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定製

52、定製

武裝力量規模變大了,必須出台相應規章和編製,謹防各軍混亂。

楚峰日思夜想,五天後才拿出個章程,著人通報全軍。

軍隊編製,楚峰不想將後世的官銜安到大明,這樣會造成混淆,索性就信手拈來了大明衛所制度,肆無忌憚地成立一個福寧衛,李莫如、戰飛、童令、蕭滿山、魏懋衡各為千戶,分一、二、三、四、五個所,平時分轄各縣,又以各千戶所,分成百戶一個單位,經管各鄉,維持當地的治安,戰時再動員集結。葉星和武昌運則為游擊,隨時聽候調遣,緝捕盜賊,關防姦宄。

這些千戶、百戶,當然只是指銜頭和兵額,李莫如等人手下只統領一千士兵,而並非按大明制度,管轄一千戶人家。

由於隊伍擴建,之前將員嘶吼式的傳令方法,已經不合時宜,楚峰仿照大明金鼓、旗令,讓各營熟識牢記。

士兵升遷制度,從大到小分別為:少兵、老兵、精兵,即便軍官人員滿額,也照樣升遷官職,譬如精兵累積軍功達小旗,原隊不缺小旗長,則賜『試小旗』名號,薪俸和田地減為小旗的一半,小旗死,則試小旗轉正,『試百戶』亦然,如果楚軍另設衛所,立即走馬上任,若原來的總旗、百戶,甚至副千戶們庸碌無能,那就無須『試』了,直接替換,也算是一種人才儲備吧。旗官按試小旗、小旗、試總旗、總旗、試百戶、百戶、副千戶、千戶等,若戰亂失去將官,各散兵需聽從上兵或上官號令,這有點類似現代的士官制。

此外,士兵又細分為戰兵和銃兵,戰兵包括長矛手、騎兵、朴刀等肉搏型軍種,銃兵分別是火銃、火炮等遠程兵種。處於前鋒、高危險的兵種,楚峰多給一兩月俸,以平衡士兵心理。

初時,少兵不授田,直至升遷至老兵,才能獲得田地,各階靠軍功提升,所得糧餉、田地隨之累加,比如老兵多給田一畝,精兵多給二畝,小旗再加三畝,總旗又加四畝,百戶五畝,副千戶六畝,所以,當成為副千戶之時,個人總共獲田二十一畝,尤其象李莫如等千戶,月薪已達二十兩,累計獲田二十八畝,原本按戶籍丁口分配所得田地十畝,加起來一共三十八畝,李家早已是名副其實的小地主了。

基於後世經驗,土地始終是有限的,楚峰照例限制功勛賞賜的土地,使用年限照例蔭及當兵者三代後人,之後收回,只保留其原有丁口耕地,畢竟士兵難免陣亡,老兵、殘廢者也要退伍,又將換一批新血,福寧州何止僅靠這萬多名士兵支撐?若土地世代傳承,到最後勢然又會象大明一樣,土地高度集中,民無田可耕種,楚庄只怕覆滅得更快。至於爭霸天下,多霸田地,日後的事,誰也說不準,但規則總要先定下為好,正所謂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省得日後多生事端。

限制土地所有權,是否同樣也會限制屬下們的進取心?實際證明,不會!大家都是一無所有的人,破而後立,比較容易接受既定的事實。

另,各軍統帥職位不世襲,空缺後由能者居之,不論出身貴賤、貧富,一視同仁,但各人爵位,後世三代子孫可以蔭封虛銜,無能者不授實權,每代襲位者薪俸遞減,直到最後消爵。

這條法令,結合當今實際,利益和限制雙管齊下,既能照顧到手下出生入死,為後人謀求福祉的封建情結,又能避免爵位過多,空養懶人,每當想起大明的四萬皇子皇孫,幾十萬功勛後裔,米蟲一樣侵蛀著天下,楚峰就感到恐怖。

在福寧州以外,這條法令會觸犯當權者的利益,恐怕一步也挪不動,但楚庄百廢待興,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反正大家都是泥腳子出身,一清二白,贏取一分,那就是一分的收穫,接受事物比較強。

