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花謝孟買(一)
斷斷續續的飄了近3天的風雪終於在此刻徹底的終止了,在剛剛獲得獨自的錫金王國,位於首都甘托克市郊的機場之上,一架架這幾天來不停從拉薩冒著風雪將補給物資運低這裡的中國空軍運-8S型中型軍用運輸機正整齊的停放在跑道兩側的停機坪上,從緊張的飛行中解放出來的中國空軍的飛行員們輕鬆的和自己所駕御的雄鷹旁與擔任著警戒任務的中國陸軍士兵們閑話著家常,戰線的推移已經讓這裡從前沿變成了後方。
「各先遣突擊集群的進展如何?」此刻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軍長李光漢少將正乘坐著新型的越野指揮車與集團軍軍部的車隊一起行進在前往乃堆拉山口的公路之上,經過中國陸軍工程兵數十個小時的強修,數條從乃堆拉山口延伸到西里古里走廊的臨時戰備公路網已經基本成型,擔任集團軍前鋒的第149機械化步兵師和集團軍直屬裝甲旅的主力已經通過這些臨時公路網開赴前線。
按照前蘇聯陸軍「蘇式閃電戰」的理論,為了保證行進的速度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從團級到集團軍各級部隊都組建了先遣突擊集群,這些先遣突擊隊在主力部隊前方30到40公里的區域內運動。藉助其強大的火力和機動型粉碎敵軍的小規模抵抗,這些可以保證主力部隊始終保持縱隊行進,而不必展開戰鬥隊形。根據前蘇聯陸軍機械化部隊快速推進的經驗,部隊從行進狀態展開成戰鬥隊形,特別是大部隊展開成戰鬥隊形往往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因此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開始蘇聯陸軍便十分重視先遣部隊的組建,以保持強大機械化集群的進攻速度。
在開闊地形之上展開裝甲突擊之時,蘇聯陸軍往往以一個摩托化步兵團、一個坦克加強營(有時甚至為團)和一個野戰炮兵團組成的先遣支隊。而進攻敵方擁有防禦工事的築壘地帶時,紅軍更往往以車載步兵、自行火炮、火箭炮、野戰炮部隊和大量工兵組成攻堅力量。這些先遣部隊所承擔的作用是在高速運動之中為主力部隊撕開缺口,所以在遭遇敵軍頑強抵抗的要塞時,他們往往不會展開攻堅戰,而是迂迴到敵軍的翼側繼續前進,消滅拔除釘子的任務往往交由主力部隊的第一梯隊,有時甚至是第二梯隊來承擔。而與此同時,先遣支隊則將繼續向前推進,對敵軍防禦縱深持續施加壓力。
在建國初期,年輕的新中國曾在各個領域都以蘇聯「老大哥」為師,以「鐵腳板」踏平了蔣家王朝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面對席捲東歐、北亞的蘇聯紅軍時,又何嘗不想一嘗「鐵馬鋼刀、氣吞萬里如虎」的快感。陸軍由騾馬化向摩托化和機械化的轉變其實早在建國后的第一個十年便被提上了日程。1955年剛剛走過朝鮮戰場的硝煙,在用鮮血和生命體會了現代化立體戰爭的威力之後,中國陸軍終於獲得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利用蘇聯紅軍撤防旅(順)、大(連)的機會,接收蘇聯紅軍第7機械化師的全部重裝備,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4軍第190陸軍師為主體,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現代意義上的機械化部隊—第1機械化師。
第1機械化師是我軍第一支由機械化步兵、坦克兵、炮兵、高炮兵等兵種組成的合成戰術兵團,成為我軍有史以來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快速機動部隊和足以應付突發戰士的裝甲突擊力量。但是面對當時國內百業待興的殘酷現狀,以及兄弟部隊依舊停留在騾馬化的情況之下。這一支部隊的出現,註定只能為實現中國陸軍的裝甲化和機械化探索積累經驗。雖然在1958年10月舉行「濱海防禦戰役中機械化師的機動作戰」演習中,該師連續成功完成了防空降、反突擊以及向新的方向實施機動作戰等科目,但是最終等待他們的卻依舊不過是曇花一現式的輝煌。在現實的無奈面前,中央軍委先後減編了該師所屬的榴炮團和重型坦克團,重新將其列入了普通部隊的序列,將機械化步兵師的理念重新鎖進了保險箱。
