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俱盧鏖戰(二)
人類孜孜不倦對於勝利的追求,使得首先交錯的飛躍戰場、獵殺彼此的並不是再是曾經獨領風騷的俄制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也不是由英國人發明,老而彌堅的碎甲彈。科技的進步早已讓坦克與坦克之間對決的戰場延伸到傳統主炮無法涉及的距離。在6公里左右的距離之上,充當著反坦克支撐點的印度陸軍「阿瓊」—TX型主戰坦克率先發起了攻擊。一枚枚看似短小而脆弱的黑色圓錐伴隨著並不張揚的微弱火光和煙霧,各自自由的翱翔於戰場之上。
對於這些徐徐上升的頑皮精靈或許剛剛從美製M113型裝甲運兵車下車展開的巴基斯坦步兵們會並不在意,但是他們那些駕駛著坦克的同僚卻陷入了無比的緊張和恐懼之中,因為由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在T-84M坦克上所安裝的「衛兵」(Varta)主動防禦系統已經通過激光告警器,向他們發出了坦克正在遭到激光制導武器的攻擊或遭到激光照射的警告。顯然印度陸軍所射出的那些不起眼的小東西正是現代坦克戰中頗具威脅的炮射導彈。
隨著「衛兵」光電對抗系統開始進入工作狀態,激光示警接收器立即自動開始探測激光來源,在向乘員發出音響警告的同時,安裝在炮塔兩側的炮塔兩側的1組6具裝的特種煙幕彈發射器自動發射煙幕彈,形成的懸浮煙幕以遮蔽激光束,從而阻止激光制導的炮射導彈的攻擊。
提起炮射導彈,大多數坦克手都會自然而然的聯想起昔日強大的紅色帝國—蘇聯。早在上世紀50年代,蘇聯便於1957年提出第一代坦克炮射導彈的概念。雖然和冷戰時代其他方面的競爭一樣,美國和西方在這個領域也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和物力進行趕超,但是由於導彈的技術複雜,研究導彈付出的代價比常規炮彈高很多,而發展坦克火控系統和先進的光電感測器,也可達到與制導炮彈相當的效果,因此西方國家逐漸放棄發展坦克炮射導彈。只有蘇聯一直堅持研製炮射導彈。而冷戰之後,隨著鐵幕的倒塌,俄羅斯在對外軍事貿易中展現出來自身炮射導彈的發展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僅在數量上便擁有基9M112、9M117、9M119三種型號的12種坦克炮射導彈。
但是數量眾多且紙面數據無比風光,但在實戰之中俄制炮射導彈卻幾乎一無所長,雖然讓人匪夷所思,但理由卻並複雜。因為長期以來,俄系坦克之上所大量裝備的均為白俄羅斯生產的IK13觀瞄系統,這一系統在採取被動模式的情況之下發現目標的距離只有500米,即便轉入採用主動模式時,發現目標的距離也不過1200米,而在夜間和低光環境下,對坦克的識別距離更只有可憐的800米。而更令人沮喪的是,即便是俄羅斯陸軍現役最為先進的主戰坦克也無法保證對炮射導彈的全程制導。炮長瞄準鏡在夜間頂多能對3500米遠的目標射擊,車長獨立觀察瞄準鏡夜間作用距離更是不足1200米,超出此距離只能通過線路把炮長的觀察畫面傳到車長的顯示器上來達到"車長超越炮長"。而即便是美國陸軍所裝備的第二代熱像儀也已經足以使M1A2SEP型主戰坦克在夜間具備6800米的探測距離和3250米的精確有效射程,幾乎抵消了俄制炮射導彈的遠程優勢。
