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4章 法國:金權的割據(2)
後來陸續加入高特銀行家圈子的瑞士銀行家還有米臘博、安地斯、奧迪爾斯、維納斯等家族,這幫人大多數也進了法蘭西銀行董事會。法國中央銀行完全可以開一個瑞士銀行家聯誼會。法國政局歷經拿破崙、路易十八、查理十世、路易·菲利普、拿破崙三世的變遷,中間包括1815年波旁王朝復辟,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1851年拿破崙三世政變,1870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在如此頻繁的政權更迭中,瑞士銀行家們居然穩坐法國中央銀行董事會,成為金融不倒翁,實在是耐人尋味。特別是米臘博家族,其瑞士分支的影響力一直持續到今天,成為清教徒銀行家族中的代表人物。
19世紀初,這些瑞士清教徒銀行家族逐漸建立起一張龐大的金融網路,他們繼續與瑞士本土的銀行家族保持著密切的生意往來,壟斷著法國銀行系統的資金與信貸。
德國「二戰」侵吞猶太銀行家資產和2009年美國政府強烈要求瑞士銀行公開秘密賬戶,應與國際銀行家族的百年內戰有關。
壟斷被打破:猶太銀行家族的崛起
高特銀行家圈子裡的另一大分支就是1780年以來陸續移民到法國的猶太銀行家族。與瑞士銀行家相比,他們在法國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驚人。猶太銀行家在法國大革命中獲得了平等的公民權后,財富和社會地位上升勢頭迅猛,逐漸形成了與瑞士銀行家族分庭抗禮之勢。
福爾德、貝列拉、羅斯柴爾德家族構成了法國猶太銀行家族的核心。
福爾德家族是1784年來到巴黎的,他們的主營業務從為國外的猶太家族銀行做代理,擴展到經營政府債券的利息收取。福爾德開始發大財是在大革命期間,他先是在1790年法國革命政府發行的以土地為抵押的新紙幣上大搞投機,然後積极參与買賣教會土地,從而賺到第一桶金。
福爾德極其擅長拉關係,他同許多德國的猶太商人和銀行家建立起穩固的朋友關係,並成為他們在法國的代理人。老福爾德的兒子阿希勒·福爾德(AchilleFould)在政界和金融界異軍突起,將家族的影響力繼續發揚光大。
阿希勒在接管家族生意之後涉足政壇,1842年就作為國民代表進入地方議會。在1848年2月爆發的革命中,他謹慎地支持革命派,並以金融影響力資助隨後成立的臨時政府。此後不久他又發表了兩個小冊子反對紙幣。終拿破崙三世一朝,福爾德先後4次出任財政部長,在法國的經濟改革中發揮了領導作用。強烈的保守傾向使他反對自由貿易的教條,擁護路易·波拿巴的政變和隨後建立的拿破崙三世的法蘭西第二帝國。但是他也反對拿破崙三世過分打擊其政敵奧爾良家族,在帝國法庭判決將奧爾良家族財產充公后,即於1852年1月25日辭去財政部長一職,但旋即被任命為參議員,不久以國務部長的身份重返帝國朝廷,任內曾主持1855年巴黎國際博覽會。他在1860年11月再度辭職,又於翌年11月復職,直到1867年才以垂暮之年告老還鄉。在其最後一段任期內,通過談判削減了由法國侵略墨西哥戰爭引起的3億法郎短期貸款債務,顯示了其作為一名銀行家和政治家的卓越才能。
福爾德家族與貝列拉家族聯手創建的動產信貸銀行(CreditMobilier)對羅斯柴爾德家族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壓力,成為猶太銀行家內部鬥爭的經典戰例。
貝列拉家族是19世紀法國最著名的銀行家族之一,與羅斯柴爾德家族齊名,曾是羅家銀行的合伙人,並師從於羅家,後來扯旗單幹。雖同為猶太人,但貝列拉與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德意志猶太淵源不同,他們是來自於葡萄牙和西班牙地區的塞法迪(Sephardi)猶太人,最初是從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西遷的一支。匯票貼現是其看家本領,他們自視是猶太人中的上等人,比遷移到東歐的猶太人要尊貴。
整個19世紀,貝列拉家族的頂樑柱是埃米爾和伊薩克兩兄弟,他們的父親雅各·貝列拉,手語的發明人之一,曾是路易十五的翻譯。貝列拉兄弟創建了以動產信貸銀行為核心的新型股份制投資銀行,不僅控制了全國鐵路網的重要部分,還控制了巴黎6家煤氣公司、電車公司,建立了2家保險公司,重整了食鹽業,建立了整治巴黎市政工程的不動產公司以及專事外貿的泛大西洋公司。除此之外動產信貸銀行廣泛投資於奧地利、俄國、瑞士、西班牙等國的鐵路公司,在西班牙、荷蘭、義大利等國設立動產信貸銀行分號。通過融合兼并或財政控制,以貝列拉家族的動產信貸銀行為核心組成了規模空前的大財團,成為不可一世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洲大陸的強勁對手。從1852年以後,這個大財團控制的銀行和企業每年發行的股票市值超過15億法郎,其對法國乃至歐洲經濟影響之強勢,不由令人聯想到中世紀的天主教會。
