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筆貼樓(二)解惑
第一百三十五章筆貼樓(二)解惑
「四位公子請!」筆貼樓的掌柜手指向二樓,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四個學子心情激動啊,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當中,四個人每天晚上不知道在這裡做了多少題,討論了多少國家大事,在題目的引導下,有了和同學們不同的見解。
今天,終於在同學們羨慕的眼光當中,他們盯著「解惑」的匾額,慢慢的走上了樓梯,到了二樓的門前,四個學子來了幾個深呼吸,然後又相互推脫了幾下,最後由經常執筆的於哲文推開了門。
推開了門,裡面空無一物,屋子裡比較暗,沒有掌燈。等四人把蠟燭那上來之後,仔細觀察了一下,才發現右邊有門,接著推開右邊的門,裡面有張桌子,桌子上擺著筆墨紙硯,桌子後面還有個屏風,屏風上面寫這一個對聯。
看完對聯,四個人臉都白了。
屏風上面寫著:「神所依憑,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
反詩!反詩!這是**裸的反詩!如果擱在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那幾朝,憑這句詩,就能天下聞名了!當然是因為誅滅九族而聞名!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倒霉的咸豐死於熱河行宮,皇長子載淳即位為新主。大行皇帝臨終前託孤於八位顧命大臣,他們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六額駙景壽、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之後,左宗棠給胡林翼去了封信。信上說,他日前游浮梁神鼎山,偶得一聯,特為寄來,要胡林翼看后交給曾國藩一看,請曾國藩替他改一改。
曾國藩看后輕聲念著:「神所依憑,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聯語字頭,恰好嵌著「神鼎」二字。胡林翼微笑著不作聲。
難道這還看不出這副聯語的弦外之音?
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死了。左宗棠就是來問問曾國藩有沒有意思問鼎天下,如果有,那麼估計胡林翼就當蕭何、左宗棠就當韓信、曾國藩就是那劉邦了。不管後面有沒有趙匡胤、趙光義,大致上就是這樣了。
左宗棠能有那種非分之想嗎?關於左宗棠的膽量,三湘士林中有一個傳說。
那一年,陶澍回湖南,在醴陵淥江書院見到左宗棠書寫的「春殿語從容」的楹聯后,特邀左來相見。左大大咧咧地來到陶澍身旁,作揖時,恰巧碰斷了陶澍胸前掛的朝珠線。一粒粒珠子立時掉下,撒滿一地。倘若是一般二十幾歲的平頭百姓闖下這等禍事,早已嚇得舉止失措,左宗棠卻無事般地彎下腰去,一邊拾珠子,一邊和陶澍說話,全不在意。陶澍亦為他的膽量所吃驚。
就是這樣一個膽識超群的人,被壓抑了二十多年,咸豐元年才略舒志量,當了湖南巡撫的師爺,後來自帶楚軍,不過左之志向決不在一個方面的將軍?
曾國藩深思熟慮之後說:「聯語好是好,不過也有不當之處,暫且放在我這兒,容我考慮一下,我幫他改一改。」
等胡林翼走的時候,曾國藩親自送他到南門外碼頭。曾國藩輕輕地說:「潤芝,左季高的題神鼎山,我給他改了一個字,他可以放心大膽寫出去,不至於招來閑言碎語了。」說罷,胡林翼一看,曾國藩在「似」字旁邊點了一點,再添了一個「不」字,變成了「神所依憑,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不可問焉。」
胡林翼看畢,放聲大笑也就明白了曾國藩的心意。
但是現在,四個學子雖然看得心驚肉跳,可還是把他當考驗了。
「難道曾大人真的有這麼大膽?」
「應該不會!現在曾大人受困九江,如果真的想……不可能!」
「那聞名該這麼辦?」
「還能怎麼辦?這鼎有多重,我們扛得起,也鎮得住。」
於哲文咬牙切齒的說完,裝著膽子走到書桌前。
書桌擺放的宣紙上寫著五個字:「畫出你的天下!」
四個人看后又呆了!
「這麼辦?我們有沒有看過!」
分別是康熙和乾隆對全國的實地詳細測繪。其範圍東北至庫頁島(薩哈林島),東南至台灣,北至貝加爾湖,南至海南島,西北至伊犁河,西南至列城以西。在西藏邊境標註出朱母郎馬阿林(珠穆朗瑪峰)。圖上以通過北京的經線為中經線﹐經緯網用梯形投影法。但是這些地圖都是藏於內府,秘不示人,就算是大臣、學士,也只有很小的機會才能見到。這四個學子也只是聽致仕的京官提到過,恐怕他自己也沒有看過。
「這麼辦?沒有看過嗎?」
「看是看過,可是沒有地圖啊!」
可也是中國的悲劇,清朝雖然繪製了全國地圖,但是歷代皇帝都怕造反,所以深藏於宮中,於內府,秘不示人。只有帶兵打仗的領兵人才有可能得到發下來的地圖,但是那些地圖太抽象了,習慣開等高線的我,實在是看不明白。直到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由胡林翼、嚴樹森在大清一統輿圖,但因公開刊行,起普及作用,自清末至民國十幾年前,民間流傳的地圖皆以此圖為藍本。
「不知道地圖外面怎麼畫?隨便亂畫會不會讓他們以為外面不誠?」
「是啊,我們一年到頭都在嶽麓山上讀書,沒有出去過幾次,怎麼知道江山多大?」
「哎!我們就是一群井底之蛙啊!」
「有主意了!」於哲文面帶微笑拿起了筆,先畫起了嶽麓山的地圖。每天晚飯後都會在山上走上一圈,走了十幾年了,嶽麓山是熟的不能再熟的了。畫完嶽麓山,又將嶽麓書院畫出來。
不多時,一副風景畫就畫出來了。然後,於哲文又在外面畫了個大圈,將風景圈住,在旁邊寫了一句:「井底之蛙求人上之人解天外之天」。
「聰明!」其他三人向於哲文豎起了大拇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