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黃金斬首,打響美元保衛戰(2)
從伊斯坦布爾到阿布扎比,從孟買到迪拜,從北美到歐洲,從澳大利亞到瑞士,從新加坡到香港,從北京到東京,全世界的實物黃金投資人都在期貨黃金信心崩盤的兩周里,大舉購買實物黃金。
黃金市場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奇觀!期貨黃金市場冰冷到了「滅絕」的程度,而實物黃金市場卻火爆到了「燙手」的行情!
人們不禁狐疑,我們是在談論同一種東西嗎?為什麼全世界的實物黃金如此搶手,但期貨黃金卻「跌跌不休」呢?黃金價格到底哪個市場說了算?
要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就需要回顧一下世界黃金市場的發展歷史了。
倫敦金:高貴的出身,私密的做派
19世紀初,英國在世界上最早建立起金本位制度,1盎司黃金被法律確定為3英鎊17先令10.5便士。簡單地說,就是英格蘭銀行承諾在3英鎊17先令9便士的價位上隨時收購一切黃金,並且以法定價格3英鎊17先令10.5便士向市場無限量出售黃金。英格蘭銀行就是當時世界黃金市場上的最大做市商,它的主要職責就是捍衛黃金價格,確保金本位制度安全無虞。
當然,英格蘭銀行並非親自赤膊上陣,在市場中叫買叫賣,而是依賴倫敦五大金商來做批發業務,金商們再依靠自己強大的渠道進行零售。其實,金融的本質也是渠道為王,只不過渠道中流通的是金融產品。
倫敦的五大金商幾乎都是兩三百年的老字號,最赫赫有名的是羅斯柴爾德家族,他們不僅控制著歐洲各國的公債市場,而且也是世界黃金市場的霸主,在19世紀號稱是「歐洲第六大強權」。除羅家之外,莫卡塔家族(Mocatta)堪稱老二,在倫敦經營黃金業務已歷經九代,甚至比羅家的資格還要老。其他三家包括早在1750年就開始金銀檢驗的庄信萬豐公司(JohnsonMatthey)、夏普斯·皮克斯利公司(SharpsPixley)和塞繆爾·蒙塔古公司(SamuelMontagu)。[3]
19世紀以來,英國挾其工業革命發源地的先發優勢,以海上霸權為後盾,以金融實力為槓桿,建立起一個橫跨歐、美、亞、非和大洋洲的殖民帝國,壟斷著全球原材料與能源的供應,控制著世界市場的劃分,掌握著遠洋貿易的通道,左右著國際資本的流向。全世界的黃金從南非、加拿大、美國、俄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地的金礦向倫敦彙集,英格蘭銀行以黃金儲備為基礎創造出通行世界的英鎊,然後英鎊資本與工業製品從英國流向世界市場的各個角落,最終,巨額的利潤裹挾著更多的黃金迴流到倫敦,完成國際資本的大循環。
經典的金本位貨幣制度為英國的繁榮和霸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直至後起之秀德國開始挑戰這一英國統治下的造富機制。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打破了以倫敦為中心的世界黃金循環體系,參戰各國不得不暫時停止紙幣與黃金的兌換。在戰時狀態下,南非等英屬殖民地的黃金產出直接被划入了英格蘭銀行的金庫,成為英國的戰時黃金儲備。
「一戰」結束后,英國雖然在軍事上戰勝了德國,但在經濟上卻遭到了重創。而美國人則坐山觀虎鬥,由於歐洲的黃金大量流入美國避險,導致美國工業與金融的實力大增。此時,美元的實力已經顯著超過了英鎊。
戰爭雖然結束了,但在戰爭中不得不大量印鈔的英國,雖然沒有出現惡性通脹,但卻欠下了巨額的美元債務,從戰前美國的債權國淪為戰後美國的債務國。倫敦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被紐約搶了過去,英鎊世界貨幣的霸氣已被美元壓倒。英國金融元氣大傷,導致英鎊遲遲不能恢復金本位,英國苦心經營上百年的國際貿易和世界分工的秩序陷入嚴重混亂。
英鎊的弱勢被世人看得清清楚楚,美元的強大各國心裡更是明明白白。1913年,戰前的四大經濟強國美、英、德、法,共有黃金儲備50億美元,其中美國最多為20億,英國8億,德國10億,法國12億。而戰後,在四大強國60億美元的黃金儲備總額中,美國已坐擁45億美元,超過英國5倍以上,佔有絕對優勢。但大英帝國顯然無法及時調整霸主的心態,英格蘭銀行堅持只用英鎊定價黃金,而英鎊對美元卻在明顯貶值。
這樣一來,南非等產金國就不幹了。英格蘭銀行收兌他們的黃金是按照戰時狀態的固定價格,而金價明明在上漲,如果繼續按固定價格顯然就虧大了。當然英國是宗主國,南非不願背主投向紐約,但他們卻急需在倫敦找到一個能真正反映黃金市場價格的出路。
很顯然,在倫敦無論是金融實力還是黃金地位,誰能比得上羅斯柴爾德家族呢?於是,羅家在各產金國和黃金經紀商們的共同擁戴之下,召集起倫敦5大金商家族,於1919年9月12日開始了第一次「倫敦黃金定價」。
這一天,黃金首開市場報價的紀錄,金價定格為:4.18英鎊!
