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52章 白銀的光榮與夢想(5)

52.第52章 白銀的光榮與夢想(5)

貝爾斯登成立於1923年,是美國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也是美國主要的證券交易公司之一。2008年3月15日,這家有著85年歷史,經歷了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和多次經濟起落的大投資銀行,突然宣布出現嚴重的現金短缺。當天,美聯儲和摩根大通聯手向貝爾斯登提供了緊急資金援助。人們只知道貝爾斯登因為在美國次級按揭風暴中嚴重虧損瀕臨破產而被收購,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原來它也是美國商品期貨市場上最大的白銀做空者,並因做空白銀遭多方逼迫到幾乎被迫平倉的地步。2008年3月14日,白銀價格在接連上漲近一個月後,由每盎司17美元一直衝到近21美元。貝爾斯登沒錢補倉抵擋不住,這恐怕就是它突然宣布出現嚴重的現金短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眼看就要被迫平倉,這不僅會使其做空白銀的所有資金血本無歸,而且也有可能讓白銀價格立刻失控,並引發金價暴漲和美元暴跌。美聯儲見勢不妙,緊急救援。貝爾斯登得到一筆為期28天的借款,這筆款項是美聯儲通過摩根大通來借給貝爾斯登的,但貸款風險由美聯儲來承擔。這也是自從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美聯儲第一次以這種方式貸款。儘管得到短期借款,貝爾斯登仍然無力回天,難逃徹底覆滅的下場。2008年3月16日,在美聯儲緊急出手,同意「包底」300億美元貸款支持摩根大通公司后,摩根大通公司隨即宣布對貝爾斯登的收購,挽救了一場嚴重的白銀價格危機。

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后,立刻按照國際銀行家們打壓白銀價格的既定方針,開始對白銀價格實施起新一輪的殘酷鎮壓。從3月18日開始,也就是摩根大通接替貝爾斯登的第二天,白銀價格開始突然暴跌。到3月20日,僅僅三天,白銀價格就從每盎司21美元暴跌到每盎司17.5美元,白銀價格一個月的漲幅全部丟失。此後,摩根大通和滙豐銀行聯手繼續追殺白銀,到2008年8月,兩家共持有85%的白銀凈空頭倉位,白銀市場在這兩大銀行聯手打擊下一路下跌,8月15日跌破13美元,10月底至12月初,竟然跌到每盎司9美元上下,回到了2006年的價格水平。

這一切自然逃脫不了白銀市場分析專家巴特勒的眼睛。為何會出現銀行大幅增加做空白銀頭寸的情況?巴特勒就此向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和國會議員們多次提出質詢,最後,他得到的解釋是由於摩根大通接手了貝爾斯登。在此之前,巴特勒和所有的白銀投資者對白銀市場上到底誰是最大的空頭這個問題一直沒搞清楚,因為期貨交易報告上並不披露參加交易者的身份。巴特勒的市場分析報告一直是用一種沒有指名的方式來描述,直到這時,巴特勒才恍然大悟,原來貝爾斯登和摩根大通就是打壓白銀價格的元兇。巴特勒將這一內幕抖落出來,引起市場的強烈反響,激起了廣大白銀投資者的公憤。這才引出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對摩根大通的調查,隨後又有很多投資者對摩根大通和滙豐銀行非法操控白銀市場發起訴訟。

在廣大投資者越來越大的壓力下,2010年9月,摩根大通宣布為了滿足美國新出台的金融監管法案《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的要求,停止自營業務,裁減大約20名在倫敦的商品期貨交易員,這些人交易的品種中就包括白銀,結果白銀市場聞聲而起,價格立刻突破21美元,打破了2008年3月17日貝爾斯登垮台時創下的高點。1980年以來,白銀價格兩次突破最高紀錄,都和白銀市場的主要操縱者出了大麻煩有關,難道歷史真是充滿了有趣的巧合?

值得注意的是,對白銀市場的很多大動作都是從倫敦進行操作的,AIG如此,摩根大通也是如此,這主要是為了避開美國監管機構的麻煩。

對白銀價格的操縱,人們耳熟能詳的就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大富豪亨特兄弟囤積白銀,最後慘遭失敗的案例。通過這個案例,教科書反覆教誨人們,市場監管是有效的,操縱期貨市場的行為已經永遠結束了,誰要再想操縱白銀價格,亨特兄弟就是前車之鑒。

其實,操縱白銀價格並不僅限於囤積白銀的抬價行為,更應該包括大規模「裸賣空」白銀所產生的價格壓制效應。對於後者,美國期貨交易管理部門從前並未認真調查過。也就是說,州官可以放火,百姓卻不能點燈。做空白銀有理,做多白銀必究!

