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重返廣東(6)
在贛南的大余、粵北的南雄地區,中央紅軍與陳濟棠粵軍主力迎頭相撞,以水口為戰場中心展開空前大決戰。
當時,粵軍12個團分別佔據贛南的大余、揚眉寺等地,另外在廣東南雄及其附近有6個團,統歸第1軍的軍長余漢謀指揮。在贛州以北有蔣介石中央軍嫡系陳誠的5個師,在湘南有何鍵的2個師。
**臨時中央6月5日發布軍事訓令:「一、五軍團主力應先解決入贛粵敵,在可能條件下佔領梅嶺關,再南下奪取粵北的南雄、韶關。」
此時,鄂豫皖的蔣先雲不斷發來「內線」情報,準確指出了粵軍部隊番號和駐地、作戰計劃,比中央紅軍估計的兵力大得多,經核實情報準確無誤。
6月17日,蘇區中央局在周恩來的主持下,於福建的長汀召開了蘇區中央局會議,傳達貫徹臨時中央的指示,根據蔣先雲的情報,決定改編部署,集中紅1、3、5全部3個軍團,由信丰南部直取南雄,如南雄得手,就可威脅韶關。估計各路粵敵必將回援南雄,紅軍3個軍團,紅12軍及獨立第3、6師分別協同配合,相機在運動中於南雄附近給余漢謀粵軍以最大的打擊。
接命令后,紅1、5軍團不顧天氣炎熱、長途行軍的極度疲勞,即急行軍經信丰南部渡過桃江,6月底7月初先後到達廣東烏逕地區。
粵軍以6個團的兵力由南康到大餘地區集中,企圖乘紅1、3、5軍團未會合之際,在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和湘軍的配合下,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妄圖把紅軍一舉殲滅在贛江兩岸。這時,彭德懷率領紅3軍團主力到達大余東北的池江,於7月2日擊潰粵軍4個團。朱德、**率領的紅一方面軍判斷退守大余的這股敵人可能要退南雄,命令紅1、5軍團開向梅嶺關、中站一線,準備與紅3軍團配合,將大余出來的敵人包圍在中站附近而殲滅之。
3日的上午,**和聶榮臻率領紅1軍團進攻南嶺要隘梅嶺關,將1個團的守敵擊潰,佔領了至關重要的梅嶺關隘口。戰鬥中,紅4軍的軍長王良、政委羅瑞卿親自到前線指揮作戰。
起伏的山巒高大林密,戰士正利用有利的地形組織攻擊。王良、羅瑞卿趕到爬上一座山頭,觀察前方的敵情。
正在阻擊紅軍的粵軍,突然看見前方一側的山頭上有人,立時朝著山頭猛烈地射擊一陣。正在觀察地形的王良,突然頭部中彈,他一手捂住,鮮血從指縫中一直流到胸前。羅瑞卿看見忙將其抱住。王良倒在羅瑞卿懷裡,另一隻手從懷中掏出第一次反「圍剿」時活捉張輝瓚后,**獎勵他的懷錶:
「羅政委,這是**獎勵我的張輝瓚用過的表,我交給你……」他沒說完就犧牲了。
羅瑞卿悲痛地呼喚:「軍長,軍長!」
戰士們痛心地把王良軍長抬下山崗。
羅瑞卿百感交集地拿著王良交給他的懷錶,止不住的流淚。
武漢黃埔分校的畢業生,接替**任紅4軍軍長、羅瑞卿(同為該校畢業生)的好友王良,在此次戰鬥中光榮犧牲。
從3日開始,彭德懷率領紅3軍團主力,完全合圍了大余縣城。葉肇的粵軍第1師死守大余。大余是中國最大鎢礦所在地,也是陳濟棠「出口創匯」的主要物資,為保住這個「金礦」,粵軍在此修築了極其堅固的工事。彭德懷根據**的命令,對大余圍而不攻,葉肇幾次派兵突圍都被打回去,外圍工事又被紅3軍團用「紅軍炮」逐一轟塌,於是緊急向南雄的余漢謀、韶關的陳濟棠呼救,謂形勢萬分火急!
