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節逃出生天
第一章韜光養晦第二十八節逃出生天
延慶城西北樺皮嶺
「大人,前邊已經沒有路了」。小理
「帶我去看看!」
一人來到山崖邊,只見入眼的都是些亂石荊棘和樹叢,根本就沒有人煙走動的跡象。心中不免的有些失落,其他人聽到這個消息后也是沮喪的很,一個個有氣無力的歪倒在路邊。他們一個個的都是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像是幾天沒有吃過東西般不停的掃視著四周,像是想要發現一些獵物。
這群人大約有**個,為首的就是鎮北堡的千戶許繼。只是他現在的樣子實在是慘不忍睹了,渾身上下的盔甲到處都是破損的,腰間系著一塊已經看不出顏色的布。那是當初馬賁用來給他包裹刀傷的部分衣襟,經過幾天的時間已經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了,黑呼呼的就這樣扎在腰上。
自從鎮北堡突圍以來,現在已經是第五天了,原來有二十多人的,一路的勞頓加上傷口的複發,已經有無人死在了路上,而他們也是逃進了這樺皮嶺的山區來了。
由於張克江的陣亡,許繼和楊毅讓馬賁帶領著堡中的百姓們撤退,敵人攻陷了鎮北堡,下一步應該是去延慶縣城,所以沒有讓馬賁帶百姓撤往延慶,而是帶領他們向西穿越山林去張家堡。而許繼和楊毅兩人就率領剩下的士兵和青壯在山道的兩旁截擊敵人,不讓他們追上。這兩百多人和蒙古追兵接連打了四場,直到天黑敵人不敢追擊才罷休,不過突圍出來的兩百多人也就僅僅剩下二十多人了,楊毅也在一次戰鬥中身重七箭,不治而亡。這幾天也是天黑活動不便,每天只靠打些獵物來維持,對於外面的敵情也是無從知曉的。
「大人,你說這都四五天了,不知那些北虜們退了沒有?」一個傷兵靠在樹上說道。
眾人也都注視著許繼,等待他的回答。當兵的都是沒有什麼文化的農民,只知道當兵吃糧大仗的,對於這些事情多半是兩眼一抹黑。現在的情形註定大家都是很關心外面的局勢,擔心自己的家人能否逃脫敵人的追殺。
「北虜現在多半還在延慶城中,過了我們鎮北堡,就已經沒有什麼兵力來保衛延慶城了,原來的衛所兵們大多都被調到宣大去了。僅憑延慶城中的衙役和青壯很難擋住敵人的三萬大軍,要知道延慶城可是沒有我們的鎮北堡堅固的。」許繼也只好把自己分析的情況說了出來,沒有什麼好隱瞞,尤其是這麼多一起生死與共的兄弟們。
許繼所不知道的是他已經被當做陣亡的名單一起都呈送給了薊鎮總督戚繼光,在也沒有人來關注他們的動向了。
就在許繼他們還在樺皮嶺的山中尋找出路的時候,延慶城周圍可是鬧翻了天了。自從迷失把里用了閻二柱的計策從小路攻進鎮北堡后,一路尾追殘敵而來。只用了兩天的時間久順著發源自樺皮嶺山脈的白河河谷殺到了延慶城下,到達的時候正是黎明時分。本想趁著城中官員對局勢不明的空當,一舉拿下延慶縣城的,不過還是有一個人比他們先到了,並且還是翻越了城牆進了城的。
那個人就是奉命帶領鎮北堡的百姓們,去往張家堡的馬賁。原來馬賁把這些從鎮北堡中逃出來的難民們帶出蒙古人的追擊后,就和他們分了手,前往延慶縣城報信,以便完成許繼的命令的。由於沒有馬匹,馬賁是一路的狂奔,才堪堪比迷失把里的軍隊早到了一個時辰的時間。不過這些時間已經是足夠了,縣令李維一接到馬賁的軍報后,第一時間就敲響了警訊的鐘聲。在三月初十的早上卯時就在延慶縣城實行了戰時狀態,這也是多年來應對邊境蒙古人侵擾所形成的固有的程序。
