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百零七章

就在寇寒食準備下令動手的時候,馬車的帘子被掀開了,從裡邊下來三個長得禍國殃民的女人。這一下所有山賊的眼睛都直了,有很多人還流著口水。

原來宋氏三姐妹感覺有些無聊,知道外面來了山賊,她們可是從來就沒見過傳聞中的山賊,想要下來看個究竟。

宋氏嫣然一笑:「姐姐,真的是山賊唉!」

言語中,這些不是殺人劫財劫色的山賊,而是一些好玩的東西。可是她這一笑,卻是把這些山賊的魂魄全都勾走了。

蕭燕燕也笑著說:「我以前只見過馬賊,沒想到山賊就是這個樣子。」

莫愁接過話茬說:「山賊我倒是見過,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當時我和弟弟正跟著爺爺一起賣藝為生,見過一次。不過那些山賊穿的可是沒有這些山賊好,都是一群窮苦的百姓這些才是職業的山賊。」

三個女人簡直就當這些讓那些商人聞風喪膽的山賊不存在。饒是如此,寇寒食等人卻是都沒有聽出一些不對勁。

寇寒食把手中的長刀舉起來:「你把這三個娘們留下就可以走了,之前你侮辱我的事情就一筆勾銷。胖爺我可是到現在也沒有找到媳婦,今天居然一下子就送來三個,看來上天待我不薄啊!哈哈哈······」

他的那些手下,也都跟著同時大聲的笑了起來,笑聲中滿是淫蕩。

「你說勾銷就勾銷嗎?那我豈不是很沒面子?」

趙匡胤說完也不見他動作,人就消失在原地,繼而就出現在寇寒食的身邊。然後伸手抓住他的衣服,把他拎下來。由於他身上的肉太多了,只是他的脖子看起來很短。他這樣被趙匡胤掐著脖子,讓他差一點閉過氣去。他的體重差一點就把自己的脖子掙斷了了。好在趙匡胤及時的把他放在地上,才讓他不至於就這麼死去。

那些山賊見自己的四寨主被人家就像捉小雞似的掐到了地上,頓時就不敢吱聲了。剛才的囂張勁也都沒有了。寇寒食也知道自己這一次是踢到鐵板上了,他很後悔,當初要是拿了那五兩銀子哪裡還有這種情況,現在自己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成問題。

他想開口求饒,卻駭然的發現,剛才脖子受力太大,致使脖子差一點就斷了。現在根本就說不出話來,只是沙啞的咳嗽幾聲。

趙匡胤好整以暇的說:「就你這麼胖,也學人家做山賊?」

趙匡胤說完一巴掌甩在他的左臉上:「這一巴掌是替你爹打的,從小讓你學好,你就是不聽。」

這一巴掌可是夠重的,直接打掉了他的兩顆牙齒,鮮血從嘴角流了出來,牙齒卻是被他咽了下去。

接著反手又是一巴掌:「這一巴掌是替你娘打的,含辛茹苦的把你養大,結果你卻做了山賊,真是不孝的東西!」

這一巴掌打在右臉上,牙齒又掉了兩個。這時左臉剛剛好腫了起來,兩邊的反差極大,稍後右臉腫起來之後,兩邊才再一次對稱起來。

趙匡胤說著抬起左腳,一腳踢在他的肚子上,直接把他踢飛了,幾百斤的身體直接飛出了十幾米遠,這還是趙匡胤不願意殺人,不然會把他踢成碎肉。

「這一腳是我送你的,回去以後好好做人,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也給你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趙匡胤說完轉身對三個女人說:「熱鬧也看夠了吧,都給我上車,一個個都唯恐天下不亂似的,非要下來顯擺一下,看我今天晚上怎麼修理你們?」

「我們姐妹可是等著你來修理呢。」蕭燕燕說完就上了馬車。

宋氏和莫愁也都掩口失笑,趙匡胤只有搖頭,看來自己要好好懲罰這三個女人了,免得她們不知道害怕。

「你們還不走,是不是想享受一下跟他一樣的待遇?」

那些個小嘍啰這才回過神來,轉身就準備逃跑,渾然忘記了躺在地上的四寨主。

「把他帶走。」

那些山賊聞言走出四個壯實的,把寇寒食抬上馬背,然後兩個人分兩邊扶著他,不讓他掉在地上。還有一個人則走在前邊牽著馬匹。

趙匡胤則坐上馬車,手中的馬鞭甩出了一個鞭花,緊隨著就是一聲清脆的響聲在山谷中回蕩。等另外三個寨主接到消息帶人追過來的時候,趙匡胤已經走的遠遠地了。這些山賊可是不敢離開這座大山太遠,只好掉轉碼頭回到山寨。