粵軍的鄧龍光獨立第4師、張達第5師接到陳濟棠的急電,馬不停蹄的由韶關日夜兼程趕赴南雄,4師也在張枚新的率領下,由仁化向南雄快速靠攏。粵軍的企圖很明顯,妄想南北夾擊紅軍。至此陳濟棠的5個師全部用上,為確保解圍大余,他下令駐廣州的李揚敬第3軍全部乘火車北上支援。
7月4日,鄧龍光獨立第4師、張達第5師到達南雄,與李振球的2師會合,張枚新的4師也到達烏逕。粵軍的行動為一方面軍領導所掌握,決定集中3個軍團,同時殲滅南雄和烏逕之敵。根據方面軍領導的作戰意圖,紅1軍團和紅12軍在中站和中坑負責解決南雄之敵;紅3軍團一部擔負牽制大余之敵,主力進到中站的東北高地待命;紅5軍團和獨立3、6師擔負消滅烏逕之敵。
5日凌晨,紅5軍團從羅田、赤石直插烏逕,其先頭部隊到達黃坑時,粵軍4師已由烏逕沿湞水南岸去了水口。軍團長董振堂即改變行軍方向。向水口堵擊,當天下午在水口以東的蒻前過村,隔河與敵打響。紅5軍團以紅13軍在正面攻擊,以紅15軍由左翼渡河繞到敵後,很快擊潰敵人2個團,粵軍4師當晚退守水口圩及附近高地。
此時前去偵察的人員回來報告,水口之敵已經向南雄逃跑,董振堂當即向方面軍總部報告,請示是否命令紅5軍團改變方向,到南雄截擊敵人。
在中站的紅一方面軍司令部,有線電話和無線電台都在忙碌著,值班人員大聲呼叫著同前方聯繫。人員進出十分頻繁。
**、朱德正在聽取葉劍英總參謀長關於水口戰役的情況。葉劍英說:「董振堂報告,敵4師已從水口逃跑,請示5軍團改向南雄追擊。」
**與朱德對視一眼,說:「剛才接到蔣先雲同志發來的電報,粵軍4師並未退向南雄,而是繼續在水口圩及附近高地固守待援。相反,粵軍2、5師沒有向北來中站和中坑,反而從南雄向東、向水口增援。而粵軍第3軍已抵達韶關,正向南雄前進。這樣一來,到底是董軍團長的偵察正確呢,還是蔣先雲同志的情報準確。這是關係到南雄、水口哪個才是主戰場的大問題。」
朱德沉思了一下:「我還是相信蔣先雲同志的情報。他前幾次提供的內線情報都是非常準確的,反而證實了我們的偵察有誤。」
**笑著說:「老總,你不要因為蔣先雲是我的學生,就無原則地站在他那一邊哦。」
朱德說:「潤之,不是我吹捧,從上次打贛州,以及鄂豫皖的連續大勝來看,你這個弟子是青出於藍,硬是要得(四川話:確實厲害!)」
葉劍英插話說:「事關重大,我看5軍團暫時不動,1、3軍團做好南下準備,加強偵察,搞清敵軍動向再說。」
**說:「這樣穩妥!老總,照這樣發展下去,這一仗將演變為中央紅軍與粵軍主力的決戰,如果我們能成功兜住粵軍幾個主力師,根據地南邊的威脅就能基本解決。」
蔣先雲的情報,對聚殲陳濟棠的粵軍主力起到了關鍵作用。
歷史上的水口之戰,紅軍對敵情一再誤判,如認為南雄的粵軍2個師將開往正北的中站和中坑,奪回梅嶺關,解圍大余,所以在此安排了紅1、3軍團主力設伏打援。哪知粵軍這2個師卻改道殺往水口,這一突然變化的情況沒有被紅軍及時掌握,紅5軍團仍按原計劃實施攻擊,錯把9個團的敵人當成3個團打,雙方激烈拼殺,紅5軍團傷亡很大,處於困境,好在陳毅同志領導的江西獨立第3、6師及時趕到,才穩住戰局。此後雖然紅1軍團增援水口,但因紅3軍團未能及時趕到,敵我兵力基本相當,只將粵軍擊潰,敵逃回南雄。一場殲滅戰就此遺憾地打成擊潰戰。
