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7章 謀划青州黃巾軍
如今,兗州的黃巾軍已經幾乎被李翊平定了,黃巾軍或是被招撫,或是被擊潰后俘虜,然後跟大量的流民一起,被李氏商會組織的商隊護送著去了北疆。所以,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解決青州的黃巾軍了。
然而,青州的黃巾軍可沒有兗州的黃巾軍那麼好解決了,這可是有著比較嚴密的組織的,而且規模超乎尋常的龐大。據歷史記載,在初平三年(192年)十二月,青州黃巾軍主力無條件向曹投降(不是戰敗投降)。投誠后的青州黃巾軍,連家屬在內共計百餘萬人,其中三十萬身強體健者,被曹操編成為具有相對獨立性的「青州兵」。
這可是在經歷了兩年的戰亂和飢餓消耗后的青州黃巾軍,勢力已經有很大程度的衰落了。而如今卻正是青州黃巾軍勢力最鼎盛的時候,不但人數眾多,而且士氣也相對較高。據李氏商會得到的一些消息估計,如今的青州黃巾軍,包括家屬在內,足足有兩百萬人,將近占青州總人口的一半(青州總人口只有四百五十萬的樣子),其中身強體健者超過八十萬。這些人馬,主要集中在以司馬俱、徐和、管承、吳霸為首的幾個黃巾軍首領手中。
今年春天,青州黃巾大帥管承聚集了二十萬眾,大舉入寇齊國,圍攻青州治所臨淄。大司馬、青州牧劉虞不能抵擋,只能在城裡開壇做法,向天禱告。
孔融這個北海相是董卓任命的,上任時間本來就不長,還有一多半的時間耗在酸棗了,所以他這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囂張的黃巾。
結果被身邊的名士們一攛弄,他的使命感蘇醒了,回到北海的治所據城后,立刻召集了全郡兵馬,共計三萬餘,大舉西進,與管承戰於臨淄城下。
那管承不是什麼名將,手下的二十萬兵馬也是把老弱婦孺都算在內的,雙方的人數看起來很懸殊,實際上差不多。如果再算上被圍攻的臨淄城中的兵馬,官軍的實力遠佔上風。
然而,劉虞也好,孔融也好,都是這個時代最典型的那種名士。即自己沒啥能耐,還不會用人。這二位手下的幕僚,高談闊論起來一個頂八個,一落到實務上,八十個也頂不上一個。
完美的裡應外合之計,被這二位搞成了各個擊破,被夾擊的管承打了一個漂亮的圍點打援之戰。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劉虞派出城接應的兵馬不多,被打敗后,劉虞也沒敢讓人開城門,臨淄城沒丟。
攻不下臨淄,管承也是很乾脆,他直接轉移了目標,追在孔融身後追到了北海,把這位孔夫子的二十世孫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連治所據城都給丟了,一直逃到了朱虛,才算是有個落腳點。
丁原有些感慨的說道:「好在朱虛城池頗為堅固,城內糧草也足,管承圍攻不下,只能屯兵城外。現在孔北海被圍在朱虛,也不知最後該是怎麼個了局。」
本來,在李翊率領平亂大軍東進之前,黃巾軍大帥徐和是打算率領大軍,由青州攻入兗州,北上跟黑山黃巾軍匯合的。當時,丁原整個人都嚇壞了,呆在奉高城不敢動彈,還給袁紹寫信,說是已經被黃巾軍圍困了,事實上當時黃巾軍距離奉高城還有幾百里呢。
後來李翊和公孫瓚率領大軍東進平叛,一路勢如破竹、摧枯拉朽,徐和就放棄了攻打兗州的打算,丁原這才得以解脫。現在說起孔融的情況,也是心有餘悸。
孔融被圍?這橋段聽起來很耳熟啊!李翊聽得心中一陣猛跳,是提前了,還是說歷史上的記載本就不夠明確?如果真是自己想的那個典故,會是誰前來求援呢?畢竟,如今太史慈已經在自己手下了。
好奇的他急忙急問道:「北海可有求援的使者到?」
定遠搖頭道:「沒有,管承兵馬極多,將朱虛城圍得水泄不通,又哪裡出得來人?朱虛毗鄰琅琊,就算孔北海欲求援,應該也是向徐州求援,應該不會捨近求遠才對。」
說著,丁原又嘆了口氣,說道:「大將軍,正如丁某之前說的,青州的局勢實在太混亂了,你想打敗幾路黃巾不難,但僅憑手中六千鐵騎以及公孫將軍的一萬五千人馬,深入青州的話,很容易就會陷入合圍。青州這裡不比洛陽,山勢連綿,林丘眾多,隨處都可以打埋伏,想要平定,須得以大軍四面圍剿才好。」
丁原很佩服李翊的能力,也很支持李翊的決策,青州黃巾為禍太重,如果任由他們肆虐下去,青州幾十年都恢復不了元氣。
其實,現在的青州就已經殘破非常了,等到青州境內徹底被糟蹋完,臨近的幾州恐怕也要不得安寧了。
黃巾已經縱橫齊國了,沒了這道屏障,泰山的平靜也可能被打破。若是沒有李翊,丁原自然無計可施,但現在有了精兵強將,他就可以想想以前不敢想的事了。
李翊自然不會聽丁原的,他搖頭道:「有關於如何平定青州,李翊心中已經有了些成算,今日正好請建陽兄和諸君參詳一二。」
「已經有了?」李翊的效率讓眾人震驚,才到達泰山一天,連泰山的情報還沒收集全,就已經有了攻略青州的計劃,這是什麼速度啊?
