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9章 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2)
他面臨的現實困境就是貨幣混亂。自德川幕府以來,日本的貨幣就在不斷貶值,貨幣本位極不穩定。到1869年,日本市場上共有11種金幣流通,占金屬貨幣流通量的54%,7種銀幣佔42%,另外還有6種銅錢,各自藩鎮還發行了五花八門的紙幣,簡直就是一個貨幣的春秋戰國時代。[6]
當時,主管日本財政的大久保利通,乃至整個新政府的主要頭腦們,基本都沒有現代國家的財政金融知識。一開始,大伙兒都認為應該實行銀本位,本來銀子在日本就是主要流通貨幣。因此政府在1868年2月,宣布白銀為主要流通貨幣,在通商口岸接受墨西哥銀元為支付手段。但此時遠在美國考察銀行制度的伊藤博文發來信件,認為應該採用金本位:「奧地利、荷蘭和其他一些仍在實行銀本位的國家,可能是由於轉換舊貨幣體制的難度太大。如果他們能夠重新選擇貨幣本位的話,毫無疑問,他們都會選擇金本位。所以對於日本來說,明智的選擇是跟隨西方的主流傾向。如果日本建立金本位,白銀仍然可以作為輔幣進行補充。」[7]
大家本來對這個問題就稀里糊塗,既然伊藤博文正在美國考察銀行業,勢必代表著西方最新的思想,因此大伙兒很容易就統一了金本位的思想。同時進行了「廢兩改元」,以後的日本貨幣被稱為日元。這比中國早了70多年。
明治新政府成立當年,就立刻派伊藤博文到美國考察銀行體系,可見日本對金融問題的高度敏感,遠非大清帝國所能比擬。其實,伊藤博文也並不精通金融事務,他只是在美國實地了解了一些當地銀行業的基本框架,根本來不及消化和吸收。他力主模仿美國的國家銀行體系在日本進行複製,結果是轟轟烈烈的國家銀行運動所創造出的153家銀行,到19世紀末全部改製為普通商業銀行或私人銀行。
但就金本位而言,伊藤博文的確判斷力不俗。日本在不經意之間,站到了大英帝國的一邊,屬於站對了立場。不過由於日本當時黃金稀缺,白銀仍是主要流通貨幣,真正實現金本位被推遲到1897年。當大清甲午戰敗的2.3億兩白銀賠款,從英格蘭銀行以英鎊的形式,付給了日本橫濱正金銀行的倫敦分行,在扣除53%的英國戰爭借款和軍火購買之後,剩餘的錢分別購買了英國國債和陸續換成黃金,分批運回日本,成為金本位建立的家底。
井上馨要推行財政金融新政,手上又沒錢,自然要和日本最大的金主三井家族打交道,雙方關係很快打得火熱。由於三井為新政府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論功行賞也要大大褒獎,更何況以後要求三井的地方多了,於是井上馨將經理國庫的肥差交給了三井。不過為了以示公平,三井還要與另外兩家老錢莊分享這塊大蛋糕。
1871年,日本國家造幣廠開始鑄新幣時,三井馬上又得到了政府特許代理人的美差,負責將全國流通的所有舊幣回收,然後推廣新貨幣。
井上馨畢竟留過洋見過世面,他強烈建議三井家族將傳統落伍的錢莊票號,轉變為歐美現代銀行。當三井反應過來銀行可以發行自己的鈔票時,立刻明白了中間的巨大利益。以75%的儲備金來發行鈔票,多發的部分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嗎?三井終於悟出了銀行信用貨幣可以放大的秘密。這樣的好事豈能放過,三井立刻向政府申請150萬~200萬日元鈔票的發行權,而且要具備國家法幣的效力。三井夢想著成為「日本的英格蘭銀行」!