經多方偵查證實,蔣先雲的情報完全準確,粵軍4師還在水口,2、5師正前往支援。3個師統一由粵軍2軍的軍長香翰屏指揮。
**聽了葉劍英的報告,深有感觸地說:「戰場上千變萬化呀,原先水口之敵有5個團,現在敵人又增援10個團的兵力,這是沒有預料到的。這一點很關鍵,應該把我們的主力拉上去。」
朱德說:「對,把1、3軍團主力和12軍拉上去,火速增援水口,力求全殲該敵。」
葉劍英擔心地建議:「我們用上幾乎全部的力量去水口,北面空虛,大余的葉肇突圍怎麼辦?還有,陳誠嫡系18軍已經到了崇義,可迅速南下參戰,我們已經沒有力量抵擋了。」
**胸有成竹地說:「沒有關係。大余是陳濟棠的財源,他不會放棄。至於陳誠,他不會真心援助陳濟棠的。陳濟棠這個『南天王』實力強大,是兩廣的領頭人物,蔣介石正想借我們的手削弱他,好從中漁利。只要我們集中全部力量於一點,在水口迅速殲滅粵軍3個師,就可騰出部隊,對付陳誠和粵軍援軍,乘機擴大戰果。」
**、羅榮桓和羅炳輝、譚震林接到方面軍首長的命令,迅速率軍南下,與紅5軍團會合,到水口參加會戰。各路兵馬到達水口后,重新調整了兵力。
這時,陳誠的18軍已到達大余東北的青龍和楊眉地區的山中,依山傍水支起了無數個帳篷,他要在此靜觀其變。
14師師長周至柔來到軍部帳篷,見隨行人員懶洋洋的東躺西靠,顯得很安然,根本沒有打仗的氣氛,他不由皺皺眉,走過去輕輕碰了碰帳篷門口坐在箱子上打瞌睡的軍官。
那人看來是個機要參謀。他見是周師長,忙起身立正。
周至柔是浙江臨海人,原名叫周百福,是蔣介石前妻毛福梅的姨甥。他20歲在浙江中學畢業后,考入河北保定軍官學校,23歲畢業回到浙江老家,在浙軍第2師任少尉排長。1924年投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任黃埔軍校兵器教官。由於他和蔣介石有這一層關係,1926年7月參加北伐,歷任團長、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
除了他和蔣介石這一層關係外,還有他的精明強幹。30年代初年他奉蔣介石之命,到歐美考察航空和空軍事務,回國出任中航校教育長。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上了空軍司令。1949年跟隨蔣介石去台灣,病逝於1986年的8月。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他身材瘦長,一挑帳篷門帘彎腰進到裡面,只見空無一人。他一閃身出來問還在立正站立的機要參謀:「陳軍長呢?」
參謀客氣地告訴他:「軍長到山上打獵去了。」
周至柔二話沒說立在帳篷前,望著前方的山坡。
突然,山坡上響起了槍聲,接著有人大聲喊道:「打中了,打中了。」
周至柔向著響槍的山坡走去。
山坡上的樹林中,陳誠的衛兵提著剛打死的兔子來到他們面前。陳誠身上冒著汗,沒戴軍帽,前胸衣服敞開,身邊跟著替他背槍的11師的師長肖乾。倆人並肩沿著山坡往下走,邊走邊談。
