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楊奉改革
送走了袁紹的大軍,楊奉算是長吁了一口氣,率領大軍不緊不慢地入住到了長安城內。既然現在自己已經是皇上親命的雍州牧,自然就應該進入雍州的治所長安,然後以雍州牧的身份發號施令,雖然楊奉心下明白張揚等人十有**不會聽自己的。
長安城原本有人口二百萬,經歷了董卓之亂和李郭之亂,長安的百姓被殺的,逃往他鄉的幾乎佔了一半以上,待到楊奉進入長安城之後,經過盤點人口,發現竟然只有七十多萬人,而且多都是老人和婦孺,看來年輕人都逃到外地避難去了。
也難怪,李確和郭汜廝殺數月,兩人為了擴大自己的兵力,到處抓壯丁入伍,是以長安城方圓數十里的青壯年男子都不敢呆在家中,有的躲到了山上,有的逃往了外地,還有的乾脆砍斷自己的一隻手或者一隻腳以躲避被抓入伍,可見當時百姓的無可奈何和對當時社會的憤慨。
對於這樣的情況,楊奉並不擔心,老人、媳婦和孩子在家,還怕那些人永遠不回來嗎。只要自己廢除李確和郭汜的那些弊政,施之以仁政,長安城自然會再次熱鬧起來,而且這些淳樸的百姓更會踴躍入伍,以保護這來之不易的太平。
於是,在摸清了長安城的基本情況之後,楊奉便在城內張榜安民了,告示上也沒有多少內容,主要是七條:
第一條,是針對官吏的政策,楊奉設置了公義堂,任何百姓都可以到公義堂里狀告長安城內原來的官吏和地主豪強,貪污受賄,欺男霸女,搶佔土地,魚肉相鄰者,只要是為非作歹的,都可以告,而且楊奉許諾,百姓所告事宜,一旦查明證據,立即嚴辦,絕不寬容,同時舉報屬實者賞金一兩。
第二條,是針對田地的政策,楊奉派人丈量長安城的田地,按照新統計的人口,每人分田五畝,第一年的只需上繳所得收成的十分之一,第二年才恢復大漢正常的田賦。另外,對於無人耕種的荒地,百姓只要在官府登記一下,便可自行開墾,所得收成比大漢的正常田賦多上繳一半,五年後,田賦才恢復正常,也就意味著這些田地受到政府的合法保護,併入自己所分田地之中。
第三條,是關於募兵的政策,楊奉不主張強行募兵,當兵全靠自願。一家中,父子二人的,只能一人入伍;兄弟二人的,只能一人入伍;兄弟三人以上的,最多只能入伍兩人;獨子者,不得入伍;父或子有殘疾者,另外一人不得入伍。對於入伍的人,除了每月發放軍餉之外,家中的田賦減免三分之一。
第四條,關於社保的政策,也是楊奉初次施政最得人心的一條,對於鰥寡孤獨者和家中沒有勞動力的家庭,每月可向當地官府申請救濟糧,救濟糧根據人頭數發放,並且由官府派人定期送到這些人的家中。
第五條,是鼓勵生育的政策,大漢末年,經過連年戰亂,人口已經開始有了明顯的下降趨勢,雖然沒有三國後期人口減少的厲害。除了盡量減少戰爭對人口的損耗之外,便是大肆提倡生育了。楊奉宣布,一戶人家,生育子女在五人之上的,每年免除三分之一的田賦,並且政府每年還要補助大錢五百。生育子女在八人以上的,每年免除半年的田賦,並且政府每年還要補助大錢一千二百。這條政策是最讓大家想不明白的,因為楊奉宣布的這條政策,是不分男女的,只要生的孩子達到要求,就可以生效。這在當時落後的封建思想占統治地位的漢末來說,可以說是驚世之舉。
第六條,是鼓勵通商的政策,漢末的國策是重農抑商,雖然做生意也很賺錢,但地位卻很低,向來被人看不起,認為是一身銅臭,即便再有錢,也難以進入上流社會,是以當時的人寧願中田剛剛解決溫飽,也不願從商去掙大錢。當然,做生意的人也不是人人都地位很低,至少全國還是有幾個大戶,例如徐州糜家、河北甄家,河東衛家等,生意做得太大了,以至於地方已經不能掌控,便將之聘官,成為羽翼。楊奉針對這一點,宣布將商稅由十五稅一降低到二十稅一,同時,凡是正規商人都可到官府登記,領取商人通保卡,只要憑藉此卡,只要在雍州境內,無論到哪裡,都可要求官府派兵保護,或者直接住進官驛之內。
第七條,是鼓勵人才出仕的政策,有了地盤就要有人才,尤其是整頓吏治,更需要大量的人才去補充。楊奉宣布,只要舉薦的人才在經過考測之後被錄用者,賞金十斤,免半年田賦,隱匿人才不報者,沒收其一半田產,賦稅不減。
