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遠航前的準備(一)
【喜歡的朋友請收藏、推薦,謝謝啦】
李繼回到莊園的時候,已經是下午時分,這會兒韓豪來通報消息,李繼通過江州司馬建的關係,耗資三千餘貫再一次購置了一批軍械,已經運抵水軍碼頭,而溫州府秦良那裡的新建成的一艘5000料海船在孫鐵勇指揮下抵達了華亭。
最重要的消息是,在彤雲號和驚雷號船載霹靂炮的改裝過程中,通過工匠組充分發掘智慧,成功的讓霹靂炮不再僅僅發射石頭炮彈,利用改裝的金屬網兜,現在可以發生燃燒瓶,經過測試,燃燒瓶的拋擲距離超過120碼,在50碼的距離上有非常不錯的命中率。
這可謂是一個不錯的驚喜,這是頒布工匠技術研究獎勵計劃以來的第一例實用的創新成果,李繼考慮了一下后,馬上讓人召集人手討論下這次技術革新成果的獎勵問題。
這次改進的成果是由方木匠的大弟子張元帶領幾個工匠搞出來的,方木匠、張鐵生、劉進三個工匠頭頭對於張元的這項所謂技術成果的看法都很一致,只是很普通的改進,談不上技術研究。
不過在李繼的堅持下,這項頗為實用的改進並定位三等獎勵的技術革新,不過李繼可沒打算簡簡單單的發發獎金,馬上提議把本來準備在月底召開的兩次海戰表彰大會提前到第二天,而這次技術革新獎的發放也作為大會的一項內容。
至於趙擴的憶苦思甜的體驗活動,則被李繼改成現場觀摩表彰大會,第二天趙擴和趙清越早早的就乘著王府的馬車來了,李繼看到這兩個便宜學生時,這兩位的裝束完全是一副出門遊玩的打扮,趙清越甚至帶上了自己的小丫鬟,當然也是男子裝扮。
得知今天的外出活動被取消后,兩個便宜學生立刻發揮出非常的文化水平,甚至搬出趙善璙「言行一致、表裡相應」的論調來抨擊李繼的隨意行為,雖然李繼油鹽不進的一副不理睬的樣子,不過這兩個便宜學生在旁邊喋喋不休的叨咕,最後得到了李繼的妥協——表彰會後出發,不過一切要聽從李繼安排。
得到李繼的保證后,兩個便宜學生立刻消失了,隨後就出現在表彰會場里抓住王商問這問那,他們兩個在外面倒是飛揚跋扈的很,不過到了李繼這裡倒是行為非常得體,管王商、王同幾個叫學長,結果卻是王商、王同幾個被趙清越差得頭頭轉,最後還是李繼出來,把趙清越和趙擴叫去做事,王商、王同幾個才安下心來處理會務。
所有的船員、薔薇莊園的僱工,都被要求來參加表彰會,莊園里也沒這麼大的禮堂,所以就在晨練的場地上搭了一個檯子,22位獲得戰鬥英雄稱號的船員,由韓豪這個大嗓門逐一點評他們的英勇事迹,並由李繼親自頒發了鍍金的五角星形功勳章、獎狀和一次性每人獎勵的50兩銀錠一個。
這些平日里也算普通的船員一瞬間就成為了數百人關注的目標,這面子上的榮耀和手裡沉甸甸的銀錠,刺激了每一個人,不過更為刺激的還在後面。