在此後漫長的歲月里,年輕的中國陸軍所能作的惟有等待和彷徨。整個60年代,在東、西兩大陣營在冷戰的陰霾之下,努力提高著己方地面部隊的裝甲突擊與反突擊能力之時,中國陸軍卻不得不面對長時間的政治學習、政治鬥爭以及支「左」、支「農」,忙碌於水利生產,國防施工的工地之上。在技術裝備之上中國陸軍普遍訓練不足,基本技能水平還依舊處於業餘狀態。直到1969年,才有部分野戰軍被改裝為摩托化;1985年,全軍才最終全部淘汰騾馬化,改裝為摩托化,部分駐防關鍵地域的精銳摩托化野戰軍才有機會重新開始向機械化方向發展的嘗試。長期以步兵為主的中國陸軍才第一次開始組建了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電子對抗兵、步兵、防空導彈兵、航空兵等諸軍兵種合成的集團軍。直到1989年,中國陸軍的普遍機械化水平甚至還不如二戰後期蘇德戰場之上交戰雙方的水平。
雖然在這些歲月里,中國陸軍並非沒有輝煌的勝利,從中印邊境衝突到中蘇珍寶島之役,再到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陸軍在面對技術裝備略強自己的對手時,絲毫不處於下風,甚至多以完勝收場。不過在微笑背後,卻是不可迴避的無奈,中國陸軍所依仗的依舊是步兵「大無畏」的勇氣,以及「200米見真功」的近戰技術,憑藉著射擊、投彈、刺殺和土工作業方面強悍的單兵素質將對手驅逐出了戰場。嚴格意義上講中國足以傲視世界的是「步兵無敵」而並非「陸軍第一」。
經過了改革開放以來的脫胎換骨,中國陸軍從終於在一次次的軍事演習之中,真正感受到了屬於自己的「裝甲雄風」,不過面對自己祖國圍繞四周的高山、雨林、海峽,中國陸軍剛剛獲得的地面裝甲突擊能力似乎只有在三北地區的平原和沙漠之上可以一展身手,但是在這條戰線上所要面對的卻是比自己剛為強大、且更富有進攻精神的機械化軍團。在他們面前,中國陸軍更多的時候只有玩防守反擊的餘地,而沒有鐵騎奔射的資本。最終走出了機械化時代的中國陸軍更多的課題是泛海登陸的兩棲突擊以及儘快趕上世界各國新時代信息化的浪潮。
終於今天在翻越了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之後,平坦如砥的恆河平原終於一覽無餘的展現在了中國陸軍的兵峰之下,在過去近半個世紀只能出現在每一個中國陸軍戰士夢中裝甲突擊戰術終於可以化為了現實,這一份壓抑已久的渴望最終化成了不可遏止的欣喜和張揚,中國陸軍的戰車們第一次宛如脫韁的野馬一般在敵國的領土之上縱情的咆哮和馳騁起來。或許印度陸軍很難理解眼前的這支軍隊如何如此勇猛,但是很多時候他們可以抱怨的只能是自己長期的人品問題終於爆發了。
雖然剛剛完成了在東南亞地區的部署,經歷了馬六甲地區熱帶雨林的鏖戰搏殺和安達曼群島的背水攻堅,但是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在此刻卻全然沒有久戰的疲憊,剛剛補充了大量新兵的各部隊沒有給遠道而來的客軍—蘭州軍區的第21集團軍任何機會,全軍以在馬六甲戰場之上一直沒有機會一展身手的第149機械化步兵師為前鋒,氣勢洶洶的從錫金直撲西里古里走廊,然後繼續向南賓士而去。
中國陸軍第149機械化步兵師的前身是於1945年10月組建的冀魯豫軍區獨立第2旅,雖然在眾多「紅軍師」面前談不上根紅苗正,但是他的戰績卻同樣輝煌。1947年北上赴東北后,改建於四野之中戰鬥力位具首位的一縱(也就是後來聲名赫赫的38軍)參與了遼西會戰、主攻瀋陽、平津戰役。1949年編入第18軍,番號改為第52師。駐防於西藏南部的江孜、日喀則、亞東地區,成為此後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中絕對的主力,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更是以偏師的身份,重創越南陸軍皇牌部隊—316A師主力。強行突破了山高坡陡,地形複雜的越軍「沙巴防線」,最終與友軍攜手給予了越南陸軍以重創。
