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李定國揚威緬甸1
對緬甸的戰爭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但是宋友亮此刻的心思卻國內就在降服安南后不久,錦衣衛向宋友亮送來了一份足足有一尺厚的調查資料,內容涉及到長江荊江段河道截彎取直河道開挖工程中沿途幾個州府的官員貪污、挪用公款,剋扣民工工錢等罪證。
事實上,經過之前的一系列改革,帝國的官員們已經不是之前的低俸祿制了,而是實行了高薪養廉,而且致仕之後還有一筆數額不菲的退休金。「貪污~~」宋友亮有些痛苦地昂了昂頭,「昭御史史可法覲見。」
「是,大人。」
一炷香的時間后,史可法意氣風發的來到偏殿,他手裡也拿著一摞卷宗和奏本。「公爺,臣也正想覲見公爺呢。」史可法把奏本等奉上,「今年下半年公查處貪墨官員七人,比去年少了一半還多,可見我大明的吏治正在澄清。」
宋友亮微微一笑,說道:「御史大人辛苦了。」說著宋友亮把那一尺多厚的卷宗推到史可法面前,說道:「愛卿,你看看這個。」
史可法嚇了一跳,「這是~」
「你看了就知道。」宋友亮的神色開始嚴峻起來
史可法一頁頁地翻著卷宗,越看神色越驚詫,才翻了十多頁,史可法的後背已經濕了,他趕緊噗通一聲跪倒:「臣有失察之罪,請公爺降罪。」
宋友亮嚴厲地說道:「本公早就廢除了跪禮,你還跪什麼?」
史可法趕緊站了起來,「臣~~」
宋友亮擺了擺手,打斷史可法,說道:「偌大一個大明國,所有官員的檢查都由你一個人承擔,擔子是重了一點。是我考慮不周,這樣吧,你再舉薦一個人,我把御史台分為左右兩部,你們共同分擔。」
史可法鬆了一口氣,說道:「有一個人臣覺得很合適。」
「誰?」
「劉宗周。」
「劉宗周?那個老頑固?」宋友亮有些戲謔地笑道
史可法也笑了,「劉宗周是迂腐了一些,但是他為人剛直,而且對人品操守極為看重,自律很嚴,最看不得的就是貪墨之人。由他來查處貪墨,再合適不過。」
「好吧~!」宋友亮笑道:「只要他不再記恨我當年讓他致仕。」
宋友亮的擔心其實有些多餘,劉宗周此人坦蕩的很,回到老家之後,著書立說鑽研學問,到也是樂在其中。後來又目睹了大明從內外交困到蒸蒸日上,士農工商各司其職,百姓生活一天好過一天,心裡原本有的芥蒂也慢慢消去了
這一日,史可法從南京趕到紹興來請劉宗周出山,劉宗周心裡還是很想發揮餘熱的,但是嘴上依舊說道:「當年安國公罷了我的官,如今又派老弟你來請我出山,打算恩威並施,要老夫就範嗎?」
史可法以為劉宗周當真在記恨宋友亮,便勸道:「那時政見不同,但是對於貪墨,安國公和老哥哥你是一樣的,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貪墨?」劉宗周瞪大了眼睛,說道:「我聽說現在一個知府一年的俸祿要上萬兩銀子,致仕之後還有一筆五六千兩銀子的養廉銀,怎麼還有人貪墨?」
史可法無奈地搖了搖頭,心想有誰會嫌錢多的?於是他拿出那一尺厚的卷宗給劉宗周看,劉宗周翻了幾頁,就一拍桌子,罵道:「這幫國之蠹蟲,老夫舍了這把老骨頭不要,也要這些蠹蟲斗一斗。走~」
劉宗周和史可法立刻趕赴兩湖地區,錦衣衛的雷霆手段,加上劉宗周、史可法的鐵面無私,一大批貪官在這次風暴中落馬。這時,他們才知道除了御史台,還有無孔不入的錦衣衛也在監察他們。御史台那幫文官可能好糊弄一點,但是錦衣衛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於是不管是出於自身的潔身自好還是對《大明律》的敬畏,貪墨之風幾乎絕跡。當然,逢年過節送點禮還是免不了的
◆◆◆◆◆◆
對於緬甸的戰略,大明分為兩個方向進攻。北路是吳三桂率領的雲南大軍,總數十萬;東路是李定國率領的征安南兵馬,經過整編之後,可以調動的部隊也有六萬,另外還有暹羅國王巴塞通派出八萬暹羅軍助戰。不過,大明還是按照先禮後兵的原則,向緬甸遞交了國書,要求緬甸把萬曆皇帝賞賜給他們的孟養、木邦地區還給大明,同時要在西南地區重設五大宣慰司,車裡宣慰司轄境相當於今中國雲南西雙版納,不再重設。
五大宣慰司即:
孟養宣慰司(轄境相當今緬甸八莫,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脈以東地區,治所在今緬甸孟養)
木邦宣慰司(轄境相當於今緬甸撣邦東北部地區,治所在今緬甸興威)
緬甸宣慰司(今緬甸曼德勒為中心的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區)
八百宣慰司(其地在今緬甸撣邦東部和泰國清邁地區)
寮國宣慰司(其地在今寮國境內)
且說在首都阿瓦的緬甸王他隆接到了大明禮部侍郎送來的國書,頓時氣歪了鼻子,五大宣慰司中有四個都設在緬甸境內,如果這五大宣慰司設立了,緬北大片土地就又要劃到大明手中了
他隆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那就是拒絕鄭天瑞要求東胡投降的命令。因為在他的印象中,明軍是不堪一擊的,自己那無敵的十萬象兵將讓敵人好好領教到什麼才是恐懼的滋味!