糟糕的火控系統顯然大大制約了俄制炮射導彈的發揮,所有美好的承諾在炮火之中都不過是鏡花水月。但是就在大量裝備俄制主戰坦克的世界各國陸軍也同樣對炮射導彈開始失去信心之際,以色列人卻在這個領域異軍突起。由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下屬MBT子公司應本國陸軍現代裝甲車輛作戰需求的不斷發展而研製的「拉哈特」(LAHAT)炮射導彈便可以說是這一武器系統的一朵奇葩。
與俄制炮射導彈擁有100毫米、115毫米和125毫米三種口徑相對應的對立型號不同,「拉哈特」的使用並不「挑」炮。作為次口徑武器它可以廣泛運用於各種105毫米和120毫米火炮,而且還全面兼容於北約「半人馬座」、AMX-10RC或「斯崔克」機動火炮系統等輕型裝甲戰車上配備的有高效炮口制退器的105毫米輕型低后坐火炮。其改進型甚至可由老式106毫米無後坐力炮發射。而在攻擊過程中「拉哈特」炮射導彈不僅可以通過坦克炮並利用坦克已有的光電器材和發射程序進行發射。可直接攻擊視距內的目標,也可向目標方向概略發射,依靠其它平台對目標的間接照射導引導彈擊中目標。
雖然印度自行研製的「阿瓊」系列主戰坦克擁有無數致命的缺陷。但是在糅合了大量西方各國現成零配件的情況下,它的火控系統至少在某些技術特徵上還是可以達到西方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水平的。這套綜合多國先進設備本土組裝的「薩吉姆」全數字化火控系統,在實際打靶中表現讓人失望,命中精度達不到設計指標,甚至比不上巴基斯坦的MBT-2000「哈利德」主戰坦克,該坦克的火控系統雖然使用的都是比較便宜的成熟技術,但實際打靶中的命中精度十分穩定,實際效果甚至超出用大量昂貴設備堆砌起來的「阿瓊」。但是藉助著英國生產的Nd/YAG型激光測距儀,測距範圍可以達到400—7000米,精度在10米以內。「看得遠」至少算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優勢。而在用以色列的LRF/激光指示模塊替換激光測距機,在坦克火控計算機中添加「拉哈特」編程模塊之後印度陸軍的「阿瓊」系列主戰坦克便具備這一地面超視距攻擊的能力。
不敢寄希望於眾多實際駕駛時間不到100個小時的菜鳥能在正面對抗中擊敗巴基斯坦的百戰雄師,也不敢用一直以來隱疾纏身的「白象」去與巴基斯坦陸軍的「哈里德」和T-84M主戰坦克作公平競爭。要想取得勝利,印度陸軍只能在戰術上揚己之長克敵之短。隨著又一枚「拉哈特」炮射導彈被裝填入「阿瓊」—TX型主戰坦克嶄新的炮膛,無需火藥推進,火箭發動機的燃燒室點火之後,隨後導彈沿炮管逐漸加速,在導彈離開炮口前推進劑剛好燃盡。這種被稱為「火炮效應」工作機理,降低了發射載荷以及發射的信號特徵,大大提高了發射平台的隱身能力和生存能力。
「前方已是煙霧一片,看來巴基斯坦人的主動防禦系統工作的不錯。」透過車長所獨立擁有的雙向穩定周視瞄準鏡,卡蘭細心的觀察著戰場之上的變化,這樣的沙塵暴天氣大大降低激光指導武器的使用效率。但是卻也同樣讓前沿的印度步兵指引小組有了藏身之地。而選擇高飛行彈道的「拉哈特」炮射導彈更如同傳統曲射火炮的彈丸一樣以高高的拋物線飛越沙塵,4片尾翼張開以穩定飛行。
