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十大悲情人物(轉)
歷史這種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許真就沒辦法評個對錯——一來你沒在當時的環境中,很難理解當時人的想法,二來編史的人也會把自己的好惡夾雜其中——即使是親眼所見的事,由於立場不同,做出的解釋都不同,更何況歷史了。所以綜觀三國除了袁術這類智商不足、品德惡劣、文不成、武不就的角色,大多數的反派著實的有點冤。所以我個人很想替他們說句公道話,他們真的就是大家說的壞人嗎?他們只不過做了些為了自己利益該做的事,為什麼別人做的,他們做不的?難道僅僅因為成王敗寇的原因,就非要讓他們背上千古罵名嗎?或許他們不過只是哪個時代的——悲情人物。
No.10曹操罪名:亂世奸雄
拋開演義不講,曹操自唐宋年間開始,就被搞成了一個反面典型,元代戲曲誕生后,曹操更是被描繪為奸臣的大白臉。好在到了近代魯迅等一批文化界的名人提出要給曹操平反,這才把大夥對曹操的認識從演義轉到了《三國志》。歷史上的曹操到底如何,陳壽是這麼評價的:「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摉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閴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這可不是因為《三國志》以魏為正統,所以陳壽在拍馬屁,實在是縱觀曹操一生寫滿了創業與奮鬥,在一個玩弄權術、道義全無的亂世,能把最後一點遮羞布保留下來的君王也只有曹操一人,至少他沒在活著的時候當皇上,而劉備和孫權卻大言不慚的在自己的地盤上自立為王了。可能又要有人說這是因為曹操奸詐,可是在哪個亂世誰能不詐,為什麼劉備騙取荊州沒人說他詐?為什麼大耳朵奪益州同宗的土地沒人說他奸?或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中的「奸雄」只因為他沒有姓那個留「劉」……「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周公吐脯、天下歸心」,曹操,勒馬崖邊,劍指蒼天,對「我負世人」亦或「世人負我」的爭論,報以輕蔑的一笑,因為在他心中,只有兩個字——「天下」。幾千年來的「浪花」不斷拍打著岸邊的碣石,卻始終無法「淘盡」這位「英雄」。
悲情人物:曹操詆毀指數:9.5悲情指數:5.5(好在大家已經開始給他平反了)
No.9董卓罪名:暴虐荒淫
董仲穎,似乎是個罪大惡疾,十惡不赦,以至於惡貫滿盈的傢伙,加上演義里添油加醋的一番醜化,似乎董卓就是一個肥頭大耳,舉止粗俗的集流氓、文盲、殺人狂、縱火犯、判國者於一身的好事做不成,壞事跑不了的傢伙。但歷史上董卓真的如此嗎?請看《三國志》的描述:「少好俠,嘗游羌中,……后歸耕於野,而豪帥有來從之者,卓與俱還,殺耕牛與相宴樂。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贈卓……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鞬,左右馳射……評曰:董卓狼戾賊忍,暴虐不仁,自書契已來,殆未之有也。」
如此看來董卓年輕的時候也和呂布一樣,是個相當厲害的武將,而且相當的重義氣,同時也很會交朋友,可到了後來為什麼又暴虐成性,禍亂朝綱了呢?這和他「隴西臨洮」(陝西)的出身有關係,在哪個年代陝西這個地方還多為游牧民族羌的集聚地,董卓自小「嘗游羌中」,也就養成了羌人的處世風格,這和久居京師洛陽士人集團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完全不一樣。後者做任何事都要找個說辭,比如為了奪權可以用「清君側」的理由,比如殺人也要先給被殺者一個禍國的罪名,但董卓做事卻不講這些,他只是做,而不給任何說法,於是他就成了眾矢之的。試想亂世中的佼佼者哪個不是用屍骨為自己搭建的高台,哪個不是把成群的美女攔入懷中,只是他們中有些人更懂得粉飾罷了。在呂布的刀刺入腹中的那一刻,董卓或許不過在想:「那酒池、那肉林……從此就要在我的眼前消失了嗎……」確實一個只知道享樂,並為了享樂不則手段的人是被人唾棄的,但是對於這個身處亂世,又機緣巧合爬到如此高位的粗線條漢子來說,他真的錯了嗎?
