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第一次官方反擊接觸

第八十章 第一次官方反擊接觸

玩家們在為後續的大戰積極籌備,大魔王也不是毫無知覺,幾個星系遭到頻繁的點狀零星艦船侵入不可能是偶發現象。

大魔王最終的目的是毀滅人類社會,但在這個過程中,敵人其實只分為兩種——玩家,以及為玩家提供後勤、工業等方面支持的整個工業社會。

玩家在第二世界的單體強度根本不值一提,可是在社會體系的支持下,完全就是個弄不死的小強,所以在交鋒前期大魔王絕對不會將主要精力投放在玩家群體上。

在大銀河時代里消滅社會支持體系是個比以往更難的任務,所以三魔王在被偵察時也只能忍下來,通過對前線星系的戰力再分配來減緩人類反擊的腳步,等待另一邊的響應。

這種調動可以達到拖延的目的,卻也有著巨大的缺陷。

讓軍民雙方都有些尷尬的第二輪高損傷偵察過去后,聯邦艦隊組織了一場對K10的反攻戰。

聯邦艦隊派出第十六、第十七艦隊執行了本次任務,跟風的還有近四百艘來自加布里聯邦的雇傭軍艦船。跟風數量之少,可見玩家對於摳門的蟲群都多不待見。

在龐大的指揮體系下,聯邦戰役指揮部作出的決定不可謂不果斷。但是一個跳躍圈涉及的範圍實在是太大,清理跳躍區蟲群時的索敵、再加速、機動、作戰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艦隊切入K10幾乎消滅掉半數守門的蟲群時,通過廣域偵察設備偵察到了規模明顯超過預期總量的支援部隊,不得不丟下少量殿後部隊匆匆撤回K11。

首次成規模的官方反擊戰匆匆結束,大量回歸戰艦為人類獲取了非常寶貴的敵占區實戰記錄,加上早先在藍國潰敗時帶出來的一些記錄,人類已經對蟲群的太空部隊構成有了初步認識。而且從單純的戰力損失計算,聯邦軍這次在K10的行動是佔到了便宜的,排除掉蟲群最基礎的作戰單位后,估算出的戰損比仍有約1:3。

聯邦指揮官在略佔便宜的情況下沒有頭腦發熱,保持了理智,開始催促聯邦雇傭軍儘快提供第二波偵察數據。

玩家天生就不懼怕死亡帶來的記憶清零,在具體協議結果出來后還湊了專門的資金為偵察兵保持高戰力恢復速度,相對於備戰雙方巨大的規模,針對單一星系的偵察成本是極低的一般只需要兩道三艘高速載機偵察艦就能完成任務,只能攜帶一到兩架戰機的高速載機偵察艦成本比常規中型巡邏艦偏低,幾千星幣的數字分配到數千個船主手中是個可以忽略的數字,僅僅通過全免稅的燃料補給獲得優惠的三成,就能保持每月超過一百二十次的單星系偵察任務。

在這種成本支出下聯邦雇傭軍對偵察任務的派發沒有任何猶豫,無延遲的命令執行幾乎就是個官方偵察支隊般的存在。

根據任務,第二輪偵察僅針對K8執行,偵察的時間段將會配合聯邦指揮部進行。同時,聯邦指揮部開始積極與帝國指揮部溝通,要求帝國艦隊協作下一輪的反擊作戰。

雙方雖然有很多矛盾,眼下的情況也需要他們同心協力,何況一旦真正完成收復,付出較多的一方會獲得更多同盟國支持進而獲得更多利益,帝國當然不願意把好事全讓給聯邦軍來做。經過數十小時的幾輪談判,聯邦付出了部分作戰數據和偵察情報,讓帝國指揮部承諾諾森文達艦隊與邊境軍團卡爾拉艦隊將會投入下一輪的反擊作戰,不過參與下輪作戰的聯邦第十二艦隊必須在敵戰區暫時服從帝國艦隊指揮。

