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奏對
地中海世界對於東方海洋的探索和征服,是歷經了漫長的歲月的,從法老尼科派遣迦南水手進行環阿非利加洲航行以來,經歷漫長世代的變遷和演變,到了大希臘世界那些勇敢和聰慧的水手認識發現印度洋上貿易風的規律后,這個貿易的規模和程度更是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對西方世界的影響和涉及也是更加的深遠。依靠著帆槳船,羅馬就控制了印度洋貿易,使得阿拉伯人的葉門諸王國崩潰。
但是東方海貿的真正開創和擴大,還要等到布魯托歷670年秋季,奧勒略皇帝在泰西豐最終下定決心,發誓一定要打通從海上前往絲綢產地的道路那一天。
從這一天以後,羅馬的航海技術就奇迹般的迅速發展起來,傳統地中海式樣的槳帆船被大型的三桅方帆船取代,這些完全依賴風力的長寬比為三比一的大船,雖然在航速和靈活程度上遠遠的不如帆槳船,卻勝在續航力和裝載量。
依靠著六分儀、星盤等航海儀器,地中海民族在脫離了那個熟悉的安全的內海后,穿越尼羅河運河,疑慮重重的駕馭著這些笨重的大帆船進入紅海,在貿易風的驅動下向東方破浪而去。而在布魯托歷672年,另一個精幹的探險船隊通過赫拉克勒斯之柱,去探索那個神話中的大西洲島嶼。
那些大船深深的改變了這個世界,而在那一天到來之前,這個星球上的人類,依然過著祖先留下來的那種傳統的農業和商業生活。
在遙遠的東方,正是劉宏登基一個月的日子,在這第一個月裡面,除了盛大的儀式和隆重的典禮引人注目外,就是朝廷的人事調動和升遷通知了,
穎川荀氏出名的子弟,前越巂太守荀翌,就被掌握朝廷命脈的大將軍竇武徵辟,先前那些受到打擊和摧殘的黨人,也被朝廷和州郡平反,關押在監獄的、躲藏在山林的,逃匿在外地的,都紛紛的出來做官,當迎接他們的硃色公車滾滾的駛過官道,天下的讀書人都一個個揚眉吐氣起來,他們在桓帝朝所受到的壓迫,和三木的血腥境遇,就都在新朝的天空下溶解無遺,智食階級的風骨和人格,在二十年的和光同塵后,又重新的發揚光大起來。
在這一個月的典禮和儀式中,畢煒可是相當的忙碌,這位新任的中常侍,已經全身心的投入到嶄新的工作中去了,大將軍交給他清理內宮的任務,雖然多次借故后延,卻也到了不得不開始的時候。
桓帝朝宮女數目眾多,鼎盛時一度達到六千人,服侍洒掃者倍之,畢煒所要裁的,便是這一部分,外戚所預計的畢煒和閹宦發生衝突,鷸蚌相爭的情形,由於畢煒和曹節達成一致,故而只是在表面上裁撤了宦官集團的部分成員,卻又在暗裡把他們補了回來。
聽聞裁減人員,宮內各方面都是奔走遊說,那些普通的宮女自然都是想要離開這個籠子的,但是也有人願意留下,特別是一些為宮廷服務了半生的老人,這種種意願夾雜在一起,也著實令畢煒好生為難。
他明白自己若是稍有不慎,就要得罪一大批人,以後的道路就是兇險重重。即便是有了曹節的默契,他的行動依然遇到巨大的阻力,很多勢力都請人來遊說他和司馬防,有賄賂和送禮的,也有威嚇和勸誡的。要是自己沒有和宦官集團達成妥協,還不知道自己要得罪多少人,在這宮廷政治間碰的頭破血流。外戚的險惡用心,在這個時候才顯露出來。
好在畢煒手下也雲集了一小批人手,這些人都是宮中積年的老吏,也有外戚和宦官為了監督他而放進來的。他憑藉著這五十來人,在九月開始的時候,終於拿出了一個裁撤章程來。
人事大權,想來是宮中命脈,令外戚和宦官們沒有想到的是,畢煒藉此機會加強了自己在宮中的地位,進一步坐實了那個帝師的身份。
他們自然心有不甘,但是畢煒虎虎生風的揮舞著太后和大將軍的詔書,又有著皇帝的認可,反對者只有吃鱉的待遇了。
九月五日,畢煒的裁撤章程遞交到太后那裡,計劃把宮內現有的三千名宮女裁減到八百人,其他的僕役也都要裁減到一個較低的數字。
從感情上說,曾經受到先皇冷遇的太后是巴不得宮內的女人越少越好,但是她仍然謹慎的把畢煒召去聞訊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畢煒和司馬防也就由此通過連接南北兩宮的漫長飛廊,踏入了從未涉足的皇太后的北宮世界。