而在中國陸軍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一批整編改裝的機械化師之一,中國陸軍第149師更成為了中央軍委配置在西南方向針對中印邊界的快速反應部隊。常年以來一直都以中印邊境地區為主要預設戰場,常年在西藏自治區南部山區進行針對性訓練,在糟糕的山區公路之上,第149師整師整團摩托化開進時速都可以達到40公里,隨著「老搭檔」—中國陸軍第52和第53山地步兵旅在錫金和西里古里兩地的奇襲得手,由中國陸軍第149機械化步兵師的2個主力團—第445、第446團為主力組建的6個先遣突擊集群的便如風馳電掣一般穿越依舊犬牙交錯的戰線,不僅掃蕩了印度陸軍各地的殘餘抵擋力量,一舉打通了甘托克到西里古里的戰略走廊。
而在西里古里城下,剛剛在火車站被橫穿不丹展開奇襲的中國陸軍第53山地步兵旅打了一記悶根,幾乎連鍋端了整個師部的印度陸軍第922步兵師毫不容易才恢復了指揮系統,讓通過鐵路機動抵達戰區的各部隊在西里古里城郊地域下車展開。各個集結地域內到處堆滿了散亂一地的武器彈藥和補給物資,背著步槍的步兵四處奔跑著尋找屬於自己的連隊,而軍官們則大聲咆哮呵斥著每一個人,在沒有月台等卸車設備的情況下,印度陸軍的士兵們只能用肩背手扛的方式將沙袋和原木搭成陡坡讓坦克、步兵戰車和大口徑火炮等重型裝備從平板車上艱難駛下。
又一輛俄制T—72M1型主戰坦克緩慢的挪動著履帶,在步兵們手舞足蹈的指揮下在狹窄的平板車上小心翼翼的轉向,敞開的炮塔頂蓋之上已經被長途奔襲搞的筋疲力盡的印度裝甲兵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駕御自己的戰車之上—已經有多輛坦克因為下車時操作不當,底部朝天翻倒在地。被腳下的鐵軌吸引的全部目光此刻無論如何也無法看到在地平線的盡頭捲起的一股股煙塵。「轟……」一聲巨大的爆炸聲中,這輛可憐戰車的炮塔被從側面射來的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擊中。整輛坦克猛的一振,雖然這一擊並不足以摧毀這輛坦克,但是卻已經震撼了每一個印度陸軍士兵早已恐慌的心靈。
一發又一發的炮彈從遠方的地平線上飛來,準確的命中著那些剛剛卸下火車的車輛和火炮。紛飛的火焰和碎片令擁擠而混亂的這個「臨時車站」瞬間成為了充斥著死亡的地獄。慌亂中的印度陸軍士兵第一時間能想到的不是奮起抵抗,而是四處潰逃,在混亂堆放的各種武器的彈藥被引爆之前跑到危險距離之外。但是在那些裹挾著無數以爆速飛行的各種碎片面前,人類的奔跑速度顯然無濟於事。而停留在火車之上的印度陸軍的坦克則在眼前不斷湧起的連環爆炸之中,成為了一路衝殺而來的中國陸軍02型100毫米輪式坦克殲擊車的最佳目標。
與馳援吉隆坡的中國陸軍第58機械化步兵旅反坦克連所裝備的05型120毫米8輪坦克殲擊車不同,中國陸軍各機械化步兵師的主力團所大量裝備的主力輪式坦克殲擊車均為主炮選用100毫米滑膛炮的這種02型突擊炮。突擊炮,可以說是一個被歷史遺忘已久的名詞,20世紀30年代處於瘋狂擴軍之中德國陸軍為了彌補自身裝甲力量的不足,發明的一種以反坦克火炮為主要攻擊武器的自行火炮。由於當時德國國力有限,坦克部隊只能集中到裝甲師,而成本較低的突擊炮則以營為單位配備給步兵師,隸屬於炮兵序列,作為步兵師最主要的裝甲突擊力量及反坦克火力。這一概念在隨後的戰爭中為主要交戰國所接受。但是隨著二戰的結束,由於步兵火力不斷增強、步兵戰車的出現、以及對反坦克導彈的迷信等原因,突擊炮逐漸變成歷史名詞,一度消失在戰場之上。
直到20世紀末,隨著鐵幕的瓦解冷戰結束,兩大陣營之間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驟然減少,而各地區中、小型武裝衝突問題卻凸顯出來,在講究快速部署的新戰略環境當中,重型的主戰坦克一度成為了笨重的冷戰遺物,取而代之的是車體輕、速度快、後勤簡便的輪型裝甲車。在這方面西歐的各國可謂先知先覺,其輪裝部隊在80年代便已經宣告形型,而擁有裝載著大口徑反坦克的輪式坦克殲擊車,而一度成為了輕型裝甲車輛對抗主戰坦克的無雙利器,而日益在日益強調機動性和火力的中國陸軍之中,裝備輪式坦克殲擊車的呼聲也在21世紀的初葉到達前所未有的程度。