從此以後,每個工作日的上午10:30,倫敦4大金商的代表準時來到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倫敦金融城的辦公室,他們在一間密室中分別坐下,加上羅家代表一共5人,其他任何人不得入內。他們每人都有一條專線連通到各自公司的交易室,而這些交易室則連接著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黃金經紀商們。羅斯柴爾德的定價密室,正是全世界黃金交易的神經中樞,這間密室將南非的7大金礦、前蘇聯的黃金出口商,南美、澳大利亞以及世界主要的黃金供應商,與香港、中東、印度、東京等地的黃金需求商,以及各國投機者們,緊密地整合成一張世界黃金的產供銷渠道網路。此刻,全世界都在緊張地等待著當日黃金的定盤價。
在密室中,5人的地位相同,主席自然是羅家的代表。他會首先宣布:「先生們,我們今天從498美元開始。」(1968年後,倫敦金定價使用美元,定價時參考紐約收盤價)緊接著,5人將初始價格用電話通知各自公司的交易室,交易員們立刻開始在電話中向客戶詢問買賣價格區間,同時更多的客戶正在電話線上等待著。很快,各交易室將自己客戶買賣的訂單整理出來,計算軋差,再迅速反饋回羅家密室。幾秒鐘之內,5人根據各自交易室的軋差結果,宣布自己是買家還是賣家,或者對這個價格不感興趣。一般而言,當5人宣布的買賣成交量達到數噸(該數字一直保密),而且買賣雙方總量剛好平衡時,則定價生效。如果買賣的數量不匹配,那麼主席必須再試一個價,大家又忙碌一番,直到在這個價位上,買賣總量平衡為止。[4]
當5人最終確定了滿意的成交價后,倫敦金就算被「敲定」了。這個定盤價立刻通過電話向交易員們宣布,電光石火之間,倫敦金的定價被迅速傳遞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巨大的國際黃金市場開始隆隆地轉動起來。
當金價比較穩定時,一次試價就夠了,但金價波動劇烈時,可能必須試二三十次。1979年10月的一次定價,竟然費時1小時39分鐘!最長的一次發生在1990年3月23日,一家中東銀行要求賣出至少14噸黃金,時間延長到2小時26分,價格在定盤過程中跌了20美元。定盤成交最大的一次,發生在1968年3月,當時美軍在越戰中失利,英鎊又大幅貶值,投機者蜂擁買入黃金,西方央行組成的黃金平準總庫(GoodPool)被擠兌超過2000噸黃金。為此,倫敦黃金市場關閉了整整兩周。金市重開后,黃金不再以英鎊定價,而是按美元定價。
羅斯柴爾德家族主導倫敦金定價直到2004年。那一年,羅家宣布主動放棄黃金定價權,理由是不咋賺錢。要知道黃金的日交易量高達數千噸,年交易量近百萬噸,交易總金額不下20萬億美元!定價權就是先知權,股票市場的高頻交易商們為早知道行情1毫秒,都能付出數億美元的投資代價,羅家在黃金價格上的「先知」時間又豈止1毫秒?這樣巨大的權力,別人爭都沒戲,羅家卻能主動放棄,看來羅家的水深已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瑞士金:小姐的心,丫鬟的命
「二戰」的爆發,打斷了倫敦壟斷世界黃金市場的好日子。從1939年到1954年,倫敦黃金市場在戰爭的烽火和戰後的混亂中被迫關閉。如果「一戰」后大英帝國還能勉強維持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那麼英國在「二戰」中的空前損失,特別是其殖民帝國被美國強行肢解之後,倫敦永遠失去了恢復金融霸主的機會。在黃金市場中,另一個強大的對手已經悄然崛起,這就是瑞士。
瑞士在「二戰」中作為納粹德國與盟國進行秘密商業交易的中樞,被希特勒有意地「保護起來」,成為「中立國」。瑞士各銀行向瑞士財政部申報的總賬表明,瑞士的黃金從1941年的3.32億美元猛增至1945年的8.46億美元,其中至少有5億美元來自納粹德國,這個數字與柯林頓時期美國國會的調查報告相吻合。該報告指出,「二戰」期間瑞士曾經接收了價值4.4億美元的納粹黃金,其中3.16億是納粹從別國掠奪的。
