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袁家
第九十八章袁家
忙碌了十多天,才把幾個月來積存的公務都辦完了,陶睿卻派人來感謝我的援救之恩。雖說我為了徐州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也在徐州士民心中留下了近乎完美的印象,強大、富有、仁慈、忠信。越來越多的徐州豪傑前來投奔,我仔細的關心留意,其中就有孫宏這樣的名士。
我心裡很想佔領徐州,但擔心鋒芒太露,會讓朝廷猜忌,反正徐州已在我指掌之間,逃不掉的了,現在只好不急。
冀州的形勢漸漸明朗,冀州已經落入了曹睿之手,但河北名士諸如鄭泰、曹植等人非但沒有投降曹睿反而逃到了雍州。除了獲得土地人口,曹睿卻是大大地失了民心和威望。天下士人多有抨擊他的。反倒是我,不但乾淨徹底的解決了境內的山賊,另外又擊退了偽帝曹睿,大快人心。朝廷加封我「太尉」一職,在理論上說我已經是「三公」的地位了。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虞翻終於把徐州之戰中俘獲的十多萬曹魏兵安置了。大部分曹魏兵都被收繳了兵器之後作了一番教育放回去,也有少數曹魏兵不願離開,就安置到豫州人口比較少的地區去建立一條條村子。由於曹魏兵都是家在中原,所以沒有幾個人敢加入我軍去和曹睿作戰的,因此我也沒有吸納曹魏兵進入我軍。
但經過這樣一番折騰,中原的人口依然大減,春耕生產也受到嚴重影響,所幸中原並不缺糧,所以倒也沒有發生飢荒和逃難的事情。相比之下,徐州之戰對中原公庫的損失更大,中原公私倉庫為之一空,曹睿為了迅速恢復戰鬥力,恐怕要進行大規模搜刮才行,不然他是一定不放心的。
為了配合我全面控制徐州,袁相配合我對徐州進行了大規模的滲透。一些華夏大學里出來的學生們被安插到徐州各地當官,一些豫州的地主則被動員去徐州購買地產。為了做出表率,我自己也花費數千萬錢買下了大量田產農莊,掀起了數輪土地兼并**。
袁家家族也十分龐大,子弟極多,家奴數萬人,田產遍布徐州各郡,在天下其他州郡也有些分佈。他們擁有相對比較完善的商業信息網,稍加改造就可以變成間諜網。由於漢末諸侯的軍備競賽必須要大動干戈,要囤積各種軍用物資馬匹車輛鋼鐵和糧草,所有這些行動不可能瞞過四世三公的袁家。他們能夠給我提供大量的情報,使得諸侯的動員情況迅速讓我收到,以便於做出及時和正確的應對,這對我的幫助太大了。我家雖然根基深厚,畢竟廣度還不夠。根基僅僅局限於荊豫二州,不像袁家門生遍天下,走到哪裡都很容易收買到人心。
袁相和陶睿相互交換了一些關鍵信息,讓兩大情報機構能夠互相扶持幫助,但我不打算把兩者合為一體,這樣更有利於競爭和效率。
由於豫州的大規模投資,徐州的經濟很快就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利用出賣官田和私田,徐州人有了足夠的金錢購買豫州的各種商品:鹽、馬、車、農具、酒、紡織品等等。徐州的城市雖然經過了袁術的劫掠殘破凋零,但也很快恢復了勃勃生機。我在徐州大量招募水手、漁民、造船匠師到青島,又從大學調遣了數百名工程師去,希望能夠儘快生產出大型帆船來,並且開始設計利用蒸汽輪機生產半帆船半輪船的新船。完全依賴蒸汽動力未免太奢侈了,青州煤產量也跟不上,但全靠風帆則要靠天吃飯,沒有個准。華夏大學里的力學家們設計了各種先進的帆型和高效的系纜方式,再加上指南針,我們可以在航海方面達到大航海時代的水平。
本來按照我們的科技水平已經可以進行經緯度的測量和計算了。但我打算全國統一以後在首都建立一個新的天文台作為經度零點。我心目中的最合理首都是北京,所以打算在北京建立天文台。
為什麼要選北京呢?因為北京離海岸不遠又不近,在我攻佔朝鮮半島和日本之後,海防方面就有三四道防線,第一道是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第二道是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沿海的夾擊,第三道是日本及琉球群島、台灣的保護,甚至可以建立第四道防線,只要在新加坡駐軍,征服澳大利亞和美洲,就可以把太平洋變成「中華海」。
這樣北京不但能夠享受到海運的便利,而且在地理上也是固若金湯。要從海上攻打北京,這幾乎不可能。
以我目前的科技先進水平而言,要征服世界只是時間問題,一代人可能不夠,到我孫子是定然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