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4章 洛陽喋血
大漢國永漢元年十一月中,洛陽。
天子下旨,拜董卓為大漢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尊寵之致。
同時,董卓下令立古文經學為官學,設立設《周禮》、《左傳》、《穀梁》、《古文尚書》、《毛詩》五個博士、以示朝廷對古文經學的認可。
這個舉動引發了太學諸生大亂,雙方隨即產生衝突,接著衝突演變成了流血事件。
袁隗的門生弟子多,氣勢旺,受到的打擊也最厲害。
等司隸校尉宣璠帶著衛兵趕到太學驅散了鬧事的諸生后,地上已經躺倒幾十個了。
事情鬧大了。
太學諸生們並不畏懼,他們衝出了太學,組成了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一路呼號,直撲北宮。他們在北宮門外跪了黑壓壓的一片,聲淚俱下的懇求天子立即廢除古文經博士,禁絕古文經學。還有一部分諸生依舊在城內四處遊行。洛陽城裡一片混亂。
楊閥的楊奉、楊秦,伏閥的伏完,崔閥的崔烈,種閥的種拂,張閥的張溫,王閥的王謙等諸多京中的門閥世族的當家人陸續趕到北宮門外,聲援今文經學博士、諸生,更有京中皇室權貴劉弘、劉廷、劉博、劉表等諸多宗室趕來助陣。一時間,北宮門外聲勢驚人,吼聲如潮,洛陽城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天子和諸多大臣惶恐不安。董卓不為所動,泰然自若。他下令北軍八校尉立即出動,各領兵馬分駐京畿八關。中郎將董越領一萬軍回長安駐守,中郎將段煨領一萬軍駐守潼關,中郎將牛輔領一萬軍駐守函谷關。司隸校尉宣璠、河南尹王允、城門校尉伍瓊各領衛兵巡視洛陽城,防止有人趁機鬧事禍害百姓。
至於諸生名士大儒,隨他們鬧去,想怎麼鬧就怎麼鬧。
然而,董卓低估了士人的力量。
幾天後,河南尹、弘農郡的儒生紛紛聚集到洛陽,洛陽反對古文經學為官學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強烈。而長安和三輔的儒士也開始在長安城遊行,並數次衝擊京兆尹府,京兆尹董旻在驅趕鬧事儒士時遭到了刺殺,差點丟掉了性命。
同一時間,天子詔書所達的州郡儒士也紛紛聚集於郡府衙門請願,不過這些地方儒士較少,一般也就是以請願上書和辯論為主,不像洛陽、長安的儒士,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勢。
但即便是如此,各地州郡的長官還是紛紛上書,其中東郡太守喬瑁更是把矛頭直接對準了相國董卓,怒斥他擅權禍國,妄改祖制,應該引咎去職。
隨著喬瑁的這一道上奏,朝野上下幾乎在一夜之間同時痛罵董卓,洛陽諸生儒士更是咬牙切齒,恨不得生吞活剝了他,要求董卓請辭去職,滾回西涼的喊聲響徹了洛陽城。
董卓下令中郎將郭汜、胡軫率軍進城,包圍太學和所有參予北宮請願的門閥世家,命令虎賁校尉李傕、胡騎校尉樊稠領軍驅趕聚集在北宮門外的博士、諸生和名士大儒。若有抗旨不遵者,立即抓捕。
然而,董卓軍令里的「驅趕」到了李傕和樊稠的嘴中卻變成了「捕殺」,西涼鐵騎趁著夜色衝進了洛陽城,展開了血腥屠殺。
一夜之間,太學五位博士,三千多名諸生,幾十位名士大儒成了刀下亡魂。洛陽城有十七座府邸變成了墳冢,皇親國戚,門閥世家,西涼人逮誰殺誰,濃烈的血腥瀰漫在洛陽城上空。
血腥的屠殺讓洛陽暫時安靜了下來。凜冽的寒風裡,北邙山下的哭聲顯得格外的凄厲慘絕,嚴冬悄然來臨。
凡參加北宮門外請願的門閥世族無一例外受到了宗室叛亂的牽連,府邸被圍,家主被責令獻請罪表。諸多大臣因此事被罷免官職,回家閉門思過。滯留京師的諸多名士大儒被強行遣返原籍。太學休學,太學諸生被北軍士卒強行驅趕離京。
京兆尹董旻接到天子的聖旨和相國董卓的急書後,立即對長安城的門閥世族和諸生大儒展開了軟硬兼施的勸撫和驅趕。十幾家門閥被圍困,一百多名舉止過激的儒士被抓了起來,長安城也逐漸恢復了正常。
今文經學儒士們的請願大潮延續了十幾天之後,終於在十一月底被董卓強行鎮壓了下去。
同一時間,關於相國大人董卓屠殺數萬儒士,血洗北宮朱雀門,誅殺數十名宗室大臣的消息開始在京畿傳開,接著迅速向各地州郡蔓延開去。
………………
大漢國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