1871年7月,三井遞上開辦銀行的牌照申請。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個銀行牌照申請。8月,財政部的批文就下來了,其中還包括井上馨提交內閣批准的時間,效率奇高。更妙的是,政府在美國已經印好的鈔票將立刻轉交三井,由三井直接發行,連印刷都省了。
三井正在狂喜之中,不好的消息卻傳來了。由於伊藤博文的建議,政府突然改變了主意,要學美國建立國家銀行體系。所謂國家銀行並非官辦銀行,而是具有發鈔權力的股份制銀行。但是,三井偏好家族能完全控制的私人銀行體制,對和別人合作沒有太大興趣。井上馨為了補償三井,將680萬日元的財政券和250萬殖民券的發行生意,交由三井來做。這兩種政府券都是號稱可兌換金幣的鈔票,但由於日本根本沒有這麼多的黃金而無法兌現。三井雖然也賺了不少,但仍然對能夠發鈔票的銀行這一巨大的誘惑朝思暮想。[8]
在井上馨反覆做工作的情況下,三井不情願地同意與兩家老錢莊合資,建立了第一國立銀行,主要負責經理國庫。這可是筆巨大的買賣,所有國家財政收入都要經過它的手,相當於得到了一筆天文數字的資金沉澱,放貸也好,投資也罷,三井的資金實力變得超級雄厚。美中不足的是,這麼大的好處居然要和別人分享。
消滅對手的機會終於來到了。
日本財政部「突然」意識到,國家的錢都存放在股份制的第一國立銀行不一定靠譜,準備搞一次突擊檢查,看看這三家主要股東是不是有足夠的資本。由於井上馨的通風報信,三井提前做好了資金準備,而另外兩家則立刻露出了馬腳。由於無法拿出足夠的現金,被政府強制關了門。
在井上馨的幫助下,三井終於獨霸了第一國立銀行的國庫經理大權。
難怪在日本政壇上,井上馨的外號就是「三井的大掌柜」。
日本控制了金融高邊疆
以長州、薩摩、肥前、土佐四藩為核心的「明治寡頭」勢力集團,把持了明治政府的大權。明治天皇雖然待遇比德川幕府時有了明顯提高,但仍然是有名無實的「周天子」。明治寡頭們把天皇捧成了神,高高地供在那裡,但實權卻牢牢抓在自己手上。他們雖然推翻了德川幕府,但全國仍然存在著300多個小諸侯,如果不加以徹底剷除,保不準哪天又會冒出個德川家族。同時,要想和西方列強平起平坐,封建割據無疑嚴重阻礙了日本近代化的進程。
但是,如何削藩呢?歷史上由此引發的戰亂數不勝數。
明治寡頭們最終商量出「廢藩置縣」的辦法,有點像宋太祖當年「杯酒釋兵權」的思路。由中央政府出錢,把藩王諸侯們和他們的屬下,以及龐大的武士階層全部養起來。諸侯們一算賬,非常合算。以前,他們每年的名義收入為10萬石大米,約合6.4萬英鎊,廢藩置縣之後,政府每年給他們5萬石的俸祿。這是相當優厚的待遇了,要知道諸侯們的收入並不穩定,糧食收成聽天由命,再發生戰爭暴動,還要出錢出人鎮壓,說不定還賠錢呢。同時,他們還不用再負擔那些失去土地的武士階層的生計,由國家將這些人供養起來,自己樂得一身輕。所以,工作推進得十分順利。一位英國記者不由感嘆,歐洲花了幾百年才廢除的封建領主制度,日本只用了3個月就完成了。
其實情況遠非這麼樂觀,藩鎮是廢除了,德川幕府式的隱患也徹底消滅了,但代價是國家背上了一個養活200萬類似「八旗子弟」的藩主階層的巨大財政負擔。諸侯和武士們的俸祿支出幾乎佔了中央財政的近1/3,而高達7800萬兩的巨大藩債,大大加劇了明治新政府的財政危機。
明治寡頭們剛上台時,內亂外患都需要錢來搞定,新政府又沒錢,財政稅收也不是一時半刻能奏效的,所以只有通過印鈔票來應急。這一點與美國各殖民地反叛大英帝國時,狂印殖民地紙幣如出一轍。
從1868年開始,新政府執政的頭兩年裡,政府共發行了4800萬日元的紙幣,其中一半以上是維持政府運轉,1270萬日元借給了支持新政府的諸侯們,剩下的近1000萬日元用於發展工業和商業,也包括銀行業。從第三年起,又增加了三種紙幣,一種是內務部發行的價值750萬的輔幣來支持政府券,第二種是財政部發的680萬日元的財政部券,用以填補財政赤字,第三種是用於安置下崗武士階層並幫助他們去北海道再就業的250萬日元「下崗安置券」。[9]如此規模地狂印貨幣,加上假幣泛濫,日本社會進入了惡性通貨膨脹狀態,政府紙幣信用急劇下降,政權岌岌可危。
新政府缺錢,狂印貨幣只是應急之道,長遠之計是必須增加財政收入。於是新政府開始了地租貨幣化的改革。當時日本的各類稅務都是實物繳納,農民還要承擔徭役。這正是中國300年前,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早已解決的問題。地租改革的成功大大增加了政府的穩定收入。