1945年至1954年,趁英國黃金市場仍處於關閉狀態的機會,瑞士的銀行開始四處活動,整合世界各地的黃金供銷渠道,試圖建立以瑞士為中心的全球黃金市場。在供貨渠道方面,瑞士人沒有意識形態的顧慮,他們一方面與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建立起牢固的商業夥伴關係,另一方面甚至跑到南非去挖英國的牆腳。在銷售渠道上,瑞士人最成功的擴張就是發現了亞洲市場強烈的黃金需求,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上狂賺了一把。
1949年,中國國民黨政權已經瀕臨最終的崩潰,北京、上海的黃金價格飛漲到50美元~55美元,而歐洲市場的黃金價格僅為38美元。民國政府的達官貴人和富豪們,以遠高於歐洲的價格瘋狂搶購黃金,最後又將這些黃金存入了瑞士的銀行。一進一出間,巨額的利潤讓瑞士人賺得盆滿缽滿。同時,瑞士銀行的信用在中國深入人心,連新中國成立之後,主要的國際黃金業務都是通過瑞士進行。
瑞士的黃金市場迅猛擴張,很快就將世界各地市場中大大小小的黃金交易商籠絡到自己的帳下,再加上瑞士黃金高超的精鍊技術,瑞士金條逐漸成為世界最流行的標準產品。到20世紀70年代初,80%的南非黃金流進瑞士而非英國。從1972年到1980年,前蘇聯出口的2000噸黃金都彙集到了瑞士。70年代中期,美國和IMF為了將黃金徹底「非貨幣化」,大舉在市場中拋售金條,聰明的瑞士人悄悄吃進了其中的1/3。瑞士人還每年向義大利和中東的首飾行業輸出500噸黃金,從羅馬到德黑蘭,從伊斯坦布爾到利雅得,從新加坡到香港,到處都是瑞士精鍊的金條。
巨大的黃金市場為瑞士提供了充足的黃金儲備,瑞士中央銀行為每一個瑞士人存儲了13.2盎司(411克)的黃金,比美國這個最大的黃金儲備國的人均持有量高出了整整11倍![5]每一張流通中的瑞士法郎紙幣背後,都有高達1.1倍的金條為支撐,瑞士法郎成為整個西方世界中最堅挺的貨幣。
在瑞士的強大挑戰面前,英國終於喪失了300年來世界黃金集散地的寶座,逐步演變成純粹的交易中心。
不過,倫敦在黃金定價方面的優勢並未被弱化。英國人已經看明白了一個大趨勢,由於全球美元的長期超發,在黃金市場中掌握著巨額資金的金融機構和市場投機者,已經在資金實力上大大超越了實物黃金的最終需求者,英國只要牢牢抓住金融資本的投資需求,就遠比控制黃金供銷渠道更為有利可圖。與其做黃金實物的世界搬運工,不如當國際黃金價格的定價者。
一句話:讓瑞士人去干體力活,自己來做老闆。
如果將倫敦和瑞士的組合看做是「前店后廠」模式的話,倫敦就是做商業,而瑞士就是搞生產。倫敦利用其歐洲金融中心的有利地位,搖身一變成了黃金的定價中心,將運輸、倉儲、化驗、精鍊等苦活兒累活兒外包給了瑞士,倫敦將主要注意力放在了拓展黃金投資商的渠道,以及為他們量身定製各種產品,將黃金市場清算的賬本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將提貨交割這等瑣事交給瑞士去處理。
瑞士雖有小姐的心,最終卻是丫鬟的命。
紐約金:牛仔的樂園,賭徒的天堂
1975年1月2日,是黃金歷史上劃時代的一天。經過40多年的漫長歲月,美國政府終於宣布黃金解禁,從此美國人可以合法地持有黃金了。
世人都知道,美元又被稱為「美金」,因為美元的背後是黃金,美國自由到槍支都能隨便持有,怎麼會禁止美國人持有黃金呢?難道黃金比槍支更危險?
對美國政府而言,槍支可以要人命,黃金可以奪人心,人心比人命更難控制。
大英帝國在19世紀初率先開始實行金本位,隨後歐洲各國紛紛跟進。當時在歐洲人眼中美國還是金融文明的「化外之地」,美國既無現代化的中央銀行,又沒有穩定的貨幣制度。從殖民地時代開始,各種貨幣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殖民地紙幣、金銀雙軌制、林肯綠幣,甚至每家銀行都能發行自己的合法鈔票,19世紀堪稱是美國貨幣制度大爭論、大混亂和大試驗的100年。有意思的是,美國的貨幣雖亂,但經濟增長卻突飛猛進。也正是在這100年裡,美國從一個前殖民地弱邦,一舉超越了歐洲所有發達國家,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