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一)
寫了十多萬字了,想針對網友的提問以及我自己的想法談些問題。
首先是在描述手法上,其實在第一卷開始就很明顯,我比較注重視覺效果。也就是說我的文字形成之前,實際上都象放電影一樣在腦中過了一遍,比較有特點的就是王險城外受降那一段,其實當時的描述可以更細,文字也可以更多,但我覺得可能會有損於最終得到的效果,沒有那麼去做,震撼的瞬間越短暫,它達到的效果就會越完美。
其次是寫戰爭,這其實也不是我的強項,如果誰能為我提供一個思路,可能我會在描述方面達到更好的境界。漢代的戰爭其實大多沒什麼看頭,只有衛青霍去病的幾場戰役無論從進程到質量上都能讓人比較滿意,但這些戰事都發生在故事開始之前,所以飛將軍李廣更是很少涉及。之所以這幾次征服外邦的戰鬥沒有留下太多的表述空間,其實讀過漢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漢朝到了武帝時代在武功上真的空前的強大,它在攻擊無論朝鮮、南粵還是且蘭、大宛都進行的非常簡單,史家在評述這段戰事的時候,無一例外的都是一筆帶過,似乎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朝鮮在武帝時遠比現在的疆域為大,因為地處偏遠,朝廷的手能按住的地方有限,這也是為什麼高麗能在往後的幾百年裡不斷作大,最後統一朝鮮的原因。當然也存在朝廷不重視的原因,朝鮮被征服之後,一共才進貢了五千匹馬。馬匹在武帝一朝的消耗量是驚人的,元狩五年,也就是司馬相如去世的那年,政府開始鼓勵民間養馬,上調馬價至每匹20萬錢。朝鮮置郡,朝廷一定會將朝鮮當時國有的戰馬一股腦的拿走,這是無庸質疑的,進貢五千,一定是朝鮮當時戰馬的總數,如此的低下的產馬能力,漢朝後期對其置之不理也是情有可原的。朝鮮地處狹長地帶,而且近海,地勢高低不平,馬匹的使用遠不及平原地區,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接著說說南粵,當然因為現在是放下小說談歷史,很多東西在小說中未必是這麼表現的。《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中說:「六年冬,樓船將軍將精卒先陷尋陿,破石門,得粵船粟,因推而前,挫粵鋒,以粵數萬人待伏波將軍。伏波將軍將罪人,道遠後期,與樓船會乃有千餘人,遂俱進。樓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樓船自擇便處,居東南面,伏波居西北面。會暮,樓船攻敗粵人,縱火燒城。粵素聞伏波,莫,不知其兵多少。伏波乃為營,遣使招降者,賜印綬,復縱令相招。樓船力攻燒敵,反驅而入伏波營中。遲旦,城中皆降伏波。呂嘉、建德以夜與其屬數百人亡入海。伏波又問降者,知嘉所之,遣人追。故其校司馬蘇弘得建德,為海常侯;粵郎都稽得嘉,為臨蔡侯。」知道什麼時候發的兵嗎?元鼎五年秋。光是徵集部屬與行軍竟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如果小說中也這麼寫的話,沒打幾個地方霍去病已經老死了。攻南粵涉及幾個地方,一開始就沒有寫好。路博德,中國歷史上兩大伏波將軍之一,他一生的光芒不遜於另一位我們耳熟能詳的馬援多少,南粵人深畏路博德,我想一定有它的原因,知道馬援的人多,我想《三國演義》里的馬超功不可沒。可能有些網友奇怪為什麼寫到南粵戰事以後我的小說敘述突然掰開成了兩岔了,其實目的就是為了寫好路博德,可是這個目的竟然沒有達到,不能不說是遺憾。