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風聲鶴唳,議和風波

第三百四十章: 風聲鶴唳,議和風波

想了想,脫下一直穿著的陳舊衣衫,再踢掉破爛布鞋穿上絨毛小衫,又將鎖子甲、鐵甲一一套上,把大紅色的永安軍冬季軍服套在最外身用來保暖。

最後將虎槍背在身後,再那把重挑刀拿在手上。

劉四低頭看著自己,不斷轉著圈,他做夢都沒想象過自己也有這個時候,美美的想著,如今自己看起來也應該和那些永安軍兵士一樣威武不凡吧。

「四哥,列隊了!」

正自戀著,忽然四周的營帳被同一甲的兵士掀開,露出外面強烈的陽光。

劉四自然也知道這些是自己甲內的兵士,一邊習慣性的用手去遮擋太陽,一邊大聲應了一聲,將刻著甲長二字的檀木腰牌掛在腰間,走出去開始忙活著拔營。

蕭亦回到營中,頭一件事就是吩咐兵士勸慰那些隨自己入關的婦女與村民,將蔚州的種種事情、各項政令講給他們聽。

這些人本來就是無處可去,自到了蕭亦營中,便一直是伙食供給不斷,更是每日都有一頓肉食,這讓這些保守凌辱的婦女與村民個個激動不已。

再加上永安軍的將士並不似其他大明官兵一般蠻橫不講理,其實心中早都捨不得離開。

聽著眼前永安軍將士心平氣和的講話,許多沉浸在以往苦日子中的村民對蔚州的事都產生嚮往之情,沒有多少猶豫便紛紛要跟著永安軍去蔚州。

於是第二日,大軍自遵化拔營,直奔蔚州而回。

崇禎四年八月初,后金東侵大凌河城。

八月三日,祖大壽率班軍出城與阿濟格部兩紅旗激戰,戰敗而回。

同一日,總兵官吳襄、宋偉合軍三萬自錦州城出援,后金貝勒阿巴泰率兩藍旗兩萬鐵騎截擊,明軍大敗而歸,總兵宋偉戰死。

八月四日,總兵官張吉甫與祖大樂率軍兩萬援救大凌河,后金和碩貝勒大將軍阿濟格率兩紅旗、蒙古與漢軍數萬埋伏於長山,趁夜掩殺而出,明軍大敗。

總兵官張吉甫力戰身亡,副將祖大樂被俘。

同一日的下午,三日戰敗逃回錦州的總兵吳襄,收攏潰兵后率萬餘明軍誓師出援大凌河,行軍不到兩個時辰便遭遇阿巴泰所部兩藍旗。

此役總兵吳襄拒絕親將逃走的提議,率家丁盡數戰死,所部援軍繼而被全殲,后錦州大路援軍斷絕。

八月六日,宣府總兵候世祿率宣府軍四萬趕至長山,遇到阿濟格、阿巴泰、蒙古軍、漢軍馬步數萬合擊,宣府總兵候世祿奮聲疾唿,欲阻攔潰兵,不料本部家丁卻被潰兵衝散,宣府總兵候世祿力戰而亡,余部未戰大潰。