聯邦只在下輪反擊戰中投入一支常規艦隊,帝國方則投入了包括了一支邊境軍團的兩個艦隊,由帝國方獲得現場指揮權是理所當然的,但聯邦人也不傻,要求帝國指揮部給予保證,絕不會讓第十二艦隊在局勢轉壞時承擔斷後任務。

談判具有初步結果后,聯邦雇傭軍再次展開偵察,並在四個小時后將人工製表數據遞交給聯邦指揮部。

根據偵察數據,K8的蟲群規模較前一輪偵察上漲了約10%,考慮到蟲群有大量擅長隱身的存在,而此時也不是第一輪交鋒,除非對方不是大魔王領下,否則一定有所準備,雇傭軍製表中提示該規模還要進行至少三成的余量計算並獲得了指揮部的認同。

NPC的高層並不傻,他們只是認不清「世界」的本質而已,經過了有來有往的交鋒,他們早已經認識到這批蟲子遠不是第一次人蟲大戰當中那種無組織無紀律的烏合之眾。

謹慎起見,聯邦指揮與帝國指揮部再次進行戰術討論,兩小時后,第二輪反擊艦隊脫離防守區開始加速時,艦隊的構成已經跟之前的會談結果完全不同。

為了獲取更高的戰術時效性並保證低偵察失真率,必須加快戰術動作,最簡單的是不改變雙方戰力構成比例,直接啟用規模更大的艦隊執行任務。帝國方派出的是皇家艦隊鬱金香軍團和皇家艦隊飛鷹軍團,另外組織了約兩百艘民間戰艦,聯邦也派出了此時K11唯一一支主力艦隊第五艦隊一半的力量。

順帶一提,在K11帝國在艦隊方面的綜合實力是超過聯邦軍的,除了帝國艦隊本身每個艦隊有足夠完善的艦型構成可使用更多變的戰術外,帝國也可以更容易徵用民間力量,比如參與本次作戰的民間戰艦就全部來自於帝國雇傭軍的勛爵們,這本身就是民間武裝中最強的一批。

整體規模幾乎是前一輪反擊戰的四倍,跟風的散兵游勇們自然也就更多,約兩千艘來自帝國、聯邦以及K11本地的各型戰艦跟在大部隊后啟動了超空間跳躍程序,會有K11本地艦船參與,也是因為聯邦指揮部在與帝國談判的早期就放出消息要組織第二輪反擊作戰。

由於聯邦主力艦隊與兩支帝國皇家艦隊的參與,第二輪針對K8的反擊作戰僅巡星艦就有超過三百艘之眾,哪怕其中有一半都是十多年前的輕型巡星艦型號,也不可否認僅僅是巡星艦的部分就已經超出第一輪反擊接觸的整體戰力!也正是它們的存在,才讓跟風者雲集,看起來就像是要一口氣把K8拿回來一樣。

然而事實再次證明,真正的多星系戰役,完全是交戰各方綜合實力的比拼,前線武裝力量僅僅是諸多環節中的一個,也許很重要,但並不能瞬間決定成敗。

大規模艦隊跳入K8隻進行了短暫的激烈交鋒,剛剛完成跳躍點周邊清場的行動開始加速,蟲群就獲得了什麼信息再不給人類留下機會,在十幾分鐘內就從普通雷達偵察中消失的一乾二淨。

官方艦隊里有大量超空間信息綜合系統用於執行特種偵察,雖然並不保險,但高密高頻度的掃描仍然能確認蟲群進行了全面收縮,撤退方向直指K8G3!

