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五章 向太史公靠近

第一千一十五章 向太史公靠近

自從華夏新朝建立以來,國家部門對於歷史修繕問題一直都十分的在意,最近也在搞清史研究工作,把編撰清史作為國家工程來做。

只是在史料研究上面,很多地方都存疑,再加上編撰人員實力的參差不齊,導致這個大型歷史項目一直沒能完工,而且在修訂方面,爭議爭議一直不斷,進展十分緩慢,到了現在,對於明末清初的那些事情都不曾下定論,幾個歷史派系的學者們互相否定對方,導致研究工作裹足不前。

沒想到他們上百號人搞了這麼多年都沒多大進展的編撰工作,卻被郭大路一人給搞定了!

自隋以來,私人修史的事情已經被官方禁止,歷史基本上都是由官方史館來搞,私人修史極少出現了。

官方修史有個好處,那就是人多力量大,史料翔實,體例完備,只是在考訂上面頗有粗糙之處,尤其是屁股坐的不怎麼正,因為是官方修史,自然要美化本朝,在有些事情難免會效仿孔夫子,做出筆削春秋之舉,有些歷史事件有可能會模糊下去。

這是官方修史的弊端所在。

而私人撰史儘管可以秉筆直書,能寫出好的紀傳體;但是畢竟條件有限,難以利用朝廷的藏書,不能熟悉國家的典章制度,因而寫不出或寫不好志。

毋庸諱言,只有紀傳沒有志、書的史書,畢竟還不能說是完整的國史。

而現在郭大路修史,就是明顯的私人修史,這是明末清初以來,第一例私人修史的行為,單從這方面來說,郭大路堪稱幾百年來第一人。

尤其是他編撰但也快,幾乎沒有什麼動靜,也沒有惹起什麼人的注意,就這麼不聲不響的把整個清史給搞了出來,尤其令人震驚的是,竟然還是以文言文的形式進行編撰,延續了二十四史一貫的修訂風格。

只是修史畢竟是大事情,郭大路修訂之後,必須要經過文史館這些研究人員的一致認可,或者說超過一半的人人可,這部書才能刊印出版,否則的話,出版面世將遙遙無期。

其實郭大路真想要出版的話,他也完全可以繞過文史館,自己進行出版,以他的本領,將自己編撰的史書進行出版,不會有大的阻力,這又不是什麼違法刊物,最多只能引來爭論,即便是有謬誤之處,也可以作為官方修史的補充,價值極大。

不過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郭大路既然編撰出了這麼一部史書,那就是要光明正大的刊印出版,光明正大的出現在所有人面前,同時還要眾人見識一下他郭爺的真實本領。

當這部書的樣本送到文史研究院一群研究員面前時,所有人都吃驚不小,他們沒有想到,在當今這個社會,竟然還有私人修史的事情發生,而且郭大路這個私人就是他一個人,而不是召集人手共同編撰,所有的資料都是郭大路一人搞的,起草撰文,也都是郭大路一個人寫的,親力親為,完全不假他人之手。

且不說這部史書的質量如何,但是郭大路一個人能做出如此大的工作量,這就足以令人感到吃驚外加佩服了。

如今的郭大路且不說他在文娛界的身份,單單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身份,就足以引起華夏整個史學界的重視,見他搞出了這麼一部正史來,所有人都不敢輕視,郭大路早就向世人展示過他驚人的文史功底與足以碾壓整個時代的文筆。

因此這部《清史》,郭大路剛剛送到,就引起了華夏史學家的高度重視,第一時間便進行了預覽,同時針對這部作品展開討論大會。

誰都沒有想到,郭大路搞的這部斷代史竟然如此的了得,內容詳實無比,文言文用的精妙,放在歷代史書之中,那也是前幾名的存在,眾人在研究這部的時候,給他們的感覺,就好像這就是在研究既定的歷史,與研究之前的史書一個感覺。

光是這種文風,便足以令眾人生出極其舒服的感覺。

研究歷史,最是枯燥無味,在眾多史書當中,只有研究《史記》令史學家們生出一種閱讀的享受,其餘的史書都差了不少韻味,尤其是宋代以來,雖然修史越來越嚴謹,但文字當眾的美感卻消失殆盡,讀起來乾澀乏味。

這也是很多讀者都不喜歡看史書的最大原因,蓋因這種書太過乏味,不是有心之人,根本就無法閱讀。

但是現在郭大路編撰的這部書,卻堪與太史公的《史記》一較高下。

《史記》在編撰的時候,太史公有點夾雜了個人傾向,而且添加了很多浪漫色彩的東西,有些事情過於失真,或者史料收集的不太詳實,在某些方面存在著一些爭議。

別的不說,單說開篇的三皇本紀,對於禪讓制等三皇五帝的一些事情,與近代出現的《竹書紀年》上的記載完全不同,就因為這個,引起現代很多史學家們對《史記》中一些事件產生了懷疑。

就好比《陳涉世家》中描寫陳勝吳廣的一些詳細場景,頗有點浪漫主義的感覺,而史書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浪漫最是要不得,鴻門宴也被他寫的有聲有色,就文學性上面,這部書堪稱歷來之最,但也有不少謬誤,深受戰國策等文獻的影響,神話色彩多了一點。

不過相比以後的官方修史,這部書可是要比它們強的太多了,說它是史書第一,至今都沒人敢於否認。

而郭大路編撰的清史,在文筆上努力向太史公靠攏,但在內容的嚴肅性與真實性上,卻力求還原事實真相,真要是有弄不清楚事情發生的原因時,那就把這件事寫出來,存而不論。

不過人家太史公在編撰《史記》的時候,可用的史料不多,始皇帝焚書坑儒,又加上戰亂不斷,資料遺失,司馬遷能夠接觸到了的史料,能夠查出來的歷史事件畢竟有限,靠走訪而得來的歷史,本來就不是真的。

別說漢朝了,就是在本朝,如果有人去走訪一位名人之後,想要了解名人的生平,你就會發現這個名人已然被誇張了好幾倍,形象上也都被後人進行了美化,或則醜化,真正能秉持客觀求實的態度給你講古的人,幾乎沒有。

太史公能把史書寫到那個地步,已經是難能可貴了,他當時可沒有郭大路現在這種修史的條件。

現在郭大路有著一個世界的歷史文化加持,又有詳實無比的歷史文獻做參考,畢竟滿清距離現在也就百時間,很多史料都保存的極為完整,這為郭大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如今他這部清史編撰完成,在文筆上完全可以比擬太史公,而在史料翔實與數據上,卻比太史公嚴謹了許多。

他在編撰這部史書的時候,就存了向太史公靠近的心思,而現在通過這些文史研究者們的反應與討論,郭大路覺得自己應該是初步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只是他這部書太過真實,引起了一些遺老遺少們的不適,這些人也有不少從事文史工作的學者,在看到了郭大路在這部史書之後,不少人對郭大路表示公開反對,說郭大路故意歪曲事實,刻意黑化清朝,破壞團結。

反正什麼帽子大,就給郭大路扣什麼。

郭大路本來還想著讓大家都好好討論自己的這部書呢,讓他們查缺補漏,指出來不足之處,但是被人這麼將大帽子一扣,頓時就火了。

管他娘的,懶得給這些人費口舌了,直接出版了再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郭大炮的文娛生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郭大炮的文娛生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一十五章 向太史公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