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第375章 黃承彥的心思
第375章黃承彥的心思
黃承彥所說的如此大事,自然就是益州使團在襄陽城外被人全部殺死的事情,當時黃承彥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曾費了一番功夫,苦思究竟是荊州哪一個大族所為,卻是沒有猜得出來,卻將目標鎖定在了蒯家身上。
其實,黃承彥這樣猜測也是有原因的,因為蔡家和黃家一向都是同進共退的,除了前不久黃家出現了分裂,黃祖一門正式脫離黃家,另成一門。
曹聚的使者上門了,還是蔡瑁親自領上門的,以黃承彥的聰明,如何猜不到曹聚的用意,以及蔡瑁已經決心要投降曹聚了。
長嘆一聲,黃承彥穩了穩心神,立即親自趕到門口,將何顒和蔡瑁迎了進來。
荊州,蔡家的勢力比黃家大,兩家又有這樣的姻親關係,再加上黃家分裂,留給黃承彥的,除了跟蔡瑁同進共退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將何顒迎進府中,黃承彥趁著何顒不在意的空當,狠狠瞪了蔡瑁一眼。
蔡瑁當然明白,咧嘴一笑,低聲說道:「大姐夫,小弟可是為大姐夫引上一條無盡光環之路也,以大姐夫之才能,以大將軍愛才之名,大姐夫飛黃騰達之日豈能遠也?」
荊州,人才的確不少,像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微等人,全都是滿腹經綸,有經天緯地之才,試問,辛苦學得如此才華,就甘願沒落,只是教書育人嗎?
當然不是,哪有十年寒窗苦的文人,以及聞雞起舞的武人,不願意封侯拜相的,全都願意,縱觀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很難找出第二個。
但是,的確也存在不少有才華的人不願意出仕,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此人不是明主,不值得投奔和效忠,就像程昱一樣,袁紹曾經請他過,但他同意,後來,曹操請他的時候,實力比袁紹差多了,但程昱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劉表,就是黃承彥等人認定的不是明主的人,再因為,他們三家在荊州根深蒂固,他們不可能因為自己的前途而捨棄家族,去投靠認為明主的人,於是,就只能待在荊州之地,借著教書育人打發時間,以及將自己的滿腔抱負都寄托在門下弟子身上。
因為受了家族的拖累,所以,他們在選擇弟子的時候,就刻意規避這一塊,除了龐統是龐德公的侄子之外,像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石廣元等人,全都是寒門,諸葛亮雖然是士族,但卻是從北方逃難至此,更是諸葛亮與弟弟二人住在荊州,所以,這些人才能毫無顧忌,想投奔誰就投奔誰。
諸葛亮在劉表的地盤,不效忠劉表,卻效忠了避難的劉備,其實劉表是惱怒異常的。但是,一來他與劉備的關係是兄弟,二來他得表現出大度,更主要的是,諸葛亮沒什麼牽挂,唯一就是他的岳丈黃家。
但那個時候,劉表面臨著北方曹操的隨時南下,不敢對黃家下手,不然的話,萬一黃家來一個裡應外合,他的荊州可就真的要拱手讓給曹操了。
到了客廳,分賓主坐好,下人上了茶水,黃承彥立即就將所有下人屏退,客廳里就只剩下他們三個了。
這時候,蔡瑁才第一個開口,笑著說道:「大姐夫,絮叨之言小弟便不再說,今日之事大姐夫肯定已經知道緣由,還請大姐夫決斷。」
黃承彥心下苦笑一聲,暗想,還決斷個甚,你都把人領到我家裡來了,我還能怎麼辦。
雖然有這麼一個原因,但黃承彥心裡更明白,曹聚是個明主,絕非劉表可比,跟著曹聚混,日後絕對前途無量,他生平所學的抱負施展機會就要到了。
飛快地想了一下,黃承彥一抱拳,故意說道:「何先生,眼下大將軍鐵騎南下,兵指益州,天下震動。一旦益州平定,大將軍兵鋒所向,必然會是荊州,是故,我家主公眼下正在考慮兄弟抗曹之事,而先生卻在此事來到荊州,莫不怕丟掉性命也?」
「哈哈哈哈……」何顒聽了,哈哈大笑道,「先生此言差矣,久聞先生乃是荊州三名士之首,卻不想見識竟然如此膚淺。顒既然敢來荊州,自然已將性命棄之不顧,但是,大將軍兵鋒所指,無不平定,荊州亦是難逃。」
「嘿嘿。」何顒忽然臉色微變,冷聲笑道,「荊州平定,只是早晚而已,到時候,試問先生,我家主公如何不為顒報仇也?」
厲害,軟硬兼施,這個何顒果然不愧是大將軍曹聚麾下僅有的四大謀士之一。
韓羽麾下的四大謀士,分別是閻忠、何顒、戲忠和賈詡,還有一個李儒,因為暫時不能放在明面上,就只能隱藏身份。
蔡瑁見狀,立即出來打圓場,說道:「大姐夫,何先生所言甚是,眼下大將軍已經佔據雍州、涼州、并州之地,擁兵百萬,益州更是指日而下。一旦大將軍佔據益州糧倉,我荊州又失去長江天險,如何能抗住大將軍兵威乎?」
黃承彥其實早就對曹聚仰慕不已,有心投奔,但是,他有點生氣蔡瑁竟然在這麼大的事情上獨自做主,也不跟他商量一下,登時就沒好氣地說道:「二劉抗曹,一個有長江天險,一個有蜀道難攀,曹聚豈能得逞?」
蔡瑁知道黃承彥生他的氣,便笑著說道:「大姐夫,益州使者團,已經盡數被殺,二劉聯盟絕無可能,是以,荊州之勢,還當以投奔大將軍為好。」
「大將軍志在天下,無人不知,眼下大將軍之策略,先定西北,再安西南,隨即就佔據江南,將關東諸侯成半包圍,逐步蠶食而盡。所以,在這個時候投奔大將軍,不但能有雪中送炭之情,更是能有英雄用武之處,實乃天時已到也。」
果然,益州使者團果然是蔡瑁乾的,雖然黃承彥已經猜到,此刻聽他親口說來,仍是不免震驚一下。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傳來一個聲音:「老爺,荊州牧過府拜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