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條溝地下兵工廠
作為一直研究抗戰軍工歷史的學者,我一直有個這樣的疑問?在日寇橫掃大半個中國時。柳條溝,這個坐落在晉冀交界的大山深處的小山溝,是如何突破日軍的層層封鎖,建立起一個能支撐大半個八路軍軍火供應的兵工生產體系的。
根據官方的公開的資料顯示,早在115師開赴山東時,隨軍的兵工廠就留在了這裡,同時從兼并了東北軍遺留在這裡的一部分生產設備。後來延安方面組織青訓班的青年學生進駐柳條溝,這樣柳條溝的生產規模才逐漸擴大。
不過,我有這樣的疑問,同樣是敵後地下兵工廠,為什麼黃崖洞兵工廠沒有堅持在原址生產。而柳條溝從建立之初,到抗戰勝利后,一直存在了8年。
這不是日軍不去掃蕩的結果。根據官方記載,日軍在柳條溝進行的大規模掃蕩就有5次,小規模掃蕩更是不計其數。甚至有一年的掃蕩,已經把柳條溝村夷平。
這也是我心中的疑問,因為我數次去柳條溝參觀,都十分驚嘆於柳條溝村防禦設施的完備。不僅是柳條溝村,沿溝附近幾個村都這樣要塞化村落,至今在村外的護牆上還能看到當年留下的彈痕。
我時常撫牆自問,當年的八路軍是通過什麼途徑把這些鋼筋水泥運到柳條溝的?根據我一個干工程的朋友估算,如果讓一個六百人施工隊,在那個沒有起重機的年代干這些工程,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而且我那朋友說,柳條溝里的幾個村的施工量,絕對不是那個有敵人頻繁掃蕩的年代能幹出來的。
不過事實就擺在眼前,我還特意尋找了幾位參加建設過柳條溝的老兵,他們聽完我朋友的敘述,都大笑而過。其中為叫王進財的老戰士的回答讓我深省。
「你們永遠也趕不上我們那時候幹活的速度,因為你們是為錢而幹活,我們是為命而幹活。」
不過我還有疑問,當時生產武器用的材料都是從哪裡運進的。這一點所有的老兵都緘默再三。這可能是柳條溝最大的疑點。這隻有等待官方的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