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52章 北宋興亡,鉛華洗盡的滄桑(6)
在四川地區成功運行了20多年之後,交子泛濫的問題越來越明顯。持有交子的人們並不傻,他們只是由於信息不對稱而反應慢了半拍。當懷疑和恐懼開始瀰漫市場時,交易的信用成本直線上升。結果事情終於鬧大了,大量的客戶拿著交子來擠兌交子戶,銀行家們閉門不出,有的甚至攜帶金銀細軟遠走他鄉。「或人眾來要錢,聚頭取索印,關閉門戶不出,以至聚眾爭鬧」,雖經官府調停,交子戶們「不能償所負,爭訟數起」。最後,成都的官府擔心金融秩序崩潰,要求交子戶們關門歇業,變賣資產抵債還錢。
經過20多年的冷眼旁觀,官府終於看明白了紙幣的「金融創新」原來可以帶來如此巨大的利益。於是,成都官府上表朝廷,交子是個好東西,「自來交子之法久為民便」,但由刁民們搞紙幣當然會出問題,如果官府發行紙幣,那是以朝廷的信用為擔保,搞的是主權信用貨幣,老百姓肯定踴躍支持,因此提出:「廢私交子,官中置造,甚為穩便。」
1023年11月,北宋建朝正好64周年,宋仁宗剛登基就批准成立了「益州交子務」,正式啟動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主權信用貨幣的發行。
主權信用,貪婪依舊
嚴格說起來,北宋的官辦交子還不算純粹的主權信用貨幣,因為官辦交子能夠隨時兌換鐵錢,可以說是1694年英格蘭銀行的早期版,不過不是金本位,而是「鐵本位」。
官辦交子一出手就擺出了主權貨幣的王者之勢,首先就是官府與四川人民約法五章:
1.官辦交子的印鈔母版必須嚴格管理,「益州交子務」負責印鈔,益州觀察使負責監督,相互制衡,確保公正、公平和公開;
2.交子發行必須嚴格記賬,每一筆交子發行,從1貫到10貫,都要完整登記,監查官核對后封檔備查;
3.交子持有人如需兌換現金,不論多少,見票即付鐵錢,每貫收手續費30文。回收的交子在發行賬本上購銷清賬,然後立即銷毀;
4.交子發行必須有準備金,以備兌換;
5.每兩年發行一屆交子,以新換舊。
第一屆官辦交子於1023年11月隆重推出,共發行了1256340貫紙幣[10],準備金為鐵錢36萬貫,準備金率為28.7%。主要流通區域被限定在四川地區,其他全國各地,仍然主要以銅錢流通為主。
很明顯,官辦交子的管理水平和社會公信力都遠超私人交子。官府為了進一步提高交子的方便性,於1069年將交子由5貫和10貫為主的幣值,降低為500文和1貫的小面額鈔票,比例分別為40%和60%,這對於市井百姓的日常交易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受到了老百姓的熱忱歡迎。不僅如此,官府還允許百姓以交子來繳納各種稅賦,如王安石變法期間的青苗錢、免役錢均可使用交子。同時,交子還可用來向官府支付鹽茶酒的專營費用,商人們的出關費、過橋費、商業稅等流通環節的稅費,官府也都接受交子繳納。結果,四川各階層莫不樂用交子。
當然,交子廣受歡迎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官府維持了充足的準備金。交子一旦下跌,官府就以鐵錢回收;如果交子升值過高,官府立刻增發交子平抑價格。這與金本位時代英格蘭銀行通過黃金買賣控制英鎊價值的原理完全一樣。實際上,「益州交子務」相當於北宋鐵錢流通區的中央銀行。
從1023年到1077年的54年中,官辦交子的價值都高度穩定,有時甚至會出現社會各界爭相持有紙幣而不願攜帶鐵錢的情況。為了拿到1貫紙幣,成都人甚至願出1貫零100個鐵錢,紙幣居然出現了溢價。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英鎊與美利堅帝國二戰後的美元,也曾出現英鎊與美元紙幣比黃金更搶手的現象。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而維持紙幣的信心,關鍵在於紙幣的發行人必須把信譽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可惜,私人做不到,官府同樣做不到。
官辦交子第一次悄悄地違約發生在1044年,緊接著在1047年和1051年再度違約,原因就是與西夏的戰爭。
1040—1042年,西夏皇帝元昊親率大軍對北宋連續發動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三大戰役,共圍殲宋軍主力4萬餘人,朝野震驚,內外膽寒。為加強西北方面軍的力量,北宋朝廷緊急進行軍事動員,在西北戰線上部署了20多萬大軍,大批軍需補給源源不斷地向西北彙集。
對西夏戰爭中的糧草徵集和運輸與對遼戰爭一樣,都是外包給了商人們,商人們將糧草運到西北后,當地官府卻一下子拿不出足夠的現金或鹽鈔來支付,於是,朝廷讓成都的「益州交子務」加印了60萬貫紙幣,緊急調運到陝西來支付給商人們。然而,這批交子在換屆發行時並未被收回。
這是第一次交子的發行數量和流通範圍都超過了法定界限!