「愚蠢的印度人竟在這樣的天氣里使用激光指導的炮射導彈,他們又在浪費新德里那些可憐的納稅人的血汗了。」無線電的頻道里滿是同僚們的譏笑,指揮著整個裝甲連的卡庫爾上尉雖然隱約感覺到了什麼,但是此刻卻無法道明。「總不能停在這裡等待煙霧散去吧!我們必須進入主炮射程才能狠狠的收拾那些異教徒。」顯然一切都沒有選擇,唯一可以慶幸的是烏克蘭的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為T-84M坦克安裝了先進的基體裝甲與反應裝甲。T-84M坦克車體前斜裝甲與炮塔正面裝甲均採用先進的複合多層基體裝甲,更有最新型附加反應裝甲塊,彼堅執銳一向都是坦克兵最好的詮釋。
但就在巴基斯坦陸軍T-84M型主戰坦克群全速衝擊的同時,第一道雷霆便落在他們的隊列之中,一枚加速隕落的「拉哈特」炮射導彈以它高性能先進破甲戰鬥部以幾乎垂直的高度擊穿了T-84M型主戰坦克脆弱的頂部。雖然為了增強對攻頂式武器的防禦,T-84M型主戰坦克的反應式裝甲塊從火炮炮盾上方向後一直延升到炮塔頂部後部邊緣,幾乎覆蓋了整個炮塔頂部。但是穿甲深度可達800毫米的串聯戰鬥部面前,這一防禦依舊只能用脆弱來形容。
劇烈的爆炸聲中,這輛外型威武的坦克猛的一振,炮塔頂部的眾多外延設備頓時四散飛濺開來,滾滾的濃煙和火焰剎那便從那駭人的傷口中滾滾湧出。「是以色列那些猶太豬研製的『拉哈特』,我們有麻煩了。」通過自己的TKN-5型瞄準鏡,卡庫爾上尉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僚車凄慘的景象,而更為可怕的是那代表著毀滅的彈頭正宛如箭雨般落下。「全連……加速衝擊……。」戰爭有些時候就是這樣,劍比人短便只能拚死肉搏。
一輛又一輛巴基斯坦陸軍的T-84M型主戰坦克在還沒有進入自身主炮的有效射程的距離內無奈的被從高彈道落下的以色列人研製的「拉哈特」炮射導彈摧毀。但是他們的犧牲並非毫無意義,1200匹馬力的6TD-2型6缸對置式活塞柴油發動機滿負荷的運轉最終將他們與對手之間的距離拉近到足以有效摧毀對方的1000米。
「這些穆斯林根本就是不懂得生命意義的瘋子……。」第一次參與實戰的卡蘭的神經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儘管在6公里左右的距離上至少對對方的裝甲集群進行了2輪以上的炮射導彈攻擊,但是藉助著沙塵暴的掩護,依舊有4輛巴基斯坦陸軍的T-84M型主戰坦克全速沖入了印度陸軍的防線。早已被炮火壓制打懵的印度陸軍前沿步兵根本無力遏止對方的攻勢,T-84M型主戰坦克可以由車長在車內遙控射擊的12.7毫米NSVT型高射機槍從容的壓制著那些試圖從戰壕里躍起攻擊的勇士,隨著更多伴隨著坦克衝擊巴基斯坦步兵的接近,一線的戰壕已經有多處易手。而巴基斯坦陸軍遠程炮火的彈幕仍在不停向前延伸,消耗著試圖增援一線的印度陸軍有生力量。一場近距離的短兵相接已經在所難免。
「目標—正前方1000米,敵方坦克,APESDS,準備射擊!」而已經失去了大半部下的卡庫爾上尉早已殺紅了眼,透過車載的TKN-5晝夜瞄準鏡他牢牢的鎖定住每一個出現在自己視野之中的目標,瀰漫在整個戰場之上沙塵和硝煙嚴重影響了兩軍所投入現代坦克的激光測距儀,此刻雙方炮長的戰術素養和一個車組的默契程度便成為了決定這場戰鬥勝負的關鍵。早已在訓練和演習之中磨合了多年的卡庫爾上尉和自己的車組此刻便如同沖入了羊群的猛虎,他一邊操控著安裝在車長艙門之上高射機槍胡亂的壓制著戰車兩側可能出現的敵方步兵,一邊不斷將攻擊的指令傳輸給坐在自己身旁的炮長。