悲情人物:曹操詆毀指數:3(壞事確實做了不少)悲情指數:6.0
No.8張魯罪名:傳播邪教
大家對這位張魯張公祺可以說是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演義里馬超被他搞了一下(事實也是如此),陌生是因為在演義里他頂大算個友情客串。這位靠五斗米教發家的教主和與他同時代的黃大仙張角可是有著本質的不同,雖然都被稱為「妖賊」,但是卻做著截然相反的事情:張角——「黃巾賊師張角起於魏郡。托有神靈,遣八使以善道教化天下,而潛相連結,自稱黃天泰平。三月甲子,三十六(萬)一旦俱發,天下響應,燔燒郡縣,殺害長吏。」;張魯——「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皆教以誠信不欺詐,有病自首其過,大都與黃巾相似……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又置義米肉,縣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足;」
一個殺人放火,一個樂善好施,一個以神靈的名義造反,一個以宗教作為安民手段,看似都是在宣傳邪教,但前者怎麼看怎麼有點恐怖組織的味道(張角·拉登),後者到象個沒延續下去的正統教派(漢中教)。而且作為教主的張魯能申時度世,閻圃兩句話就能讓他放棄稱王的心思,那可是個有個地盤就能稱王的年代,做出這種決定很不容易的。到後來,曹操討伐漢中,有人勸張魯把金庫糧倉燒了——「左右欲悉燒寶貨倉庫」,但張教主怎麼說的「本欲歸命國家,而意未達。今之走,避銳鋒,非有惡意。寶貨倉庫,國家之有。」多愛國愛民的說法,比起同時代的幾位大縱火犯,不知道要多受多少百姓愛戴,就連曹操都「以魯本有善意,遣人慰喻。……逆拜魯鎮南將軍,待以客禮,封閬中侯,邑萬戶。封魯五子及閻圃等皆為列侯。」想來如果非要把張魯定義為邪教頭子,也是個好邪教頭子,而這樣的邪教信信估計也是無妨的。
悲情人物:張魯詆毀指數:8.0(張大教主和李**絕對是有天壤之別的)悲情指數:6.5
No.7孟達罪名:見死不救
孟子度絕對是要罵老羅的人之一,演義里的孟達真是不堪呀——跟劉封守上庸,眼看關羽不行了,還搬弄是非讓劉封別出兵救人,害的關二爺死翹翹,感覺沒臉回蜀國就投敵去了,後來好象良心發現,感覺自己做事不厚道,就在諸葛亮出祁山的時候要反魏歸蜀,結果讓剛復出的司馬毅給做了,真是既沒義氣又沒腦子,簡直就是個廢物了——但歷史上的孟達可是個即講道義又有政治才能的人:「劉璋遣扶風孟達副法正,各將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將進攻上庸,……上庸太守申耽舉眾降,遣妻子及宗族詣成都。……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又封與達忿爭不和,封尋奪達鼓吹。達既懼罪,又忿恚封,遂表辭先主,率所領降魏。」到後來魏軍討伐劉封的時候,孟達還能不濟前嫌,寫信勸劉封投降,不要因為「疏不間親,新不加舊」的原因被劉備殺,結果劉封不聽,回去就被賜死了。而且到最後孟達也沒有歸蜀,而是作為魏臣善終了。
不救關羽和投降魏國都是很無奈的事,本身不是孟子度的錯!關羽被圍的時候,上庸剛剛拿下來,而且作為戰略要地,是漢中的門戶,如果孟達、劉封為了救關羽而把部隊開入敵戰區,無疑是自殺,同時也把整個蜀漢洞開在吳魏的聯軍之下,後果不堪設想,可能連後來彝嶺之戰都省了,可以說不救關羽是唯一的選擇,救他是不負責任的表現!而投降實在就更沒辦法,劉封是什麼人,老大的乾兒子,和他有過結能有什麼好果子吃,所以我說後來孟達能勸劉封投降就算很講道義了,要是記仇的話,誰給他講那些道理去,他死了自己反倒更高興。讓一個老實人背上這個不忠不義,無勇無謀的罪名,真不知道孟達泉下有靈,做何感想?或許,子度很想說句:做人,要厚道!
