們殫精竭力使出渾身解數,最終不堪精疲力盡的倒下,無論是政治家、軍事家,還是堅貞不屈的忠臣,他們都無力改變明朝衰亡的命運,只是徒然的陪上自己的性命,袁崇煥也沒有例外的逃脫悲劇的命運,也許凌遲對他來說不是最壞的結果吧。
對袁崇煥來說,一切悲劇都在北京城解圍后結束了,然而,對於明朝來說,這還遠遠不是悲劇的**。
袁崇煥這位鐵骨錚錚的民族英雄,同當年岳飛的不幸遭遇一樣,雖為當時的封建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最後以「莫須有」的罪名慘遭殺害。袁崇煥的墓、祠、廟在十年動亂當中均被破壞,近年將其修復供人瞻仰。
袁崇煥,字元素,廣東東莞人,1584年生,明萬曆年間中進士。他暢曉軍事,憂國憂民,政治上屬東林黨人。天啟二年(1622年)因后金屢犯邊關,無人敢敵,袁崇煥請命率兵出關,鎮守遼東,在寧遠(今遼寧興城)築城禦敵,採取以守為攻戰略,屢挫敵兵。在著名的寧遠戰役中,以萬餘人的劣勢打敗努爾哈赤13萬大軍的進犯,顯示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崇禎元年(1628年)袁崇煥被命為兵部尚書兼右副督御史,督師薊遼,對抗后金軍。
明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率八旗官兵從內蒙古繞道進犯京師,兵臨北京城下,駐守寧遠的袁崇煥聞訊從防地火速增援,屯兵於城南龍潭湖一帶,袁崇煥在這次大戰中躍馬橫槍,身先士卒,「兩肋中劍如猥,賴有重甲不透」,最後迫使八旗官兵退出京師,這就是發生在明末的「京師保衛戰」。
袁崇煥的英勇抗敵,引起了后金統治者的極大仇恨,於是用反奸計加害於袁,說他要把京城獻給后金。崇禎生性猜疑,不辨真偽,將袁崇煥逮捕入獄,於崇禎二年九月初七寸磔(凌遲)崇煥於西市(明時刑場),造成了千古奇冤。
袁崇煥被害,死得十分慘烈。據史料記載,袁被害后「暴骨原野,鄉人懼禍不敢問」。他那血肉模糊的頭顱,被懸於高桿之上「梟首示眾」,后被袁崇煥部下的一位佘姓謀士盜其頭顱,掩埋於自家後院,隱姓埋名在此守候袁靈整整155年,直到清乾隆年間袁崇煥冤案得以平反昭雪,真相才算大白於天下。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下詔為袁崇煥平反。《清高宗實錄》載:「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憫惻」。乾隆所以如此,當時也是為了收買人心,並說明他是一位明主。
據史料記載,袁崇煥墓在北京的廣渠門內當時的廣東義園(今東花市斜街)。墓始建於清道光十一年二月。當時南海吳榮光所題墓碑「有明袁大將軍墓」。
解放后,1952年由於廣東義園要遷到城外郊區,袁墓也在其中,后經當時的著名愛國人士葉恭綽、李濟深、章士釗等聯名上書**,籲請保護。后**親筆復函說:「明末愛國領袖人物袁崇煥先生祠廟事,已告彭真市長,如無大礙,應予保存。」(見《**書信集》),後幾經周折,終於將袁墓及祠堂保存下來,1954年重新維修,基本上保持了原來的格局。原墓堂廊柱曾懸有康有為所書:「自壞長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壯山河」的對聯。但到「文革」期間袁墓慘遭破壞,祠堂被毀,墓碑放倒於荒草叢中。
2002年,北京市將其墓祠重新修復,以供後人瞻仰。修復后的祠堂內保留有當年袁崇煥的親筆墨跡「聽雨」。而為袁崇煥守墓從其先祖至今歷經370餘年的佘家第17代後人,已經年過花甲的佘幼芝老人被聘為袁崇煥紀念館的終身顧問。
袁督師廟在今龍潭湖公園東岸,規模不大,門前圍有松柏,也已修復。原康有為所題的門聯:「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廟,死重泰山,當時乃蒙大難」;「聞鼙鼓思東遼將帥,一夫當關,引若敵國,何處更得先生」,仍保存完好.