當然,19世紀在法國最強大的銀行家族毫無疑問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正是他們於1814年在金融上搞垮了拿破崙,並資助了波旁王朝復辟。1830年,羅斯柴爾德家族拋棄了波旁王朝,支持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登上王位,開啟了羅家在法國勢力空前鼎盛的「七月王朝」。羅斯柴爾德家族法國銀行控制的資產從1815年的600萬英鎊,增長到1825年的1490萬英鎊,占家族總資產的比例從1/6增加到1/3。1836年,英國羅家的核心領導內森去世后,法國的詹姆斯事實上成為整個家族的新掌門,其個人財富高達4000萬法郎,穩居法國首富,比霍廷格家族多10倍,比馬利特家族多20倍。此時的猶太銀行家族的勢力已大幅超越清教徒銀行家陣營。
金融創新的革命
19世紀上半葉,法蘭西銀行作為中央銀行,其作用在法國金融領域並非處於核心位置,私人銀行的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凌駕於法蘭西銀行之上,特別是羅斯柴爾德銀行。這一狀況直到1848年革命才有所改變。隨著革命的爆發,傳統的社會權力體系遭受更大程度的摧毀,新的權力分配格局迅速形成,在商業和金融領域也是如此。
1848年革命之後,法蘭西銀行的紙幣發行權溢出了巴黎範圍之外,滲入外省重要工商業中心。危機終結了法蘭西銀行保守的票據貼現政策,將貼現業務延展到倉單(WarehouseWarrant)、政府債券和三方簽署的商業票據(Three-SignatureCommercialPaper)等領域,同時獲准發行面額100法郎的紙幣,這樣就把法蘭西銀行的影響力推向了全國。緊接著是1848年3月8日成立的巴黎國家貼現銀行,為巴黎商人提供緊急流動性以遏制巴黎商業組織大規模破產的浪潮。到1854年巴黎國家貼現銀行在政府敦促下放棄半國有地位轉型為一般的股份制公司,其業務內容也由為巴黎商業組織提供金融服務轉向對外貿易的金融服務。除了巴黎國家貼現銀行以外,在法國各地也成立了76家地方性的貼現銀行,主要為外省地方商人提供各種商業票據的貼現服務。
19世紀初,法國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聖西門(Saint-Simon)的工業主義思想盛極一時,不少法國人深受其影響。聖西門的思想以實業理論而著稱,設想未來的理想制度是一種「實業制度」。在實業制度下,由實業者和學者掌握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權力。社會的唯一目的應當是盡善盡美地運用科學、藝術和手工業的知識來滿足人們的需要,特別是滿足人數最多的最貧窮階級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人人都要勞動,經濟按計劃發展,個人收入應同他的才能和貢獻成正比,不承認任何人擁有特權。在理想社會中,政治學將成為生產的科學,政治將為經濟所包容,對人的統治將變成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由於歷史的局限性,聖西門把從事產業活動的資產者看成是和工農一樣的勞動者或「實業者」,並寄希望於統治階級的理性和善心,幻想國王和資產者會幫助無產階級建立實業制度和社會主義。聖西門還就發展法國新型的金融業和改進農業經營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對聖西門主義者和其他關心法國經濟長期發展的人士來說,要在法國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尤其是鐵路、航運、運河和大型工業企業的發展,就必須大規模建立有限責任的股份制公司,將全法國中產階級的財富高效率地動員組織起來,一方面為這些建設融資,另一方面可以把經濟發展所得以股息和分紅等形式返還給人民大眾,實現國強民富的良性循環。