整個南粵戰爭楊仆寫了很多,在於這個人很關鍵,在歷史上他一支軍隊就打到了趙佗城,連路博德都幾乎沒用上。戰事進行的輕而易舉,反而彰顯不出大將的本事。整個的南粵戰爭拿到一卷里來寫,是因為我為路博德征南粵憑空增加了很多難度。史上所載,蒼梧王在漢軍將至時便即歸順,而我卻讓其反叛了,韓延年等人根本沒來得及參與戰事,戰爭就已經結束了,不過我讓他們在小說里可沒閑著。蒼梧是個要衝,正好將路博德軍與楊仆軍一分為二,我認為這個難度增加的很有挑戰性。還有就是大戰中我很難弄清作戰的地理位置,不得已編排的地方較多。我始終不明白的是桂陽郡較豫章郡離番禹更近,漢書上為什麼要說路博德「道遠後期」,當然水路進軍行程依賴於江河的走勢,可能湟水的彎曲比較多及曲徑較大,我也只能這麼去設想了。還有一點,集結部隊與行軍時間過長,證明了一點就是征南粵所用的絕非正規部隊,漢軍當時的主要力量都用來防禦匈奴,這就是所謂的戍卒,當然決不止北邊一處邊塞了。還有就是中央軍,也是所謂的南北軍,這批是職業軍人,除了征匈奴,整個武帝朝他們很少參與戰爭。
下面談人。有朋友說我不寫經濟,說武帝只知道花錢,其實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文景兩帝再能幹,能攢幾兩銀子,武帝對有軍功的將士賞賜是極為豐富的。文景兩帝留下的東西能有多少搞頭,想必不說大家也能明白。之所以能支持龐大的戰爭開支,一方面有文景的功勞,因為他們讓民生日昌。但主要的還是在於武帝朝的經濟制度本身能夠支持戰爭,桑弘羊這個在儒家史上頗多罵名的法家大豪,首開鹽鐵官營的先河,武帝朝戰事頻仍而不致國庫空虧,桑弘羊功不可沒。如果說桑弘羊在經濟上支持了武帝的話,那主父偃則保障了政治上不會出現問題,推恩令把郡國搞得一塌糊塗,使得任何一個郡國都越分越小,均沒有了造反的能力。心腹置之患一除,武帝自可以在它國身上大做文章,吳楚之叛,令武帝心懷耿耿;鹽鐵厚利,令武帝涎然有系。這兩個人的出現不是偶然的,當然他們的走紅也是必然的。可是這麼長時間為什麼別人不說話,因為這兩項政策都傷人太多,他們後來都死於非命也就順理成章了。董仲舒對於推動戰爭沒起什麼有效的作用,而且罷黜百家很早就搞完了,所以小說中基本不涉及於此。
霍去病在世的時候肯定只是一門心思打仗,對於治國不會有什麼良策。霍去病之所以現在還讓很多人懷念,是因為這個人最終沒有在政治經濟上插上一手,當然也包括衛青,這是他們的精明之處。霍去病衛青一生少與人鬥法,成就了善終的結局。武帝一朝搞政治經濟的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這個時代出過很多良臣,搞政治搞經濟有幾個堪稱大腕,最後的結局不是被殺就是自殺,最好的結局是被貶的一塌糊塗。這就是為什麼公孫賀拜相時要磕頭磕到頭破血流,現在我們看那是一品大員,地位高高的,腰包鼓鼓的,公孫賀當時可不是這麼想的。他當時就差跟武帝哀求說:要不你直接把我殺了吧,當了丞相沒準哪天九族都給我誅了。當然武帝最後沒有誅他的九族,但他公孫賀這一大家子可也沒剩什麼人,因為最後武帝給他的結局是家族。順便提一句,霍去病在茶齋里說的司隸校尉是辦朱安世案時設的,說話時並沒有這麼個官職,但如果霍去病自稱做廷尉的話,說的又有點大了,不符合他的性格。對了,順便說說霍光,他還要些年頭才能叱詫風雲,這個人很厲害,有膽識有權術有城府有詭計,他在歷史上的地位遠遠高於霍去病,當然也是他種下霍氏滅門的根源。
小說家言,姑妄聽之。就是這麼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