李翊笑道:「只是個大概的計劃,要做的準備很多,遠談不上具體實施……目前掌握的情報顯示,青州很亂,青州賊軍都是本地人,對地理更熟悉,接戰不利,隨便找個山林一鑽,我軍就無可奈何,強行追擊,又容易遭遇埋伏……再加上收復的地方又要駐守,貿然進軍的話,別說兩萬大軍,就算二十萬大軍也未必夠用。」
他豎起一根手指,沉聲道:「所以,最好的辦法不是主動攻進青州,而是引蛇出洞,在我們預設的戰場跟他們作戰。」
丁原遲疑的問道:「引到泰山來?能成功嗎?」
「就算我們不引,他們遲早也是要來的。」李翊用很確定的語氣說道,「先前黃巾雖然猖獗,但很少攻打郡城,更別提州城了,因為他們沒有攻城器械,拿堅城厚壁一點辦法都沒有。可是現在,他們已經開始圍攻臨淄了。諸位覺得這說明什麼?」
剛剛加入李翊軍中不久的徐庶首先開口道:「要麼是他們的實力和胃口已經足夠大,要麼就是他們的補給已經出現短缺,亦或二者兼而有之。」
他是新人,年紀又最小,自然只能做那引玉的磚頭了。
徐庶回答得很流利,然後話鋒一轉道:「可是,主公,就算如此,青州黃巾可以選擇的路線也很多,比如渡河去冀州,或者從濟南國攻進濟北,進而攻略東郡,與黑山賊匯合,你怎麼能確保讓他們來泰山?」
微一停頓,徐庶又補充了一句:「主公的戰略雖然沒錯,但青州黃巾的數目何等龐大,一旦開始移動,憑目前的兵馬能否戰而勝之,並聚而殲之?」
李翊笑道:這個嘛,就要大家一起動動腦筋了。目前做的布置採取的是雙管齊下的套路,一方面整軍備戰、安頓內部,另一方面健全諜報系統,並以之向青州滲透……」
如今李翊雖然只帶了六千鐵騎,但是軍中卻是猛將如雲,謀士如雨。武將方面,典韋、太史慈、宇文成都、陸文龍、黃忠和魏延六員大將,個頂個的厲害;而謀士方面也是絲毫不弱,甚至更強,徐茂公、劉伯溫、郭嘉和徐庶,哪個不是最頂尖的謀士?
現在李翊的計劃就是用徐茂公等人制定作戰計劃,然後由麾下大將去執行。
原本的典韋、太史慈、宇文成都和陸文龍已經在軍中各有負責,倒是新近加入大軍的黃忠和魏延,要進行明確安排。
李翊看向黃忠,說道:「漢升,我本來想讓你去統帶弓弩兵,後來想想,覺得有些大材小用……」
把武將招入麾下,不能就那麼放著,要用起來才行。只是有個問題很麻煩,那就是李翊現在帶在身邊的力量有限,並不能為黃忠和魏延做最終安排。
最合適黃忠的位置,似乎是統帶弓弩手,但見識過真正的會戰之後,李翊的想法已經改變了。在會戰之中,弓弩手其實不是獨立成軍,而是作為陣列戰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存在的。
軍隊中的弓弩手講求的不是射術精準,而是要求號令劃一,發動齊射時,對指定的目標區域造成最大的打擊。讓黃忠去統帶弓弩手,就等於將這位名將放在普通校尉的位置上,浪費資源。
黃忠不動聲色的聽著,他心中有傲氣,不願落於人后,同時他也相信名震天下的驃騎大將軍,相信對方費盡心思的招攬了自己,不會將自己擱在一邊不予理會。
實際上,他自己也很猶豫,不知道自己在北疆軍中到底如何定位,因為北疆軍中的猛將實在是太多了,而他又是來的最晚的兩個之一。
所以,對李翊的安排,黃忠未嘗不是充滿了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