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回註解 關於茯苓這個人
《後漢書》記載:漢獻帝伏皇后(180年?—214年)諱壽,豫州琅邪郡東武縣人氏,父親伏完,母為陽安長公主劉華。漢獻帝被董卓挾持到長安,伏完和陽安公主的女兒伏壽應召入宮。興平二年,立為近皇后。當時漢獻帝11歲,伏壽15歲,兩人相差4歲。漢朝末年,時局動蕩,可以說伏壽自從被立為皇后后就沒過過一天安穩日子。後來曹操總攬朝政,「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和伏壽的日子更加的不好過。漢獻帝想恢復皇權,寫了一份密詔想集結義士誅殺曹操。可是此事被曹操知道了,他便加害所有與之相關的人。後宮中的多位妃嬪因此喪命。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伏皇后怨恨曹誅董承,與父伏完密謀曹操,事情泄漏,曹將伏后禁閉冷宮逼其自縊,所生二位皇子亦被鴆殺。伏后死後,曹操宣稱其暴病而死,仍按皇后禮儀厚葬。她的兄弟伏德、宗族因之喪命者百餘人。
《後漢書•皇后紀第十下》原文:獻帝伏皇后諱壽,琅邪東武人,大司徒湛之八世孫也。父完,沉深有大度,襲爵不其侯,尚桓帝女陽安公主,為侍中。初平元年,從大駕西遷長安,后時入掖庭為貴人。興平二年,立為皇后,完遷執金吾。帝尋而東歸,李傕、郭汜等追敗乘輿於曹陽,帝乃潛夜度河走,六宮皆步行出營。後手持縑數匹,董承使符節令孫徽以刃脅奪之,殺傍侍者,血濺后衣。既至安邑,御服穿敝,唯以棗栗為糧。建安元年,拜完輔國將軍,儀比三司。完以政在曹操,自嫌尊戚,乃上印綬,拜中散大夫,尋遷屯騎校尉。十四年卒,子典嗣。自帝都許,守位而已,宿衛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議郎趙彥嘗為帝陳言時策,曹操惡而殺之。其餘內外,多見誅戮。操后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后不敢復朝請。董承女為貴人,操誅承而求貴人殺之。帝以貴人有妊,累為請,不能得。后自是懷懼,乃與父完書,言曹操殘逼之狀,令密圖之。完不敢發,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廢后,假為策曰:「皇后壽,得由卑賤,登顯尊極,自處椒房,二紀於茲。既無任、姒徽音之美,又乏謹身養己之福,而陰懷妒害,苞藏禍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今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詔,其上皇后璽綬,退避中宮,遷於它館。鳴呼傷哉!自壽取之,未致於理,為幸多焉。」又以尚書令華歆為郗慮副,勒兵入宮收后。閉戶藏壁中,歆就牽后出。時帝在外殿,引慮於坐。后被發徒跣行泣過訣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時!」顧謂慮曰:「郗公,天下寧有是邪?」遂將後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鴆殺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餘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
本書將伏壽的大名給處理為茯苓,小名叫做阿壽。
茯苓是一種藥材,茯苓淡而能滲,甘而能補,能瀉能補,兩得其宜之葯也。利水濕以治水腫小便不利,化痰飲以治咳咳嗽、痰濕入絡之症,健脾胃而能止瀉止帶,寧心神治驚悸失眠。藥性平和,無傷正氣之弊,以其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故脾虛濕盛,正虛邪實之症尤為適宜。《本草經疏》說:「茯苓,其味甘平,性則無毒,入手足少陰,手大陽,足太陰、陽明經,陽中之陰也。胸脅逆氣,邪在手少陰也;憂恚驚邪,皆心氣不足也;恐悸者,腎志不足也;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陰受邪也。甘能補中,淡而利竅,補中則心脾實,利竅則邪熱解,心脾實則憂恚驚邪自止,邪熱解則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自除,中焦受濕熱,則口發渴,濕在脾,脾氣弱則好睡,大腹者,脾土虛不能利水,故腹脹大也。淋瀝者,脾受濕邪,則水道不利也。膈中痰水水腫,皆緣脾虛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見斯病,利水實脾,則其證自退矣。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濕,解熱散結之功也。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補心益脾,白優於赤,通利小腸,專除濕熱,赤亦勝白。」《本草正》說:「茯苓,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祛驚癇,厚腸藏,治痰之本,助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但補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損目,久弱極不相宜。若以人乳拌曬,乳粉既多,補陰亦妙。」
只是不知道皇后茯苓這味藥材能不能治得了大漢的痾疾呢?盡在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