周至柔來到山下。陳誠、肖乾也從樹林中鑽出來,周至柔迎上前去。
「陳軍長,你害得我找得好苦喲。肖師長也在。」
陳誠反問道:「周師長,坐不住了?」
周至柔苦笑一下,沒有表示什麼。
陳誠:「看過《三國》嗎?」周至柔不解,一臉疑惑。肖乾在一旁高深莫測地笑笑。
陳誠又問:「知道『草船借箭』嗎?」
周至柔不知陳誠是何意,機械地點點頭。
肖乾幫他解開這個迷:「東吳利用諸葛亮借曹軍的箭,咱們呢,用陳濟棠、余漢謀的人借『共匪』的人頭。」
周至柔似乎明白了陳誠的用心何在。
陳誠陰險地說:「他陳濟棠不是依據自己手中有人有槍嗎?他不是敢同委座分庭抗爭嗎?那就讓他同『共匪』打打交道,試試他的半斤八兩。」他一語道破了天機。
肖乾又進一步解釋道:「他們打贏了,咱們上去沖他一傢伙,也沾點光;他們要是打敗了,咱們也不能跟著吃虧。」
周至柔擔心地問:「要是何長官怪罪下來……」
肖乾滿臉不屑一顧地神色:「老兄,別說何長官,就是真的委員長怪罪下來,不是還有你嘛。再說你跟隨蔣委員長多年,怎麼連這都不懂,這不是委員長解決他所不信任的人的一種辦法嗎?」
周至柔「哦」了一聲,恍然大悟。
陳誠臉上蕩漾著難以掩飾的神色:「走,邊吃兔子肉邊等余漢謀的消息。」
此時,正是7日的下午。水口陣地上紅軍吹響了衝鋒號。
團政委楊成武首先躍出戰壕,高聲喊道:「同志們,沖啊!」
戰士們一個個躍出戰壕,向敵人衝去。滿山遍野的紅軍潮水般地湧上敵人陣地。負隅頑抗的敵軍,見紅軍如同山洪暴發般地衝過來,個個害怕地調頭就跑。
山中間的開闊地上,紅軍戰士的屍體同敵人的屍體交織在一起,橫七豎八地躺在那裡,有的抱敵而死,有的胸前還在流著鮮血;敵人的屍體上有的則插著紅軍的大刀,整個戰場上空被煙霧籠罩,被炮火打斷的樹樁還在冒著余煙。整個戰場慘不忍睹。戰鬥打得十分激烈、殘酷。
紅、1、5軍團全線出擊,粵軍2、4、5師承受不住這樣的重擊,終於崩潰,散兵四處亂竄,紅軍戰士風捲殘雲地猛抓俘虜。
遠離戰場的陳誠,正在帳篷內同肖乾、周至柔悠閑地吃著烤熟的野兔肉,無線電台已打開,從中可以聽到紅軍的「沖啊!殺啊!繳槍不殺!」聲。
電台又傳出粵軍2軍的軍長香翰屏的呼救聲:「余軍長,我部受到了匪軍的包圍,已經抵擋不住了,請你向我靠攏!」
接著是1軍的軍長余漢謀的聲音:「香軍長,我部在大余也受到了匪軍的包圍,希望你趕快突圍,向我靠攏,向我靠攏!」
佯攻大余的是陳毅指揮的紅12軍和獨立3、6師。
陳誠停止吃兔肉,聽著電台中傳出的聲音,好像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肖乾鄙夷地說:「他媽的,怎麼不經打,叫人家一衝就垮了呢?」
周至柔顯露出十分惋惜地說:「唉,完了。」
李明問陳誠:「軍長,我們下步怎麼辦?」
陳誠胸有成竹地說:「我們以靜制動,還要看看下一步的情況變化如何。在沒有摸清『共匪』的真實情況之前,絕不能輕舉妄動。」
戰至7月8日上午,聽聞粵軍老巢廣州一夜之間被葉挺奪去,粵東的興梅、潮汕地區也落入十九路軍之手,粵北的陳濟棠無心戀戰,下令各部向韶關總退卻,企圖彙集一支殘兵,趁葉挺立足未穩之際,回廣州作僥倖一搏。