K8的環境很成熟,其中K8E2是一顆剛剛因表面溫度降低進化出大面積海洋的潛力岩質星,而氣態星K8G3則擁有十多顆無大氣的天然礦產星,如果不是位處抵抗陣線的特殊位置,是非常適合開發的。但是這種良好的環境現在卻給第二輪反擊艦隊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煩。

這群蟲子很特殊,它們有一定雷達波吸收能力外還能進行物理隱身,在正常的太空環境下還能用超空間信息系統進行一定程度的識別,一旦進入擁有稀薄氣體粒子的環境里,會更難被找出來,特別是K8G3這樣的氣態星,其稀薄氣體粒子的影響範圍往往能超過上百萬公里距離,根本就是蟲子天然的埋伏區。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超空間信息分析,聯合艦隊完全可以一點點的將蟲子們找出來轟殺,就算是星球表面的,直接炸掉星球恐怕也不會有人進行追究。

可是K7蟲群那巨大的數量始終是指揮官心中的不穩定因素,聯合艦隊不會有太多的時間,甚至只是前往恆星系中心區,都可能遭遇到來自各方向的蟲群狙擊。

從偵查數據到K11,到守備跳躍圈的蟲群開始收縮,總計時間六小時,也意味著一旦戰艦群突入K8星系重要地區,很可能在短短几個小時內就遭到海量蟲群的攻擊,八個小時或許足夠數次超空間跳躍,但是對於掃平某區域會隱身的蟲子卻是太少了點。

風險很大,卻不能什麼都不做,

在帝國艦隊的統一調度下,聯合艦隊開始進行偵查點設置,與K11設置的偵察網截然不同,本次使用的是帝國專為大規模戰役中敵占區長時監視所開發的超距偵察設備,系列名字是黑暗之眼。

黑暗之眼的形狀類似強力戰機,長度同樣在三十多米,成反雷達多邊形整體棍狀,實際上它在艦上也是戰機編製。投放很簡單,在設定保守範圍和觀察區后按照戰機的方式投放,然後就不用管了。

根據保守範圍設定,黑暗之眼會與觀察區保持距離,以近設定的軌道進行定軌運動觀察,通常為了避免碰上常規巡邏艦隊會儘可能避免與黃道面水平。同時斷點定向對指定地區發送脈衝壓縮數據包,脈衝數據包的有效接收範圍非常大,在沒有大號行星干擾的情況下,能超過兩千萬公里,在持續時間長、涉及範圍廣、強度偏低的戰役級電磁壓制下也能保證五百萬公里距離內數據不丟失。

黑暗之眼之所以是敵戰區偵察器,除了特殊的通訊方式,其觀察模式也更近似於科研型觀察器,同時使用大口徑物理觀察及光譜觀察,定軌低速帶來的穩定性讓這種觀察方式能辨識出兩百萬公里內直徑五米的天體,在一千萬公里範圍觀察大型天體群落精度也不錯,類似的民用觀察設備一般被用於小行星帶勘探器上,當然其成本也遠不是普通偵察陣列可比,甚至比強力戰機還貴一點。

除了投放一定數量的黑暗之眼方便後續K11在K8跳躍圈的偵查數據採集,帝國艦隊在與聯邦第五艦隊指揮官進行溝通后,對K8E2施行了戰術區域魚雷打擊!

戰術區域魚雷可以說是太空魚雷武器的代表,能完全與導彈類武器區分,其打擊範圍能遍布整個恆星系,標準彈頭單發對有大氣行星的內部打擊效果相當於五千萬噸TNT當量,五發以內就能造成地殼板塊運動!要不是魚雷的個頭大速度偏低,突防不易,同樣會變成禁止武器,一顆這玩意售價就要一百星幣,數十倍於常規導彈。

帝國使用的不完全是標配戰鬥部,搭配了一半的增強型突防戰鬥部,增強型突防戰鬥部會在最後階段放出五到十二顆導彈及六十個以上誘餌突防彈,使用五顆導彈的配置可以直接搭載太空戰常規導彈的彈頭,包括聚變彈頭、熔融彈頭、電磁干涉彈頭等一系列種類。

總共發射了三百枚戰術區域魚雷,根據設置,它們會在一百小時后同時向數個預設目標發動攻擊,如果效果好,應該能對K8的蟲群可能駐紮區域造成重創,並且不會造成行星熔融。

在跳躍圈裡做完手腳,人類對蟲群的第二次反擊接觸宣告結束,大批艦船完好無損的回到了K11,接下來怎麼做還要看蟲群的反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星空統治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星空統治者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章 第一次官方反擊接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