與黃金的情況一樣,世界白銀市場的定價權始終掌握在華爾街—倫敦軸心手中。紐約期貨交易市場負責「紙白銀」定價,而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則決定著「實物白銀」的定價,在雙方通力合作之下,白銀價格在通貨膨脹面前,始終顯得灰頭土臉。如此一來,所謂白銀的貨幣屬性看起來簡直就像個笑話,最普通的金屬都能有效對付通貨膨脹,白銀連這點本事都沒有,還能奢談貨幣屬性?白銀被徹底妖魔化為普通工業金屬。請注意,在人們的腦海里,工業金屬和賤金屬幾乎可以畫等號。

這就是普通人乍聽到白銀投資覺得莫名其妙的原因!國際銀行家巧妙地製造了白銀價格長期疲軟,並充分利用了這一心理效應來掩蓋白銀的貨幣本質,從而使美元體系的賭局更大更精彩。

在幾十年中有效打壓白銀價格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供求關係決定價格的經濟學規律好比物理學中的牛頓三大定律,是個無法撼動的鐵律。工業需求是板上釘釘的事,很難有做手腳的餘地,於是打壓白銀價格就只有從人為加大供應量來破題了。壓低白銀價格可以有效遏制白銀的投資需求,而白銀的貨幣屬性在一個面臨日益通貨膨脹的世界經濟生態環境之下,其將被激發出來的潛在投資需求才是未來白銀供求關係的焦點問題。如果實物白銀的供應量不足,那麼只要創造出驚人的「紙白銀」供應量,同樣可以達到白銀「供過於求」的理想效果。而華爾街—倫敦軸心正是沿著這條思路來操縱白銀價格的。

白銀市場:1個瓶蓋與100個瓶子的遊戲

部分準備金制度原本是銀行業所採用的一種對金錢進行「放大」的制度,中央銀行創造出的每一塊錢當存入銀行系統時,都能在這個制度下被銀行系統放大10倍後進行信用輸出。形象地說,部分準備金制度的核心,就是玩10個瓶子只有1個蓋子的遊戲,儲戶的錢就像蓋子,銀行以蓋子為基礎放大了10倍的信貸就像是瓶子,只要大家在任意時刻只看1個瓶子時,蓋子總在上面,遊戲就沒有穿幫,否則就會出現銀行擠兌,嚴重時就會造成金融危機。1個蓋子所對應的瓶子越多,玩這個遊戲的難度越大,玩砸的可能性越高。2008年金融海嘯中倒掉的那些大的金融機構都是玩得太瘋而出事的。這些機構在最瘋狂時,玩的是1個蓋子要蓋50個瓶子,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如果說1:50的蓋子遊戲最終導致了嚴重的金融危機,那麼白銀與黃金市場的遊戲玩得就更瘋了,這個比例是1:100!

在目前的世界白銀市場中,每一盎司實物白銀背後,有100盎司的各類紙合約號稱擁有它!在經過100倍的放大后,「實物白銀」看起來供求兩旺,交易頻繁,市場繁榮,在這樣被超級泡沫化的「實物白銀」市場中,價格終於被合理地「發現」出來,這就是極其低廉的白銀價格,而且看起來白銀的供應量似乎可以無窮無盡。用幻想出來的99%的「紙白銀」交易量,來徹底左右1%的實物白銀交易價格,實在是個天才的想法。只要99%的持有「紙白銀」的人,不來要求兌現白銀實物,這個遊戲就可以高枕無憂。最後決定白銀價格的是國際銀行家們永不匱乏的美元,而不是白銀真實的供求關係。

可笑的是,即便在號稱「實物白銀」交易的倫敦金銀市場上,其絕大部分交易也並非「實物」交割,而是通過「號稱實物」的「紙白銀」過戶。這種戶頭有個學名,叫做「非實物賬戶」。按照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的定義就是:「這是一種沒有具體金屬塊與之對應的賬戶,客戶擁有的是對金屬塊的承諾……交易由借貸雙方根據借貸餘額在戶上交割。賬戶所有者並不直接擁有具體的黃金或白銀金屬塊,而是由賬戶開戶所在的交易商的金屬庫存做抵押。該客戶是沒有實物確認的(金銀)所有者。」其中,最後一句話最實在,擁有「紙白銀」的人其實是「沒有實物確認的(金銀)所有者」。

2010年3月25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在華盛頓舉行聽證會,調查白銀市場可能存在的價格操縱行為,會議記錄中突顯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各方在激辯美國白銀期貨市場大量賣空合約是否構成價格操縱)

奧馬里(美國期貨交易委員會專員):你認為當白銀期貨到期時,如果買方要求交割白銀實物,這對賣空方會構成問題嗎?