汴京,薛居正病故。呂蒙正登上相位。說起呂蒙正,坊間的傳聞可是非常的多。他的對聯可是遠近聞名。

其中一幅就是:二三四五,六七**。橫批是:南北。

原來,小時候家裡生活困難得厲害,少年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大了以後,家裡也沒什麼起色,還是窮得叮噹響。這一年,到了過年的時候,家中空無一物,悲傷之餘,他別出心裁地創作了一副由數字組成的對聯,這副奇怪的春聯在家門口貼出來以後,不大工夫,就圍了一大群看熱鬧的人。大伙兒莫名其妙,猜不出對聯的「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都站在那兒瞎嘀咕……這是一副漏字聯。漏字聯是對聯的一種特殊創造方法。作者選用人們的通常用語,有意漏掉一兩個字,讓讀者去猜想,這也是一種謎語聯。上聯「二三四五」缺什麼?缺一;下聯「六七**」,少什麼?少十。簡而言之,是缺一少十。一與衣,十與食諧音,其意就是「缺衣少食」。而橫批是「南北」,不正是「沒有東西」嗎?它表達的意思就是「缺衣少食、沒有東西」,充分表達了作者當時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諷刺。當讀者猜透了作者的用意之後,頓感作者構思之奇妙,可謂神來之筆矣!呂蒙正巧妙地運用對聯謎,訴說了自己生活的困苦。短短一副對聯,說盡世態炎涼。

後來,呂蒙正金榜題名當了大官以後,過去那些有錢的鄰居,便紛紛攜帶財禮前來賀喜巴結。呂蒙正見了,百感交集地說道:「諸位鄉親請先在中堂就座,然後我到我的書齋一觀。」酒足飯飽之後,他們陸續來到呂蒙正的書房,呂蒙正笑著說:「晚生草就一聯,呈請諸位一閱。」只見紙上書就此聯:舊歲飢荒,柴米無依靠。走出十字街頭,賒不得,借不得,許多內親外戚,袖手旁觀,無人雪中送炭;

今科僥倖,吃穿有指望,奪取五經魁首,姓亦揚,名亦揚,不論王五馬六,踵門慶賀,盡來錦上添花。這些來客看罷,羞得無地自容。不一會兒,便一個個灰溜溜地走出了呂府。

傳聞,一天,呂蒙正路經趙員外府門外,只見一群文人墨客,正在裝腔作勢,高談闊論。一打聽,原來是趙員外年過五十得貴子,高興非凡,以重金聘請文人墨客為他作門聯。現在,這幫儒生搜盡枯腸,苦思無對。突然,工部侍郎的兒子倪興官大呼一聲「有了」,便得意地提筆寫下一聯,貼在趙府大門上:「子當承父業;臣必報君恩。」眾儒一見,急忙奉承,趙員外也稱讚不一。誰知站在旁邊的呂蒙正不禁大笑起來:「這樣的對聯貼在門口,也不怕別人笑掉牙!」倪興官見是位粗布藍衫的窮士,便蠻橫地說:「滾開,你有什麼資格評論!」眾儒生也發出一陣狂笑。呂蒙正面對譏笑侮辱,不以為然,朗聲吟道:「舉目紛紛笑我窮,我窮不與別人同。腰間拔出龍泉劍,斬斷窮根永不窮。」倪興官一把拉住呂蒙正說:「你說本聯錯在何處?倘若說不出理由,我要上衙門告你侮辱斯文!」呂蒙正推開倪興官的手,理直氣壯地說:「你想告我?我還要告你呢!此聯不但粗劣,而且有滅族之禍。」趙員外一聽,大吃一驚,忙躬身問道:「客官請道出事由。」呂蒙正笑哈哈地說:「此聯顛倒人倫,目無君父。豈能臣在君上,子在父前。」眾人一聽,面面相覷,無言一對。這時,趙員外覺得呂蒙正言之有理,便請呂蒙正另作一聯,以光耀門楣。呂蒙正見盛情難卻,就說:「不必重寫,只要把對聯中的字倒置變動一下,改成這副對聯。

未老思閣老;(趙員外)

無才做秀才。(呂蒙正)

趙員外見呂蒙正才思敏捷,年少有為,有心再試試他,就合著自己的身份出了這一上聯,要呂蒙正和。呂蒙正看了倪興官一眼,微微一笑對出下聯。趙員外一聽,滿口稱讚,打算將女兒黛菊許配給呂蒙正為妻。這時,倪興官醋意大發,惡狠狠地吟出一句上聯,呂蒙正毫不示弱對以正聯:

牛頭焉會生龍角?(倪興官)

狗嘴何曾出象牙?(呂蒙正)

一介寒儒,妄想攀龍攀鳳攀丹桂;(倪興官)

三尊寶像,岸然坐鱉坐象坐蓮花。(呂蒙正)

