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八章 改造計劃(上)
不過儘管這一批飛機己是過時的,但在這個時代來說,性能仍然是極為先進的,差不多達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的水平,畢竟華東政*府對飛機的理念和設計水平都是遠超過這個時代的。
華東政*府製造的飛機,和這個時代不同最明顯的標誌有兩個,一是開發了機槍聯動技術,可以給飛機裝配機頭機槍,這樣不僅有利於飛行員開槍射擊,而且還方便描准,不過在第一代飛機中,偵察機是沒有配備機槍的,只有戰鬥機才有機槍;二是使用了封閉式機艙蓋。其實以這個時代飛機的飛行速度,不用機艙蓋,對飛行員的影響也不大,有個擋風玻璃就可以了,但封閉式機艙蓋可以減少飛機的阻力,並有較的保護飛行員,還是有用的。缺點是影響飛行員的視野,不過做成活動式,可以隨意開關就行了。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人員對這幾型飛機的性能十分滿意,有人還坐上雙座機,體驗了一把空中飛行的感覺。隨後華東政*府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軍人員挑選了12名飛行員和16名地勤人員,然後開始對他們進行培訓。
當然培訓也不是一開始就上飛機,而是先學習飛行的原理,各種飛行參數的含義、計算;飛機發動機的運行原理等等,這些理論知識差不多就要講一個月,然後地勤人員繼續深入學習飛機的結構,而飛行員則在飛行模擬器上學習模擬飛機駕駛。
華東政*府的航空技術領先於這個時代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在製造飛機的時候,也製造了學習駕駛飛機的飛行模擬器,讓飛行員先在模器上熟悉飛機的駕駛操作,等熟練之後再上真的飛機上去操作。
――――――――分割線―――――――――分割線――――――――
這時華東政*府的搬遷工作將要開始,而北京市的城市改造第一階段工作大體己經完成,北京城市規劃改造工作小組向行政院彙報建造工作的俱體情況,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北京的城市改造在1910年就開始了,第一階段的改造工作主要是在北京城裡的區域,根據規化,北京城裡的功能是行政、居住、文化、旅遊,不在北京城裡設工廠企業,而改造的原則是在確保現代城市的要素基礎上,盡量保持北京城裡的古城風貌,因此改造工作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交通道路改造建設,這個基本是按照舊時空的北京東西城區的道路規劃布置,畢竟這是一個十分成熟,同時也是根據北京的實際情況進行的城市道路規劃布置,以連通北京各個城門的道路和橫慣北京的長安街為主道,進行擴寬成為雙向六車道,並鋪設水泥,整平,硬化路面。再以各主道之間的連接輔道。因此只需要進行局部的改變就行。另外還要預留出部份位置,以更於今后建造其他的功能建築。
二是增設、改造北京城區的供電、排水、供水管道設施,並修建了大量的公共衛生設施。
雖然中國是城市化較早的國家,但進入近代以來,中國的城市公共設施己經明顯落後於世界,具體就是體現在排水設施和公共衛生設施建設的落後,因此興建城市綜合地下管設施,改造排水管道,並增設公共衛生設施,這也是這次改造的重點。
而供水和電路則是現代城市的必備條件之一,和排水設施一樣,也是屬於城市綜合管網的組成部分,因此這次改造就放在一起進行施工。
三是城市內的河道疏通。北京城裡河流眾多,但大部份都是人工開鑿,或半人工半天然的小河。本身河道狹窄,河床也不深,而城市裡的生活垃圾眾多,以及污水排放,容易造成淤塞堵封,再加上在大多數時候官府對維護河道不作為,因此這時北京城區里的大部河道都有淤堵現象。而河道被堵塞,又直接影響了城市污水的排放,導致大多數河道都是垃圾成堆,污水橫流。秋冬之季尚好,每至夏季,天降暴雨,便排水不暢,溝滿壕平,污水四溢;烈日酷曬,溝內積存髒水穢物腐爛,臭氣熏天,蚊蠅亂飛,令人作嘔,不僅影響居民生活,而且還會導致各種疫病滋生,明清兩代,北京城中多次發生各種疫病,河道不暢也是重要的因素文一。舊時空建國初期的話劇《龍鬚溝》就是反映的這一現像。
