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讀史之謀士劉曄(一)(其中部分轉載)
後漢三國時期的謀士劉曄,是一個比較特別的人物。雖然說同屬一流謀士,但又不是諸葛亮、荀彧、郭嘉的那種類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實施起來的效果立竿見影,而是說出來的意見、籌劃好的謀略,多數要到事後才能證明是對的,而往往到了那個時候,當初不聽他意見者都後悔不已;另一方面,劉曄的人物品藻功夫似乎比他的謀略水平還要高出不少,他品評的人物最後都**不離十,幾乎完全和他當初的預料一樣;歷經三朝,算是元老了,官也做的不小,但最後的結局卻是被自己的君主和同僚合份暗算,發狂憂鬱而死;在他的人生經歷中,還隱藏著兩段歷史公案等待後人去揣摩、去破解。本文就來介紹一下這個奇特的謀士。
一
劉曄(179---234),字子揚,淮南成悳(今安徽壽縣)人,出身高貴,是漢光武帝劉秀兒子阜陵王劉延的後裔。父親叫劉普,母親名修,劉曄還有一個比自己大兩歲的哥哥劉渙。劉曄七歲時,母親病危。臨終前,她告誡兩個兒子:家裡有個女侍諂害人的毛病,自己死後必定為禍家族。並希望兒子長大后能除掉這個女侍。果然等到劉曄十三歲那年,他告訴哥哥之後,衝進內室,將那侍者殺了,然後直接前往目前的墓地拜祭。父親劉普大怒,而劉曄則冷靜地告訴父親這是母親的遺命。劉普大為驚訝,「心異之,遂不責也」(1)。後來,來到揚州避禍的名士許劭見到劉曄,對劉曄大為讚賞,說他有佐世之才,年紀輕輕的劉曄從此成名。
後漢末年,揚州一帶的局勢混亂,戰亂不止。加上鄭寶、張多、許乾等為首的豪俠之士縱橫揚州,使局面更加複雜。這時的劉曄是什麼做法呢?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記載,使得後人對這事劉曄的行為大感疑惑,成了一樁歷史公案。關於這個問題,在此略做考證。
《三國志劉曄傳》載:
揚士多輕俠狡桀,有鄭寶、張多、許干之屬,各擁部曲。寶最驍果,才力過人,一方所憚。欲驅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曄高族名人,欲強逼曄使唱導此謀。曄時年二十餘,心內憂之,而未有緣。會太祖遣使詣州,有所案問。曄往見,為論事勢,要將與歸,駐止數日。寶果從數百人齎牛酒來候使,曄令家僮將其眾坐中門外,為設酒飯;與寶於內宴飲。密勒健兒,令因行觴而斫寶。寶性不甘酒,視候甚明,觴者不敢發。曄因自引取佩刀斫殺寶,斬其首以令其軍,云:「曹公有令,敢有動者,與寶同罪。」眾皆驚怖,走還營。營有督將精兵數千,懼其為亂,曄即乘寶馬,將家僮數人,詣寶營門,呼其渠帥,喻以禍福,皆叩頭開門內曄。曄撫慰安懷,咸悉悅服,推曄為主。曄睹漢室漸微,己為支屬,不欲擁兵,遂委其部曲與廬江太守劉勛。……時勛兵強於江、淮之間。孫策惡之,遣使卑辭厚幣,以書說勛曰:「上繚宗民,數欺下國,忿之有年矣。擊之,路不便,原因大國伐之。上繚甚實,得之可以富國,請出兵為外援。」勛信之,又得策珠寶、葛越,喜悅。外內盡賀,而曄獨否。勛問其故,對曰:「上繚雖小,城堅池深,攻難守易,不可旬日而舉,則兵疲於外,而國內虛。策乘虛而襲我,則后不能獨守。是將軍進屈於敵,退無所歸。若軍必出,禍今至矣。」勛不從。興兵伐上繚,策果襲其後。勛窮踧,遂奔太祖。
另外一段史料出自於《三國志魯肅傳》:
劉子揚與肅友善,遺肅書曰:「方今天下豪傑並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還迎老母,無事滯於東城。近鄭寶者,今在巢湖,擁眾萬餘,處地肥饒,廬江閑人多依就之,況吾徒乎?觀其形勢,又可博集,時不可失,足下速之。」肅答然其計。葬畢還曲阿,欲北行。會瑜已徙肅母到吳、肅具以狀語瑜。時孫策已薨,權尚住吳,瑜謂肅曰……肅從其言。瑜因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不可令去也。
這兩個同出陳壽筆下,但是意思卻是截然相反,顯然有一個是錯誤的。到底孰是孰非,一千多年以來一直存在著爭論。
要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三國志劉曄傳》這一段記載的真實性如何。筆者認為有幾點疑問。從前面所引原文來看,其實說了兩件事情,一是殺鄭寶,二是助劉勛。劉曄去殺鄭寶的起因,是因為曹操使者的到來,這裡就有三個疑問。
一是曹操的使者為什麼不去直接找擁兵自重的鄭寶,而是來問一介書生劉曄?難道這時候的鄭寶已經打起了反曹的旗號,又或者是鄭寶此時南遷打算去投靠已經佔領江東大部地區的孫策?既然劉曄殺了鄭寶之後對其手下說的是奉了曹操的命令,那麼就說明鄭寶的這支隊伍至少還是聽從曹操或是以曹操為首的東漢王朝的話的,那麼曹操的使者在接劉曄前後,就完全有可能去找鄭寶談談了,而劉曄也沒必要直接把鄭寶殺掉來解決問題呀?!