在聖西門實業主義的理論框架下,對於金融領域的創新構想就是成立股份制的投資銀行,以取代傳統的私人投資銀行模式。通過公開發行股票和債券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募集私人銀行無法抗衡的龐大資金,一方面可以擺脫政府在金融方面對私人銀行的依附,另一方面更有力地推動實業的發展。聖西門的實業思想和工業化主張成了第二帝國時代工業化的主導思想,對法國近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法蘭西銀行勢力的擴大和股份制投資銀行的出現,從兩個方面對傳統的私人銀行權力架構產生了嚴重的威脅。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態度是本能地維護既得利益,堅決反對此類金融創新,並且動用一切手段來扼殺股份制銀行的出現。在最終打垮了以貝列拉家族為代表的創新派之後,羅斯柴爾德家族審時度勢,順應歷史潮流,也開始建立自己版本的股份制投資銀行,這就是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對法國經濟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巴黎巴(Paribas)銀行。
動產信貸銀行(CreditMobilier):貝列拉的挑戰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許許多多理論聽起來都非常有道理,但僅僅是有道理而已。實踐從不按照理論的邏輯來發展,因為實踐理論的人,永遠遵循的是利益的遊戲規則。所以,理論對於實踐的作用,必須通過符合實踐理論的人群所默守的利益遊戲規則才能得以真正實現。
拿破崙三世對動產信貸銀行理論的迷信也不例外。
皇帝陛下本人就是聖西門主義的狂熱信徒,更喜歡自己作為一個偉大的社會工程師而聞名於世。早在19世紀30年代上台之前,他就與其金融界密友貝列拉和福爾德家族商量為了在法國實踐聖西門的實業主義建立一個四位一體的金融機構體系:
商業銀行:法蘭西國家貼現銀行
工業銀行:動產信貸銀行
抵押銀行:土地信貸銀行
互惠銀行:小企業融資的信用互惠銀行
其中居於核心地位的就是股份制的投資銀行——動產信貸銀行。
貝列拉兄弟利用拿破崙三世追慕虛名的心理,借口實現聖西門主義關於「一切階級矛盾都必定在一種新發明的社會信貸計劃所能達到的普遍幸福的面前消失」的思想,於1852年向拿破崙三世大力宣揚動產信貸銀行商業模式的好處。這種模式是通過出售股份和債券給公眾以籌集銀行資金,然後用這些資金購買它希望發展的新興工業企業的股票。貝列拉兄弟蠱惑人心地把它吹捧為實現聖西門實業社會主義的手段。
貝列拉兄弟所發明的這種新的信貸制度得到拿破崙三世的熱烈支持,馬克思諷刺地稱它為「拿破崙的社會主義」,「從約翰·勞到伊薩克·貝列拉,都具有這樣一種有趣的性質:既是騙子又是預言家」。實際上,這個信貸制度的實行使法國股票交易所投機猖獗,貪污泛濫,舞弊成風。但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是個偉大的戰略性金融制度創新,能夠很好地為快速發展的工業化提供資本和信貸。動產信貸銀行業務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首先是傳統的銀行業務,包括吸收儲戶存款、商業票據貼現、放貸和保險;第二部分是屬於投資銀行業務的承銷政府公債和公司債券等。
除了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蠱惑之外,貝列拉兄弟和福爾德家族還使出挑撥離間的手段來促使拿破崙三世儘快下決心。樹大招風,羅家的財雄勢大不僅引發了清教徒銀行家的敵視,也招來了其他猶太銀行家族的嫉妒,其中就包括貝列拉和福爾德家族。貝列拉早年曾經是羅斯柴爾德家族銀行的合伙人,羅家在金融領域是其師傅。後來貝列拉出來單幹,對羅家態度也日益不友善。窩裡反歷來是羅家最為深惡痛絕的行為。
福爾德與貝列拉家族同屬資助拿破崙三世政變有功的「嫡系部隊」,在金融上挑戰羅家老大地位的目標是一致的。阿希勒·福爾德在擔任法國財政部長時,曾鄭重地向拿破崙三世進言:「把您的王國從羅斯柴爾德的掌控中解放出來是絕對必要的,他實際上已經代替了您的統治。」
羅斯柴爾德也不是省油的燈。詹姆斯·羅斯柴爾德專門寫信給拿破崙三世,指出動產信貸銀行一旦建立並成功運作,就會控制大部分公共財富,並且最終會變得「比政府更有權勢」,試圖以此動搖法國政府支持建立動產信貸銀行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