東林黨與明朝黨爭
從歷史上看,東林黨並不是一個政治團體,更不是一個「黨」,所謂「東林黨」實際上是政敵把它誣為「朋黨」之後的一種稱呼。歷代朝廷大臣權貴,凡是要攻擊政見不同者,往往攻擊為「朋黨」,由此引起黨爭、釀成黨禍的事情是很多的:東漢的黨錮之禍,唐代的牛、李之爭,北宋的新舊兩黨,以及本文要說的明代東林黨爭,都是比較重大的黨爭黨禍。
明代黨爭出現於宦官專權之後。洪武初年,朱元璋為防止宦官專權而令「寺人不過侍奉洒掃,不許干與政事。」英宗朝以後,宦官勢力的膨脹,干預政治的能力遂滋長。比如英宗朝王振、憲宗朝宦官汪直、武宗朝宦官劉瑾、熹宗朝宦官魏忠賢等,都曾干預朝政、打擊士人官僚。其中最激烈、最殘酷的當數熹宗朝魏忠賢集團與東林黨人之爭。
東林黨人因東林書院而得名。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顧憲成等修復宋代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錢一本等講學其中。顧憲成、高攀龍等在書院講學的八人,被稱為「東林八君子」。東林講學之際,正值明末社會矛盾日趨激化之時。東林人士為匡正時弊諷議朝政、評論官吏,既有鮮明的學術思想見解,又有積極的政治主張。他們要求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反對權貴貪縱枉法。這些針砭時政的主張得到當時社會的廣泛同情與支持,同時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勢力的激烈反對。兩者之間因政見分歧發展演變形成明末激烈的競爭局面。反對派將東林書院講學及與之有關係或支持同情講學的朝野人士籠統稱之為「東林黨」而加以無端攻擊詆毀。這就是「東林黨」的來歷。
明末黨爭中,東林黨的主要對手是齊楚浙黨。雙方從爭國本開始,以三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為餘波,相持不下。
天啟年間,東林黨由於扶持熹宗即位有功而命運出現了轉機,當時的首輔劉一景、葉向高,吏部尚書**星、禮部尚書孫慎行,兵部尚書熊廷弼,都是東林黨人或東林的支持者,可以說明朝的軍事、政治、文化、監察和人事大權全都被東林掌握,他們從在野的清流成為了主持朝政的主要力量,《明史》記述此時:「東林勢盛,眾正盈朝。」按理說,這是他們治理國政的最佳時機。然而此時,東林黨人與閹黨集團之間因朝政爭論相互攻擊達到公開不可調和地步。
閹黨是以魏忠賢為核心人物的宦官集團。熹宗不喜歡管理朝政,只喜歡木工,經常沉溺於此,不覺厭倦,而魏忠賢總是等熹宗做木工的時候故意拿出一大堆奏章出來讓熹宗批閱,而熹宗這時總是不耐煩地讓魏忠賢去處理,時間長了,朝中大小事務都由要先請示魏忠賢,魏忠賢也就執掌了朝政大權,被東林排斥的齊楚浙諸黨爭相依附形成了強大的力量。魏忠賢排斥異己、收羅爪牙、建立了便布各地的特務網路,說了魏忠賢壞話,很容易就招致殺身之禍。朝中巴結魏忠賢的人也越來越多,魏忠賢也被人稱為「九千歲」。
閹黨的行為引起了正直官員的痛恨。楊漣上書陳述魏忠賢的二十四條罪狀,但是反而被罷官,從此,魏忠賢就對東林人恨之入骨。天啟五年(公元一六二五年)魏忠賢對東林黨採取了殘酷的鎮壓行動,他借熊廷弼事件,誣東林黨的左光斗、楊漣、周起元、周順昌、繆昌期等人(後來這5人加上自殺的顧大章被稱為「前6君子」)有貪贓之罪,大肆搜捕東林黨人,許多著名的東林黨人冤死獄中,天啟六年,魏忠賢又殺害了高攀龍、周起元、周順昌、繆昌期、周宗建、黃尊素、李應升7人,(史稱「后七君子」)東林書院被限期全部拆毀,講學亦告中止。