在現代化坦克的對決之中,先敵開火已經成為唯一可以有效保護自身的方法。隨著存放在圓盤式旋轉彈倉的新型尾翼穩定貧鈾脫殼穿甲彈由自動裝彈機裝填入炮膛,炮長迅速將主炮轉向那早已鎖定的目標。在LIO-V彈道計算機的幫助之下,包括坦克速度、目標角速度、火炮水平偏移角、橫風速度、目標距離和航向角,這些所有感測器傳回的數據被自動輸入,隨時修正著那可能差之毫厘,最終彈道數據。
最終的擊發往往是最為簡單的瞬間,隨著炮長按下開火按鈕,一發尾翼穩定貧鈾脫殼穿甲彈在半可燃葯筒的巨大推力之下,全速飛出撲向遠處的那個同樣為鋼鐵所保護的對手。用於密閉炮膛的彈帶之上那一層薄薄的銅箍,在彈丸飛出炮管的過程中已炮管摩擦待盡,彈丸飛出炮管后,彈帶便受空氣阻力的作用而分裂、脫落,只剩下的30厘米的箭形彈芯繼續保持高速向前飛行。
雖然「阿瓊」系列主戰坦克都在車體正面弧形區域和炮塔正面採用了號稱「南亞喬巴姆」的「坎昌」(Kanchan)陶瓷複合裝甲,在戰前還外掛反應裝甲以圖強化防護。而「坎昌」型陶瓷複合裝甲更由主裝甲層、355毫米厚的惰性材料中間層和可控變形部分組成,理論上號稱對空心裝葯破甲彈的防護力相當於1500毫米厚度的均質鋼裝甲,理論上對動能穿甲彈的防護能力相當於700毫米以上的均質鋼裝甲,甚至超過了美國陸軍的M1A2型主戰坦克的水平,但是在實際試驗中發現該複合裝甲性能根本達不到預期要求。此刻面對著敵方坦克毫無取巧之處的正面攻擊,一切華麗的數據都只能是被無情洞穿的謊言。
尾翼穩定貧鈾脫殼穿甲彈是一種純粹的動能彈,它完全依靠著自身的巨大的動能正面撞擊著坦克的裝甲,當高速度和高強度的衝擊大大超過坦克裝甲的承受極限之時,強性穿透便是唯一的結果。而穿甲彈在穿過裝甲的過程中高速的彈芯會和裝甲發生劇烈的摩擦,更使得部分裝甲熔化、並隨穿甲彈一起飛入坦克內部對人員和裝備造成損壞。這輛可憐的「阿瓊」-TX型主戰坦克被正面擊中,宛如利箭一般的貧鈾彈芯刺穿了一切的阻礙,深深的插入了它柔弱的內部。
唯一值得稱道的是雖然「阿瓊」系列主戰坦克沒有安裝用於保護車內乘員和設備的內部防崩落襯層。但是它自身的自動滅火抑爆系統還是在戰鬥中抑制了彈藥殉爆的可能。「阿瓊」系列主戰坦克的炮彈往往放在了炮塔的尾艙,並貯存在盛水容器中,而且用裝甲隔板將其與乘員艙間隔開,這一西方先進坦克的內部設計的主流作法,使得這輛坦克在遭遇了重創之後,依舊保持著外型的完好。
不過卡庫爾上尉並沒有時間去確認自己的戰果,利用先進的獵—殲模式,當炮長正在操縱火炮攻擊當前目標的同時,卡庫爾上尉迅速利用周視晝夜瞄準鏡獨立搜索其它目標。在炮長摧毀當前目標后,卡庫爾上尉已經超越炮長調整炮塔指向下一目標,炮長只需要對新出現在炮長瞄準鏡視野中央的目標直接瞄準射擊,而卡庫爾上尉則繼續搜索著新的目標。因此在裝備「獵-殲」火控系統的主戰坦克中,車長和炮長同時操縱火控系統,因而極大的提高了坦克在同多個目標交戰時火力機動能力。
又一發尾翼穩定貧鈾脫殼穿甲彈呼嘯著從炮膛中高速射出,面對著數量遠多於自己的對手,巴基斯坦陸軍毫不畏懼。4輛T-84M型主戰坦克在印度陸軍的防線上獵殺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開火……媽的……又沒打中。」與訓練有素的對手相比,慌亂之中的印度陸軍坦克兵表現的極其拙劣。剛剛組建的車組根本無法適應如此激烈的對攻,本來擁有射程優勢的防禦方完全可以利用倒車的方式與對手保持不對稱的打擊模式。但絕多數駕駛員幾乎更願意待在原地。在他們看來躲在幾乎不能稱為工事的沙堆背後幾乎也是一種安全的保障。而炮手的表現則更令人沮喪,「阿瓊」系列主戰坦克本身的火控系統便談不上精良,加上剛剛上手的炮長鬍亂的操控,炮擊的精度可想而起,而由於沒有安裝自動裝填機,裝填手的熟練程度也大大限制了印度陸軍的火力。火炮只能在固定仰角位置裝彈,所以每裝一發待發彈僅需要15秒之久,而採用自動裝填機裝彈的T-84M型主戰坦克,最大射速竟可以達到了每分鐘9發。所以在戰場之上自然就出現有些滑稽的場面,數量有效的巴基斯坦陸軍坦克竟在火力之上壓制了遠多於自身的對手。
