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現代

17|現代

今天是大周朝畫聖齊元子所作的那幅《木枝》,初次公展的日子。

趙曉跟兩個閨蜜早早起床,一起趕到了首都博物館。

但饒是如此,等她們進去的時候,前排的位置也已經擠滿了。

「曉曉,到這邊來。」趙曉隔壁家的姐姐在這裡工作,見她過來,隔著人流向她招招手,帶著她們幾個人去找位置。

「我們來的夠早了,」趙曉的閨蜜秦穎咂舌:「可是人居然都這麼多了。」

「這是《木枝》的第一次公展,話題度很高,來的人當然也很多。」

隔壁姐姐笑著向她介紹:「畫上既有建元帝這樣的有名君主,也有孝聖宣皇后那樣的傳奇女子,又是出自少有書畫遺留的大周朝,引起的轟動很大,也是正常。」

「姐姐,你看過那幅畫嗎?畫的什麼?孝聖宣皇後生的很美嗎?」幾個女生心裡好奇,連珠炮一樣的問。

「沒有,」鄰家姐姐笑著說:「因為是名畫,歷史研究的價值很高,保護的很嚴密,在公展之前,只有專家們見過。」

「這一次公展來的人很多,安保做的更仔細,雖然是公展,實際上還是隔著防彈玻璃,專家在內里,靠耳麥與外部音響串聯進行講說的。」

「啊,這樣啊,」秦穎有點遺憾,隨即又期待起來:「史書記載,孝聖宣皇後有國色,美儀容,得兩代君主傾心,只是沒有畫像遺留,一直都覺得好可惜。這一次能見到,真是太好了……」

鄰家姐姐微笑著聽她說完,正要開口說話,展覽廳中心的燈光卻亮了起來。

低頭看一眼腕錶上的時間,她歉然道:「快要開始了,你們在這裡等等吧,我先過去忙了。」

幾個姑娘一起點頭,目送她離開,目光閃閃的望向了展廳的中心位置,等待不久之後的初展。

華國泱泱幾千年歷史,無數次站在世界的頂峰,但畢竟時光無情,無數的光陰被歷史的塵埃遮掩,始終在晦暗處不見天日。

而一度威加四海,萬國來朝的大周朝,在引起後來者興趣的同時,始終半遮半掩的藏在歲月疑雲之後,不露痕迹。

直到去年,考古學家在大周一位君主的陵墓中,發現了這幅《木枝》。

這上面,既印著大周朝那位頗負盛名的畫聖印鑒,也附有彪炳青史的建元帝印鑒,一被發現,就引起了巨大轟動。

在大周后系君主陵墓中發現的畫作,雖然有可能是後人偽作,但那可能性,委實是太低太低了。

考古專家中的幾位齊元子畫作研究者,細細看了許久,終於認定,這確是真跡無疑。

而在史書之中,也確實有畫聖齊元子入宮,為建元帝作畫的記載。

猜想得到確認,像是一瓢水潑進了油里一般,考古界與歷史學界一起沸騰了起來。

因為某些難言的原因,為尊者諱,傳世的史書之中,只記載了建元帝的豐功偉業,對於他的私事,卻鮮少提及。

現在,有了這幅當時的畫作為證,顯然能得出許多信息。

更不必說,對於赫赫有名的孝聖宣皇后,坊間的猜測議論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負責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引領著參觀者各自入座,保持安靜,這樣過了半小時,在一眾灼灼的目光之下,初展終於開始了。

「周朝國祚延續長達八百年,堪稱華國之最,其間也曾有衰敗困頓,但每每有君主中興,復前朝興盛,疆域最大時,甚至佔據了世界的半壁江山。

其時人皆說,顧氏一系君主為上天之子,代為巡牧天下,而在西方的傳說中,甚至曾經將大周朝的開國君主,稱為宙斯的私生子。」

老專家向在場的人介紹:「大周建國八百年,湧現出文人墨客無數,處於畫壇巔峰的,便是建元帝時期出現的畫聖齊元子。」

「他曾隨書法家程路研習書法,也曾同劍客學劍,筆法流暢,圓轉飄舉,最擅長人像與山川,這也是他會被請入宮中,為建元帝繪像的原因。」

「而建元帝本人,亦是大周中興君主中的一位,史書記載,帝明睿穎達,少時繼位,內除后戚,外掃積弊,堪稱一代聖主。

他在位時,周軍出塞,北擊匈奴,軍至祁連山,復前朝六百里河山,使匈奴不敢出漠北,南下而彎弓,威名赫赫。」

「只可惜,藏有大周曆代帝后的宮闕曾遭逢大火,將幾朝帝后的畫像燒為灰燼,建元帝畫像,亦在其中。

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在定陵當中發現的建元帝畫像,才更加的珍貴。」

白髮蒼蒼的史學家戴著手套,小心翼翼的將畫作展開,笑的有些感慨。

「更重要的是,這幅畫上,不僅僅錄有建元帝容貌,甚至於,也出現了與他同樣赫赫有名的——孝聖宣皇后。」

《木枝》畫卷被徐徐展開,上面籠罩著的迷霧被吹去,將近千年前的那個強盛國度展現人前。

富麗肅整的宮殿,繪有九曲河山的屏風,正中漆金的御案,端坐龍椅的端肅天子,以及沉靜侍立的靜好美人。

隔了千年的時光,這些光陰中的人與物,終於栩栩如生的出現在他們面前。

「建元帝起居注載,齊元子於建元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入宮,其時,孝聖宣皇后仍是含元殿的奉茶宮人,也就是說……」

