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
「反了」這個詞,或許是後唐軍隊里最近一段時間最常見的一個詞,同時也是後唐的軍官將領們最不願意聽到的一個詞。
從去年的災荒起,後唐朝廷因為府庫空虛,再加上各地監軍、軍官將領們層層剋扣,士卒們心中的不滿早就積累到了極點,只要有一點點火花,就會引燃整片草原。
或者說得更準確一點,後唐的軍制本來就是平時軍餉俸祿較少,士卒們想要升官發財就必須在戰場上奮勇殺敵。
這樣的制度固然能保證士卒們的高昂士氣,但它的缺陷就是戰爭不能停,一旦停下來,就容易出大亂。
所以當晉國對外擴張時,晉軍將士士氣高昂,連戰連勝;等到平陰之戰晉軍大敗,之後晉國乃至後唐都進入相對平穩的時期,這樣一來,之前被激烈的戰事所掩蓋起來的重重矛盾就變得突兀起來。
將士們沒法在戰場上奪取好處,光憑藉他們那點微末俸祿根本不足以養家糊口,所以普通士卒對朝廷的不滿從那時候起就在不斷發酵著。
而去年以來後唐的財政危機,更是將這個問題催化到極致;再加上李存勖寵幸伶人、皇后干政、宦官監軍、削弱藩鎮等一系列事件,共同引發了士卒造反的狂潮。
此時,王溫等五個士卒率先發難,將郭順斬殺當場,接著又鼓動其他士卒起來造反,頓時得到大批將士響應。
不過,從馬直畢竟是李存勖最親信的軍隊,跟隨李存勖父子兩代人,依舊忠於李存勖的人也有不少,包括從馬直的統領郭從謙也沒有造反的念頭。
結果,叛亂的士卒和依舊忠於李存勖的士卒就在城牆上激烈廝殺起來。
城外吳軍大營里,聽到士卒來報后,劉信還滿臉都是不信。
他當即就做出判斷:「守軍將士自己打起來了?這怎麼可能?定然是敵軍的詭計,故意演一場戲想要誘使我軍進攻,他們則埋下伏兵準備伏擊我軍。嗯,定然是如此!」
前來報信的士卒連忙道:「都督,小的聽得清清楚楚,敵軍真的打起來了,不像是在演戲。要不都督您親自去看一看?」
劉信聽了心中一動,去看一看也好,若是敵軍真的想要設伏,總會有馬腳露出來;若是敵軍真的亂了那就更好,說不定還能趁亂奪取城池。
想到這,劉信當即披上盔甲,帶著幾個侍衛出營前往城牆下觀看。
等到了城牆下面后,隔著五六十步的距離,劉信一眼就看出城牆上的場面的確是真實的戰場,頓時大吃一驚。
因為內亂突然爆發的緣故,城牆上點著的火把甚至都沒有來得及滅掉。
在火把的照耀下,劉信可以清楚的看到,那揮動的長刀,飛濺的血液,還有那掉落的頭顱,無一不表明,敵軍真的發生內亂了。
「這這,這真是天賜良機啊!」
大喜過望的劉信當即就反應過來,城中六萬守軍,糧草積蓄眾多,即便以吳軍的強大戰力,即便以火炮的驚人威力,想要將城池拿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很有可能還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但是現在,守軍將士卻自相內亂,這對吳軍來說顯然是個絕佳的機會。
「立即趁此機會發動進攻!」劉信當場便作出決定派兵進攻,同時派人去通知周本和李承鼎二人,讓他們同時發起進攻,以牽制敵軍。
經過白天的激戰之後,守軍士卒原本就很疲憊,且士氣低落,軍心渙散;尤其是東面城牆上的守軍,居然還發生內訌,給吳軍創造了極好的機會。
劉信立即派出的一千精銳立即以決死般的氣勢衝上城牆,一番激戰後,終於將城門奪取,並放早已等候在城外的吳軍入城,佔領更多的地方。
守軍將士依舊沒有放棄,他們依託街道繼續抵抗,同時從其他方向派出援軍,試圖反撲。
然而,面對守軍的反撲,吳軍好不容易攻佔城門,就算是拼盡全力也不可能放棄。
將士們咬牙堅持著,雙方將士在東城門處展開慘烈血戰。
與此同時,李承鼎、周本二人也在指揮大軍發起猛攻,尤其是得知東面城門已經落入吳軍手中后,將士們頓時士氣大振,進攻起來更加勢不可擋。
到天色快要亮時,李承鼎部也順利攻破城門;接著,周本部同樣攻入城中,與敵軍展開巷戰,而東面城門依舊掌控在吳軍手中。
至此,興唐府的失陷已經成為必然。
……
「陛下,城池已經守不住了,趕緊突圍吧!」
「是啊,現在突圍還來得及,若是晚了就太遲了。」
隨著壞消息接連傳來,眾將都已經意識到局勢的險惡,頓時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起來。
李存勖面無表情的望著下方眾將,心中只有一個詞語在反覆出現:「大勢已去!」
是的,在李存勖看來,如今的局勢就是大勢已去,六萬大軍把守的堅固城池,居然被人在一天之內就攻破了,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事實就是如此,敵軍真的做到了一天之內破城。
這樣的結果,與其說是因為敵軍太過強大,倒不如說是後唐軍軍心渙散所導致的。
若不是相州守軍率先造反,吳軍又怎能這麼快兵臨興唐府城下?