讓所有在場的人吃驚的是,平日里在莊園里敲打傢具和修理物件的趙元,居然受到了特別表彰,趙元領著三個工匠上台,雖然沒有那枚五角星形功勳章,不過同樣有一份獎狀、獎金確實整整一百貫的獎勵。這獎金平攤下來,雖然沒有那些戰鬥英雄多,但是作為一名在莊園里的工匠,這可是驚人的收入啊。
獎勵的名頭是由唐義宣布的,叫做「技術研究三等獎」,這讓所有到場的工匠在日後的時間裡,更加瘋狂的開動頭腦投入到研究中去,李繼的雷厲風行的頒獎,更讓這些一直來社會地位地下的工匠有了一種重新做人的感覺。
對於這表彰會的運作,李繼可謂輕車熟路,表彰會後的張紅榜、戴紅花,把這些個老實巴交的船員和工匠弄的非常的尷尬,不過自然是尷尬而快樂著嘛。
這些事情都讓韓豪、唐義去操辦了,李繼則帶著趙清越、趙擴去旁邊的七里庄體驗生活了,之所以選擇在七里庄,主要是這裡人頭熟悉,現在七里庄一多半人家都在李繼的船隊討生活,還有一小半人家也在劉氏的商鋪里討生活
趙清越和趙擴都按照李繼的要求換上了一身普通的學子服飾跟在李繼後面,七里庄雖然這些時候變化很大了,但是看上去還是非常破舊,村子中多數的房屋都是泥土牆壁,王伯早就知道李繼要來,這會兒也陪在旁邊,兩個便宜學生平日里那進過這種窮苦的鄉下村莊,雖然看到泥土露面頗多灰塵,不過好奇心還是戰勝了其他的感受,問這問那。
王伯則一路介紹著這些住戶,這事某某家的房子,是我當年船上兄弟李某某的兒子,窮人家的怪事多,這話一點不錯,家長里短的一些奇聞怪論,倒讓趙清越、趙擴這兩個生處皇家的的公子哥頗為驚訝,最讓李繼噴飯的是,趙擴這傢伙聽到七里庄的人家一般一天就吃兩頓飯時,居然冒出一句:「一天兩頓,真是個好主意,我一直都覺得吃飯太累了!」
王伯對於李繼帶來的兩個少年學子的來路並不了解,不過聽到趙擴的謬語,也猜到這兩人必定是大富大貴人家的子弟,便說道,「這位小公子,老夫給你講一個故事,不知道你要不要聽?」
趙擴對於聽故事自然有興趣,忙催著王伯說,王伯便說起了這事。
話說在王伯少年的時候,他那時家還在淮北,北方的金兵和宋軍在淮北打了幾年後,雙方都偃旗息鼓,不過王伯他家的村子里可遭災了,天災**,村子里有一戶王氏人家,老頭子重病死了,王老太家裡有三個兒子、十個孫子孫女,這年鬧旱災,村子里早兩年收成就養不活自己。
王家唯一能找到吃的東西就是往年剩下的一些餘糧,主要是高粱米和黍米,只能熬最稀的粥吃,就是這種東西,也不夠吃的,老太太讓給兒子,兒子遷就孫子。終於,老太太熬不住病倒了,而且她說自己不能再吃這高粱粥了,喂她吃一點兒就吐一點兒。
老太太臨死的時候說:給我一口麵餅子吃,我的病就能好。可上哪去弄麵餅子哪?三個兒子含淚看著老太太咽了最後一口氣。有人說三個兒子真不孝順,應了「窮兒不孝」那句老話。有人說老太太是心疼孫子們吃不飽,為省下一口吃的,故意把自己活活餓死的。「窮兒不孝,窮娘不疼」,一句俗語包含著多少辛酸的淚水啊!
