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有「客」到
電弧中的高級玩家最新章節列表
自從董晨欽點了小行星帶成為目前地球文明的帶刀護衛之後,小星……呃,小帶……不,是小行星帶就開始了不間斷的鍛煉身體,修習武藝。
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用上自己的武藝,保護地球文明不會受到外來文明的傷害,並且痛擊外來文明,讓它不敢再打地球文明的主意。
當然,能痛擊敵人的肯定不是小行星帶本身,董晨也指揮不動它們,這裡說的是小行星帶上的「機器人」們。
智能機械設備的自我增值得相當快的,尤其是得到了明確的指令,並且有了第一座製造基地之後,它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
從去年秋天第一座製造基地建設開始,到現在差不多半年過去了,小行星帶已經相當的繁忙了,不少艦隻已經被製造了出來。
相應的,有了戰艦,用於發現目標的偵查設備也建造了出來,把太陽系周圍看了個嚴嚴實實。
人類對於太陽系的邊界判定有很多個版本,各有各的看法。
歷史上在天文望遠鏡沒有發現之前,我們對太陽系邊界的認知只能到達土星,所以那時候土星軌道就是太陽系的邊界。
而後來到了1781年,人類發現了天王星,太陽系的邊界拓展到了天王星軌道。
到了1846年海王星又被發現了,太陽系的邊界就拓展到了海王星軌道。
再後來,1930年人類發現冥王星,太陽系的邊界再次拓展至冥王星軌道。
結果冥王星慘的一批,才當了幾十年的行星,就被踢出行星行列了。
上個世紀末,隨著人們對冥王星之外的柯依伯星帶的研究不斷深入,太陽系的邊界又被拓展到了30到50天文單位的柯依伯星帶邊緣。
之後天文學家們又發現了很多黃道離散天體,太陽系的邊界進一步拓展。
除了以行星的軌道來作為太陽系的邊界之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以太陽風的最大作用範圍,作為太陽系的邊界,也就是日球層頂。
當然,別誤會,這是正經的天文名稱。
雖然平時吹牛說啥都能日,但是這個真日不了。
恆星之間的空間並非空無一物,而是充滿了低溫的星際介質粒子,太陽會不斷向外吹出帶電粒子,稱為太陽風。
所謂日球層,是太陽風發生作用的最大範圍。
當高速的太陽風粒子與星際介質粒子相遇時,會將其向外推開,自身也逐漸減速,直至無力與星際介質粒子抗衡。
形象地說,日球層就好像太陽風向外吹出的一個氣泡,日球層之內充滿了太陽風粒子,在它之外則是由星際介質粒子主宰的星際空間。
而日球層的最外層邊界被稱為日球層頂。
到了這個時候,太陽系的邊界就正式進入了以「百」為單位的天文單位距離,因為日球層頂距離太陽的距離差不多就是一百天文單位。
而且這個日球層頂的形狀並不是正球形,而是一個蛋形,離得比較遠的距離能達到好幾百天文單位。
在2013年「旅行者一號」穿越日球層頂的時候,就有很多天文學家宣布「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出了太陽系。
但是另外一些天文學家並不認可這種說法,那是因為們認為太陽系的邊界還要在更遠的地方,那就是奧爾特雲。
這一下,太陽系的邊緣直接被支到了以「萬」為單位的天文單位距離上,甚至正式進入了光年距離序列。
奧爾特雲是一個假設包圍著太陽系的球體雲團,布滿著不少不活躍的彗星,也是很多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彗星的老家。
天文學家普遍認為奧爾特雲是50億年前形成太陽及其行星的星雲之殘餘物質,並包圍著太陽系。
它距離太陽約~個天文單位,最大半徑差不多為1光年左右。
也就是說,半徑達到了太陽與最近的恆星比鄰星距離的四分之一左右。
這麼算的話,太陽系大約就是一個直徑兩光年的球形,可以想象,太陽系的巨大。
除了奧爾特雲以外,有的科學家也把太陽的引力作用範圍作為太陽系的最終邊界。
我們知道太陽與最近的恆星比鄰星之間的距離是4.3光年,那麼太陽作用的引力範圍將至少有這一半。
這樣算的話,那麼太陽系的半徑就能達到兩光年,這讓太陽系更加巨大。
那麼「旅行者一號」要想飛出太陽系的話,估計還得需要數萬年時間。
當然,董晨是沒空管天文界的這些爭論,他最講求實際,因為他使用的探測設備的最大警戒範圍就是一光年,四個方向各一光年,那麼基本上算是把太陽系給牢牢的看住了。
但是從另一方面說,這光點已經達到太陽系外了?
它到底是什麼?
「……有兩種可能,非自然可能和自然可能,先生。」
已經吃完飯,回到實驗室的一號向董晨詳細的介紹了情況。
「第一種可能就是智慧生物建造的宇宙飛行設備,比如宇宙飛船。」
「從這一個光點看來,它們應該只來了一艘飛船,不過按照比例計算,這艘飛船應該不小,可能開過來是一艘星際母艦,火力應該不容小覷。」
「在不明白它們的來意的情況下,我們最好能做好防禦準備,這樣才能使我們不至於第一時間失去主動。」
「嗯,防禦準備確實要做了,」董晨反覆的看著那三張對比圖說道,「現在有比較具體的數據了嗎?比如它的行進速度是多少?」
「現在還不清楚,先生,現在只知道它在靠近太陽系,具體的速度還需要收集更多的數據進行有效計算,目前只知道它沒有達到或超過光速。」一號嚴肅的說道。
「沒有達到光速……」董晨沉吟著敲敲桌子,皺著眉頭說道,「那這艘飛船或許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而這個反射光點僅僅是它們展開了光帆而已。」
「可能它有兩套能源系統,一個來自於飛船內部,而一個則來自於外部能源的汲取,加上速度並沒有突破光速,要是這樣看來的話,這個傢伙可能是個弱雞。」
「是的,先生,」一號說道,「這個假設也在我的方案中。」
「這個是非自然可能,那自然可能呢?」董晨又問道。
「另一種可能,這顆亮點或許是一顆紅矮星,或者褐矮星。」
「一顆……出現在太陽系邊緣的大型天體?還可能是恆星。」董晨急忙問道,「怎麼講?」
「是這樣的,先生,這個可能性來自人類的一種假說,」一號解釋道,「那就是太陽並不是孤獨的,而是還有另一顆伴星存在,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可能就是它。」
「你是說……涅墨西斯星,復仇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