**、朱德、葉劍英當機立斷,令紅5軍團打掃水口戰場,紅12軍和獨立3、6師北上梅嶺關,將葉肇的1師堵回去。主力紅1、3軍團對退卻的粵軍展開猛烈追擊!
中央紅軍2個主力軍團有如山洪爆發,兩道鋼鐵巨流直瀉奔涌,展開一場排山倒海的追殲戰!粵軍兵敗如山倒,摔掉了武器,官不管兵,兵不管官,沒命地向西逃跑。潰兵順公路跑,鑽山溝從小路跑,跑不動的把槍往地下一扔,大發脾氣地說道:「丟……跑唔郁了(跑不動了),降了!幾大就幾大(就這樣算了)!」
除了南雄的鄧龍光的獨立4師動作較快,基本完整逃到韶關外,李揚敬的第3軍因按原命令從南雄北上解大余之圍,中途才接到撤退的命令,一時軍心大亂,又遭到紅1、3軍團主力衝擊,一觸即潰,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員逃回韶關,且丟失大量武器,包括全部重武器。其餘不是被紅軍俘虜,就是逃入荒山野嶺藏匿。
紅軍乘勝攻佔始興縣城,隨後紅1軍團進逼韶關,紅3軍團攻佔曲江,截斷粵漢鐵路,陳濟棠南下撤回廣州的唯一通道被切斷。陳濟棠派出收復曲江的鄧龍光獨立4師被彭德懷痛打了回去,陳濟棠率領3個師殘部困守韶關,且斷了武器彈藥、物資來源,日陷窘境,只有坐以待斃。
葉肇的1師也在大余被紅5軍團、紅12軍等部圍困,也是日暮途窮。陳誠未料到粵軍主力如此快崩潰,見勢不妙,為避免重蹈贛州解圍的覆轍,於是率領18軍撤回吉安。
至此南雄水口大戰,以中央紅軍的大勝而告終,全殲粵軍3個師,基本擊潰2個師,並將粵軍殘部困在了大余、韶關。粵軍2軍的軍長香翰屏、5師師長張達被擊斃,4師師長張枚新被俘,2師師長李振球化裝潛逃。粵軍被俘達4萬人(含連日搜山、喊話勸降的),中央紅軍繳獲大量武器裝備,極大充實了部隊。
粵北韶關。陳濟棠召集各軍長、師長商量出路。慘敗之餘,眾人一籌莫展,會議一片愁雲慘霧。
突然副官來報:「城外將蔣光鼐求見。」
陳濟棠等大驚:「他怎麼進得來?」現在韶關被紅軍重重圍困,將光鼐卻能順利到城下,解釋只有一個:十九路軍已與紅軍達成協議。眾人更是心驚,更感前途無望。
議論一會,陳濟棠拍板說:「請他進來,聽聽說說什麼也好。」
蔣光鼐兩袖生風地進了會議室:「伯南兄(陳濟棠字伯南),多年不見,別來無恙否?」
陳濟棠冷笑道:「好你個蔣憬然,現在跑來假慈悲。前幾個月你在廣東的時候,我好好招待,沒有半點怠慢,哪知你是『篤背脊』(廣東話:背後偷襲)!」
蔣光鼐依然保持笑容:「伯南兄息怒。鄙人是感恩戴德,只是陳長官逼得緊,大石砸死蟹,我和賢初(蔡廷鍇)不得不從,才做了此等違心事。」
陳濟棠等聽了,原本滿腹怨言,一下心態頓平。自北伐以來,廣東各路軍閥打打殺殺,李濟深、陳銘樞、張發奎、陳濟棠等你方唱罷我登場,輪番執政,當初就是陳濟棠把陳銘樞和十九路軍逼出廣東、北上中原參加混戰的,哪知十九路軍不但未被消滅,反而殺個回馬槍。陳銘樞是陳濟棠的死敵,他要奪回廣東是不擇手段的。
陳濟棠說:「不用狡辯,解釋就是掩飾。我只怪自己計不如人,願賭服輸!憬然這次來是當說客吧,且聽你說說,要是不對路,嘿嘿……」
蔣光鼐也不客氣:「我這次來,是給伯南兄及眾位袍澤指條明路,絕無惡意。」
「什麼出路?」
「請伯南出任福建綏靖公署主任、福建省出席,將領願跟隨者可隨同前往福建。粵軍第1集團軍所部官兵以自願原則,願意留在廣東者,職務只升不降,待遇不變。不願留者由鐵路、水運開拔福建。願退伍者,發給路費,保證安置。」
一聽此條件,在座有的將領就罵起來:
7師師長黃延楨罵道:「豈有此理!叫我們背井離鄉做契弟,鬼才去福建!我軍只有戰到彈盡糧絕為止,絕不考慮放下武器!」
8師師長黃質文叫囂:「我們只要死守韶關,與陣地共存亡!」
3軍的軍長李揚敬也道:「如此苛刻條件,我等絕難接受。嘿嘿,韶關工事堅固,還有3萬雄兵,要吃掉我們第1集團軍,也不是容易吧?!」
1軍的軍長余漢謀果然老謀深算:「我軍雖然新敗,但內有哀兵必勝之鬥志,外有桂系支援,李漢魂獨立師也正兼程趕來,大事未必不可為。」
在座的只有第1集團軍參謀長繆培南、獨立第4師的師長鄧龍光默不作聲。
蔣光鼐冷冷說:「各位太過樂觀了吧。實說了吧,李漢魂已與我軍接洽,同意接受十九路軍指揮。至於桂系……」
蔣光鼐將三封電報遞給了陳濟棠。
陳濟棠看完電報后,面色灰白,呆若木雞。
蔣光鼐說:「胡漢民和李濟深,李宗仁和白崇禧已經通電,擁護十九路軍主政廣東!向華(張發奎字向華)在江西發來電報,也表態支持如公(陳銘樞字真如),並率4軍南下,與十九路軍聯手。還有,十九路軍已與紅軍達成協議,共同進攻韶關,60、61、78師已開到英德,你們已沒有任何機會!」
李揚敬大怒:「你們竟然與赤匪勾結,我等上下一心……」
蔣光鼐打斷他說:「只怕還未打起來,你們內部就先亂了吧。」
彷彿對這句話進行註釋,這時繆培南、鄧龍光說:「我等已接到向華軍長命令,願與十九路軍合作。」
鄧龍光的獨立4師已經是韶關城內建制最完整的部隊了,現在倒戈一擊,成為壓垮陳濟棠的最後一根稻草。
蔣光鼐說:「鐵4軍分離太久了,是該重聚了!對了,大余的葉肇也與我方聯絡,同意我方條件,1師接受改編。」
桂系是陳濟棠最強大的外援,現在已不能依靠,且張發奎的鐵4軍居然與老冤家陳銘樞的十九路軍重歸於好。外援已斷,內患又生,陳濟棠確實沒有機會了。
陳濟棠悲痛欲絕,哀嘆道:「這下我的政治生命完了!我現在成了一隻斷了翅膀的鳥,只剩下墜毀、埋葬自己了!」
蔣光鼐口氣堅定、不容置辯地說:「不!只要脊樑不斷,就永遠不會趴下,你可以在福建開始新的生命。你要抵抗下去,是拿數萬官兵當替罪羊,利用你來挽救他的危亡。可是能挽救得了嗎?城外紅軍和十九路軍合計十幾萬,你如果突圍南下,只能使子弟兵與你同歸於盡!況且現在韶關陷入重圍,南下已出不去了。時至今日,萬不可三心二意,胡思亂想!只要和議一成,廣東免遭戰火破壞,軍民生命財產得以保護,這可是深得人心的大事啊!」
這時繆培南說:「伯南,事已至此,徒勞無益。憬然的條件夠寬厚了,想當初如公和老軍長(張發奎)離開廣東,只有寄人籬下,一塊地盤也沒有。現在十九路軍願以福建交換,伯南好歹有一塊根基,不能再有過分要求了。」
鄧龍光也說:「我們是軍人,在未實現和談之前,自然準備打仗。但打仗容易,談和難,談和需要更大的勇氣。希望總司令慎而思之,不要感情用事。」
陳濟棠無奈之下,只好說:「憬然你是把我逼到絕路了!好了,具體條件、步驟如何,還望告知。」
蔣光鼐說:「伯南兄功德無量!韶關城內官兵,除鄧師長所部外,其餘按照自願原則,選擇接受十九路軍改編、去福建和解甲歸田三條路。福建一切黨政軍大權,銀行存款,全部向伯南移交,造成既成事實,迫使中央接受。在福建為伯南留下4個正規師、2個旅,以穩定大局。願去福建的軍官,可帶家眷前往,由十九路軍一次撥給1000萬元為安置費用。各位在鄉下的老宅均可保留,私人存款也可帶去福建。但各位在廣州的住宅只有充公。各位也理解,卧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