從1023年到1044年,不過20多年的時間,官辦交子和私人交子一樣,都開始出現了悄悄的違約。不過,在違約初期,增發交子的規模不算明顯,市場並沒有察覺,所以物價也沒有明顯的變化。但是,違約一旦發生,發行者的道德底線就已經瓦解,剩下的只有與日俱增的貪婪慾望。
1069年,王安石變法開始,為增加財政收入,在紙幣制度上,採取了「兩屆并行」的辦法,本該兩年退出流通的交子和新增交子并行於市場,這相當於紙幣流通量超發了1倍。
從1077年開始,交子出現了明顯的貶值。1貫交子在市場上只能換到940文到960文鐵錢,貶值幅度為4%~6%。雖然交子僅在四川流通,但交子的貶值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國普遍的貨幣貶值趨勢。
王安石變法失敗后,國內矛盾日益尖銳。宋神宗錯誤地估計了本朝內外形勢,舉傾國之力,於1081—1082年對西夏發動了大規模的五路進攻,結果遭到了靈州、永樂兩次空前慘敗,人員折損高達60餘萬,軍費耗損不計其數。宋神宗聞訊當朝痛哭失聲,眾臣「莫敢仰視」。三年後,心力交瘁的宋神宗撒手人寰。
戰爭失敗,國力殘破,財政維艱,經濟凋敝,貧富懸殊。到1086年,交子貶值已超過10%。此時,官府對維持交子的幣值穩定已經逐漸失去了信心,到處都缺錢,只有印錢來得最快。官府的貪婪已經跨越了臨界點,交子開始進入貨幣貶值的快車道。
1100年宋徽宗即位后,蔡京掌權。驕奢淫逸的皇帝與姦邪貪婪的權臣,實現了「完美組合」。1105年,蔡京力主西北戰爭升級以彰顯其政績,此時北宋的財政已近崩潰。
戰爭擴大就需要巨額軍費支出,蔡京勢力集團為了彌補財政虧空,開始動超發紙幣的腦筋。但因交子僅限於四川地區流通,這就極大地妨礙了斂財的效果。於是,蔡京集團力主將交子向全國推廣,「令諸路更用錢引,准新樣印刷」。此後,交子被改名為「錢引」,西北用兵的開銷全靠印票子解決,紙幣發行量開始直線上升。蔡京集團雖然用盡一切辦法,「錢引」也只能在四川和西北地區流通,全國其他地區堅決拒絕。
1105年,錢引的發行量高達2656萬貫,當年又追加了540萬貫,到1107年,再度增加554萬貫,並且「兩屆并行」一起流通,紙幣的流通總量比1023年官辦交子正式開始時高出了40倍!當錢引換屆時,新錢引竟然以1∶4收兌舊錢引,即一次性貶值75%!同時,官府還取消了紙幣發行準備金。
民眾對紙幣的信心開始崩潰,隨之煙消雲散的還有官府的「主權信用」。
1110年以後,1貫紙幣在成都人眼裡連100個鐵錢都不值,紙幣制度已經瀕於破產。
1127年,北宋滅亡。
申論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性也是如此。
適度的貪婪可以刺激經濟,而過度的貪婪卻會摧毀經濟。
一個健康人的身體內也可能會出現癌細胞,但卻不會發展成癌症,其原因在於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能夠有效地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一旦癌細胞突破免疫系統的防線,開始大量分裂繁殖后,就將瘋狂地掠奪其他正常細胞的營養,導致人體器官功能衰竭,最終危及生命。
當社會中的少數人不斷擴張其財富版圖,進而達到左右政策和改變法律的程度時,這將刺激他們產生更大的慾望,佔有更多的社會財富。這種財富分配的異常,必然會削弱社會多數人獲得經濟資源以發展自身的能力,從而打擊社會的財富創造力。當少數人的財富佔有達到極高的比例時,多數人就將喪失財富創造的基礎,經濟會逐漸喪失活力,政治開始變得黑暗,而人民將會失去夢想。最終,當少數人憑藉法律與國家機器的保護,而肆意踐踏多數人的利益,瘋狂瓜分社會財富之時,革命和暴動就會很快到來。
貪婪之所以被稱為人類的本性,就是因為它不可能改變。人類的知識可以積累,生產可以進步,科技可以發明,物質可以改善,生活可以提高,但人性的貪婪卻永遠不會進化。
不僅西方如此,中國也是如此;不僅過去如此,現在同樣如此。
北宋王朝的傾覆與羅馬帝國的崩潰,路徑、過程、結果是何其相似!
歷史驚人地相似,源於歷史背後的人性驚人地相似!
北宋的政權不是亡于軍事,而是亡於民心;北宋的國力不是崩潰於財政,而是崩潰於貪婪。
貪婪興,則兼并起;土地聚,則稅負畸;國庫空,則貨幣貶;民力竭,則內亂生而外患至!
察貨幣可知貪婪,看兼并而知憂患。
為政者,不可不慎思之。
參考文獻
[1]漆俠,《宋代經濟史》,中華書局,2009,p561.
[2]Ibid,p158-159.
[3]Ibid,p1000.
[4]彭威信,《中國貨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p294.
[5]汪聖鐸,《兩宋貨幣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p342.
[6]漆俠,《宋代經濟史》,中華書局,2009,p1105.
[7]Ibid,p52.
[8]Ibid,p259.
[9]汪聖鐸,《兩宋貨幣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p178.
[10]Ibid,p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