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大唐的使者

第四十九章 大唐的使者

孫晟領會了楊璉的深意,隔了幾日,準備好了一切,帶著十幾人出發,直奔金陵。

楊璉則繼續留在金陵主持大局,這時候,大唐的異變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其他各國,蜀國、漢國、楚地,甚至是南平國也派人來金陵查看情況,有的是關心大唐的異變會不會削弱了自身的實力,如果是那樣,周國的綜合實力恐怕就要一躍而成為天下翹楚,何人敢與周國爭鋒?帶著這種擔心的是蜀國。有的國家則是希望能夠探輕大唐的情況,一旦唐人穩不住江山,他們就會揮師攻打大唐,比如說漢國就是這樣的心思。南平國、楚地則是介於兩者之間,這兩個地方勢力不強,就像牆頭草一樣風吹兩邊倒,大唐強則投靠大唐,周國強則投靠周國,對於他們而言,保住國家是最重要的。

鴻臚寺最近這幾日擠滿了各國的使者,鴻臚寺卿潘承佑把他們一一安置,不過這些傢伙並不安分,各自互相打探著消息,希望能夠了解更多的情況,如果大唐陷入混亂,他們不介意共同分一杯羹。

楊璉十分了解這些人來的目的,所以他十分冷靜地吩咐潘承佑不要去管他們,只是暗中監視即可。他需要把精力放在穩定局勢上,這時候,雖然各方面沒有異動,但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這一日的響午,楊璉走出了皇城,沿著秦淮河前行的時候,半路上遇見了一個熟人。來人正是費雲山,他得到金陵發生異變的消息,匆匆趕了過來,想要了解事情的經過。如果大唐異變,周人指不定會南下,那時候蜀國將要如何自處?

費雲山到了金陵已經好幾日了,他從側面了解了一些情況,可是從他了解的情況還不足以看出更多的東西,所以他需要找到楊璉,了解更多的內幕。

楊璉也看見了他,放緩了腳步,令人把費雲山帶了過來。

「吳王,別來無恙。」費雲山笑著拱拱手。在聽見楊璉被封為吳王的時候,他的心中無比震驚,因為楊璉的陞官速度未免太快了一些。

楊璉哈哈一笑,他自然知道費雲山的來意,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便繼續前行,到了吳王府邸上。這時候的吳王府已經修裝完畢,門口上掛著一個牌匾,上面寫著「吳王府」三個大字,正是李景遂的手筆。

費雲山看了一眼,極為敏銳地看見了牌匾上還印有天子的玉璽大印,心中不由吃了一驚,這時天子所賜,楊璉的地位看來十分牢固,簡在帝心,天子必然極度信任他。

兩人走進了府邸,楊璉令人備了茶水點心,便與費雲山就在院子里坐下來。

「吳王,金陵異變,我雖然有所耳聞,但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費雲山說道,他想要知道個多的內幕,因此故作不知的模樣。

楊璉哪能不知道費雲山的意思,他笑了起來,道:「這件事情說來話長,恐怕費兄聽見的版本不止一個吧。本王也就不多說了,但會告訴你一件事情,大唐雖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但未必不是好事。當今天子繼位之後,廣納人言,招攬人才,費兄將會看見一個嶄新的大唐,而不是往昔那個垂垂老矣的大唐。」

「本王知道你擔心什麼,在這裡本王可以告訴你,大唐只會越來越好,費兄盡可放心。」楊璉說道,端起茶水抿了一口。

費雲山注視著楊璉,他相信楊璉的話,因為在金陵的這段時日,他看見了金陵的朝氣,這不是往昔能比的,而且從巴蜀東下,一路上費雲山也見到了不少,他明白楊璉說這話有底氣是有十足的理由的。

可是,大唐的強勢讓他高興之餘又十分擔心,大唐越強意味著蜀國有保障,但同樣的,大唐太強了,一旦周國抵擋不住,蜀國還能抵擋得住嗎?這個答案顯而易見。

費雲山沉吟了片刻,道:「吳王,那郭榮逃走,不知道吳王將會如何辦?」

楊璉嘆息了一聲,道:「如今情況十分複雜,大唐銳意改革,暫時沒有向外擴張的想法,本王雖然派人去了開封,但也不過是做做樣子,討回一些顏面。實際上郭榮去了開封,根本不可能再回到金陵來。」

這個答案非常誠實,費雲山心中也清楚,有的話之所以要問,實際上是一種試探。楊璉也知道瞞不過人,所以這部分他會說實話,而有的東西他則會隱瞞。

「不過,本王同樣得到消息,周國即將面臨契丹人的入侵,如果周國沒有給大唐一個滿意的答覆,從山東、兩淮出兵,占些便宜也不是不可能的。」楊璉反過來試探。

「這……」費雲山一愣,這麼說來,契丹人又要入侵周國了?這幾年,自從周國取代了漢國之後,契丹人幾乎年年都會南下,佔據河東的劉崇也會如此,只不過這幾年沒有佔到太大的便宜。