延慶縣位於北京城的西北方向,距離京城不過即使三百八十八里地。這之間只有一個居庸關守著,雖說是北方雄關,而且上面也是駐有重兵,但是確實離得京師實在是太近了,幾乎在皇宮中都能聽得到關上士兵的吶喊聲。延慶是京師西北長城外唯一的一個屏障了,他的地位舉足輕重,任何的閃失都是能夠震動朝野的。
所以延慶縣的歷任長官對於延慶的防務都是當做任上的第一要務來抓的,這時容不得半點差錯的,這可是關係到頸上人頭的大事。當敵至的警訊發出后,四面八方的差使衙役和已經編組好的預備役的青壯丁士們只是用了半個時辰就已經是集合完畢了。要說這延慶也是西北的重鎮,平時周邊的駐軍也是不少,方圓五十內就有衛所近十個。可惜的是前段時間因為宣大地區的士兵嘩變,造成了防務上的漏洞,加上蒙古人的大兵壓境,延慶周邊的衛所兵幾乎都是被抽掉一空。現在能夠上城牆作戰的差使衙役和青壯,已經是不足五千人了,雖說也是經常的訓練來著,但是畢竟是沒有正規的士兵們那麼的嚴格,這戰鬥力上就和他們差上了十萬八千里。幸好只是用來守城,倒也湊合了。
李維一望著地下黑壓壓的一片人,那些服飾整齊,刀亮矛尖的必定是差使衙役們,而那些服飾各異,手持長槍短棒的肯定是青壯無疑了。
李維一也沒有過多的廢話,把馬賁拽在身邊大聲的說道:「這個就是前來報信的鎮北堡的許千戶的親兵馬賁了,鎮北堡已經在兩天前失守,土蠻部的寇首迷失把裡帶了三萬騎兵也許馬上就要到延慶城下了。我只希望大家能夠堅持兩天,只要兩天朝廷的大軍就會來到。現在大家各自在自己的將領們的帶領下,在城牆上堅守兩天就足夠了。」
原本有些鬧哄哄的人群頓時靜了下來,連北風吹動旗幟的聲響都是震得耳朵發聾了。這麼多年來的演練沒有想到今天就這樣有了用武之地,眾人的心中具是揣測不安。各種各樣的想法瞬時就冒了出來。
有想著半路逃跑回家的.........
有想著趕緊通知姘頭一起跑路的.......
也有想著藉此建功立業的.......
還有想著殺人壯膽的........
各種各樣的想法那是不一而足,這些多半是沒有經過什麼陣仗的雛鳥們的幼稚而已,等到真到到了戰場上,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能夠淬鍊出來是鋼是鐵,還是一堆的廢物來了。
「從現在起,你們已經是軍人了,將實行陣前七十二斬。凡臨陣脫逃者,斬。謠言惑眾者,斬。不從軍命者,斬.........」李維一祭起了軍法,希望能夠用嚴厲的軍法來約束這些沒有經過什麼戰陣的雛鳥們。
這所謂的陣前七十二斬乃是薊鎮總督戚繼光在整頓薊鎮防務時所定下的,目的就是能夠讓臨時組織的壯丁兵士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來。在薊鎮所有的縣城及鄉鎮衛所戰時都要實行這個軍紀,延慶縣的軍紀就是有縣尉張吉來監督實行的。只要全縣處於戰爭狀態,那麼縣尉張吉及所屬的衙役捕快們就充當了臨時的軍法官的角色了。
就在李維一進行誓師大會的時候,北城門的守值人王慶跌跌撞撞的跑來,一邊跑一邊大聲的喊道:「北虜來啦!北虜來啦!」,快到李維一的面前時忽的栽倒在地,眾人這才發現他的背上竟然插著一支羽箭,只剩下一半還露在外邊了。兩個衙役向前扶起王慶,發現他已經是斷了氣了,嘴角滲出了一縷鮮血。