「那我們在鄉下的土地呢?是不是要土改?」因為葉挺是著名的「共黨」,余漢謀害怕「打土豪分田地」那一套。
「幄奇(余漢謀字幄奇)放心,我以名譽擔保,廣東不搞分田地,各位在老家的田地仍然由家人保留。」
聽到這裡,在座眾人才長舒一口氣。
陳濟棠問:「那被紅軍俘虜的人呢?還有,開往福建的部隊如何安排行程?」
「我們已與紅軍商議,俘虜全部發還,也按照自願原則選三條出路。選擇去福建的官兵,須徒手前往,乘火車回廣州,在黃埔港乘船前往福州、廈門。官兵到達后,原配備的武器再統一由我們派船運往福建。」
條件雖然苛刻,但也是正常的做法。陳濟棠等權衡之下,同意了和談條件,並向全廣東各地發出通電:
一、今後治粵建設之道,應交由十九路軍任之,以達成和平之政治目的。
二、為求南粵子民得免兵災,即通電全省,停止戰鬥,促成全面和平。
三、在過渡階段,為避免破壞事件及糜爛地方,通電發出后,粵軍即停止任何攻擊行動,由十九路軍恢復交通,安定秩序。余相信如公之政治主張及政治風度,諒能大有助於南粵之底定。
這樣,葉挺通過最後一計「李代桃僵」,用福建置換廣東,妥善安置了陳濟棠的勢力。
要知道陳濟棠在廣東經營多年,頗得人心,根基很深。如果硬行解決粵軍殘部固然容易,但即使正規軍垮了,要是地方政府、士紳響應陳濟棠的號召,或明或暗抵制十九路軍新政府的話,處置起來就非常麻煩,首先解決百萬民團就非常困難。而十九路軍要將廣東建為模範省、抗日基地,急需安定的後方,因此由陳濟棠發出「安民告示」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用福建全省和1000萬元安置費來安排陳濟棠的勢力是值得的。
和談協議達成后,紅軍撤圍韶關、大余,退出始興、南雄,放回4萬粵軍俘虜。經自願選擇,約有2萬人(含7、8師殘部)願跟隨陳濟棠去福建(將領中有餘漢謀、李揚敬、李振球、黃延楨、黃質文等)。3萬俘虜選擇留在廣東,接受十九路軍改編。葉肇的第1師、李漢魂的獨立3師、鄧龍光的獨立4師,加上在興梅、潮汕收編的獨立1、2師,十九路軍憑空增添10萬以上正規軍。
開往福建的部隊,一路上在十九路軍重兵(49、60、61、78師,以及3個陸戰旅)「護衛」下,乘火車轉輪船前往福建(海上由陳策的海軍艦艇「護衛」)。十九路軍履行諾言,將約2個師的武器船運福建。陳濟棠在福建就任綏靖公署主任、福建省主席,除指揮范漢傑56師、盧興邦新編第2師和2個獨立旅外,十九路軍還將在粵東的獨立師、補充師撥回福建(因這2個師都是閩南、閩西南地方保安隊,不可能常駐廣州)交給陳濟棠。馬鴻興不願返回,堅決要求留在十九路軍,蔡廷鍇遂以馬鴻興為粵軍獨立1師的師長,翁照垣為獨立2師的師長(這2個師已被十九路軍派軍官全部控制)。
這次「李代桃僵」之計,葉挺施展謀略,使陳濟棠淪為孤家寡人,不得不就範。
且說當初蔣光鼐以省親祭祖為名,返回廣東,著力拉攏李濟深和桂系。李濟深被推出來就任「西南兩機關」(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西南執行部和國民政府西南政務委員會)的委員長,胡漢民也被邀請從香港返回廣州主持大局,成為兩廣地方實力派的政治領袖,兩人均極為樂意。
陳銘樞就任「西南兩機關」副委員長、廣東省主席,再次入主廣東,成為「南天王」。
「西南兩機關」下成立軍事委員會,張發奎任委員長,蔣光鼐、蔡廷鍇、李宗仁、白崇禧等任副委員長,葉挺任參謀長。蔡廷鍇兼十九路軍總指揮,統一指揮原有的19軍,以及張發奎的4軍。