而這場交鋒對於巴基斯坦的坦克手來說幾乎還遠沒有達到訓練中「動對動」的要求,一輛輛「阿瓊」-TX型主戰坦克幾乎只是固定的裝甲靶。「目標,左前方,敵方坦克,HEAT-FS,準備射擊……。」如此暢快淋漓的撕殺的確讓人心情愉快。但是即便是在現代化的主戰坦克也會其自身的問題。由於炮管在戰鬥中通常都會因為受熱不均勻而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譬如開火后炮管內外表面散熱不均勻,陽光照射甚至一側的橫風。雖然這些因素的影響將在很大程度上被炮管之上安裝熱護套降低。而安裝在坦克炮口基準裝置,也將向彈道計算機輸入炮管變形的具體數據。但是卻依舊會影響主炮射擊的精度。隨著又一髮帶有貧鈾葯型罩和三級串聯戰鬥部的尾翼穩定空心裝葯破甲彈被裝填入炮膛,卡庫爾上尉心中無比焦急的等待著後續增援的到來。
但是在戰場的另一側,原本應該對印度陸軍形成持續壓力的第二攻擊集群此刻卻遲遲無法投入戰鬥。在雙方的一線地面部隊展開激烈搏殺的同時,兩軍的支援火力也在對方的縱深製造著麻煩。在炮兵數量和質量之上都處於下風的印度陸軍顯然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對手打一場炮戰,但是利用手中剛剛趕製出來的「皮那卡」214毫米多管火箭炮進行火箭佈雷,依舊可以遲滯對方的攻勢。這種同樣是印度自行研製的陸戰武器,射擊精度一度以來都不能讓人放心。但是用來遠程布撒反坦克地雷卻還是可以勝任的。
隨著「哐……」的一聲巨響,卡庫爾上尉和自己所駕御坦克一起猛的一振,顯然對方的火力終於命中了他的戰車,炮塔一側的裝甲上顯現出一個巨大凸起,那是一枚印度自行研製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傑作,「阿瓊」系列主戰坦克炮口動能不足的缺點顯然大大降低了這種反坦克利器的攻擊效能。使其無法穿透相當於600毫米均質鋼裝甲的T-84M型主戰坦克。
「媽的!繼續裝填……我們已經擊中它了。」隨著一擊得手,卡蘭有些興奮的對自己的炮長喊道。在經過了初期的恐慌之後,印度陸軍的新兵們開始從血與火的考驗之中找到了感覺,而數量上的優勢更令他們逐漸在這場對攻之中佔據了上風。4輛突入陣地的巴基斯坦陸軍的T-84M型主戰坦克之中又有兩輛在戰鬥中被擊毀。
「撤出戰鬥吧!僅以我們現在的力量是無法突破這些異教徒的陣地的。」一線壕溝之中,源源不斷通過後方的交通壕湧進戰場的印度步兵同樣佔據了主動。而攻擊乏力的巴基斯坦陸軍此刻卻不得不作出終止攻擊的指令。卡庫爾上尉和自己連隊的最後一輛坦克交叉掩護著向後方退去。在一片黃沙之中,印、巴兩國數十輛被擊毀的坦克宛如古老的石獸一般逐漸融化在一片昏黃之中,在這一天之中巴基斯坦陸軍南北兩個突擊集群在投入3個集團軍、7個師的龐大進攻兵力之後,均僅向前推進了不到30公里。戰線在新德里以西200公里的印度國土上形成了膠滯的狀態。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