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名府
李龍飛做了參將,按理說要去大名府拜謝,但是因為自己對梁中書的歷史觀感,以及月夢嬌的關係,李龍飛實在不想與梁中書來往,梁中書可謂是月夢嬌的殺父仇人!自己去了話,月夢嬌雖然不會怪罪,但是李龍飛自己也會心裡不痛快!
李龍飛模稜兩可地推說自己有事,讓王進去大名府代辦諸事。雖然陳希遠等屬下們不敢支聲,但是立即遭到了王公公、王進兩人的訓誡,連黃炳亮也小聲地勸說。
李龍飛思潮洶湧,心緒不寧,從內心來說,特看不起象梁中書這種竊據高位又瞻前顧後、貪生怕死之人。這些人平時不顯山露水,甚至都是大氣凜然、一心為公的形象,辦理芝麻小的事情,能把困難說得天花亂墜,扯皮不斷,就是不見行動,更生怕行差踏錯。仔細觀察,這種人空談仁義,排斥武力,在和平年代本無可厚非,施仁政,廣招人才,籠絡民心,展示出高超的政治手腕,說不定還能名垂青史,但在外藩虎視、禍亂邊疆年代,倘若只注重仁義教化,別人會順耳聽從嗎?會跟隨著你的步伐行動嗎?
在這北宋末年這個時代,外有作亂外藩,內有叢生匪盜,真是天地變異,民不聊生。仕大夫們與宦官們勾結,把武將們死死地踩在腳下,弄得這三邊之地,軍中為帥者竟是不通武功的文人。結果可想而知,丟城失地不在話下,甚至連仗都沒打,就開始賠款納地,令人目瞪口呆的是,這等賣地、賣國的成徑以後竟然變得自然起來。人不能單條腿走路,文武兩途也是如此,正如二十世紀偉人鄧公有言,兩手都要硬,都要強,都要抓,這才是硬道理!萬事萬物都是一體兩面,分前後,分左右,分上下,平行對立,平衡發展,就是這個理!
當然,李龍飛不是憤青!現在時已到,勢未成,俗話說天時地利人和,凡事講究順勢而為。李龍飛能做的只有營建格局,只有造勢變化,使得自己與時勢合拍,故而,在大勢之下,雖然不會與蔡梁之流合污,但是官吏軍隊都在其手中,同流並非不能,而是不得不為啊!蔡梁之流標榜自己為儒家代言人、正規科舉出身的仕大夫文人,站在了道義的至高點,把持了話語權、審判權及決斷權。
更何況仁義孝順、謙和友愛、平家治國的儒墨等家思想,歷經千秋萬代,已深入到所有華夏兒女的骨髓里,是中華民族兒女共有的精神財富,李龍飛自己又何能例外。與北國三嬌之間營造的夫妻之愛、家的溫情,與黃炳亮之間的兄弟情義、熱血豪情,與屬下們之間互助友愛、浩然坦蕩的相交,無不都是這些精神財富的體現,這並不僅僅只是那些仕大夫精英們的專利,同流而不合污,並不可恥。
有些事只能違心去做!
在王公公、王進二人的多次要求下,李龍飛不得不同去大名府,拜謝梁中書這個上司。仔細想來,梁中書的泰山大人蔡京,當朝宰相,門生遍地,權勢滔天,可自己羽翼還未夠豐厚,這微薄的勢力哪裡能擋!自信是建立在自身的實力上的,現在山寨受兵源所限,兵力不足,既便把所有幽雲及大名府山林中盜匪整合起來,也倒騰不出什麼花樣來。自己想要發展,不可能僅在山林中隱居避世,屬下們也不可能僅在山林中立身安生。為了屬下們的名位,為了自己的隊伍有個名正言順的稱謂,也不得不去大名府走一趟。李龍飛從好處著想,自寬自解,心中安慰了許多。
李龍飛見王公公一臉的官場笑容,王進則是真誠的焦急模樣,該是表現一下忠心的時候了吧!忙心思一動,隱匿起自己的真實意思,臉上故意表露出躊躇,再無往日一般洒脫,猶豫不決般地說道:「王公公、王將軍,我是心懷氣憤,那梁中書……梁…大人…」
王進想要起身阻止李龍飛說下去,卻被王公公阻止。王公公面含嚴肅,說道:「李參將,你有何高見?你放心,也不用怕,你有什麼氣憤,大膽地說出來,是非曲直,我來為你們作主!我倘若做不了主,就由皇上來作主!」
李龍飛裝作氣憤樣子說道:「王公公,我是你親自提拔上來的,謝你盛情。為什麼要去拜謝梁中書!再說王進將軍,本是禁軍教頭出身,可謂是根正苗紅,來到這邊軍之後,梁中書不但不給予重用,反而讓他僅僅訓練士兵,末將心中不服!現在王將軍能得以坐鎮邊關營寨,還不是王公公您親自來提拔!我們要謝也僅僅是您王公公!」李龍飛的話說得量大音宏,鏗鏘有聲,震得眾人耳鼓嗡嗡作響,顯然心中已是氣憤到極點。
王進臉色複雜地嘆息一聲,王公公倒是滿面含笑,顯然對李龍飛的表現十分滿意,心中再無懷疑,鼻子皺了一下,想哼一聲卻沒出來,嘴中打著官腔,笑道:「李參將雖然說的倒也有點理由,但是你膽子也太放縱了點。當然了,你本是山中好漢,不識官場禮數,而梁節度使呢,卻是胸襟寬廣、眼光遠大之人,應不會與你斤斤計較,不過我可要提醒你,下不為例,這次也就算了,本公公饒恕你這次,就當你未說過這話,你可聽明白了?」