曾經掌握朝政的東林黨,在短短四年後就被宦官魏忠賢驅盡殺絕,全部覆沒,主要是由於他們在掌握政權的時候坐失良機。作為當權的群體力量,他們沒有趕快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國方案,又對閹黨的喪失警惕,提出了一個「籠絡群奄」的錯誤政策,姑息養奸,試圖勸告魏忠賢不要干政,這顯然是沒有用處的。面對著日益強大的閹黨,他們不用武力做後盾,在閹黨步步進逼的時候,一味息事寧人,妥協退讓。所以很快喪失了在朝中的優勢地位,被閹黨輕而易舉地消滅,成為千古冤案。
明崇禎帝朱由檢即位后,懲處了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同時昭雪平反東林黨人冤案。並下旨修復東林書院。東林黨人雖然又一度入閣,但不久,到袁崇煥被捕治罪以後,東林黨人又被迫退出內閣。
從表面上來看,明朝的統治者消滅了一群不安分子,保證了當權者的權位,是統治者的勝利,但是這對王朝而言與其說是凱歌不如說是輓歌,像東林黨人這樣不惜一己安危,用自己的信念和道義來扶持王朝,挽救世道,最後卻被他們所信任和效忠的統治者所屠殺。一個封建王朝到了靠屠殺忠臣以維持一時的所謂「穩定」時,這個王朝的末日也就來臨了。
萬曆皇帝(包括之前之後的一些皇帝)利用宦官掌握政權,打擊奉法的士大夫,一些有識之士縱有憂國憂民之心,也束手無策。明朝皇帝可以說是自毀長城,難怪清人斷言明朝不是亡於崇禎而是亡於萬曆。
……
東林書院中掛著顧憲成撰寫的一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對聯把勤奮學習、鑽研學問與關心政治、熱愛祖國之情結合起來,表明了東林知識分子心懷天下的胸懷。人們參觀見到這副名聯,就會自然聯想到東林學者提倡的關心國事、廉潔奉公、關心民生的優秀學風以及抗擊權貴、革新時弊的不屈的鬥爭精神。
客魏的勾結專權,引起東林黨人的警覺和不滿,上書彈劾,於是,客魏決定要誣陷鎮壓東林黨人。所謂東林黨,是晚明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一個政治集團。神宗朝,政治**,社會矛盾激化,萬曆22年即1594年,無錫人顧憲成因主張立常洛為太子,被革職還鄉,與高攀龍、錢一本等在東林書院講學,議論朝政,得到許多士大夫的支持,如鄒元標、李三才、**星、魏大中、楊漣、左光斗、葉向高、周順昌、黃尊素等,被稱為「東林黨」。他們反對礦監、稅監的掠奪,主張開放言路,實行改良,與在朝權貴產生了對立。天啟三年,楊漣上疏,列舉魏忠賢24條罪狀,魏忠賢聯合客氏在天啟帝面前反誣楊漣等,於是,首輔葉向高以及**星、高攀龍、陳於廷、楊漣、左光斗、魏大中、韓爌等數十位大臣被革職,魏忠賢的黨羽紛紛填補要職。
天啟五年即1625年,魏忠賢再興大獄,用誣陷手段逮捕了楊漣、左光斗、周朝瑞、魏大中、顧大章、袁化中六人,指使許顯純將他們六人在獄中折磨致死,這六位東林黨人,史稱「東林前六君子」。次年,魏忠賢又興大獄,要把已罷官歸鄉的七位東林黨人周起元、周順昌、高攀龍、繆昌期、周宗建、李應升、黃尊素害死。高攀龍聞訊后焚香沐浴,投池自盡。其他六人被捕至京,其中,在蘇州逮捕周順昌時,引起蘇州市民的反抗,有五位市民被殺,文學家張溥寫了一篇《五人墓碑記》歌頌。這六位東林黨人,也在獄中被殘害,史稱「東林后六君子」。魏忠賢又指使人編《三朝要典》,借梃擊、紅丸、移宮三案為題,進一步打擊東林黨;更唆使其黨羽造作《東林點將錄》等文件,想把黨人一網打盡。