這讓基層士兵倍感亢奮,百戶、副千戶對普通士兵來說,並不遙遠,只要敢拼敢殺,總有圓夢的一天,象李莫如等擔當鎮守一方的大員,倍受寵信,何等風光。

毫無疑問,希望,時刻鞭策著他們前進,並意想不到的提起了諸人衝勁,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有心人只要比對一下就會知道,老實做人不如當兵致富快,是,當兵有危險,但踏踏實實做老百姓就不危險了嗎?這大明天下,官匪禍害,民不聊生,又有幾處安全地方?

當然,若有人只為圖謀官職,遇險不前,鑽營逐利,擅權貪枉的話,結果就不是誰能夠承受的了,楚峰直接剝奪其一切田地、權益,驅逐出境,等待他們的將是那個饑饉荐臻的殘酷世界。

一想起外面的世界,眾人就不寒而慄。

大明各處荒亂,北方,絕糶罷市,飢者相聚為盜,流民木皮石面皆食,餓極了父子、夫妻相剖啖,甚至挖屍果腹,用絕境不足以形容,如今境況好些的是江浙,但已容納不下太多難民,已經實行了軍管,杜絕流民入境。至於南下的廣東、廣西,相對平靜,然而也是勛戚舞弊,民生疾苦,除了去那兒做農奴,也沒有別的出路。

天下之大,何處可以容身?!若那樣,還不如當楚峰的兵,戰死足以令家人終身受益。若不幸戰死,楚峰也有優厚的撫恤制度,除了一次性發給一百兩撫恤金,並每月給米一石、素菜若干,優養其父母終年。

不過想當兵,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首先,得通過體力考核,入營后,還有一系列訓練,增加勝算和保命機率,楚峰可不會拿大把大把的錢養廢物。收穫和付出,往往是等價的,大家對此毫無怨言,畢竟楚少爺付出那麼優渥的條件,士兵們當然得付出自己的艱辛。

為了培訓各級將領的戰術水平,楚峰還特地設了一個軍事私塾,由童生們輪流給這些目不識丁的傢伙傳授各種兵法、戰例,至於能吸收多少,就看各人造化了。

最後,所有從軍人員,在職二十年後准許退役,並賜予退伍金二百兩。

軍規呢,也很簡單。

一,不得擾民,諸如佔據民居等,輕者鞭五十。二、楚軍所有供需,由後勤供給,不得脅迫、掠民以充糧餉,違者逐出軍隊。三、凡攻城略地,犯奸淫擄掠,趁火打劫,中飽私囊者,殺無赦!

軍法嚴明,只為打造軍隊良好風氣。倘若日後再攻下別的城池,當地民眾看見如此麋爛的軍隊,難免心生排斥,對楚峰集團缺乏榮譽感和歸屬感,那楚軍與匪軍有什麼區別?偉人說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軍隊後勤,離不開廣大民眾,自覺的民眾,擁軍的民眾,便是一支高效的後勤隊伍,無形之中,他們還是警哨、民丁、偵騎、情報,好處不可計數......

如今轄內人口暴增,吏治人員奇缺,楚峰同時也在境內開科取士。

當今科舉制度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強化官本位傳統,將大批才俊之士引誘到皓首窮經,毫無實際用處,憑風花雪月,念幾句床前明月光,沒法富強。因此楚峰摒棄朝廷科舉制度,不考八股、不考詩經,由楚庄自訂章程,分科出題,諸如水利工程、農務種植、經商、計賬、戶籍之法等,筆試或口試均可,凡答辯有新意,可行性強,則立即分派相應職務,走馬上任,即使考得中規中矩,只要熟知相關行業,也予以錄用當副手。

這其中,還是以童生、秀才居多,楚庄名不正,言不順,舉人和進士是不屑於屈身襄助的,但童生、秀才卻沒有名士那麼多顧忌,他們在地方本來就不突顯,瀕臨成為難民一族,不得志又有幾分能力,但求受到賞識,有心人,幾乎毫不猶豫都投身至楚峰摩下,要知道,在楚峰手下做事,哪怕只是跑龍套,都要比縣官有前途。