楊奉的告示一經貼出,立即引起了長安城內一陣不小的騷動,這樣的政策太寬厚了,簡直是當時的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是以,很多人對告示上的內容持懷疑的態度,認為楊奉是騙人的,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當第一個鼓起勇氣走進公義堂的人竟然在一個時辰之後安然無恙的出來了,很多人都暗暗感到奇怪。讓大家更為驚訝的是,三天後,此人所舉報的長安南城守衛杜宇林被當眾斬首示眾,此人也得到了五斤黃澄澄的黃金。
這下子,再也沒人懷疑告示上的內容是假的了,大家開始忙碌起來,告官的,分田的,報名當兵的,舉薦人才的,一時之間,讓原本就不大的州牧府大門被堵了個水泄不通,楊奉這才感到安排的不太合理,竟然忘了設置各個辦事處了,於是便讓賈詡趕緊去辦。
安民的工作既然已經正常開展,接下來要做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整軍了。
楊奉手下一共是兩萬一千人,其中有楊奉原來的五千士卒,韓暹的八千降兵以及段煨的八千士卒。
當日,楊奉在賈詡的幫助下,製造了幾件段煨的假證,然後,由賈詡出面,在家中宴請段煨,段煨雖然對賈詡很是猜忌,不敢重用他,卻也從未想到過賈詡敢害他,於是便欣然赴約,酒足飯飽之後,還沒等段煨抹去嘴角的油膩,便發現肚子前面突然冒出了半截刀尖。
殺了段煨之後,楊奉便將八千士卒全部召集起來,將段煨的幾樣「罪證」一一列舉,並說明他此次前來,乃是奉了皇上密旨,說是段煨意欲提兵隨同李郭造反,並且楊奉聲稱,只殺段煨一人,余者皆無罪。
楊奉的名字,段煨手下的八個司馬都是聽說過的,尤其是知道他剛剛救了聖駕,是皇上跟前的大紅人,既然他說是奉了皇上的密旨,應該不會有假。而且楊奉一行只有五人,頗像專門來此公幹的,並且他們看到一向讓段煨敬畏的賈詡的立場也很鮮明,這些司馬便再無疑慮,齊齊投靠了楊奉,使得楊奉兵不血刃地得了八千兵馬。
華陰畢竟不是雍州的地方,歸屬於司州境界,這些人是必須要全部遷移到長安的。但是這些人大都是本地人,背井離鄉,大都不情願,若是強行下令,不但容易激起民變,而且更容易引發兵變,畢竟這八千士兵也全部都是本地人。
楊奉的一系列安民的政策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這些政策太優厚了,不光如此,對於華陰的百姓,楊奉開出的條件更加讓人垂涎三尺。楊奉規定,只要是華陰遷移過來的百姓,除了分給相應的田產之外,還補助每人五百大錢的搬家費,免除半年田賦。
而且,賈詡也在華陰城內大造輿論,說楊奉是百年難見的明主,跟著他不但享受這些仁政,更是可以免於戰亂之苦。而且皇上已經許了楊奉為雍州牧,楊奉自然就不可能再理會華陰了,華陰一旦成為無主之地,早晚會被他人佔領,戰亂將隨之而來。
過慣了安居樂業生活的華陰百姓自然不希望戰亂降臨到自己的頭上,在賈詡的煽動下,沒有一家願意落在後面,都是急急忙忙地搬起家來。從開始搬家,到抵達長安,總共才用了十天的時間,速度不可謂之不快。
楊奉將這兩萬一千人,擇其精壯,棄其老弱,分兩次遣散五千人回家,並給予妥善安排。剩下的一萬六千人,加上新募的四千人,共計兩萬人,至此,雍州牧楊奉手下算是有了一支兩萬人的部隊。
軍隊的數量也不算少了,但是令楊奉不滿意的是,這兩萬人的差別太大了,戰鬥力最強的是楊奉的本部五千人馬,其次是段煨手下的部隊,最差的就是韓暹的降兵,不但戰鬥力低下,就連軍紀也是奇差無比,這不得不使楊奉暫緩討伐李確、郭汜等人的念頭,而將部隊交給徐晃加以強化訓練。
同時,楊奉寫了幾封勸降書,分別派人送到張揚、胡才和李樂的手中,對於李確和郭汜,楊奉則決定予以殲滅。張揚等人接到楊奉的勸降書之後,並沒有任何反應,也沒有為難信使,楊奉心中明白,自己還沒有展現出讓他們害怕的實力,只要能夠殲滅李郭二人,他們自然就會率眾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