這條連接南北宮的飛廊,還是周朝時候的建築,秦朝時候李斯之子李由任三川郡守的時候,又曾經翻修。劉邦最早在洛陽登基,還沒有來得及封賞將兵,曾經在張良的伴隨下在這條飛廊上窺視將兵對封賞的反應。有漢一代,太后權勢極大,在長安的時代,長樂宮中的命令就是未央宮人不能夠反駁的,在光武中興之後的大多數時候,北宮的太后和外戚集團更是通過這條秘密而安全的飛廊遙控著南宮的小皇帝。
站在飛廊之上,可以看見下方的城市和街巷。於千萬人之上,俯視著芸芸眾生,遙想一代代的帝王和后妃就從這裡經過,畢煒簡直就要生出「大丈夫生當如此」的感覺。
當今的皇太后竇妙,雖然只是芳齡二十的妙齡女子,卻精通宮廷政治,具有著自己的主見和心機,在朝政上,她大多數時候會聽從父親竇武的主意,但是在宮廷事務上,她的意志就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即便是大將軍,也不能改變她的主意呢。
不過畢竟是從小就入宮的小女子,雖然知書達理,卻也容易被感情和眼淚所蒙蔽,歷史上正是她被曹節的眼淚打動,保留了曹節的官職,才釀成了後來的政變。
畢煒一路上暗暗回憶這位竇妙太后的生平,揣摩著她的性格,這皇后十五歲入宮,雖然貴為太后,卻被皇帝遺棄,宦官發動政變之後,就把她囚禁在光武皇帝曾經拜將而聞名的南宮雲台,把竇氏全族流放到日南郡,熹平元年竇太后的母親在比景病故,太后憂思成病,也於六月初十日在南宮雲台去世。她死之後,宦官們竟用一輛破車裝著太后的屍體放在城南一個宅院中。幾天之後,曹節、王甫打算用貴人的禮節為太后發喪,靈帝沒有同意。曹節等又想把太后葬於別處,不和桓帝合葬。劉宏也拿不定主意,於是詔令公卿會議討論。會上,大家觀望了很久,卻都不願意先說話。最後廷尉陳球說:「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臨天下,宜配先帝,是無所疑。」宦官趙忠連譏帶諷,威脅陳球,陳球卻毫不畏懼,太尉李咸也表示支持。曹節、王甫則強調「竇氏罪惡」,劉宏的母親、新太後趙嬈忌恨竇妙不讓她隨兒子上雒,也力議其非。李咸再次上疏,認為「后尊號在身,親嘗稱制,且援立聖明,光隆皇祚」,甚至說:「太后以陛下為子,陛下豈得不以太後為母!」這才使靈帝同意了「合葬宣陵」的主張。
雖然這是一個一生不幸的女子,但是在這時候,還是貴為母儀天下的太后,手中有著畢煒難以抗衡的權利,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小心來準備這次召見,一入北宮,他回過頭去望了司馬防一眼,他也是表情莊重滿臉嚴肅。
一定要讓太后同意他的裁員計劃,這樣,在宦官和外戚矛盾的總爆發之前,他才能得到足夠的權力,來積攢力量,從而在這場大衝突中獲得豐厚的利益。
一入北宮,畢煒就發現那些守衛宮禁的虎賁軍士和宮人宦官們滿含笑意,有些放肆的還當場笑出聲來,這也難怪,以士人身份任中常侍的,這一百年來,還從來沒有過呢。中常侍也就成了閹宦的代名詞,若是突然看見中常侍是個真正的男人,大家都難免有些大驚小怪。
經過眾多的門戶,終於見到了太后,畢煒頓時眼前一亮,竇妙從小就被公認是美女,但在他看過的影視資料中,太后都是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太太,要不就是個嫉妒心極強的中年黃臉婆。
儘管他知道竇妙的情形,可還是難免先入為主,心中自動的將竇太后和照片中那些滿清宮妃掛起鉤來。
行過跪拜大禮,畢煒便抬眼向上位者瞅去。
只見上座二人,都是二十來歲的女孩子,即便是以後世的審美標準,也都是極為出色的女孩子。其中一個女孩子坐在寶座上,正是太后竇妙。另一人侍立於旁,一身名貴服色,顯然不是平常宮女。
竇妙滿頭珠翠,五官秀氣絕倫,雖然是為太后還沒有多久,身上的皇家氣息卻已極重,積威之下,畢煒不敢多看,但仍然判讀出這是個個子不高,玲玲瓏瓏的女孩子。
另一個女孩子身材欣長,雲鬢高聳,金步搖無風自動,一張俏臉卻板的緊緊的,丹鳳眼微微眯起,有著說不出的媚態,偏偏兩道細細的斜飛入鬢的眉毛又給她平添了三分的英氣,她身上兩種氣質氣質完美的糅合在一起,眼波一掃,就令畢煒心神一顫。
「太后,這也是中常侍,怎麼鬍鬚還在,聲音也很粗,完全是男人的樣子嘛?」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