在排擠和迫害東林黨人的過程中,魏忠賢建立了他的一支閹黨隊伍,其中文官有「五虎」,武官有「五彪」,還有「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爪牙黨羽遍布各地,誰對客魏有不滿,就被殺頭。天啟六年,浙江巡府在西湖為魏忠賢建了生祠,於是,各地紛紛效仿。魏忠賢自稱「九千歲」,還有人喊他「九千九百歲」,明朝宦官專權,到了魏忠賢,可謂登峰造極。
在天啟年間,東北邊境的形勢也很嚴峻,努爾哈赤不斷進犯明境。天啟6年即1626年,努爾哈赤率十餘萬軍隊進攻寧遠,幸有名將袁崇煥率將士死守,打退努爾哈赤十多次進攻,努爾哈赤本人也身負重傷,只好含恨撤退,這就是明朝的「寧遠大捷」。努爾哈赤回國后傷重去世,享年67歲(一說病死)。由四皇子皇太極繼位。次年,皇太極率十餘萬軍隊攻錦州,不下;復攻寧遠,又被袁崇煥擊退;再攻錦州,仍未攻破,只好撤兵。這就是「寧錦大捷」。雖則如此,但后金對明朝的威脅,是越來越嚴重了。
昏君在位必有奸臣,奸臣當道,忠良就會遇害,古今皆然。東林黨那麼多精英分子,也鬥不過一個奶娘一個太監,似不可思議!不是天啟昏庸,客魏又豈能坐大?又豈能大興冤獄?
如果天啟帝不死,客魏不知還要為害多久。天啟七年即1627年,22歲的明熹宗朱由校突患重病身亡。由於沒有皇子,臨終之前把皇位傳給16歲的弟弟朱由檢,是為明思宗(又謚懷宗、毅宗等),年號崇禎,又稱崇禎帝。崇禎帝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
崇禎帝雖然也年少,但他少年老成,深知客魏的危害,即位之後,即對閹党進行分化和打擊,接著將魏忠賢清除出朝,安置鳳陽,后又下令逮捕。魏忠賢在途中畏罪自縊,被百姓分屍懸首示眾。閹黨幹將崔呈秀自殺,許顯純被斬首;客氏則被宮人鞭打殺死在宮中的洗衣房中。
崇禎帝即位后,起用東林黨人,試圖解除內憂外患,挽救行將滅亡的大明江山,但是,大明的政權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縱然崇禎帝有雄才大略,也無濟於事,更何況,他也有多疑軟弱等缺點,要力挽狂瀾談何容易。更要命的是,就在他即位之時,西北大地發生特大旱災,莊稼顆粒無收,人民流離失所,紛紛餓死,甚至發生人相食的慘劇。對此,官府不予救恤,依然催租逼稅。人民走投無路,只得揭竿而起。
安塞人高迎祥號稱「闖王」,打出了反明的旗幟。不久,張獻忠在米脂起義,響應高闖王,號稱「八大王」。后高迎祥被浮犧牲,李自成繼任「闖王」,手下有劉宗敏、田見秀、郝搖旗等戰將。李自成雖號稱「農民起義領袖」,但並非救民於水火,他攻城掠地,每遇頑抗,都要大肆殺戮,對方堅守一兩天,城破以後要殺十之三四;堅守五六天,城破以後差不多要斬盡殺絕,還要毀平城牆。每破一城他就棄之不顧,繼續向前進攻。他曾三度圍攻開封城不下,最後決黃河大堤,淹死兵民數十萬人。可以說,李自成十多年的大起義,也是對中國十多年的大破壞!後來他的隊伍中加進了河南杞縣舉人李岩,及夫人紅娘子;舉人牛金星、算命先生宋獻策等作謀士,情況稍好一點。我們過去有一種機械的評價標準:農民起義就是革命行為,就是推動歷史的發展,讓人感到是一種很牽強的理論。有作家窮一生之精力,寫出多卷本的小說,歌頌「李闖王」,讓人難以卒讀。崇禎帝面對這位大肆破壞、殺人如麻的「闖王」,能有什麼辦法?!
