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傳國玉璽
走去大廳的路上,宋揚就猜到孫策今天來的目的,定時用玉璽借兵,讓他拿下江東,恐怕自己沒好日子過了,但現在既然來了,就只能見招拆招了。
史書上記載孫策格特質奉母至孝,個性豁達,愛說笑話,喜好結交天下英雄豪傑。外型特徵容貌俊美,打起仗來勇猛無比。性寬弘雅量,豁達大度,勇力絕人,知兵善戰。廣用人材,善於接納降將、降卒。從小就跟隨父親四處征戰,十七歲即喪父,但冷靜地以仇人黃祖換回父親的屍體安葬。父堅死後,往淮南投袁術,后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向袁術借得孫堅的舊部三千,一舉蕩平東南,威震三江,曾經挾死一將、喝死一將,更曾於神亭單槍匹馬與名將太史慈酣戰數百合,素有「江東小霸王」之稱,與東吳儒將周瑜同娶江東國色大、小喬,爵吳侯,封討逆將軍領會稽太守,暗有北爭中原之志;操憚其強,與之結親以安其心。後行獵時為許貢門人所刺,又斬殺道士于吉而受其詛咒,傷重而亡,壽僅二十六歲。
不過自己就曾認為,如果孫策不死,三國的歷史絕對要改寫了,以他的雄才偉略,擊敗劉表,活捉劉璋,平定袁術,北拒曹操。那是不在話下啊,到時候「三國演義」就要變成「南北朝演義」了。孫策作戰極其勇猛,每戰都沖在最前面,身先士卒,難怪小小年紀就能打下江東六郡。不過這也成為後人對他的詬病,「你一個主帥打仗沖那麼前幹嘛,有病啊?」不過我卻很欣賞他這種個性,要知道打仗就是打士氣,哪邊士氣高,哪邊的將士不怕死,哪邊勝利的概率就要大,試想,如果你是孫策的士兵,你的主帥都沖在最前面,你有什麼理由怕死?!你有什麼理由不為他效死命?!要知道,一個主帥沖在一線對士氣能起相當大的鼓舞。有這樣的主帥,難怪吳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來到大廳,幾句客道話后,孫策說道:「父仇不能報,今母舅吳景,又為揚州刺史劉繇所逼;策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必將被害。策敢向兄長借雄兵數千,渡江救難省親。恐兄長不信,有亡父遺下玉璽,權為質當。」
就知道他會這樣說,可自己還是沒什麼辦法,魯肅在廬江,郭嘉,徐庶都不在,自己看來要自己搞定了,按理來說,借兵並不是不和情理,而且那個寶貝又可以當成抵押,雖然自己沒有野心,可是能還給朝廷也是不錯的選擇,搞不好還能再給自己升上幾級。
但匹夫無罪懷璧其責啊,孫堅當年要不是因為這個會那麼早死嗎?這東西在自己手上就算自己沒有想造反的想法,但也讓自己成了眾矢之的,況且要是為孫家復仇的話,自己只有損失而沒有什麼利益。
但現在得罪孫策對自己也沒什麼什麼好處,何況自己正好沒什麼理由和劉繇開戰,並且江東還有好多問題,自己就算打下,也要修養幾年,唉,就借他吧,老天,希望此次決定是正確的,想到這,宋揚說道:「不知伯符需要多少兵馬,今借給你二千兵馬,一年糧草不知夠不夠。」
孫策一聽,大為感激,忙說:「足夠了,足夠了。」邊說邊由懷中掏出一個紅緞包裹,說:「那麼,請把此物收下。」
宋揚大吃一驚,難道這包裹中放的就是……
待包袱被打開,裡面果然就是和氏之璧。這是把整個一塊玉石雕成了印章,通體都是乳白色,晶瑩剔透,沒有一點瑕疵,在陽光下,閃著柔和的光芒。體積確是不大,不過是六寸見方,上面的字據傳說是「受命於天,紀壽永昌」八個字,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一個角落,有一塊黃金修補在那裡,據說應該是西漢末年王太後用玉璽砸王莽的時候摔壞的。印章的上面雕了一條盤龍,雖然不過幾寸的地方,卻也可以雕的活靈活現,果然是古代藝術的最高代表。
