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47章 統治精英與「隱形寡頭」(6)

47.第47章 統治精英與「隱形寡頭」(6)

肯尼迪總統本人也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他的國務卿迪恩·羅斯克(DeanRusk)是洛克菲勒直接安排的代理人。肯尼迪在任命這位國務卿之前都沒有見過他。這種情形並不稀奇,里根、卡特等總統在任命國務卿、美聯儲主席時,都與這些人素未謀面。羅斯克在出任國務卿時的正式職務還是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職銜,他實際上是「請假」(leaveofabsence)擔任美國政府國務卿。肯尼迪的助理國務卿也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和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管理人和董事。他的商務部助理部長特奧布里奇(AlexanderTrowbridge)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同時也是標準石油公司的管理人。肯尼迪當政期間提升他為商務部部長,同期提升的國防部常務副部長也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

尼克松總統的總檢察長是洛克菲勒的御用律師。他是尼克松大選時的全國總協調人和顧問。

尼克松的第一個副總統斯皮羅·艾格紐(SpiroAgnew),1968年大選時是洛克菲勒選舉委員會的主席,在大選過程中反對尼克松,后被安排在尼克松身邊做政務顧問。尼克松最主要的顧問是基辛格,而基辛格擔任尼爾森·洛克菲勒的個人外交政策顧問長達10年之久。

基辛格1956年從德國移民到美國,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哈佛教授一躍成為美國政界的靈魂人物,正因為他的背後有洛克菲勒強有力的推手。基辛格和尼克松在多項政治綱領思想上存在分歧,在尼克松任命基辛格為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之前,兩人只見過一面,且尼克松對基辛格毫無好感。但基辛格是洛克菲勒親自點名的人選,尼克松只能「遵旨」執行任命程序。

尼克松政府班底的115名各級官員全部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大部分在福特當政期間仍處於要職。共和黨執政期間,尼爾森·洛克菲勒安排多名重要人選在參眾兩院各政策委員會等要害位置上。

對於洛氏家族對白宮的影響,有人在1975年作了估算,有超過5000名位居聯邦政府高級職位的官員是洛克菲勒勢力集團的人選。

洛克菲勒家族在國際事務尤其是外交事務上有著重大利益,因此在歷屆政府中都要確保國務卿和中央情報局首腦這兩個要害位置為洛氏集團掌握。美國中央情報局由洛克菲勒的表弟艾倫·杜勒斯擔任第一任局長並配置了全班人馬,從人員陣營來看,幾乎就是標準石油公司的海外執法部門。洛氏的另一表弟約翰·福斯特·杜勒斯則是艾森豪威爾的國務卿。

洛氏集團和美國歷屆政府,真正做到了親如一家,不分你我。

洛克菲勒說過,華盛頓的國務院是我們最大的幫手,眾多大使和部長們幫助我們在全世界最遠的角落開闢新市場。美國政府從各個層面服務於洛氏集團的利益並推行其政策。《華盛頓郵報》記者傑克寫道,美國國務院的政策決策在某種意義上是圍繞石油公司利益進行的。當石油公司在海外不能獲得某項利益時,美國國務院就會出面幫助解決。在許多國家,美國大使館的功能就相當於石油公司的海外辦公室。國務院執行的各項政務政策上到處隱現著七大石油公司的影子。

洛氏集團同時牢牢把持著財政部部長人選,以確保財政部發揮摩根大通銀行分支的功能。

艾森豪威爾的財長羅伯特(RobertAnderson)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

肯尼迪的財長道格拉斯(DouglasDillon)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的委託人

約翰遜的財長亨利(HenryFowler)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

福特的財長威廉·西蒙(WilliamSimon)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

不過近年來,這一權力逐漸被華爾街的投資銀行搶了過去。

基金會與教育系統

1890年安德魯·卡耐基將他的11篇文章集結成冊出版發行,名為《財富的福音》(TheGospelofWealth)。他在書中假設自由市場體系已經在他們這一代產業和金融巨擘面前歸於終結,他們不但擁有絕對的財富,還控制著政府。但是他害怕下一代人民成長起來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起而反抗這一對他們有利的體系。他的結論就是必須要控制教育體系。