二是劉曄殺了鄭寶之後,為什麼把其手下交給劉勛而不是給曹操的使者。要知道此事的劉勛是袁術的手下而非曹操集團的成員。
關於第二個疑問,清人何焯認為:
(劉)曄觀「漢室漸微,己為支屬,不欲擁兵」,此時曹氏代漢之勢未成,以「支屬,不欲擁兵」,乃曄後來飾詞(2)。
方詩銘先生也認為:
《劉曄傳》所述,則是劉曄此後的諱飾,歷史真相併非如此(3)。
第三是劉勛失敗后劉曄的去向。如果說劉曄是隨劉勛一起投奔曹操的話,那時間應該是在獻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但是卻把在裴注《傅子》中介紹的曹操徵召劉曄、蔣濟等人的時間提前了近十年。
綜合以上觀點,筆者認為:從當時的時局和劉曄的性格和行事作風來看,劉曄並沒有在獻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殺了鄭寶,也就不可能把鄭寶的上萬手下交給劉勛這個曹操的對手的。
既然劉曄本傳的記載不可靠,那麼《三國志魯肅傳》的可信度又如何呢?
宋人司馬光在其《資治通鑒》中就沒有採用《三國志魯肅傳》的說法,他認為:
肅本傳曰:劉子揚招肅往依鄭寶,肅將從之,瑜以權可輔,止肅。按:劉曄殺鄭寶,以其眾與劉勛。勛為策所滅,寶安得及權時也?(4)
清人梁章鉅也說:
按:子揚即劉曄之字。據《(劉)曄傳》,曄為鄭寶驅逼,欲赴江表,曄謀殺之,是曄本非鄭寶黨與,豈有勸魯肅從寶之事?宜為溫公所不取也(5)。
此二人的分析的基礎,是在於對《三國志劉曄傳》記載的可信上。也就是說如果《三國志劉曄傳》得記載不可信,那麼所有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田餘慶先生認為:
孫權統事以後陸續出仕的北士,對孫吳統治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這些人,如魯肅、諸葛瑾、嚴畯、步騭等。孫策渡江時已經來到江東,但是都與孫策保持距離,不為孫策所用。以魯肅為例,魯肅本與周瑜友善,二人同時渡江,但是魯肅並不親附孫策,欲從曲阿北歸巢湖以就鄭寶,因周瑜力勸而止(6)。
方詩銘先生指出:
如果將《劉曄傳》和《魯肅傳》關於劉曄與鄭寶之間的關係綜合加以探討,歷史真相應該如此:《魯肅傳》所載劉曄與魯肅的書信,所表達的是劉曄對鄭寶的及其欽佩之情,這應該是真實的;《劉曄傳》所述,則是劉曄此後的諱飾,歷史真相併非如此。
綜合以上的專家、學者的觀點,筆者認為歷史的真實是這樣的:劉曄身處錯綜複雜的揚州,對於鄭寶這支割據勢力仰慕不已,寫信給早已結識的魯肅,推薦魯肅一起加入鄭寶的隊伍。只是由於周瑜的及時介入才未能如願。而鄭寶的結局雖然不得而知,但從後來事態的發展來看,其勢力幾年後被消滅或被收編,劉曄只能繼續待在揚州,以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