如果說大唐趁著這個機會出兵,相信即使兵力不多,也會令周國十分頭疼。如果是這樣,蜀國出兵攻佔關中,居高臨下,進可攻退可守,才是蜀國最為理想的狀態。這種狀態類似秦滅六國,就蜀國目前的情況來看,也只能創造出這樣的局勢來了。

楊璉見他遲疑,笑了笑,道:「費兄,當然這只是理論,關鍵在於開封的哪位如何解決此事。」

費雲山點點頭,這事情的確不在於大唐,而在於周國怎麼處置。

開封。

郭威正在屋子裡踱步,這個時候,開封的天氣已經有些寒冷了,郭威雖然是武將,但這麼多年來,長期的征戰使得身體遭受了很嚴重的傷病,又因為喪子之痛,使得他的身體越來越糟糕起來。

屋子裡,擺放著火盆,這讓郭威感到了一絲溫暖,他踱步走著,一邊聽著郭榮述說著金陵的情況,郭榮的表現讓他還算滿意,金陵異變使得大唐內部必然不穩,這就給了大周足夠的時間來休養生息。郭威覺得,再有兩年的時間,他就能囤積一定數量的糧草,供他南下。

雖然有契丹在後,但郭威認為,先統一南方,再集中兵力對付契丹是最好的辦法。尤其是大唐治下的兩淮,十分富庶,若是攻下了,大周就能得到足夠的糧食、錢帛供給軍隊,增強國力。

可是,郭榮在大唐搞出這樣的事情,顯然會激怒大唐群君臣,要如何應付大唐的責問,這是一個大問題,郭威踱步,要如何才能解決此事?

郭榮在一旁,低聲說了起來,在做這件事情之前,他周全的考慮過了,可是有一點他沒有料到,那就是楊璉居然沒有死,可是他親眼看見楊璉的頭顱被割下來的!

楊璉沒有死令他的計劃完全落空,整個計劃出現了大的紕漏,本來大周可以趁著大唐內亂的時候南下,但現在不可以了。大周反而要面臨著大唐的責難,如何解決這件事情,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屋子裡,兩人陷入了沉默,誰也沒有更好的主意。

郭榮嘆息了一聲,站起身來,又跪下,道:「父皇,兒臣在金陵犯錯,還望父皇責罰。」

郭威擺擺手,道:「這件事情你也是好意,你放心,就算大唐派人來,朕也不會把你交給他們。」

「父皇,一旦與大唐開戰,必然民不聊生,恐怕契丹、河東劉崇也會乘機南下,如此一來,大周的局勢恐怕就危險了。還是把兒臣交出去吧。」郭榮說道。

郭威走上前去,用力扶起了郭榮,拍了拍他的肩頭,道:「你忠心為國,朕都記在心中,你不用如此擔心,這件事朕自有處置。」

郭榮沉默了好一會,點點頭,他握緊了拳頭,再度跪下,道:「父皇,兒臣自當為大周竭盡全力,縱然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郭威笑了笑,只不過笑容里有幾分苦澀,畢竟這樣的危局前所未有,以前大唐雖然出兵,但多半是出工不出力,而今情況不一樣了,郭榮在金陵搞出這麼多事情,而且還殺死了關押在永寧宮的楊氏子孫,這筆賬就難以算清。

被殺死的楊氏是李唐的犯人,但這個時候,不管李氏如何看待他們,這只是一個借口,一個進兵的借口!哪怕殺死的是李氏一心想要殺死的人。

如何解決這件事情?郭威陷入了沉思。

與此同時,沿著運河,孫晟帶著士兵北上,身為大唐的使者,進入了周國境內之後,孫晟得到了嚴密的保護,郭威甚至派了心腹將領高懷德一路護送。

借著水勢,七日後抵達了開封,孫晟被安置在了鴻臚寺,好吃好喝的伺候著。

郭威派出了馮道接待孫晟,馮道很是機靈,面對孫晟的詢問,時常左顧而言他,並不直接回答。不知不覺,孫晟在開封呆了四五日,卻始終沒有得到馮道的答覆,更不用說見到大周的天子了。

馮道是個兩面玲瓏的人,他得到了天子郭威的旨意,自然是拖得一日算一日,不知不覺,又是七八日過去,北方寒意越來越濃,就在馮道極力拖延的時候,唐軍屯兵邊境的消息傳來,令郭威有些坐不住了,雖說這時候不是動兵的時候,卻正是冬小麥種植的良機,如果唐軍以鐵騎燒毀麥秧,那麼來年周國的糧食收成必然受到很大的影響!

PS:最近回家相親了,比較忙,而且我也在考慮這本書寫到哪裡結尾,所以更新會很慢。誠如前幾章所言,豬腳復仇成功,大權在握,故事的第一階段也就結束了。在這本書均訂只有50的情況下,我堅持從50萬字寫到了160多萬,想想是該結束的時候了。不然編輯那邊,我拖了大半年了,說不過去了。這一點請追書的朋友們諒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五代梟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五代梟雄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大唐的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