其中有位老農,一夜之間就成了戶房管事,月俸五兩,多授田兩畝,薪金比一名中書舍人高,福寧州士子頓時嘩然,自己居然還不如一位老農,嫉妒、羨慕之際,自然是抨擊如潮。

福建的士人黨派,多依附於東林黨的浙黨,向來以『清流』、『正人』自詡,常就時事評頭論足,對政見不合者,均斥為邪人、邪黨,而楚峰在他們筆墨下,毫無疑問就淪為了邪人。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楚峰不屑於士林儒生吃醋的作派,乾脆置若罔聞。

地盤擴大,事務慢慢龐雜起來,楚峰可沒那麼大能耐面面俱到,所以,必須指定各人職司,分轄統屬,楚峰很乾脆的沿用明朝州、縣官吏制度,成立六房。

所謂的六房,是地方仿京師六部所設置的微縮型吏治機構,楚庄沒有名份,胡亂按放什麼尚書頭銜,圖惹人笑話,自己不怕謀反之罪,也怕生員們愧不敢當,不過派吏,大夥則容易接受多了。官是官,吏是吏,其間可是大有區別的。官,由朝廷任命。吏,可由朝廷任命,有品秩,也可以由地方官員自己任命,無品,但有名額,不得無度安派,地方管理人員,可稱吏,比如不入流的『典吏』等。

一直是小廝身份的孟常,正式升為戶房主事,掌管境內賦稅、戶籍、軍需、糧餉,招撫安置流民,抑制豪民兼并,按收支情況調劑餘缺,權量市糴,評估物價,薪俸支給。

蘇則悅為吏房主事,負責稽考文職人員,選補升調,任用、議恤、褒贈、議敘及處分。

楊一景為工房主事,負責督管工匠,營造工程,採辦礦物,趙滄瀛與馮九倫為其屬下管事。

刑房主事無人選,拜託知縣聞一言幫忙,以幕後的形式,繼續處理地方刑名案件,並讓童生方世俊跟隨學習。

所有主事月薪20兩,授田20畝。

兵房事務,李莫如為主,戰飛為副,共同掌管。

禮房......暫不添設,楚峰對抗大明正統,本身就無禮之極,況且都是流民出身的人,大大咧咧慣了,搞那些周禮九拜、祭天報謁的東西,不合時宜。

明朝二百多年摸索實踐,無數才幹總結出來的經驗,典章已趨於完善,大部分適合當朝,無須再多此一舉去改編吏治,楚峰只是加註了幾條限制管吏的條款。

每年進行吏考,不及格者降級使用,職務和俸祿掛鉤。提高待遇,高薪養廉,倘若誰以各種形式貪贓枉法,視情節分為降級、抄沒、下獄、腰斬等處罰。以權位欺民惡市、濫用私刑者,降級或罷官、抄家。倘若問案管吏誤判刑罰,致人含怨,則自掏腰包,補償事者損失。管吏封田,同兵科一樣,蔭三代子孫.......

民有監督官吏之權,遇不平之事,民可告官,知縣不受,上告州城,州城不受,找督察管事,一經查實,州吏以下悉數罷免,倘若連督察管事也枉法,上告楚峰,查實一律問斬!反之,故意栽贓、誣衊管吏則,則判以該人相應刑法。此舉旨在制勒廣大監督者謹言慎行,少興風作浪,想想自己所要承擔的後果,再去無中生有......

所有軍將、管吏,除隨身親衛外,無權任命屬下,一應人事由兵、吏二房考核,經楚峰批准方能生效......

大廈傾倒,只在瞬息之間,而築樓卻漫長而艱辛,楚峰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盡量做了,心急喝不了惹稀粥,今後慢慢消化和完善吧。

-------

掃盲

試百戶:明代官職,虛銜,有名無實,實授即為百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暢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明末暢想
上一章下一章

52、定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