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征服之路之橫掃歐洲
第二百三十五章征服之路之橫掃歐洲
自從馳道修成以後,每天行走在上面的商隊客旅絡繹不絕,極大的刺激了大唐國內的經濟環境,以至於貞觀三年這一年的國庫收入,幾乎超過了了去年的兩倍以上。高興的滿朝文武高呼聖上萬歲,再也沒有人對於李貞修路的舉動表示反對了,反而還有人提議要不要再多修幾條路,將突厥以北的廣袤荒原也納入大唐的領土範圍之內……
這個提議當即就被李貞拒絕了回去,開什麼玩笑?西伯利亞大荒原上連煙都沒有,你修那麼好的路幹什麼?再說了,那就是一塊無人的荒地(室韋和靺鞨被他選擇性忽視了),走上一百里也未必就能看到一個人影,這種大唐隨時都可以取走的地方,根本就不值得在這種時候投入太大的資源,等滅掉了歐洲之後,再回頭佔領這裡也不遲。
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掃平歐洲,據說大唐三年前的舉動將整個歐洲都嚇壞了,在教廷的呼籲下,各大歐洲國家已經組成了一個反唐聯盟,準備共同抵抗大唐的侵略。
只是對於這個聯盟,李貞並不報以多大的期盼,歐洲各國之間連年征戰不休,彼此之間的仇恨大了去了,他根本就不相信這樣的一群國家會真的精誠合作,恐怕各懷心思才是他們的本質。甚至這樣的聯盟可能還不如之前世家的聯盟牢靠呢。何況他們就算真的團結起來又能如何?連強大的大食都敗亡在了大唐的長槍大炮跟前,這些都還在玩重騎兵衝鋒的把戲的國家,又哪裡會是大唐的對手?
不過既然人家已經將招式亮出來了,那自己要是不回應一下實在是說不過去,正好經過兩年的修整,大唐的軍事力量再一次達到了巔峰,而且更好的消息是通往地中海的蘇伊士運河也已經挖通,海軍也可以開進地中海以及大西洋了,有了海軍的參戰,海陸軍合作的話,想來滅亡歐洲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事實也確實如同李貞所想的那樣,當大唐五十萬大軍進兵歐洲之後,歐洲諸國並沒有吃拜占庭和大食帝國滅亡的教訓,依舊在邊境線上陳列了十萬重騎兵,然而大唐根本就不跟他們玩對沖的把戲,甚至連槍都懶得開,直接將大炮拉了上來。
萬炮齊發之後,十萬重騎兵全軍覆沒,就算僥倖沒死的,也都被震成了傻子,再無一丁點的戰鬥力。
而這一戰之後,歐洲的精銳盡毀,此時的歐洲就彷彿一個沒有穿一件衣服的美女,就這麼裸露在了大唐的跟前,已經再無一點反抗之力——沒辦法,這十萬重騎兵就已經是歐洲各國全力搜集而來的,甚至就連教廷都貢獻了自己將近九成的光明騎士,可以說這些重騎兵就已經是他們最後的家底兒了,各國手裡雖然可能還留了一點後手,但數量絕對多不到哪裡去,面對如狼似虎的大唐軍隊,又能夠支撐多久?再者說了,就連十萬精銳重騎兵都不是大唐的一合之敵,他們的後手又哪裡會是大唐的對手?
於是歐洲諸國這一次是真的慌了,面對繼續前進的大唐軍隊,幾乎用盡了手段,奈何根本毫無作用,只能用絕望的目光看著大唐軍隊越來越近,最終攻入自己的城市,殺掉一切反抗的人,並且拿走國庫內所有的金銀珠寶,他們自己也被套上俘虜的枷鎖,等待著未知的命運……
這其中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提一句,那就是克里維被李貞封為將軍,親自帶領大軍殺入了巴伐利亞公國,親手斬下了害的他有家不能回的,日思夜想都想要殺掉的敵人,如今已經是巴伐利亞公國大公的克拉·啊芝諾芬的腦袋,並且帶著無盡的榮耀回到了自己的家族,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歐洲滅亡之戰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之所以用了這麼久,主要是因為歐洲的國家實在是太多了,就算最後兵分多路,但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打過去,也依然是太麻煩了。
而當一年半之後歐洲最後一個國家不列顛被大唐海軍陸戰隊攻上島嶼之後,整個歐洲也只剩下斯拉夫人的地盤還存在著了,其餘全都已經覆滅在了大唐的鐵蹄之下,歐洲可以說已經徹底的歸順了大唐的統治,就連教廷都宣布向大唐效忠,每一任的教皇加冕都需要大唐皇帝的承認。
而之所以留下斯拉夫人的地盤,倒不是大唐不願意攻打這裡,問題是斯拉夫人的老巢就是如今的俄羅斯,那地方几乎就是地球的冷極,尤其是冬天,根本就不可能行軍,滅掉斯拉夫人其實很容易,但在那惡劣的天氣里,凍死的人估計比戰死的都要更多,還是等來年夏天之後再說吧。
在拿下了歐洲之後,尤其是打下了不列顛王國之後,李貞下達了他作為帝王的第一道命令,那就是宣布廢除歐洲大陸上所有的文字,歐洲各地必須全部學習漢語,尤其是大唐任命的執政官,更是必須精通漢語,這是他們能當大唐官員的第一個條件——之所以下達這個命令,純粹是因為他的怨念,要知道他上輩子可是學的機械設計,而機械設計就少不了英語,要知道普通的英語就已經夠讓人抓狂的了,而機械英語困難程度可是普通英語的好幾倍,那更是讓人慾仙欲死,李貞當初為了學習機械英語,可是足足熬了好幾年,其中的艱難與痛苦不足為外人道也(這點奔三可以作證,因為奔三就是學模具的,機械英語真的會將人逼瘋的,那些專業術語完全需要靠的是生記硬背,其中的艱難根本不是學習普通英語的人所能體會的)。
以前李貞是沒得選,只能按照外國人的標準來,但現在他有機會有能力改變這一切了,他當然不會放過,也算是為前世報了仇了,從此以後就讓歐洲人抱著漢語課本學習漢字去吧,讓他們嘗嘗當年自己學習英語的痛苦吧——要知道漢語可比英語難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