本月初,天子下詔,廢光熹、昭寧、永漢三今年號,仍稱本年為中平六年。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單于庭,北疆諸事大議同時在三個大帳里進行,每天都有不同的區域長官聚議不同的事,爭論非常激烈,進展也很快。
大漠胡族諸部的領地劃分,諸郡縣的設立,和內郡的互市,胡騎募兵制等等一一得到確立。諸部大小王,部落大人按照大漢律,穿大漢官服,佩戴各極印綬。
有關邊郡的屯田、畜牧、互市,籌建牧馬苑,安置災民等諸事經過各郡太守的多番商談,最後也定出了較為具體的運轉之策。
隸屬於驃騎大將軍府管轄的軍屯、民屯在國淵、王修等人的努力下,諸多疑難之事也得到了解決。
李翊下令在薊城北郊的天壽山腳下築建忠烈台,以告慰大漢英魂。同時下令,將天壽山作為陣亡將士的陵園,所有陣亡將士的遺骨都將葬在這個陵園中。
………………
大漢國中平六年十二月上,冀州鄴城,銀妝素裹。
袁紹臨時居住的驛館大堂內,袁紹居中而坐,劉表、喬瑁、許攸、郭圖、逢紀、陳琳、淳于瓊等圍在四周。
劉表已經來了兩天了,袁隗讓他帶給袁紹的那個錦囊內裝的是一份討董檄文。
按照約定,袁紹拿到這份檄文後,應該立即傳遞到各地州郡,再由前太尉喬玄之子,東郡太守喬瑁舉起討董大旗,向天下人宣告討董檄文,但這份檄文到現在也還沒送出去。
讓喬瑁率先舉起討董大旗,這是袁隗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的。由於聚集各地州郡兵馬威逼洛陽的後事頗難預料,所以袁隗並不打算讓自己的家族子弟首先跳出來惹火上身,以免危及到自己和居住在洛陽的袁閥勢力的安全。
如果自己被董卓抓起來了,事情的發展就由不得自己控制了。袁隗必須要保證自已能一直控制局勢的發展,所以他挑選了和袁閥關係極為親密的喬瑁。
在目前各地州郡的官吏中,若論家世,除了袁紹袁術外,以喬瑁最為顯赫。
前太尉喬玄在中平元年病逝后,喬家遷回豫州梁國。為了躲避戰火,喬家長子喬羽攜族人遷到揚州皖城,從子喬瑁從辟於三公府。
喬家是大漢國歷代官宦世家,喬玄歷任齊國相、漢陽太守、度遼將軍,後來為九卿直至太尉,在大漢朝軍政兩界都有很大的影響和很多門生故吏。
喬玄性情剛烈,謙儉下士,子弟親屬中向來沒有因為他的關係而做到大官的。喬玄死時,家無居業,喪無所殯,為世人所稱頌。
由這樣的高門後代舉起討董大旗,必定能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擁護,而由他宣告的討董檄文,也必定能得到各地士人的認可和信任,這對舉兵威逼洛陽有莫大的好處。
其次,喬玄有數次性命之禍,但都被袁閥救下了,喬家欠袁家的人情,不答應都不行。
喬玄少時任睢陽縣功曹,他向豫州刺史周景揭發陳相羊昌貪贓枉法。周景對他頗為賞識,就派他去陳(今淮陽)查辦。喬玄至陳,盡捕羊昌所有賓客,窮究羊昌之罪。
大將軍梁冀與羊昌交往甚密,聞訊后急忙派人攜旨去救。周景恐懼,急令喬玄回到睢陽。
喬玄夷然不懼,一手拿聖旨,一手就把羊昌殺了。喬玄因此獲罪。時為太尉的袁湯非常欣賞喬玄,把他救了下來,並舉薦其為洛陽左部尉。
後來梁翼的弟弟河南尹梁不疑為泄私憤,誣陷喬玄違律把他抓了起來。袁湯再次出面把喬玄救下並派人把他送回了老家。大將軍梁翼被殺后,喬玄開始平步青雲。
喬瑁初始也不願意做這個出頭鳥。這事要是成功了,董卓失去了權柄,自己當然是位居首功,但如果失敗了,自己可就完了。袁隗後來許諾他,如果事成,奏請天子拜他為三公。喬瑁隨即決定承擔這個振興大漢的重任。
檄文沒有送出去的原因是因為檄文上的最後一句話,讓袁紹等人無所適從。
最後一句話是袁隗臨時加上去的,意思是說當今天子是董卓擁立的,等剷除奸佞后,要廢黜當今天子,扶弘農王劉辯重登帝位。
這是為什麼?當時廢黜弘農王劉辯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現在這麼說,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嗎?而且廢黜當今天子,肯定要激怒驃騎大將軍,這不是逼著驃騎大將軍和董卓聯手嗎?太傅行此必敗之招,到底用意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