若不是各地藩鎮一個個都想著坐收其利,沒有立即發兵來援,他又何至於孤軍奮戰?
若不是從馬直的士卒臨陣倒戈,吳軍又怎能一夜之間攻破城池?
總之,如今的局勢完全是後唐自身人心渙散所導致的。
如今外城基本已經失陷,守軍依舊掌控的地盤也就只有內城,以及城北的部分地段。
現在要突圍的話,從城北方向出城,或許還有一線希望,然而那也意味著他不得不拋棄城中六萬守軍。
失去了這些軍隊后,即便他能逃出生天,又能如何?難道依靠各地心懷鬼胎的藩鎮嗎?
而且,吳軍奪取興唐府後,已然釀成大勢,這就如同當年漢高祖劉邦在垓下包圍了項羽一般,大勢已成,即便項羽突圍出去也難以逆轉局勢。
「昔日楚霸王不肯過江東,朕如今又何必突圍呢?與其將來再遭受兵敗的羞辱,倒不如現在就戰死沙場!」
想到這裡,李存勖對李紹榮等將領悲聲道:「諸位將軍自從侍奉我以來,急難同當,富貴同享。如今大勢已去,縱然突圍出去也難逃覆亡。朕已決定今日與敵軍決一死戰,汝等以為如何?」
李紹榮等將領聽了後面面相覷,但隨即他們便明白過來,李存勖這是已心存死志了。
對於那些普通士卒或者各地藩鎮來說,或許李存勖並不是一個好主子,但對於眼前這些將領來說,李存勖卻是個不錯的君上。
尤其是像李紹榮等將領,他們追隨李存勖已經有很長時間,即便拋下君臣大義,單單是相互間的情分也讓他們難以拋下。
所以在李存勖下定決心后,李紹榮率先拔出佩劍,將頭髮隔斷放在地上,大聲道:「不管陛下做出什麼決定,末將都誓死追隨!」
「末將等誓死追隨!」其他將領也都紛紛效仿,將頭髮割斷放在地上。
李存勖聽了心頭激蕩,有多久沒有聽到這樣熱血沸騰的誓言了?似乎上一次還是平陰之戰的時候吧?
想起平陰之戰,李存勖不由得又想起了那天清早,吳王楊渥率領的數千殘兵已經陷入最危急的時刻,面對士氣如虹、從多個方向攻來的晉軍,那時候的吳王並沒有放棄希望,而是出人意料的發起了一次反衝鋒。
正是那一次反衝鋒,直接將晉軍打崩潰了,更是徹底斷絕了晉軍一統天下的希望。
「吳王楊渥在那種危難之時,尚且能堅決的發起反衝鋒,而朕如今的局勢雖然艱難,卻也未必就比他那時更差。既然楊渥能做到,朕又為何不能做到?」
想到這裡,李存勖沉聲下令道:「諸位將軍,如今敵軍雖然已經突入城中,但他們經過一夜激戰後,此時肯定已經疲憊不堪。朕決意,半個時辰后,親自率領大軍發起反擊,諸位將軍有誰願一同前往?」
李紹榮等毫不猶豫大聲應道:「末將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