各大家族認識到美國教育體系的地區分散性,不太可能逐一進行「收編」,超級富豪們於是仍然採用了「渠道為王」的策略,重點投資於教師協會和教材編寫,只要牢牢地控制教師和教育內容,就可以有效控制教育系統。於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出重資投進美國最主要的教師協會(GeneralEducationBoard)。

洛克菲勒曾說,我們有著無限的資源能讓人們服從,當前的教育方式早已過時。

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卡耐基基金會同時也在大規模資助教科書的編寫和發行,這實際上是在以間接手段對教育體系施加影響。當一代兩代直至更多世代的人是在同一思想理念的教育影響下成長,幾代人的思維模式將逐漸集合到一個方向。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卡耐基基金會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開始全面資助全美國各級學校和教育機構的教科書行業,從未間斷。

除了渠道,另一個重點就是控制高端。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卡耐基基金會教育資金的2/3投向高等教育。在20世紀30年代,全美國高等院校資金的20%來自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卡耐基基金會。他們實際上部分起到了美國教育部的功能。這兩個基金會對美國高等教育施加的影響是行之有效的。

受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卡耐基基金會控制的美國最大教師協會(NationalEducationAssociation)在1934年的報告中說,即將死亡的自由市場模式必須被徹底摧毀,所有人都應該服從更大的社會控制。

這一觀點完全支持著洛克菲勒的理念。洛氏提出「競爭是一種罪惡」,應被消除。這樣的理念意在扼殺和消滅競爭對手,實現壟斷,完成對社會更大規模的控制。

公眾意見塑造

對政治和公眾意見的影響力離不開對媒體的掌控。

洛氏財團對媒體的影響同樣貫徹「渠道為王」的核心原則。首先通過控制三大通訊社來進行新聞來源的控制,三大通訊社是所有地方平面媒體的新聞源頭,各大地方媒體的版面內容和編輯思路唯三大通訊社馬首是瞻。洛氏財團掌握了三大通訊社,就將圖書、報刊、雜誌等平面媒體一併納入管轄之中。

除了「渠道為王」,媒體同樣也需要控制高端。本著「擒賊先擒王」的原則,洛氏先將各大媒體的指路明燈《紐約時報》拿下。《紐約時報》社論的立場,將是各主流媒體報道角度和態度的標杆,它們的報道都隨著《紐約時報》即時調整,保持一致。

洛氏同時也高度重視《華盛頓郵報》。《華盛頓郵報》在首都發行,是政界人士每日桌面的必備。它的掌門人凱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Graham)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西部最大報紙,《洛杉磯時報》的掌門人富蘭克林·墨菲(FranklinMurphy)也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洛氏通過發起並資助外交關係協會來協調與各大媒體掌門人的利益取向。

電視媒體方面,擁有200多家電視台、255家廣播電台的CBS掌門人威廉姆·帕林(WilliamSPaley)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也是洛克菲勒基金會的主要管理人。

NBC為RCA的下屬電視台。其掌門人戴維·沙諾夫(DavidSarnoff)為外交關係協會成員。

ABC擁有153家電視台,偏重娛樂節目。大通曼哈頓銀行持有ABC6.7%的股份。

通過銀行和信託機構持股,洛氏持有CBS14%的股份,RCA4.5%的股份。

這些電視媒體巨頭實際都是洛氏財團系下。有人戲稱無論是ABC、CBS、還是NBC,其實都是RBC,即洛克菲勒廣播公司(RockefellerBroad-castingCompany)。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貨幣戰爭2:金權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47.第47章 統治精英與「隱形寡頭」(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