宋揚這邊正醉心於這精美的藝術品,片刻之間,已然痴了,還是孫策在一邊乾咳一聲,才將他喚回現實之中。見眾人都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才說:「兄長,這就是我用來抵押的東西了,這個東西——不說也罷,以後不會有任何在您這裡的風聲的,今後就由兄長保管了。」
宋揚見到這個東西,心裡就在不住的翻騰,這可真是好東西啊,有了他可以人望加一百——當然這是在遊戲里的體現,不過確實在古代來說,能拿到傳國玉璽的人就基本上被認為是天下理所當然的統治者了。但如果沒有這個東西的話,也不會把孫堅害死,自己如果留下它,那是福是禍就只有老天知道了。
與其留這個東西,還不如和孫策好好的套套交情,這是宋揚最直接的想法,恐怕和孫策處的好,會對將來爭霸天下的過程起到莫大的助益。於是宋揚道:「伯符太客氣了,這些兵馬就當我送給你的,連還都不必了,還用什麼質物呢。」
孫策一聽,忙說:「兄長是信不過了,大丈夫一言九鼎,請兄長收下此物。」周瑜也趕緊說道:「大哥說得對,兄長請收下。」宋揚見孫策真誠,只好收下此物,乃說道:「以後我們就是盟友了,大家互相幫助吧。」孫策說道:「兄長放心,我們孫家以兄長馬首是瞻。」
「哈,伯符真有乃父之風啊。」
孫策和周瑜走後,宋揚已經請人把魯肅從廬江請來,而郭嘉,徐庶現在也不在城中,也請把他們找回,說有緊急會議。
三日後,魯肅,郭嘉,徐庶,劉曄和宋揚五人在大廳中,魯肅首先出列,「大哥,你此事做錯了,孫策,人中之龍,現在江東必是此人囊中之物了,破壞了我們當初以江東為老家的決策。」
宋揚笑道:「子敬,你和公瑾不是好友嗎?」
魯肅急道:「私情怎可和公事相提呢?」
徐庶也出列道:「魯將軍所說甚是,我軍將三面對敵。」劉曄也附和著,宋揚看了看郭嘉,郭嘉開來沒說話的意思,宋揚笑道:「諸公認為孫策何人也?」
劉曄搶答道:「人中之龍,霸王轉世。」
宋揚笑道:「奉孝,你該說話了吧,我的軍師可不是來擺設的。」
「我觀孫策此人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郭嘉此話一出,其他三人不由一驚,宋揚雖早知道答案,還是一笑,其實自己在前世時候就有疑問。
如果有留意的話,評孫策必死於匹夫之手的時候正正是官渡戰爭時期,假如袁孫結合,曹操的境況不想而知,但是在曹操眾謀士擔心之際,郭嘉就大言不漸地說:〔策新拼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三國郭嘉傳〕,裴松之認為孫策之死是偶然的事件,但是時間上其實是在幾個月內的事情,真是會那麼巧合嗎?如果以陰謀論的話,這三個刺客是郭嘉他派去的吧!如果不以陰謀論的話,郭嘉連江東各軍伐與食客關係都十分清楚,甚至連孫策在江東一舉一動都十分明了,可見其八足之爪是多麼令人生畏哦!而孫策將渡江襲許都,曹操一眾只有眾聞皆懼.唯獨獨郭嘉胸有成竹一早獲得先機!這是否郭嘉一早就意識到留意著孫策的能力呢?是否在官渡戰爭未發生之前已早著先機呢?這不可不嘆他的先見之明之高當代無出其右!
郭嘉繼續說道:「主公此舉有弊也有利,弊端就是我軍要從新確定發展路線,利端就是有個孫策這個強大的盟友,而且江東也有幾大問題,首先要和劉繇開戰,我們和他關係還不錯,沒理由,其次就是江東士族勢力強大,不處理好,恐怕會後院起火,最好是打下江東后,無疑要面對山越,如何處理和他們的關係也一大問題,所以主公這樣做,只是把問題踢給了孫策而已,而給他的二千士兵不過是當初廬江和豫章的降卒,沒什麼戰鬥力,損失他們對於我軍並沒大礙。」
「哈哈哈,知我者奉孝也,大家回去準備吧,我們也要出兵和袁術開戰了。」希望這次自己做的選擇是對的,孫策周瑜,我這個人情你可不好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