倪興官緊接出此上聯。呂蒙正看到客堂正中的一尊佛像,即景生情對以下聯。倪興官詩才平庸,無言以對,雖氣得七竅生煙,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趙員外聽了,拍案叫絕,當即要婢女去閨房傳話小姐,告知已為其擇得佳偶。黛菊小姐自小聰明,能詩善詞,才貌雙全。聽了婢女的傳話,就稟明父親,說自己也有一聯,如呂蒙正能對出下聯,方可議婚。她的上聯是:

因荷而得藕;(趙黛菊)

有杏不須梅。(呂蒙正)

呂蒙正一看小姐出的乃是一副諧音聯,便一揮而就屬對下聯。上聯「荷」諧「何」、「藕」諧「偶」;下聯「杏」諧「幸」、「梅」諧「媒」。小姐見對得工整,比喻得當,不禁嫣然一笑,默許了婚事。婚後,小兩口志趣相投,相親相愛,形影不離。呂蒙正在妻子的輔助下,不久就考中了狀元,最後一直做到丞相。

黑白未分,此去不知南北;青黃不接,特來討點東西。

上面的對聯是呂蒙正京試誤期,盤纏用盡,貧困潦倒。一日,劉宰相之女拋繡球招婿,京城內熱鬧非凡,呂蒙正也去湊熱鬧。彩樓門外的守衛見其衣衫襤褸,攔住了他說:「進場時辰已過,要面罰對課,你能行嗎?」呂蒙正哈哈大笑,說:「人才不可看貌相,海水不可用斗量。」守衛被他說的啞口無言,便將呂蒙正帶到彩樓下去見劉小姐。端坐在彩樓上的劉月娥小姐,年方二九,聰明俊俏,琴棋書畫樣樣皆能,說媒的人踏斷了門檻,求親的不是皇親國戚,便是官家子弟,劉宰相唯恐答應這家得罪那家,為此傷透腦筋,只得張榜「拋綵球」招親。劉宰相將此事和女兒一講,劉小姐傷心啼哭,說「綵球不長眼睛,豈不斷送了女兒終身?」劉宰相說:「老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那怎麼辦?」劉小姐要求父親在榜上加一條:拋球之日,須準時入場,若過時辰,面罰對課。劉宰相不明女兒之意,劉小姐說:「有了這一條,紈絝子弟、繡花草包、不學無術之輩定然早早進場;飽學才子才敢姍姍來遲……」劉宰相一聽有理,便答應了女兒的要求。此刻,呂蒙正被帶到彩樓下,劉小姐撩起珠簾一看,見呂蒙正雖然衣衫襤褸,卻是五官端正,雙眼炯炯有神,頗有幾分書生之氣。她命貼身丫環梅香前去問過姓名年齡,便出了這一上聯。呂蒙正脫口而出對以下聯。

荷葉魚兒傘;(劉小姐)

花絮虱兒窩。(呂蒙正)

劉小姐聽了呂蒙正的對句,覺得不錯,平仄對仗講究,但欠高雅,便又出一比上聯。呂蒙正一邊吟哦,一邊整了整衣冠,笑了笑答對下聯。

一桿銀槍,能擋雄兵百萬;(劉小姐)

半段竹竿,驅走惡狗千條。(呂蒙正)

劉小姐又出一比上聯。呂蒙正揮了揮討飯棒隨聲應對下聯。劉小姐暗暗思忖,呂蒙正果然才華出眾,連對三課對答如流,只可惜張口不離破爛、乞討,不禁又好笑,又生氣。梅香有心成全呂蒙正,便對小姐說:「呂相公窮途落魄,苦在其中,對出的課當然含有苦味。」她湊到小姐耳邊咬了咬耳朵,小姐笑了笑,出了一幅下聯:

金鑾殿上喊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呂蒙正)

十字街頭叫老爺,老爺老爺老老爺。(劉小姐)

呂蒙正忽然眼睛一亮,脫口而出對了上聯。瞬時,劉小姐笑逐顏開,撩起珠簾,手捧綵球走到台前,向並非有意求親的呂蒙正拋去。呂蒙正眼快手疾,撩起破棉袍,一把接住了綵球。

以上就是關於呂蒙正的事迹,可見其才能。

夏州知府李繼捧到了夏州,非但沒有招撫李繼遷,反而跟李繼遷同流合污,致使邊境混亂不堪。舉薦他的趙普很是惶恐,連番上書請辭,可是趙光義就是不同意。

宋室的國力日趨削弱,根本就無力北上。耶律休哥更是趁機攻下涿州、祈州和新樂縣。趙光義聞言當即準備揮兵北上,可是手下的一干大臣都激烈的反對,他也只好作罷。可是耶律休哥繼而攻克易州。於是趙光義把北伐的想法再一次提了出來,可是所有大臣都表示反對,建議和談。