「大家快抄傢伙上城牆,莫要讓北虜們進了城了!」縣丞張望一通大喊,率先帶領著一票人馬朝城門方向而去,反應過來的其他軍官們也是各自帶領著隊伍朝城牆方向去了。這時整個的延慶縣城頓時是沸騰了起來,也有大家商戶的急著搬家躲避的,一家老小準備逃難而去的。縣城裡的百姓都是被驚擾了起來,北虜打到延慶的消息就像是長了翅膀般的傳遍了延慶的大街小巷,城中的百姓莫不都驚慌失措,一個個頓時沒了主意。
「張六,你去通知程師爺,叫他帶上幾個人去把城中的百姓們組織起來,不要讓他們驚慌,以免擾亂軍心。讓他臨機處置,凡是意圖不軌者皆可先斬後奏。」李維一下了一道看是絕情的命令。
張六領命而去,李維一也帶著親隨們上了城門樓了。
這時,迷失把里的騎兵們已經開始進行到了攻城,馬賁也是被臨時安排指揮城中最精銳的部隊縣衙捕快和巡城衛卒們。這些人也有三百人,在這個小小的延慶也是一隻不小的隊伍了,多少也是經過一定的訓練的,總是要比那些臨時的青壯們要好上不少。
本來以為可以趁天色未明時進行偷襲,一舉拿下延慶城的,只是沒有想到有人竟然是提前進城通報了,以至於迷失把里的攻城行動時匆匆的進行的。只是一些隨軍的長梯,便開始蜂擁著朝城牆上奔去。
這延慶縣城怎麼說也是要比鎮北堡大上不少的,兩天前攻下鎮北堡,軍械倒是繳獲了不少,但是財務嗎就是幾乎沒有了。那鎮北堡是邊境門戶,不通商只進行農業勞作,本就是沒有什麼油水可撈的。這延慶城可就不一樣了,延慶是洋河和桑乾河的交匯處,也是通往張家堡和大同的交通要道,商旅來往不絕,把大同的棉麻羊毛織物和農畜產品運往京師,又從京師往大同等地運送絲織瓷器等物,錢財一定是不少的。
巨大的金銀財物、綾羅綢緞、軍備物資,誘惑著那些在草原上風餐露宿、物質匱乏的蒙古人,只見城牆下他們一個個的兩眼發紅,嗷嗷叫的揮舞著手中的彎刀殺來。
作為延慶的最高長官,李維一也是一個靠著科舉出身的,本身對於大仗是沒有什麼經驗的,無奈昔日的同窗們都有門路來補一個肥缺,而自己卻被分到了這麼一個靠近前沿的縣城。萬般無奈之下也是拿起了當年科舉時的勁頭來,倒是用了幾年的時間翻遍了什麼之類的書來,多少還是對打仗有所了解的,雖說沒有經過檢驗,但是相對來說還是有一定的理論水平的。
李維一站在城門樓上,一身青色的七品鸂鸂補子官服,腰上懸著一把劍,那是不知什麼年代流傳下來的家傳之物。加上其人生的是相貌堂堂,身高七尺五寸甚是高大,就這樣的駐劍立在城樓之上,頓時有一股豪情霸氣壓向城下的蒙古人。
「頭領,那人就是延慶知縣李維一了。」說話之人就是在攻打鎮北堡戰鬥中立下大功的閻二柱了,自從那一戰之後,他也越發的水漲船高了起來。
「果然是一表人才啊!可惜,即使是拿著把劍依然是個白面書生。」迷失把里暗恨此人竟然長得比自己帥氣,拚命的詆毀。
閻二柱哪裡知道他的心思,還是自顧自的說道:「聽說自從李維一當上這延慶縣令后,也是花了心思讀了些許的兵書,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迷失把里最恨人家說他沒有讀過書,也是看不起那些讀書出身的南人,聽了閻二柱的話登時就有些不高興了,嘴裡不由得冷冷的『哼』了一聲,說道:「看我今天不拿下此獠,也要瞧瞧他的本事。」
就在他們說話的當口,在北城門附近的戰鬥已經是白熱化了。那些被滿城金銀充斥大腦的蒙古人,不要命的朝著城牆攀爬而去,雖然蒙古人也是帶了幾十部的長梯而來,但是對於高近五丈的城牆,還是有些力不從心。梯子的長度剛剛好離著城垛還有近一米左右的樣子,對於常年長在馬背上的他們來說,要想翻越過去卻不是什麼太大的難度的。不過更多的蒙古人是拿出了他們的看家本領,甩動的麻繩套住城垛不停的向上攀爬。