王伯說的若無其事,趙清越卻早就聽得是兩眼紅彤彤的,不停得用手帕擦拭兩下,趙擴這廝這回安生了,沒冒出什麼怪話,以他的富貴生活,這食物可以說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今天卻讓王伯的故事給說的心驚肉跳的,對於平日里浪費食物的竟然有了一種負罪感。
想了想,趙擴才喏喏地問道:「老師,這人真能夠給餓死嘛?」
李繼想了想,拍了拍趙擴的肩膀,「趙擴,王伯說的故事這世上何止一家,當然老師的意思你要明白,帶你來並非是要你如何如何,而是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下百姓的生活,當你了解真實的世界,日後才不會被那些眼前看到的表象或者聽到的虛詞所迷惑。」
趙擴聽了王伯的故事後有些震驚,其實李繼也頗為奇怪王伯這個故事和王伯的意圖,不過這倒是非常契合今天帶趙擴、趙清越出來的目的,一會兒李繼帶著兩個便宜學生來到了村東面的船員何大家裡。
何定是何大的三弟弟,看到李繼忙上來招呼,跑到裡屋叫出何大,何大介紹起家裡人,二哥何康一早就划船出去打漁了,家裡還有個老娘、還有何大的婆娘、兩個侄子,家中的傢具非常破舊,不過一張桌子和幾條凳子倒是新的,何大說這是上月薪水發了后,買了點木頭找莊園里的方木匠給打制的。
李繼、王伯、趙清越、趙擴和何大的家人圍坐的桌子旁邊,何大拿出來幾個粗瓷碗,上了幾碗清水,趙擴這廝又張口放厥詞了,「何大,你家為什麼不喝茶?」
何大嘿嘿一笑,他知道這個小公子都是東家親自陪來,自然身份尊貴,「小公子可能不知道,茶的價格可不便宜,一兩最普通的茶葉,也能買上幾升白米,若是買粗糧,更能多不少呢,窮人家,沒幾個能喝得起茶的。」
李繼看到趙擴奇怪的表情,說道,「趙擴,茶葉經營是官府管制的,各地的茶葉都要苛重稅的,尋常百姓豈能消費得起。」
趙擴哦了一聲,不再言語,李繼便問起何大的家事,「何大,這幾個月薪酬好像沒少發吧,你這個家好像也沒什麼變化嘛?」
何大抓抓下巴,還有些不好意思,「公子,你這裡給的薪酬可是秀州地面上最高的了,我怎麼會不知足呢,只是你看我家老母年老,舍弟又年幼無法幹活,還有老婆孩子,這幾個月的積蓄我可是存著呢。」
趙擴這又來勁了,「何大,你現在在我家老師這裡幹活,這薪酬可否足夠讓家裡人吃飽穿暖?」
「小公子,李公子給的薪酬比其他人家高很多,現在我們家要吃飽飯是沒問題的,但是想要生活舒適,家裡就我一個幹活的人,估摸著我要再跟公子幹上幾年才行。你可不知道,以前我在福建海商那裡幹活的,薪酬又少,這每次出海都擔心能不能活著回來,這跟公子這般對待我們這些船員的,說實話,我還從來沒碰到過。」
李繼看何大開始馬屁精了,雖然他說的也是實際情況,這卻不是今天要來讓趙擴了解的,李繼便問起何大家裡一日的日常開銷,這個倒是由何大的婆娘來算計的,像何大這等七口之家,光填飽肚子,一日需錢30文,這其中又涉及另一個苛重稅的物資——鹽。
何大在幹了幾個月後,由於表現很勤奮,現在薪酬又漲了不少,一個月有一貫另950文,這樣一個月能有一貫錢的結餘,但是這錢是用來備用的,萬一家中有人生病或者發生其他意外的情況需要花錢,日子又回變得緊巴巴的。
趙擴第一次聽到和看到一戶收入屬於大宋普通階層的百姓的情況,這對他的促動還是很大的,一戶收入還算不錯的大宋百姓,這度日也是岌岌可危,前面王伯那個挨餓故事顯得更加可信、可嘆。
趙擴想了想,問道,「老師,我從未想到過百姓的生活如此艱苦,王府里和我家府邸里從來沒人說起過這種事情,這讓我太吃驚了……」
李繼嘿嘿一笑,「不是不知,而是視而不見,我常聽說,當今皇帝可謂仁厚,陛下詔令不得多取賦稅、不得科罰人戶錢財、不得以錢折米徵收,但是各地豪強、貪官自有門道,一歲三徵稅、二三月間征夏天的稅,這等殘害百姓的行為卻得不到懲罰,這些都是國家的毒瘤,隆興府轉運使辛棄疾在奏請朝廷的文書中早就陳述這些情況了。」
趙擴對李繼所說的這些驚人的信息自然毫不了解,當天李繼堅持在何大家裡吃了一頓普通的便飯,李繼特別關照無需特別燒制,這又是一頓讓趙清越和趙擴映像深刻的晚飯,一直到天都完全黑了,何大的弟弟何康才打漁回來,收穫非常有限,不過桌上多了一條魚的菜,不過算上李繼三個,十口人和三個素菜一條魚的菜,趙清越和趙擴勉強吃下了半碗的糙米飯後,結束了大半天的體驗生活。
.起點.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