國內農民起義烽煙四起,在東北邊境,后金的侵略更加頻繁,全賴遼東巡撫袁崇煥在奮力抵抗。崇禎三年,皇太極想出了一條反間計,說袁崇煥與皇太極有密約,等待時機滅明後分享天下。崇禎帝不辨真假,將袁崇煥逮捕下獄,不久,即據偽證將袁崇煥凌遲處死。袁崇煥死後,東北已無得力大將可用,邊防更危急。崇禎14年,清兵攻錦州,四月,圍城。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率八總兵,13萬人援錦。八月,明軍大敗,洪承疇率殘部入松山。清兵圍松山。次年二月,清兵破松山,浮洪承疇,洪承疇降清。三月,清兵又破錦州,明總兵祖大壽投降。「松錦之役」,明朝東北的主力被消滅,元氣大傷。
1643年舊曆八月,清太宗皇太極病死,享年51歲。禮親王代善等奉太宗子福臨繼位,時年6歲,是為清世祖,年號順治。以鄭親王濟爾哈朗(太祖努爾哈赤之侄)、睿親王多爾袞(太祖14子)輔政。
崇禎17年即1644年,舊曆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建國,國號大順,年號永昌。同年,張獻忠也在四川稱王,國號大西,年號大順。二月,李自成率軍渡河,破汾州,攻太原,陷大同,由居庸關直逼北京。三月,李自城兵臨北京城下。
北京紫禁城內的崇禎帝,已經無力組織軍民抵抗闖軍攻北京,想急調寧遠總兵吳三桂放棄關外,率軍入關保護京師,但也已經晚了。他知道,北京城破是遲早的事。他16歲登基,一直生活儉樸,工作勤懇,吃穿住行從不講究,聲色犬馬概不佔身,精力幾乎都用在治理國事上,有時通宵不睡批閱公文。的確,除了枉殺袁崇煥,崇禎帝是明朝一位少有的好皇帝,只可惜遭逢末代,內憂外患,回天乏術,也合該明朝江山在他手中喪失了!
舊曆三月18日,闖王對北京全城發起攻擊,只一夜之間,北京外城被攻破。19日,闖王李自成率軍從承天門進入北京城。在城破前後,崇禎帝先與兒子——16歲的太子、11歲的永王、9歲的定王哭別,讓他們到外祖家逃命;之後,召來最疼愛的15歲的長平公主,悲痛地對她說:「你為何生在我家?!」不忍女兒落於敵手遭侮辱,他掩面揮劍刺向女兒,但沒傷及要害,崇禎帝已悲痛得再也舉不起劍。之後,他有來到西宮,胡亂將袁妃等幾位妃嬪斬殺。而宮女們,則紛紛投河自盡。之後,崇禎帝在太監王承恩等的陪同下,登上煤山(現在的景山),在壽皇亭上吊自殺。他死後,王承恩也弔死在他對面。
人們發現崇禎帝屍體時,見其披髮掩面,身穿藍衣,左足赤露,右著朱靴,衣前書寫一段文字:「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這段話,可以歸結為三層意思,一是「諸臣之誤朕」,有推卸責任之嫌;二是「無面目見祖宗」,這是真正痛心的事;三是「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這也應是真心話,他畢竟不是一位殘暴之君。
不過怎樣,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應該算是一位好皇帝,就是如此下場的,死時不過33歲,令人有些痛心。1644年,統治276年的大明王朝結束了。本來,紫禁城的主人可能改姓李,但是,同樣是農民出身的李自成,並沒有朱元璋那麼有治國之才,攻下北京后,他和他的部下即驕傲自大,固步自封,腐化墮落,並一再貽誤戰機,加之冒犯吳三桂而使他打開山海關,引清軍南下,奮戰17年得到的成果拱手讓人,也算慘痛而有益的歷史教訓。
本來,閑話明朝皇帝,至此可以結束了,但是,明朝是個有點特別的朝代,雖然滅亡了,但它的殘餘勢力仍在負隅頑抗,頑抗了十餘年,其間居然也組織了幾個短命的小朝廷,史稱「南明」,我們不妨順著歷史的軌跡,再閑話一會吧。