面對明軍的兩路夾擊,他隆的對策是先打東路軍,因為莽達看來,那六萬暹羅兵可以忽略不計,自己真正的對手只是李定國率領的六萬明軍。自己帶著自己的十萬象兵出征,以多打少,一定可以勝利的。一番精心選擇之後,莽達把決戰的地點選擇在了塔尼河附近的一處平原。這裡的東面是一片原始森林,西南是塔尼河。除了幾處丘陵以外,地勢非常平坦,非常適合於象兵的大規模展開。
李定國聽到這個消息,一面派人速去調運船隻,一面率領部隊開赴塔尼河,在河西岸紮下了大營。在營地,李定國可以清清楚楚地看清對岸裝備齊備,陣容嚴整的緬甸軍隊。他隆也看到了李定國的主帥營帳,就親自坐鎮在對岸重點防守。李定國仔細觀察了河面和兩岸地形,深知渡河不易,特別是他隆本人駐守的這一段河道,根本不可能渡過去。即使自己麾下的大明勇士不怕犧牲,他們的馬也不行。因為他隆的大象就在水邊把守著,那些怪模怪樣的龐然大物和它們那怪聲怪氣的吼叫,把戰馬嚇壞了,甚至當馬群在河邊飲水時,老遠地瞅見大象,都要嚇得調頭就逃。雖然在此之前,李定國將明軍戰馬和暹羅軍的大象放在一起,希望戰馬能克服恐懼,但是結果還是失敗了。
大明鴻德五年一月八日,渡河要用的船隻很快就運到了,暹羅人的士兵們是把船隻折卸開,大的拆為三段,小的拆為兩段,然後裝上大車運來的。李定國這時把部隊分成三部分,悄悄作了一番吩咐,開始行動了。只見塔尼河西岸,不是騎兵就是步兵,一隊接著一隊往不同方向出發。河面上,明軍和暹羅軍的船隻頻繁地航行。
這一切似乎都在預兆著敵軍似乎在尋找著合適的時機和地點,隨時準備渡河。他隆不敢疏忽,也帶著象隊在對岸不停頓地來來回回奔走。這樣一連數日,天天如此,明軍軍還未過河,他隆的人馬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
李定國把緬甸軍折騰了一陣后,又從四面八方把糧食及其它軍需物資源
源不絕地朝大本營運來。這樣,在他隆看來,很明顯,敵人因為受到阻擋,似乎準備在河岸上長期駐紮下去了。李定國甚至派人送信到河對岸,說道:「我大明地大物博,糧秣堆積如山,我可以把十萬大軍在這裡駐紮一年,閣下可以嗎?」
他隆雖然知道這話未免託大,但是他隆明白,眼下是春天,雖然到了夏天河水會暴漲,明軍將更加難易渡河,但是自己卻等不了。因為北面還有一隻吳三桂的大軍正在步步緊逼。「難道明軍真是故意在這裡拖延時間,只是佯攻,從北方來的軍隊才是真正的主力?」他隆摸不清李定國的真正意圖,變得躊躇起來。然而,他隆沒有喘上一口氣,明軍又開始了夜間騷擾。
李定國親率部分騎兵在河岸口左右馳騁,邊馳邊呼喊衝鋒口號,並且用盡一切辦法,故意搞得沸沸揚揚,一片喧囂,彷彿趁著夜幕掩護就要強渡的樣子。他隆再次緊張起來。但這種事進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後,他隆除了聽見高聲喊叫之外,並沒有發現敵人做出實戰動作。他由此得出結論:敵人並不敢真的渡河,不過虛張聲勢而已。從此以後,他隆不管對岸怎樣行動,怎麼喊叫,總是呆在營房裡再不出來了,大部隊也不再跟屁蟲樣被李定國牽來牽去。他隆只是在沿河各處派了哨兵。
李定國看到他隆麻痹起來,於是開始邁出了下一步。頻繁地調動部隊的過程中,李定國偵察到塔尼河上游有一處地方非常有利於他的大部隊偷渡。這個地方距離他的大本營不到30公里。在那裡,塔尼河拐了一個大彎,形成一個半島狀的拐角,上面樹木森森,適合部隊的隱蔽,河中還有一個島嶼,也長滿了樹木,從無人跡,非常恰當地遮掩著對岸哨兵的視線。就是在這樣一個被選擇偷渡的地方,李定國事先也沒有忘記給對岸的敵人灌點**湯,他讓士兵們點上篝火,大聲嚷嚷,一連搞了好幾夜,暗地裡積極做著渡河的準備。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