李龍飛心中明鏡似的,高聲答道:「末將明白,一定牢記王公公的囑咐及調遣。」
王公公點了點頭,繼而側身對王進說道:「王總兵,我準備直接回大名府府衙,你和李參將也一同去吧。」
王進說道:「李參將既然要去拜謝梁節度使,不能空手去吧。總要回寨去準備一下,耽擱您一天,我們明天出發吧?」
王公公阻止說道:「現在天氣寒冷,說不定就會下雪,還是馬上出發的好。李參將不是給我準備了一份禮物嗎?李參將年輕能幹,也是我極為欣賞之人,也不用客氣了,就用那一份吧。」
李龍飛忙說道:「王公公,這萬萬不行,怎麼少得了您這一份呢。」
陳希遠見彼此不停推讓,忙從身上取出銀票伍萬兩。王公公假意推拒了幾次,就從容地收於懷中,當然與李龍飛的關係自然也更顯親近些。
縱馬南返,沿途有驛站休憩,走走停停,倒也並不辛苦。一路上,王公公是刻意拉攏,李龍飛是故意討好。王公公不時地指點李龍飛的為官之道,特別是朝廷關係學,王公公教得細心,李龍飛學得認真,一個口若懸河,一個點頭不止。剛進大名府城,兩人就好似多年不見的好朋友般,彷彿再也不作一層防備,而無話不談了。不過,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李龍飛說話粗野,放縱任性,顯得毫無機心。
大名府守門官見是監軍王公公車駕,哪敢阻攔,忙派出手中得力士兵鳴鑼開道,直達監軍督軍府衙。李龍飛第一次進入古代的城池中,真有如劉姥姥進大觀圓般,百看不厭。大名府無愧於掌控數個州府之城,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入目所見,沿途酒肆、茶樓及布鹽糧油等店鋪密集林立,裝潢豪華的高牆大院也有不少。街坊兩邊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群,煙花樓上的布簾隔擋的窗戶中,不時傳出放蕩勾人的浪笑聲。
進入督軍府衙,洗漱用餐完,由於連續車馬縱騎,眾人已是疲乏困頓,都早早歇息。睡夢中的人們均是不知,天氣倏變,整個夜晚狂風暴雪。等到天明,暴雪卻停了,留下了一片銀色世界,再不見一點雜色。
李龍飛清早起來,目睹這一片潔白的天地,心情頓時好了起來,原本心中滿腔的不快已消散無蹤,反而泛起一股遊覽起這大名府城的興趣來!李龍飛借口要熟悉大名城中的風土人情,要帶著眾人去逛街,就是不提去見梁中書這個上司。王公公雖然心有所疑,但仍然派出親兵帶路,王進也不好單獨去拜見梁中書,只得與李龍飛一路去了。
李龍飛與王進、黃炳亮在前,後面是四五十人的親兵隊伍緊緊跟隨,在這積雪遍地的街道上,相對於滿街稀稀拉拉的行人,顯得聲勢浩大、殺氣騰騰,牛皋、李達等人均是威武高壯之人,氣勢自然不凡,所帶的親兵哪一個不是江湖好漢、武功高強。不少行人駐足觀看,膽量小的人連忙避讓,唯恐受驚。李龍飛卻毫無顧慮,邊走邊問,時而四下張望,時而走到各家店鋪前,盤問不休。
李龍飛遊興正盛,雖然冷風浸骨,但是腳踏雪地,纖塵不染,滿目都是亮晶晶的銀裝,空曠白凈,賞心悅目,不外如是。
眾人走走停停,王進、黃炳亮等人已是司空見慣,但李龍飛卻是南方人,真正見過瑞雪漫地的時間,卻是那已過去的遙遠童年。記得小時候,即便在南方,雪達近尺,河面冰封,孩子們堆雪人、打雪仗,樂趣無窮。隨著年歲漸長,氣候異常,雪下得薄了,下得時間短了,這雪白的世界也漸漸見得少了。現在久違的場面又見來臨,心情久久激動,但玩興過後,細眼打量,周圍一切都是那麼陌生。這已是物非人長,童趣不再,時光難返,心境已是完全不同,這樣細想,不免惆悵,遊興頓時減滅。在眾人的一力推介下,同去大名府第一樓麗花樓飲酒了事。
進入麗花樓內,庭院裡面一片嘈雜。原來卻是兩個威猛漢子在院落空地上正扯著嗓門對罵,四合院落的過道檐廊上,站滿了好事的閑人,並不停地發出尖叫聲,推波助瀾,那唯恐天下不亂的種種樣兒,猶令人覺得好笑。聽著黃炳亮的介紹,這兩人卻是江湖上大大有名,正是後來的梁山好漢浪子燕青,以及青面獸楊志二人。
這兩人放著一身本事,象潑婦罵街一般,只動口,不動手,卻是怎麼回事?李龍飛大感興趣,頓時往兩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