隔著空氣,史學家點了點畫作左側侍立,身著黛青色衣裙的宮人:「畫上的女子,便是孝聖宣皇后。」

「本來,對於她的身份,我們也有所疑惑,同齊元子的研究者探討之後,最終才下定論。」

「建元帝年少繼位,滿腔壯志,意欲雪先代敗於匈奴之恥,並未耽於女色,宮中妃嬪,多是潛邸之時所納,未有深獲隆寵之人,直至遇見孝聖宣皇后。」

「史書記載,孝聖宣皇后姚氏,帝甚愛之,以為掌中珠玉。

其時,民間甚至於有人言及,稱若非建元帝明睿雄主,大周必將復有褒姒之禍也,盛寵若此,可見一斑。」

今天來的多是年輕人,對於枯燥的史書未必感興趣,於江山美人的傳奇,卻是興趣正濃。

秦穎跟趙曉低聲咬耳朵:「可惜留下的記載太少了,這樣的傳奇,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拍……」

「誰說的,我怎麼聽說,有影視公司就要以此為題材,拍一部電視劇。」

趙曉說了幾句,也不由得搖頭:「可別是隨便找個流量女星,能夠做兩朝皇后的人,才不會那麼艷俗廉價。」

「雖然低著頭,看不見臉,但只是看氣度身量,就覺得好美啊。」

秦穎眉頭微微蹙起,正要說話,就被身邊的閨蜜拉了一下,示意她不要出聲,仔細聽專家講,吐吐舌頭,老老實實的聽了起來。

「孝聖宣皇后姚氏,祖父姚興居曾拜入書法家程路門下,同《木枝》的作者齊元子師出同門。

就這一層關係考量,畫聖齊元子,必然是識得孝聖宣皇后的,也是因此,才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史學家臉上浮現笑容,上前一步,隔著空氣,指了指建元帝案前的那盤石榴,道:「齊元子雖擅長繪製人物肖像,於物件卻也頗有心得,這盤石榴,除去是其時大周已通西域的明證之外,也彰顯出另一層意味。」

他指了指畫中女子低垂的素手,似有疑似無意的,指尖還沾有一星白。

初時去看,未免極不分明,等展覽廳里的投影儀將畫面放大,眾人才豁然開朗。

——是石榴內里白色薄膜的一點,不知是為什麼,居然留在她指尖了。

「周朝宮闈制典已經發展完備,能夠留在聖駕前的宮人,也不會如此不仔細,將此物殘留。

因此,我們分析,多半是齊元子察覺到了什麼,所以有意為之,添了這一筆,而後面的另一處細節,也是明證。」

史學家臉上湧起一抹追思,感慨道:「歷史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所展現出的時代風貌,與處在書本中的那些人物,不經意間所展現出的溫情。」

「建元帝與孝聖宣皇后的關係究竟如何,相隔千年之後,早已無人得知,究竟是美色所誘,又或者是權色之間的平衡,都無從猜起。」

「然而,真的見了這幅畫之後,我才想出另外一個答案。」

史學家指了指端坐在御座上凝神細思的天子,道:「為什麼,不能是因為愛情呢。」

他這樣的年紀,出口去說情愛,未免會叫人覺得有些可笑。

可是,看著他臉上的肅然,卻無人笑出聲來。

饒是如此,他這句話一出,也是滿場嘩然。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們可以接受君主與妃嬪在史書上留下一筆甚厚之,固愛之。

但愛情這個字眼,對於皇家而言,未免太過遙遠了。

史學家也不心急,等待場內漸漸平靜下來,才指了指畫卷角落裡的檀木架,與上面脖頸纖長的鶴首瓷瓶。

「這是周朝汝窯中燒制的白瓷,以色澤瑩潤,光可鑒人著稱。」

示意一側的工作人員將畫面放大,史學家伸手指向白瓷上的淺影:「畫中,建元帝目望瓷瓶,伴著案前展開的奏疏,似有沉思之意。

最開始的時候,我也沒覺出異樣,直到有一天,看見家裡小孩子拿鏡子折射外邊的陽光進屋,才反應過來。」

「他不是在想事情,只是心裡念她,所以,當白瓷上映出她的影子,便側目去看,如此而已。」

「齊元子發覺了建元帝心意,才在畫上添了幾筆,將他這份未曾出口的情絲,暗暗昭示出來。」

「而建元帝,顯然也發現了齊元子筆下隱藏的意味,未曾遮掩,只是在鶴首白瓷瓶的一側題了字,將心中所想寫下。」

「——長樂未央,長毋相忘。」

「我們用3D的手法,將畫面上的人與物立體呈現出來,更能看的明白。」

史學家拍了拍手,展廳內的燈熄了,一片昏暗之中,正中位置卻有光緩緩綻開,一幕幕流動的畫面漸次綻開。

恢弘堂皇的九重宮闕,君主所在的含元正殿,盛世繁華的旖旎生輝,器宇軒昂的至尊天子,與皎皎如玉的傾國美人。

她面上肌膚晶瑩如玉,正低著頭,眼睫低垂,似是蝴蝶無聲的睡著了一般,安然棲息在花上,靜靜如雪。

而他側過臉,借著白瓷映照,看她清淺的影子,目光深深而綿長。

她對此一無所知,大概永遠也不會察覺。

塵封的畫卷之中,他隔了千年的光影,靜悄悄的,將她望了又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嬿婉及良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嬿婉及良時
上一章下一章

17|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