延慶的守軍都是些臨時召集而來的,時間上的匆忙倒是沒有多準備些守城必備的東西,城牆上缺少石頭和檑木,也沒有火油。對於弓手也是極其的缺乏的,那是一門頗有技術的兵種,現在城牆上的大多是一些手持紅纓槍和長矛大刀的人。還有眾多的拿著農用叉子的人,只見他們用叉子抵住長梯,然後幾人合力猛的一推就把梯子推倒在地了,連著上面的蒙古人一起從五丈高的梯子上摔下地面,已經是口吐鮮血、筋骨俱斷了,有的人有著一絲的氣息尚在,但是大部分的都是當場斃命。那些沿著繩索而上的,也是被守城的壯丁們用刀砍斷繩索,下場跟長梯上的人相差無幾。雙方的第一場戰鬥持續的時間並不是很長,由於都是倉促而上,蒙古人也是沒有用騎射來壓制,守軍用地形上的優勢守住了城防。
第一次的進攻,只用了半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就結束了,蒙古人傷亡七十餘人,守軍除了幾個用力過猛閃著腰的之外是無一損失。
迷失把里沒有被憤怒沖昏了理智,要怪也只能怪他們貪財心切,稀里糊塗的就攻打堅固的延慶城來,以為會像砍瓜切菜般的容易嗎?迷失把里對這些來自各個不同部落的士兵們甚是不滿起來。
清晨,進攻受挫的蒙古人,開始安營紮寨,砍伐樹木製作簡易的雲梯和撞車。守軍也是從兵器庫中搬來了滾石檑木,也架起了大鍋熬制熱油,牆角堆著一罐罐的火油。雙方都是摩拳擦掌的準備著一場更大的戰鬥。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頓,延慶城中的秩序已經平靜了下來,沒有了當初的恐慌和煩躁。縣丞張望果然是一個能吏,短短的時間內就把城中的百姓組織了起來,給城牆上的守軍做飯、運送器械,到處的收集守城用的滾石,還把一些大家族中的厚重門板也給拆了下來運到城牆上。這是馬賁的提議,在鎮北堡的戰鬥中此方法可是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在延慶這個沒有鐵炮火槍,弓矢箭弩的地方,防衛的工作一定要做好的。
城牆上的守軍忙碌著分成兩班,一半人馬吃飯休息,一半人馬開始構建防禦工事。用些門板一頭搭在城垛上伸出兩尺長,一頭用桌子板凳支起來,下面能夠容納七八個人,到時可以防備蒙古人的箭矢,給大家一個保命的機會,而且伸出城牆的門板也不利於蒙古人的雲梯靠上來。兩個工事的中間堆放著大量的滾石、檑木和火油罐,在幾個比較大的空隙上則架著大鍋,裡面是翻滾著的沸油。短短的時間內已經是初步有了較完備的工事,這也要得益於延慶城中的物資充分。
城外的蒙古軍不停的派出小隊人馬用弓箭騷擾,城牆上的守軍也要躲避箭矢,還要加強工事,雖然已經是很小心了,但還是不時的用人中箭受傷。蒙古人幾乎是全部的出動,延慶北門附近的大片的樹林都被蒙古人砍伐一空,簡易的雲梯、登城車、撞車也是造好了不少,都擺放在離城牆不遠的地方。望著那些已經製作好的器械,城牆的守軍心裡多是有些震撼和畏懼,畢竟在兵力上要比敵人差了一大截。城外密密麻麻的人頭,少說也得有兩萬多人,他們可都是蒙古的精銳,從小就開始學習弓馬騎射、打家劫舍的。看著那些人眼中貪婪的目光,守軍的每一個人心裡莫不是一陣的發涼,好像自己已經成了人家盤裡的一道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