北京的舊城改造,就必須要對城中的所有河道進行清淤疏通,並杜絕城市污水這些河道中排放,而且通過地下管網,排放到郊外的河流中去,同時還要起建立長期的河道治理跟蹤管理制度。
四是對北京城裡的建築房屋進行維修改造。這一部份又分成兩塊,一是北京城裡的皇宮,王府,以及部份大戶豪宅建築。在清廷滅亡之後,皇室宗室官員大部分都逃離了北京,既使有部份人後來歸附了華東政*府,但也不敢在北京城裡長居,在局勢穩定下來之後,紛紛搬離北京,另尋其他時安居之地,留下來大量的宮殿、園林、府宅。這些建築房屋當然都由政*府接收為國有資產,而且這類建築的規模龐大,並且都有相當的古籍文物價值。按照規劃原來的皇宮、皇家園林都被改造成博物館或公園,供居民遊玩;而王府,官府則部分改造成博物館,部分被徵用為政*府的行政辦公用地。
現在青島的行政辦公場所建於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行政院的各委員會,以及委員會下設的各部門,基本都是集中在一起辦公,但現在華車政*府控制的地域面積,人口都大幅增加,因此各委員會,以及委員會下設的各部門,機構的工作人員也都大大增加,原來的行政辦公場所早就不夠用了,只是在遠東戰爭之後,華東政*府基本就決定要遷都,於是也沒有再進行擴建,能對付就對付,不能對付就出去另外租地辦公,將就一下再說。
而正式般遷到北京,自然就不能再對付了,而且也有足夠的位置。於是行政院也不強求各委員會,以及委員會下設的各部門,在一起集中辦公,可以各選各的地方。辦公場所不僅比以前寬敞,還要考慮以後的擴大,畢競現在還有南方沒有被納入華東政*府的統治範圍,一但統一了南方,各部門肯定會再次擴大,現在確定各部門的辦公場所,必須充份考慮未來的發展。
行政辦公場所的改造,首先要儘力確保原建築的結構,完整,在此基礎上進行通電,通水,並增加排水和衛生設施。
第二塊是對城內民居的改造。由於戰爭原因,不少城內的居民、官員也都搬走,空出了大量的民宅,後來華東政*府又進行城市道路,預留空地等改造工程,又遷出了大量的居民,包括部份並不是拆遷範圍的居民,因此現在北京城內城外都留出了大量的空置民宅,絕大部份都是四合院的結構。在元老中一度流傳,搬入北京之後,元老一人分一套四合院的說法。
不過華東政*府最終的決議是,將所有空置民宅都收為國有,將其中部份殘礦損壞較為嚴重,或是位於重要的交通節點的房宅進行拆除,另建其它建築,存留下來民宅給了維修,以及通水通電,排水衛生改造之後,小部分改為地方行政機構的辦公場所,而大部分房宅則是做為在北京工作的政*府官員的住所。
當然這些住所的產權仍屬於國家所有,官員一但離任調出北京或退休,這些房宅都是要退還給國家的。除此外如果還有剩餘的房宅,則可以做為對外出租使用。
目前北京市內的主幹道、地下管網基本都己改造完畢,部份用於行政辦公、居住的建築也改造完成,畢竟整個北京城裡的改造工程是個龐大的工程,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總體至少要持續5年以上,但現在己經基本可以滿足搬遷的工作了。剩下的改造工程,將在搬遷的過程中,以及建國之後,逐步完成。
但現在有一個必須要確定下來的改造決定,也就是北京的老城牆如何處理。在舊時空里,關於建國后拆除北京老城牆是對是錯的問題,一直都是網上經久不衰的撕逼話題之一,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也都有自已充份的理由,因此在北京市城市改造規劃時,整樣處理北京的老城牆,在元老內部也是各種說法,議論不一,而當時華東政*府為了避免麻煩,暫時將城牆的處理方式擱置下來,先改造城裡的部份,反正城牆可以後一步處理。
而現在城裡的改造工程己完成了大半,城牆的處理也不能再拖下去了,因為北京市的城市改造工程,不僅僅是城內部份,還包括城外,而且許多工程,如道路、地下管網等都是城內城外一體化的,再不確定城牆的處理方案,就將會影響北京改造工程的進度,因此北京城市規劃改造工作小組要求行政院,要儘快確定城牆處理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