悲情人物:孟達詆毀指數:9.0悲情指數:7.0
No.6呂布罪名:三姓家奴
毀譽參半的溫侯,著實的讓人又愛又恨,這麼厲害的一個角色,人品咋就這麼次呢?其實,奉先的人品也不是象小說里那樣文盲+流氓的:「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然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卓常使布守中合,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后布詣允,陳卓幾見殺狀。時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是以告布使為內應。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手刃刺卓。」
首先呂布是個有文化的人,否則不可能做「主薄」,就是現在的辦公室秘書,想想這可是那個「雞肋」楊修做過的官。其次,呂布和丁原的關係就是上下級,只不過關係比較好罷了,並不是父子,在那個年代,為了利益,呂布做掉丁原很正常,總比馬超不故親爹死活造反強多了。而且呂布作為一個出生在現內蒙古地區的粗線條漢子,總歸不如京師這群老油條們老謀深算,一句「本非骨肉」,就給了呂溫侯一個殺乾爹的理由,可等事做成了以後,又反過來罵呂布弒父,到底誰人品次,我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身處亂世,一個不喑時世的漢子就如同一個孩子,雖然他已經不年輕了。或許在廣闊的草原上縱馬馳騁才更適合呂布,或許這樣的亂世紛爭天下逐鹿本就不該把這樣一條漢子牽扯進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但白門樓上的白綾卻在隨風悲鳴,哭訴著一件本不該發生的事情。
悲情人物:呂布詆毀指數:6.0悲情指數:7.5
No.5劉禪罪名:智商低下
「樂不思蜀」的後主,無論在遊戲里,在電影、電視、小說等等載體里都是一個弱智像,搞的大家都認為蜀國就亡在這個笨蛋的手裡。其實不然,三國志的後主傳很有問題,所有人的傳記都是按個人的經歷寫的,惟獨後主傳寫的象個流水帳,更多說的是諸葛亮北伐的事,似乎這個傳不是寫劉禪的,而是三國後期的大世紀。我想這裡隱藏著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後主被架空了,國事、軍事一直都在諸葛亮等人的手裡把持,而劉禪不過是又一個漢獻帝!作為一個傀儡政權的帝王,劉禪這麼做似乎反到說明了他聰明——要麼裝傻要麼被害死——後主選擇了前者。從「六年夏,魏大興徒眾」到「冬,鄧艾破衛將軍諸葛瞻於綿竹」半年的時間裡,劉禪並非沒有抵抗,只不過多年的征戰,和沒有任何收益的北伐耗盡了蜀國的國力,在魏的大軍之下,蜀國被徹底打垮了。
在《漢晉春秋》里記載的這段最有名的事件——「樂不思蜀」,與其說劉禪沒心沒肺,不如說他早就看透了——在蜀中,自己也不過是個傀儡皇帝,時刻要小心被那些所謂的「能臣」搞死,如今反倒落個一身輕鬆,怎麼能不樂呢?再者說,三國里投降的君主也不止劉禪一個,為什麼非要指責這位本來就很受氣了的後主呢?或許理由只有一個,且剛好和曹操被稱為奸雄的原因相反,他倒霉在姓了一個「劉」上。
悲情人物:劉禪詆毀指數:未知(史料記載不祥)悲情指數:8.0
No.4曹丕罪名:手足相殘
「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是陳壽在三國志里對曹丕的評價,不可謂不高要,要說這個曹子恆在歷史上絕對可以稱的上是個能文善武,軍政全才的有道明君。但大家對他記憶最深刻的,卻是他迫害了他那個文弱書生一樣的老實弟弟——曹植。
曹丕真的不顧手足之情,是個為了當皇上連親兄弟都要殺的惡棍嗎?絕對不是,因為歷史上對於「七步成詩」這件事沒有明確的記載,而且曹植這個人也並非大家腦子裡那個老實巴交,書生氣質的樣子。曹植本來很被曹操看好的,但是由於他持才自漫,愛耍小聰明,讓曹操越來越反感,同時一件事讓曹操對他徹底失去了信心——關羽圍樊城,本來是讓曹植作為監軍(政委)去救曹仁的,但是曹植卻在出行前醉飲,誤了出發的時間,從此曹操決定讓曹丕做接班人。後來曹操病故,曹植因為私人恩怨,拒絕去弔喪,這件事讓曹丕很不爽,並且有人用這個理由參了曹植一本,要曹丕治罪於曹植,這個時候反到是曹丕看在親兄弟的份上,借老娘的說辭,貶了曹植的爵位,把這個事搪塞了過去,這件事和演義里的描寫是剛好相反的。而且歷史證明《洛神賦》是真品,也就同時證明了曹植確實對自己的大嫂有些YY,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曹丕能忍的住就已經很大度了。試想如果你有個持才自漫、酗酒誤事、父死不弔、勾引大嫂的弟弟,你還不把他拆了!