連番的勝利使得耶律休哥志得意滿。他聽說定州刺史李繼隆率領一萬精兵護送糧草前往邊關。他得知此事之後,當即親帥五千騎兵前去攔截。

途中看到北面都巡檢使尹繼倫帶領幾百人巡查,尹繼倫看到耶律休哥就下令躲到旁邊的樹林中。可是耶律休哥早就看見他們了,卻是連多看一眼都不願意,只是命令部署繼續前進。

尹繼倫很是鬱悶,他說:「契丹人是欺我人少,想來他們刺去要是打了勝仗肯定會把我等驅趕到契丹為奴,倘若是失敗了,到時候肯定會拿我等泄憤。反正也沒有好下場,我們就跟著他們,趁機襲擊他們,找尋機會襲擊他們一下,這樣也無愧於朝廷的俸祿。」

當下尹繼倫就帶著三百多人遠遠地跟在契丹兵的身後。耶律休哥很快就看到李繼隆的運糧隊伍。他當即下令埋鍋造飯,吃過飯就攻打李繼隆。

飯很快就做好了,契丹士卒拿起碗筷就開始吃了起來。這個時候,就聽到身後傳來喊殺聲。契丹士兵立即放下手中碗筷,拿起武器出帳應戰。那邊的李繼隆見到這種情況,當即下令衝殺。前後夾擊之下,契丹兵很快就潰敗了。耶律休哥也被一刀砍中了右臂,在部下的死命保護之下才得以逃脫。

沒了耶律休哥的虎視眈眈,李繼隆的糧草很快就運到了邊關,邊關的軍士才免去了斷糧的危險。尹繼倫也因此得以升任長州刺史,不過依然兼都巡檢使。

逃回去的耶律休哥再也不敢深入宋國的腹地。

一個月之後,趙匡胤一行四人來到了華山腳下。華山的海拔並不高,只有2154.9米。可是,華山不僅雄偉奇險,而且山勢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險峻稱雄於世,自古以來以來就有"華山天下險"、"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由於華山太險,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臨。歷代君王祭西嶽,都是在山下西嶽廟中舉行大典。《尚書》載,華山是"軒轅皇帝會群仙之所"。《史記》載,黃帝、虞舜都曾到華山巡狩。據記載,秦昭王時命工匠施鉤搭梯攀上華山。魏晉南北朝時,還沒有通向華山峰頂的道路。直到唐朝,隨著道教興盛,道徒開始居山建觀逐漸在北坡沿溪谷而上開鑿了一條險道,形成了"自古華山一條路"。

華山以其峻峭吸引了無數瀏覽者。山上的觀、院、亭、閣、皆依山勢而建,一山飛峙,恰似空中樓閣,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別具一格。山峰秀麗,又形象各異,如似韓湘子趕牛、金蟾戲龜、白蛇遭難……。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澗的水簾瀑布,更是妙趣橫生。並且華山還以其巍峨挺拔屹立於渭河平原。東、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詩人張喬在他的詩中寫道:"誰將依天劍,削出倚天峰。"都是針對華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進華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僅330-400米,而華山海拔2154.96米,高度差為1700多米,山勢巍峨,更顯其挺拔。

相傳大禹治水,他將黃河引出龍門,來到漳關時,被兩座山擋住了去路。這兩座山南邊的叫華山,北邊的叫中條山。它們緊緊相連,河水不能通過。此時有位叫巨靈的大神來幫忙,將兩山掰開,但是華山卻被掰成一高一低兩山,高的叫太華山,低的叫少華山。這也是李白詩作中「巨靈咆哮劈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的來歷。另外則有「沉香劈山救母」、「吹蕭引鳳」等故事廣為流傳。

就連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也有華山論劍之說,就因為一般人登不上華山,那些武林高手才把華山定為論劍的地方。

趙匡胤到了潼關就把馬車處理掉了,然後帶著三個女人一路向西。出了潼關就是華山了。

因為李繼捧的事情,坊間關於趙普的傳言很多,都是關於李繼捧和李繼遷狼狽為奸為禍邊關之事。趙普有些害怕趙光義會秋後算賬,於是再一次上疏乞骸骨。趙光義見趙普去意已決,就讓他出任西京留守,可是仍然讓他兼著太保和中書令,拿宰相俸祿。

端拱三年趙光義再一次下詔改元淳化,這已經是趙光義的第三個年號了。可是趙普到了西京之後,沒過多久就又開始做噩夢。這一次夢中又多了一個人,就是杜太后。只要他一閉上眼就看到杜太后前來質問:「你為何謀害我兒?想我趙家帶你不薄······」

杜太后之後,就是趙廷美。趙廷美每次前來都是坐在他的床頭,就只是重複著一句話:「還我命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宋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七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