克林斯琴(前高盛大宗商品研究部主任):不,我一點都不擔心。因為幾十年來一貫如此。另外一個原因是,(當白銀實物要求被兌現時)一些其他的機制可以使用現金交割;第三,很多人都知道今天所調查的白銀和黃金市場中,幾乎所有的做空倉位都是在對衝風險,期貨做空合約對沖的是(倫敦實物)OTC市場上買入(實物金銀)的風險。所以我真的不認為有什麼風險存在。

這裡出現了一個可笑的問題,當買家要求白銀現貨,而賣方手中沒有實物,於是提出能不能賠錢了事,這本身就是違約行為!因為期貨合約中已經明確規定了交貨的時間、地點和貨物成色與數量,任何不能按照合約進行的行為都是違約行為,而克林斯琴居然不認為這是風險!更可笑的是他第一條的邏輯,以前的龐氏騙局沒出事,所以現在也不用擔心。

緊接著黃金反壟斷協會的道格拉斯上場了。

道格拉斯:我們談論的用期貨對沖現貨市場風險,可是如果我們看看現貨市場,倫敦金銀市場協會,他們每天凈交易2000萬盎司的黃金,相當於220億美元,一年約5.4萬億美元……從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的網站上你能看到,這些所謂的『非實物賬戶』交易背後並沒有實物。它們是在部分準備的情況下交易的,你無法交易這樣的規模,因為地球上沒有這麼多(金銀)。所以那些在(美國期貨市場)做空的人,在(倫敦金銀)市場上實際上是用紙片對沖紙片的風險。

(8秒鐘沉默)

在這裡,道格拉斯指出了問題的要害,那就是為什麼在華爾街做空白銀期貨的人要跑到倫敦櫃檯交易(OTC)實物市場去「對沖」所謂的風險。原因在於美國期貨市場對期貨合約有著明確的監管條例,任何做空白銀的人必須有90%的被確認的現貨來源,否則就是涉嫌操縱市場。而倫敦的金銀OTC市場,號稱是「實物市場」,交易的卻是「無實物」賬戶,但倫敦金銀市場協會乃是「自律」組織,充分相信大家是「自覺的」,所以並不硬性規定交易參與者拿出真金白銀來驗貨,而且OTC市場是個不透明的市場,沒人準確知道什麼東西在交易,成交價格是多少。所以華爾街的白銀操縱者在倫敦可以大展拳腳,他們用倫敦市場的所謂「實物交易」拿到美國監管部門說明為什麼在華爾街大舉做空是合理對沖,從而避開美國監管,大玩特玩以紙片「合理」對沖紙片風險的遊戲。

倫敦號稱「實物白銀」市場,每天大約交易著1.25億盎司白銀,但它的金庫中可以交割的真實白銀實物不過7500萬盎司。紐約期貨交易市場處在開倉狀態的白銀合約大約8億盎司,但它實際可供交割的現貨白銀僅5000萬盎司。倫敦和紐約白銀市場總共可以進行交割的白銀實物量約為1.2億盎司。據國際清算銀行在2009年6月的統計,「其他貴金屬類別」(絕大部分是白銀)的衍生產品餘額高達2030億美元,相當於120億盎司白銀(大約20年的白銀礦產總量)!

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超級虛擬化的白銀市場,一個被價格操縱的市場,一個高倍槓桿化的市場,一個已經處在擠兌現貨邊緣的市場!

白銀操縱調查

2010年3月25日,美國期貨交易委員會的白銀價格操縱聽證會主要調查2008年9月以來黃金白銀市場的操縱問題。本次聽證會邀請了16名人員參與作證,包括監管者、交易所官員、銀行、交易商、經紀公司、投資者等。其中,最具震撼力的就是倫敦貴金屬交易員安德魯·麥凱爾的關於摩根大通操縱白銀價格的證詞。

詭異的是,3月26日,麥凱爾和妻子在英國倫敦「意外」遭遇車禍並被送進醫院搶救。據當時正在路上行走的目擊證人指證,「一輛車從輔路上斜刺衝過來撞上了他(麥凱爾)的車」。當目擊者試圖攔住企圖逃跑的肇事車輛時,那個開車的人猛然加速,目擊者急忙閃開險些被撞,緊接著肇事車在逃跑過程中又撞上了另外兩輛車。在警察緊急圍追過程中,還調用了直升機,最終將肇事者逮捕,案情至今沒有公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
上一章下一章

52.第52章 白銀的光榮與夢想(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