面對軍方日益緊迫的要求,中**工迅速拿出包括有4種口徑(125、120、105、100毫米),4種底盤(兩種8×8底盤和兩種6×6底盤)在內的4種備選方案。其中125毫米火炮由於裝填系統過於龐大複雜,所以幾乎無法將其安置在輪式底盤之上;而國產的89式120毫米滑膛炮優點明顯,其性能堪與德國萊茵公司的RH-120型火炮匹敵,足以對抗現役任何國家的主戰坦克。唯一的問題在於其體積與後座力太大,只採用8×8輪式底盤。在快速部署中受限制較大。而105毫米線膛炮與100毫米滑膛炮的選擇彈性則較大,其中能與大量的現役59系列、88系列坦克採用通用彈藥可以105毫米炮的一大優勢,而100毫米滑膛炮性能雖與105毫米炮相當,但只能與86式牽引反坦克炮共通彈藥。
面對這樣的局面,中標的呼聲一度集中在裝備120毫米的8×8底盤和裝備105毫米的6×6底盤之上。但是結局卻令所有人大跌眼睛,最終中國人民國防軍選擇了少量採購裝備120毫米的05型輪式坦克殲擊車用於裝備機械化步兵旅,而真正奪得頭籌的主力型號卻是一直不為大家所看好的02型100毫米輪式突擊炮。而其中原由細想起來也並不複雜,02型輪式突擊炮採用了的是目前中國陸軍各集團軍都廣為裝備的86式牽引式反坦克炮作為主炮,選用這種型號可以減少數量龐大的中國陸軍各主力師磨合和訓練的過程。雖然86式100毫米滑膛炮的威力僅能滿足於對抗第二代主戰坦克。不過02型輪式突擊炮最初的設計思想便是以犧牲戰術性能,換取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把中國步兵師的火力、機動性提升。而且在後續型號的改進之上,02型輪式突擊炮架設了炮射導彈的導引裝置,可攜帶6枚炮射反坦克導彈,也算初步具備了有效打擊第三代主戰坦克的能力。
而最為有意思的還在於這種新型武器的命名之上。炮兵部隊堅持將這類新型戰車稱為自行反坦克炮,或者復古稱為「突擊炮」,卻堅持不象05型12毫米輪式戰車那樣冠以坦克殲擊車或驅逐戰車的頭銜,因為坦克殲擊車隸屬於裝甲兵管轄,而突擊炮則是如假包換的炮兵兵種。
一輛又一輛的印度陸軍坦克在平板車上被當作重裝甲靶標而遭遇中國陸軍這種新型輪式突擊炮的蹂躪,最終被一一打著,成為了鐵軌之上宛如串燒的風景。而在整個恆河平原之上,印度陸軍第922步兵師早已潰不成軍。面對著中國陸軍第149機械化步兵師宛如水銀泄地般的猛攻,早已由於長途奔襲和師部遇襲而處於混亂狀態之下的印度陸軍幾乎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印度陸軍的士兵除了轉身向南撤退之外,唯一的選擇就是面對一路狂奔而來的中國戰車放下武器,高舉雙手。
而與地面部隊的快速推進幾乎同時展開的還有第13集團軍陸軍航空兵的「蛙跳」攻擊,恆河平原之上數十輛的印度陸軍的軍用卡車和步兵戰車正象非洲大草原上被獅群圍獵的角馬般瘋狂疾弛著,不時有車輛由於拋錨而被迫停了下來,但是他們的同僚除了表示同情之外只能繼續揚長而去,這空前狼狽的景象,讓人很難想象他們曾是拱衛過新德里的精銳部隊之一。
無論如何這個機械化步兵營中的絕大多數人相信他們已經擺脫了被殲滅或俘虜的命運。因為只要再全速開上幾個小時,他們就可以抵達印度東部比哈爾邦城市格蒂哈爾,那是的守備部隊應該還在堅守著城市。但是就在所有人都憧憬著進入城市后的那一份解脫之時,數個掠過他們頭頂的黑影卻另他們的所有夢想化為了泡影。那是4架機身下方懸挂著一輛8輪全地形車的通用型直升機,一個印度陸軍的軍官顯然認出了它的型號—那是美國陸軍的UH-60「黑鷹」直升機。「我們在同時對抗中美兩個大國……。」絕望的聲音中所有的車輛停下了已經過熱的引擎。
不過這顯然是一場誤會,因為這些直升機的外型雖然和UH-60「黑鷹」直升機幾乎沒有區別,但卻是不過裝備於中國陸軍的民用型號S-70而已。20世紀80年代,為加強青藏高原地區邊防,中**方曾向美國西科斯基公司採購過24架S-70型通用直升機,印度陸軍駐防一線的山地步兵曾有幸目睹過他們的風采。但是從新德里趕來的印度陸軍第922步兵師卻顯然被這些已經使用了20多年的戰機嚇的不輕。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