「明軍馬步爭馳,自相逃命。」

……

崇禎四年八月八日,聞聽遼東數路援軍皆潰,宋偉、張吉甫、候世祿等幾個總兵盡皆戰死沙場,崇禎皇帝立時宣布,京師戒嚴。

一時間,京畿重地各處城關日夜緊閉,風聲鶴唳,人心惶惶。

八月十二日,大同總兵韓世勐奉詔入援,到達京師腳下。

但此刻京師已經是人心惶惶,先前數路援軍皆以已兵潰,即使是崇禎皇帝,對於這大同的援軍也並不看好。

大同總兵韓世勐數次請求入京修整都被崇禎皇帝毫不猶豫的拒絕,並派遣太監進入軍營,責令韓世勐立即率軍入援,無奈之下,韓世勐率疲憊之軍前往薊鎮。

八月十五日,數路援軍合於薊鎮,由薊遼督師孫承宗親自率領,誓師出援大凌河。

與前幾次出援不同,這一次是在數路兵潰後進行,幾乎沒有人看好這一次入援,就連京師的那些言官御史,也已經準備好了奏疏,時刻預備參劾孫承宗『條條大罪』。

崇禎四年八月二十二日,紫禁城皇極殿,朝會伊始,。

只不過此時,殿上伏跪的群臣與玉階上的崇禎皇帝可不會知道,剛有一騎自大凌河方向而來,從永定門狂奔進京師,臉上滿是喜悅。

崇禎皇帝帶著疲憊的面容,卻仍舊強打著精神坐在龍椅之上,聽著下面大臣的奏報,卻是心力交瘁。

八月初,后金西侵大凌河,滿堂皆驚,京師大動。

但震驚過後,這些文臣不思如何解大凌河之圍,反而處心積慮的參奏孫承宗,將崇禎每日搞的是心神不寧,在想著如何解救大凌河時又要與這些文官不斷的周旋。

接連傳來的遼東兵潰消息,更加成了京師百姓每日的議論之事,朝堂上參劾薊遼督師孫承宗的奏摺幾乎將崇禎的桌案堆滿。

加上南方各處民變四起,蚊蟲鼠疫等各種災害層出不窮,這也使崇禎的耐心跌倒了谷底,煩躁之下,崇禎皇帝詔令宣大兩鎮入援大凌河。

宣鎮援軍來的快敗的也快,前一日還鬧哄哄的從京師城下經過,說要殺盡韃虜,過了不到兩天就已經能見到潰兵屁滾尿流的跑回來。

同一日更是傳回消息,宣府總兵候世祿兵敗如山倒,自己陣亡不說,更是將『宣鎮大軍』毀於一旦。

「廢物,都是一群廢物!」

手持急報,崇禎越看身子越是發抖,見到崇禎這個樣子的朝臣,更加是大氣都不敢出,只管趴在地上一聲不吭。

崇禎將急報一把扔到地上,坐在龍椅上氣的發抖。

一旁侍立的一個小太監見到,急急忙忙跑過去將急報撿起來,小心翼翼的交給崇禎。

崇禎重重唿出一口氣,再接過急報,強壓心神看向殿內道。

崇禎話音落下,群臣伏跪的更深,但就是沒人說話。

見狀,崇禎勃然大怒,指著殿內臣子大聲道。

「平日里一個個不是參劾這個,就是參劾那個…怎麼,現在到了該你們說句話的時候,都啞巴了!?」

崇禎說完,仍是沒有一個人出列,大殿之上寂靜的有些詭異。

許久,都察院御史李邦華忽然出列,恭敬一拜,說道:「稟聖上,臣有一策。」

「哦?」

崇禎看了一眼李邦華,幾步坐回到龍椅上,急切的道:「快講!」

李邦華點點頭,高聲道:「臣以為,是到了該議和的時候了。」

「這…」

李邦華說完,殿上伏跪的群臣頓時議論聲四起,一名官員出列,卻是兵部侍郎董詠。

董詠怒斥李邦華:「胡說,我堂堂華夏大國,怎可與蠻夷講和,臣以為應等待督師的消息才是上策。」

冷哼一聲,李邦華毫不示弱,朝崇禎一拱手,昂然道:「蔡大人說的不錯,這女真乃是區區蠻夷,然這區區蠻夷為何要攻我大凌河城?」

李邦華頓了頓,張口道:「此等蠻夷不會有什麼大的想法,充其量只是為了索要好處而已,我大明何不就扔給他們這個蜜桔,待他們嘗到甜頭以後,自會退兵,又何必再敗一次,而損我大明國威呢?」

李邦華話音落下,剛剛還寂寥無聞的殿上爭論瞬起,到了最後卻是議和一派佔了上風。

崇禎皺著眉頭看向李邦華,心中也是猶豫不已。(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1629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1629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章: 風聲鶴唳,議和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