在上文談到萬曆一朝時,談到有位鄭貴妃,老想害死太子朱常洛,好讓她的兒子朱常洵繼位。後來,陰謀不得逞,萬曆29年即1601年,朱常洵受封福王。到了萬曆42年即1614年,他到洛陽就國。朱常洵是殘暴腐朽的傢伙,在國中胡作非為,佔得莊田二萬頃。崇禎年間河南旱蝗成災,他卻廣畜家產,淫樂無度。崇禎14年即1641年,李自成攻破洛陽,把他殺死,饑民將他的血也分而飲之。
在城破之時,他的兒子朱由崧有機會逃出了城,逃到了南京。他是明熹宗天啟帝朱由校的堂弟、明思宗崇禎帝的堂兄。崇禎16年即1643年,他繼承福王封爵。次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後,聚集在南京的一班明朝大臣,不甘政權就此滅亡,鳳陽總督馬士英,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等,決定擁立福王為帝,改年號為弘光,史稱弘光帝。弘光帝立,加封馬士英東閣大學士、太保;加封史可法東閣大學士。這時,弘光帝只知尋歡作樂,苟且偷安;在國難當頭,還派遣太監到蘇、杭一帶挑選淑女,使得民間嫁娶一空。而執掌政權的馬士英,也不把精力放在如何抗擊闖軍和清軍之上,他起用魏閹黨羽阮大誠為兵部尚書,排擠打擊史可法,史可法只得離開南京督師揚州。起用阮大誠之舉,更遭到東林黨人以及復社人士的強烈反對,於是,朝中黨爭又起。八月,馬、阮向東林、復社人士報復,逮捕周鑣、雷縯祚下獄,后將其殺害。阮大誠還要為魏閹翻案,重頒《三朝要典》,興起大獄,羅織清流。九月,將領之中高傑、黃得功又發生內訌。弘光元年即1645年,寧南伯左良玉以清君側為名,進軍南京,討伐馬士英;馬士英派黃得功抵禦;左良玉在途中病死。
就是這麼一個亂七八糟的政權,清兵打到來時,如何可以抵抗?1645年舊曆四月,清多鐸軍渡淮河,明將劉澤清投降。清軍統帥多爾袞致書史可法誘降,史不為所動;清兵攻揚州,史可法率眾死守;城破時自殺未死,為清軍所執,不屈被殺。清兵屠揚州,史稱「揚州十日」。清兵渡長江,弘光帝逃往蕪湖黃得功營中;馬士英、阮大誠等均逃走,后均被清軍俘殺。多鐸入南京,禮部尚書錢謙益等迎接。明將劉良佐降清,率軍追弘光帝,黃得功力戰而死,劉良佐俘弘光帝回南京,次年,弘光帝被殺。弘光政權就此滅亡。
1645年閏六月,在福州的明朝唐王朱聿鍵,被鄭鴻逵、黃道周等擁戴,在福州監國,不久稱帝,年號隆武,史稱隆武帝。清兵繼續南侵,嘉定有反清起義,清兵進行了三次鎮壓,史稱「嘉定三屠」。1646年,清兵攻入福建,明將鄭芝龍降清,其子鄭成功反對,撤往南澳島一帶繼續反清。隆武帝逃往汀州后被俘,死於福州。n)
1645年閏六月,與隆武稱帝同時,明朝的魯王朱以海也在浙東被張國維、錢肅樂等人擁立為監國,但與隆武政權互相傾軋。1646年清兵攻浙東,他逃亡海上,1653年取消監國名義,1662年在台灣病死。
隆武帝在汀州被俘,其弟朱聿粵(尚有金字旁)逃往廣州,為明臣蘇觀生等擁立為帝,年號紹武。在位不到40天,廣州即為清兵所破,他被俘后自殺。
明神宗有一孫子,也是明思宗的堂弟,叫朱由榔的,初封永明王,到隆武時襲封桂王。隆武帝死後,受瞿式耜等擁戴,在廣東肇慶監國,11月稱帝,年號永曆。號召力達兩廣、雲貴、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利用農民軍各部進行抗清鬥爭,一度聲勢很盛,但終因朝臣派系複雜,紛爭不息,仍為清軍所破。永曆10年即1656年,永曆帝被李定國迎入雲南。1662年,被吳三桂殺害。永曆帝是南明最後一位皇帝。
以上是明朝皇帝的簡介,此文也可以看作是一篇簡明扼要的明史吧。
1600年------萬曆二十八年
·播州楊應龍作亂多年﹐明軍平亂﹐史稱播州之役
·耶穌會教士利瑪竇到京﹐神宗允許在京師建教堂傳教
1604年------萬曆三十二年
·發生"楚宗之亂"。宗室數百人大肆搶掠
1615年------萬曆四十三年
·梃擊案發﹐殺張差結案
·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八旗制度
