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戰三英
張飛、呂布武功都是走的剛猛路子,卻稍有不同。張飛勇猛無雙,講究以絕對氣勢壓倒對手,稍弱之人在他面前根本無法動彈,一身武功很難發揮到正常水平。而呂布武功則霸道中透露出凌厲,他人在他面前往往無法生出爭鬥之心,加上他那凌厲的招式,讓人平白生出膽怯之意。
張飛氣勢達到頂點,臉色黑中透紅,肌肉膨脹,衣服承受不住,撕裂開來。
「喝!」張飛大喊一聲,率先動起來,手上丈八點鋼矛閃過一絲黑芒,『呼』的攻去。
呂布手上方天畫戟也不是凡兵,在呂布手上隱隱帶有風雷聲,隨手撥過攻來的武器,充分體現出它作為兵器的霸道。
第一次試探性接觸,二人對對手都有了大致了解,知道對方實力不差,不敢大意。
張飛雖然比呂布稍遜一籌,但憑著一時血氣之勇和呂布鬥了起來,也沒輸了陣勢,丈八點鋼矛左攻右擋,與呂布方天畫戟接觸幾次,發出金戈鐵馬之聲,恍如大地震動,把附近觀看之人嚇的夠嗆。
遼東諸將畢竟這些場面見得多了,那許諸和卓威都不是安分的主,平時就愛找人切磋,加上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諸將雖無不滿之心,但也想知道自己水平如何,平日里經常拉人在校場比武,軍士也多有人觀看,自然也不希奇,雖然這二人陣勢頗大,但也能接受。
諸侯卻少有見到此景,一個個赫然:這二人莫非是武曲星下凡,要不然怎能弄出如此大的陣仗。
曹操暗道:那呂布乃遼東三皇子帳下,非是我等能夠拉攏的,但這黑臉大漢現在官職低微,何不拉攏一二,而且,觀那紅臉大漢也是不凡,只怕也不輸於黑臉大漢,乃難得的將才,要是能收下二人,當是一大助力。
諸侯大多有這個心思,但奈何鮮有人能放不下面子相招。你道為何?原來這劉備雖是中山王之後,但此時家世早已沒落,黃巾賊起前甚至靠賣草鞋為生,諸侯自然看他不起。何況這大漢朝××王之後沒有一千也有兩百,根本不值錢,說不定在哪個山野小廟遇到個乞丐也是××王之後。
而這關羽、張飛自然更加不堪,諸侯哪看的上眼,要不是有曹操、公孫瓚維護一二,這中軍大賬里哪有他們說話的份。
那邊張飛、呂布斗的汗流如雨,這邊劉備卻急得跳腳。張飛越斗越不妙,劉備生怕結義三弟有個好歹,兩眼緊盯著二人不放。關羽見獵心喜,奈何張飛主動挑戰呂布,他要是參了進去,不論勝敗,張飛面子上怕過不去,只好與劉備一樣,在旁邊干著急。
二人鬥了百回合,張飛微露敗相,劉備也顧不得其他的,忙對關羽道:「三弟怕是有危險,二弟不如去接應一二,分開三弟認輸吧,要是三弟受傷就不美了。」
關羽見劉備鬆口,大喜過望,拍馬沖入戰圈,在一旁牽制呂布,讓張飛趁機緩口氣。
呂布見又來一人,也不為己甚,他呂布怕過誰來?(除了變態主角,不過他不是人,悄悄的說)方天畫戟兩邊開工,竟然與二人也鬥了個旗鼓相當。
關羽自進入戰圈,興奮心起,早把劉備的囑咐忘到姥姥家了,只顧著與呂布大戰。劉備在一旁看的心焦,見二人久攻不下,只好親自上前,想把幾人分開。
呂布見他進來,雖然有些擔心,但他的傲氣不允許他怯戰,當下與三人一起鬥了起來。奈何這劉備雖然武藝不高,但在關羽張飛二人之後起到平衡作用,呂布壓力大增,幾次被三人弄的手忙腳錯,漸漸露出敗相。
劉逸見差不多了,再下去呂布可要敗了,對趙龍使了個眼色。
趙龍心領神會,騎馬上前,銀槍一挑,擋住劉備三人的攻擊,趁勢把眾人分開,道:「切磋而已,點到為止就行。」
呂布對遼東諸人最估計的除了劉備就是趙龍。王越劍法雖然厲害,但馬上功夫可比不得呂布,呂布有信心在馬上打敗他。而這個趙龍無論馬戰、步戰,竟然絲毫不遜於自己,是以呂布對他頗有忌憚。見趙龍這個主將發話,呂布昂然道:「自當如此。」
劉備兄弟聯手竟然久戰呂布不下,自然對他相當佩服,張飛也是重英雄之人,當即道:「想不到你本事不錯,我張飛服你了。剛才那話算我不對,張飛給你賠禮了。」
呂布雖傲,但也不是心胸狹窄之人,要不然史上也不會得到張遼、高順諸人的追隨,即使在他投靠董卓后依然不離不棄。見張飛道歉,道:「你也不錯。」
袁紹見遼東將領如此不凡,先出現一個呂布,獨斗劉關張,再來一個趙龍,隨手便化解了三人攻勢,心裡湧出強烈的嫉妒:如此猛將便是顏良文丑也比不上,卻為何不能為我所用。
諸侯心裡也各有心思,卻不是外人能夠猜透的。
比武即罷,諸侯中軍落座,袁紹作為盟主首先開口道:「想不到諸位都乃英雄豪傑,有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劉備雖為立寸功,但也在諸侯面前大大的露臉,也有些興奮,但他好似喜行無色,臉上只是招牌似的微笑,謙虛道:「我等何德何能,如何當的上『英雄』二字,倒是盟主號令群雄、討伐董賊,實乃當世英雄。」
袁紹被他一句話誇的有些飄飄然,對劉備也有些好感。
公孫瓚問道:「那華雄在此,當如何處理。」
鮑信之弟喪命華雄之手,自然恨不得生撕了他,出聲道:「華雄這廝斬殺我軍中多位大將,自應斬之為眾將士報仇。」
「這華雄乃是趙將軍麾下將士擒來,還是問問趙將軍有何意見。」曹操出言提示袁紹道。
袁紹也是沒主見之人,見曹操提醒遂問道:「趙將軍有何意見?」
趙龍微微一笑道:「我觀此人有些力氣,不如讓我勸服一二,若是降了,也可為討董大業出一分力。」
諸侯心知他打著收服華雄之意,雖有不願,但心有顧忌,犯不著為了一個降將駁了他的面子,遂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