對桂系,蔣光鼐與李、白接洽,答應在原來陳濟棠每月支付廣西30萬元的基礎上,增加到每月50萬元,另送兩份「大禮」。李、白大喜,遂表態支持十九路軍重返廣東。
向正在江西「剿共」前線的張發奎派出秘密聯絡員,請4軍返回廣東,與十九路軍聯合,重振北伐鐵軍輝煌,許以將4軍擴充為2個軍、6個師,配備最現代化的武器。張發奎的4軍此時正在萍鄉前線,但實力很弱(是鐵4軍最弱時期),只下轄1個90師(師長吳奇偉),只有幾千人。得到十九路軍許諾后,非常高興,立即南下廣東,還拉來1個師。
這個師就是92師。92師是原東北軍吉林保安部隊,師長為梁華盛,原先為國民政府吉林省主席、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九一八事變」後退入關內,被蔣介石拉來江西「剿共」。梁華盛是廣東茂名人,在張發奎拉攏下(自然有一筆巨款行賄,不過是十九路軍所出),率部投奔廣東。東北軍有喪家之痛,對打內戰極為不滿,現在聽說去廣東投奔以抗日聞名天下的十九路軍,且許諾很快就會北上收復失地,不禁全軍振奮,士氣高漲。
葉挺還有一招,就是通過張發奎、吳奇偉,以及4軍的名將薛岳等,暗中拉攏陳濟棠手下的4軍舊部。陳濟棠的粵軍第1集團軍,分為三大派系:一是陳濟棠家鄉的欽廉系(粵軍一半師長是欽州、廉州籍貫);二是「西江系」,余漢謀、葉肇、李振球等就是這一系統;三是「舊4軍系」,即張發奎的鐵4軍留在廣東的將領,繆培南、李漢魂、鄧龍光等屬於這一系統(繆培南曾任4軍的軍長,李漢魂是第4師的師長,鄧龍光是第12師的師長)。張發奎與桂系聯合,中原大戰時「鐵4軍」與「鋼7軍」在衡陽被十九路軍等粵軍部隊打垮,4軍只剩4000多人,編為吳奇偉的1個師。曾任副軍長的薛岳被調任柳州軍校校長。1932年1月,他看到國民黨內部政局複雜,便辭職到香港九龍閑居(直到1933年5月才被蔣介石啟用)。葉挺搶先一部,這次請他出山,重振4軍輝煌,薛岳欣然應允(葉挺、薛岳曾同為孫中山先生的警衛營長),加上張發奎、吳奇偉的鼓動,繆培南、李漢魂、鄧龍光等均被拉下水。
至於葉肇,他本是余漢謀的1軍嫡系,但他與2師的師長李振球、獨立2師的師長張瑞貴等之間是勾心鬥角的。李振球、葉肇之間的鬥爭尤為激烈尖銳,而余漢謀偏幫李振球,葉肇極為不滿。這次水口大戰,葉肇的1師在大余被困,解圍無望,而他與李漢魂、鄧龍光等卻為好友,在兩人鼓動下,終於同意與十九路軍聯合。
最關鍵的就是紅軍。蔣先雲向**、朱德等建議,在十九路軍奪取廣東后,與十九路軍達成默契,消除根據地南面的威脅。葉挺據此暗中與紅軍統帥協商,**說了句:「葉挺才是紅軍的第一任總司令嘛!」力排干擾,在韶關作戰中與十九路軍配合,並放回4萬粵軍俘虜(當然武器留下)。葉挺則將陳濟棠囤積的5萬斤鹽、大批糧食、藥品等日用品輸送到中央根據地,解了根據地的燃眉之急。當時項英、顧作霖等在中央根據地大搞「左傾」一套,搞得民窮財盡,特別是食鹽匱乏(所謂「為了一粒鹽,追過三條街」),這次合作才大大緩解了困難。雖然項英、顧作霖不滿,但大批物資輸送到根據地,且臨時中央也有充分利用地方軍閥矛盾的指示,他們也無話可說。
經過無數巧妙的安排,十九路軍終於順利重返廣東,下一步就是在這一全國最富庶的省份,建設為強大的抗日基地了。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