當經濟逐步穩定下來后,諸侯武士們的俸祿又成了明治寡頭們非常鬧心的事。大佬們反覆磋商,最後想出一招名叫「金祿公債」的法子。政府與其每年拿出巨額現金給諸侯武士們發俸祿,不如一次性將他們未來的俸祿買斷,如同「買斷工齡」一樣,但並不是付現金,而是支付金祿公債。俸祿高的,一次性支付6~7年的總收入,利息為5%;俸祿低的,一次性支付10~12年的總收入,利息更高些。未來政府每年只是支付利息,財政負擔大幅減輕。公債的本金自發授后第6年開始抽籤償還,30年內償清。這一手,遠比清朝雍正帝搞財政改革時,逼著八旗子弟們去京郊耕地要高明得多,日本明治時代的財政金融管理水平著實讓人吃驚。
這樣,大筆資金可以騰出來去發展實業,用實業的投資回報來支付金祿公債的本息。從此,這200萬人就被政府徹底推向了市場。
1876年8月,政府開始發行金祿公債,其總額高達1.74億日元。要知道,當時日本貨幣流通總量才1.12億日元!同時,政府修改了國家銀行法,允許金祿公債作為銀行資本金入股。一夜暴富起來的諸侯們,立刻將手中一次性得到的幾百萬債券拿去入股銀行。可見,當年日本諸侯們的金融智商也相當了得,他們早已懂得入股商業銀行會獲取什麼樣的利益。著名的第十五國立銀行的股東幾乎全是這些暴發戶,他們成功地將俸祿收入轉化為了金融資本,又將這些資本投入最興旺的工業項目,從而獲得了巨大回報,成為未來的新貴族。金祿公債發行后的三年內,日本國立銀行數量暴漲到153家。而中下層武士除了打架別無所長,他們在商場上根本鬥不過商人,結果金祿公債被大量騙走。「下海」的武士中,除了少數人取得了成功,絕大部分淪入貧苦階層。
隨著這些國家重大政策的推進,金融業務量越來越大,三井加速了申請銀行牌照的進度。儘管先前被政府拒絕,但三井並未放棄。當井上馨1876年再次回到財政部時,三井的銀行牌照申請立刻被批准了。但加上了一條,必須承擔無限責任。1876年7月1日,三井銀行正式成立,這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家私人銀行。三井發鈔票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三井銀行脫胎於傳統的錢莊票號生意模式,其下屬31家分支機構原屬於三井的服裝連鎖店,現在正式脫離原來的生意,專門從事金融業務,三井銀行立刻擁有了一張遍布日本的最大金融網路。老主顧們紛紛成為三井銀行的客戶。開業當年的存款總量就高達1137萬日元,還有228萬美元存款。政府的廢藩置縣、地租貨幣化和金祿公債大大增加了財政收入,而中央財政收入的一半都存進了三井銀行。[10]
如此一來,三井銀行相當於獲得了明治政府巨大的無利息、無抵押的資金沉澱。以這樣雄厚的財力,三井開始大舉投資實業,在鐵路、紡織、製紙、海運、煤礦等行業,形成了一個以金融為核心,以各類實業為骨幹,相互依存,相互借力的超級財閥。
1882年,在松方正義、井上馨等人的策劃下,日本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銀行——日本銀行正式成立。這是一家股份制公司,政府與私人金融家各自持有相應的股權,三井家族作為主要發起股東,派出代表進入中央銀行董事會參與決策。[11]儘管代表各方利益的財閥稀釋了一些三井的權力,但在日本金融業,尚無人能與三井處於同等級別。
隨後,日本銀行作為日本唯一的法定發鈔銀行,逐漸收回了153家國立銀行的發鈔權,完全控制了日本金融的戰略制高點。
日本銀行另外一個重大功能,就是直接向本國優先發展的工業大量融資。日本銀行開設特殊的貼現窗口,對重點企業的股票和債券進行抵押融資,這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想象的,這相當於直接將企業的債務和股票貨幣化,由全社會共同分攤重點企業的發展費用。這一點也為日本工業的騰飛創造了極其重要的條件。
在日本銀行的調動下,全國的金融資源被有效地整合起來,整個銀行系統全力擴張信貸,大規模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注入工業體系。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從明治維新開始,直到中日甲午戰爭之前,日本沒有進行大規模外債融資的原因是,日本目睹了中國和其他國家在外債的壓迫下,日益殖民化的危險趨勢。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資金來源於本國的金融資源整合與調動,更重要的是,銀行系統的信用創造。
在日本銀行的監護下,日本的金融體系獲得了空前發展。至1901年,日本各類金融機構的數量已高達數千家,僅商業銀行就有1867家,金融網路遍及日本城市與鄉村。在之後的10年中,銀行體系對工商業的信貸規模翻了3倍,總存款規模翻了4倍,日本的鐵路、航運、礦山、紡織、軍工、機械製造、農業、貿易等行業,在巨額資金的刺激下,如火箭一般迅猛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