悲情人物:劉禪詆毀指數:9.0悲情指數:8.5
No.3蔡瑁罪名:賣主求榮
蔡瑁在《三國志》里沒有立傳,提到的也很少,其實是個小人物,說好的叫群眾演員,說不好的叫死跑龍套的,他的知名度同樣拜老羅所賜。蔡瑁作為劉表集團的一員,文比不了蒯越,武比不了文聘,但他卻是個大股東,當初劉表「單馬入宜城」就是靠蒯家和蔡家才有的後來的地位,可以說,劉表當初不過屬於技術入股,而真正的財團卻是蒯家和蔡家,而後來蒯、蔡對荊州能有這麼大的決策權也就不奇怪了。至於蔡瑁的死,所有史書里都沒有記載,但有一點肯定,沒演義里那麼衰,因為「蔣干中計」被史學家考證是不存在的,那麼蔡、張也就不可能死於冤獄了。
當時的荊州外有曹操大軍壓境,內有劉備圖謀不軌,實在是很難自保,連蒯越這樣的精明人都能看出來,不降曹,荊州早晚也是劉備的。蔡瑁一是劉琮的親娘舅,二是曹操的故交,加上當時曹操「持天子以令不臣」,他在選擇荊州出路的時候,斷然沒有選擇給劉備的道理,任何一個明白人都會做出降曹的舉動,更何況上面說了,荊州的幾個大股東都選擇降曹,這種做法實在說不出有什麼錯誤可言。這裡不是說投降對,而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能做出正確選擇本身是件值得稱讚的事。
悲情人物:蔡瑁詆毀指數:9.0悲情指數:9.0
No.2魏延罪名:反骨叛國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句話用到魏延身上再合適不過了。自從先主劉備在白帝城兩六一幺——「眼侯」了以後,魏延就開始運交華蓋。本來作為漢中太守的魏延,不大容易捲入成都的政治紛爭里,但是自從諸葛亮成為了蜀國黨政一把手以後(劉禪是個傀儡,上面說了),戰爭就幾乎沒有停止過,而作為當時倖存下來的幾員大將里最能帶兵打仗的魏延,也就成了諸葛麾下的不二人選。加上魏延的性格「又性矜高」,難免要犯小人了。
其實文長是個很忠心的人,當初選漢中太守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是張飛,等委任令一下來,大家都懵了,因為最後的人選是魏延,在這種情況下,看看魏延是怎麼下的保證:「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多鏗鏘有力的話語!
實際到最後,魏延到底怎麼想的誰也分析不出來,說他沒反,但他確實沒有按逐個的遺囑行事,說他反了,他為什麼不去投魏國反而返回蜀中,我想陳壽說的有些道理吧:「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每當讀到魏延的死,我腦海里就浮現出一個醜惡的嘴臉——就是那個「夷延三族」並踩著魏延腦袋狂吠的楊儀。
魏延死了,他沒有倒在敵人的面前,卻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為了蜀國,打拚了一輩子的功臣,卻沒有逃過勾心鬥角的權利之爭,五丈原上的功虧一簣,寫滿了孔明的不甘和文長的遺憾——冥冥中,兩個身影站在地圖前,魏延又一次和丞相討論兵齣子午的想法,丞相羽扇微搖,笑著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悲情人物:蔡瑁詆毀指數:9.0悲情指數:9.5
No.1于禁罪名:辱節投降
這是一個征戰一生的男人,這是個一生都兢兢業業,制軍嚴整、作戰奮勇的男人。但就是這個男人卻在人生的最後時刻,給自己劃上了不光彩的一筆——「建安二十四年,……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孫權禽羽……遣禁還。帝引見禁,鬚髮皓白,形容憔瘁,泣涕頓首。……禁見,慚恚發病薨。」
於文則,由於在演義里是個小角色,大家或許都很少知道他的字,但在歷史上他卻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也是幫曹操打拚天下的第一梯隊的將軍。作為一個統兵的將軍,于禁是相當出色的,征張秀、討呂布、敵袁紹、平叛亂,可以說是戰功顯赫。令敵人膽寒的于禁,同時得到了己方部隊的敬畏,「以禁有威重,遣禁將數十騎,齎令書,徑詣靈營奪其軍,靈及其部眾莫敢動;乃以靈為禁部下督,眾皆震服,其見憚如此。」
這樣的一個人怎麼會投降呢,我想于禁應該在降與不降間受盡了內心的煎熬。降,自己的一世英明盡毀,不降,幾萬兵馬就要被人屠殺。在個人名譽和數萬生命之間,于禁選擇了後者。這次作為勝利方的關羽也曾經投降過,或許于禁認為暫時的忍辱可以換來日後的東山再起。無論如何,老天實在的很不公平,那樊城之側的滔滔洪水,帶給了關羽千秋的美譽,卻帶走了于禁一生的榮耀……
悲情人物:于禁詆毀指數:10.0悲情指數: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