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
后金天命元年
·正月﹐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國號金﹐史稱后金
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
后金天命三年
·后金汗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征明﹐毀撫順﹐拔清河堡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
·明經略楊鎬率四路軍攻后金﹐大敗。薩爾滸之戰﹐西路軍被殲
·后金滅葉赫﹐至是﹐海西女真扈倫四部均亡
1620年------明泰昌元年
后金天命五年
·七月﹐神宗死。八月﹐太子常洛即位﹐是為光宗。光宗病﹐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紅丸九月朔﹐光宗死。時人疑下毒致死﹐是為紅丸案。廷臣恐光宗選侍李氏操縱朝政﹐迫令遷宮﹐是為移宮案。皇長子由校即位﹐是為熹宗
1621年------明天啟元年
后金天命六年
·后金攻陷瀋陽﹐又陷遼陽。后金遷都遼陽
1622年------明天啟二年
后金天命七年
·荷蘭殖民者入侵台灣□
·白蓮教首領徐鴻儒在山東起義﹐稱中興福烈帝。不久敗死
1623年------明天啟三年
后金天命八年
·閹黨顧秉謙﹑魏廣微入閣。魏忠賢提督東廠
1625年------明天啟五年
后金天命十年
·魏忠賢興大獄﹐捕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人﹐楊﹑左﹑魏受刑死。殺前遼東經略熊廷弼﹐罷孫承宗。命放棄關外各城
·三月﹐后金遷都瀋陽﹐是為盛京
1626年------明天啟六年
后金天命十一年
·蘇州居民因反對濫捕東林黨人﹐發生民變。后顏佩韋﹑楊念如等五人挺身投案被殺﹐葬於虎丘﹐稱五人墓
·八月﹐努爾哈赤死。九月﹐皇太極即位﹐是為清太宗皇太極
·后金制訂嚴禁八旗奴僕逃亡的"逃人法"
1627年------明天啟七年
后金天聰元年
·皇太極攻寧遠﹑錦州﹐被袁崇煥擊退﹐時稱寧錦大捷
·八月﹐熹宗死﹐弟信王由檢即位﹐是為明思宗朱由檢。十一月﹐宣布魏忠賢罪狀﹐魏自縊死
1628年------明崇禎元年
后金天聰二年
·以袁崇煥為兵部尚書﹐總督薊遼
·陝西連旱﹐王嘉胤﹑高迎祥等起義﹐明末農民戰爭開始
·張溥﹑孫淳等聯合幾社﹑聞社﹑南社﹑匡社等結成復社
1629年------明崇禎二年
后金天聰三年
·后金大舉攻明﹐袁崇煥入援。崇禎帝中后金反間計﹐將袁下獄
·開歷局﹐以徐光啟監督
1630年------明崇禎三年
后金天聰四年
·李自成參加起義
·張獻忠起義於陝西米脂
1633年------明崇禎六年
后金天聰七年
·冬﹐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渡黃河南下﹐進入豫西
1635年------明崇禎八年
后金天聰九年
·高迎祥﹑張獻忠東進﹐破鳳陽。明廷因戰區擴大﹐命盧象升總督山﹑陝
·張獻忠率部西入陝西﹐與李自成合
1636年------明崇禎九年
清崇德元年
·高迎祥在盩厔為孫傳庭所敗﹐被俘犧牲。李自成代為闖王
·四月﹐皇太極即帝位﹐改國號為清
1637年------明崇禎十年
清崇德二年
·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刊行
1638年------明崇禎十一年
清崇德三年
·明廷推行招撫政策﹐張獻忠據谷城受撫﹐但拒絕解甲。李自成屢為明軍所敗﹐兵力微弱﹐起義軍入商雒山中
·清多爾袞大舉攻明。高陽失守﹐孫承宗殉難。盧象升奉命督天下兵。十二月﹐盧象升在巨鹿陣亡
·清改蒙古衙門為理藩院
1639年------明崇禎十二年
清崇德四年
·五月﹐張獻忠在谷城再起﹐破房山﹑保康。九月﹐楊嗣昌出京督師
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
·張獻忠﹑羅汝才合兵攻四川﹐破綿州﹐逼成都。李自成重入河南
1641年------明崇禎十四年
清崇德六年
·張獻忠東進。正月﹐破明軍於川東開縣黃陵城。二月﹐破襄陽﹐進破光州等地。是年﹐李自成攻入洛陽﹐殺明福王朱常洵
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
清崇德七年
·清軍攻陷松山
1643年------明崇禎十六年
清崇德八年
·李自成自稱"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
·八月﹐清太宗死﹐子福臨即位﹐是為清世祖福臨。以鄭親王濟爾哈朗﹑親王多爾袞輔政
·九月﹐李自成進兵汝州﹐大敗孫傳庭。十月﹐破潼關
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
清順治元年
·正月﹐李自成陷西安﹐改西安為長安﹐號西京。並於西安稱王﹐國號"大順"
·三月﹐李自成率大順軍攻佔北京﹐明崇禎帝自縊死﹐明亡
·四月﹐山海關之戰﹐李自成敗退﹐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軍入關。五月﹐多爾袞率清軍入北京。九月﹐福臨(順治帝)入北京﹐十月﹐即帝位。以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遣豫親王多鐸西進潼關﹐英親王阿濟格由邊外進﹐西擊李自成軍□
·五月﹐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帝位﹐建立南明弘光政權
·十二月﹐頒圈地令
高攀龍(1562一1626),明大臣、名士。無錫(屬今江蘇)人。字存之,又字雲從、景逸。萬曆進士,熹宗時官左都御史,因忤魏忠賢,被革職。與顧憲成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時稱「高顧」,為東林黨首領之一。後魏忠賢黨羽崔呈秀派人往捕,投水死。有《高子遺書》、《春秋禮義》、《正蒙釋》等。
高攀龍
高攀龍(1562-1626),明朝大臣,東林黨領袖之一,字存之,又字雲從,世稱景逸先生,南直隸無錫縣(今屬江蘇)人。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授行人。二十一年被貶,翌年回歸故里。三十二年,與顧憲成等集會講學於東林書院。抱道忤時的士大夫、退居林野的官僚,與部分在朝的士大夫遙相應合,形成一股政治勢力,攀龍則與顧憲成並稱「高、顧」。顧憲成卒后,由其主持東林大會。熹宗即位,起為光祿寺丞,累官至左都御史。支持楊漣等人追論梃擊、紅丸、移宮三案,藉以消除外戚、勛貴及浙黨的勢力,又力主澄清吏治。天啟四年(1624年)十月,因揭露閹黨御史崔呈秀貪穢事罷官,削籍歸里。六年魏忠賢遣緹騎拘捕時,以舊為大臣不可辱而自沉死。崇禎初平反昭雪,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遺著輯成《高子遺書》。
**星(1550--1627)明政治家、文學家。字夢白,號儕鶴,別號清都散客。高邑(今河北元氏)人。萬曆進士,官至吏部尚書。為東林黨重要人物。天啟中,宦官魏忠賢專權,政治**,南星與之鬥爭,與鄒元標、顧憲成號「三君」。失敗后,謫戍代州,病卒。后追謚忠毅。所作散曲淋漓酣暢,小曲也有成就。笑話集《笑贊》中,多有諷世之作。所著有《趙忠毅集》、《味檗齋文集》、《芳茹園樂府》、《史韻》、《學庸正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