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八.西遊記
?一秒記住【筆趣閣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閱讀。
二人結伴而行,來到白日相遇的那條街道,李仙緣停住腳。
「怎麼了李大哥?」沈大不解,後面滿頭大汗家丁趁此放下沉重包袱,長舒口氣。
「沈生,你我就此分道揚鑣。」
沈大生驚愕:「李大哥是不是嫌我怠慢了你?還是賞芳院的姑娘你看不上?」
街道人來人往,頗為吵鬧。晚霞拉長李仙緣影子,古井無波的眼中此時滿是認真:「沈生,我性情雖淡漠,但也有情感,並非泥塑。你今日所作所為惹我惱怒,為我不喜。道不同不相為謀,就此別過。」
沈生忙攔住轉身要走的李仙緣,神色焦急:「難道李大哥因為那司徒?俗話說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我可是真心實意想結交李大哥你啊。李大哥如果不喜歡,我我我……我向司徒小姐道歉也可啊。」
沈生似乎真的急了,忙改口叫司徒嫣然為司徒小姐。
沈生少年心性,身上有些紈絝影子,但並非無可救藥。且李仙緣能感覺到,沈生結交自己並非目的不純。
李仙緣直視沈大,半晌后開口:「既然如此,原諒你一次。」
沈大臉上立刻堆起笑容,忙不迭承認錯誤。踢了一腳一邊偷懶的家丁:「小財,快去賞芳院定個位置。」
「不用了。」李仙緣出聲制止。
「李大哥不去賞芳院了?」
「……改日。」李仙緣沉吟后開口。賞芳院鴇子曾為自己作證,有時間過去道個謝。
辭別了沈生,李仙緣走向客棧,轉眼消失在人流中。
原地目送李仙緣離開,家丁轉頭不解問沈大:「少爺,您為何要如此巴結這姓李的,他不就是個拿到案首的窮酸書生嗎。」
「所以說你鼠目寸光。」沈大在家丁腦袋上敲了下,沒好氣道:「父親讓我結交李大哥,那便一定沒錯。更何況李大哥雖然說我,但待我有幾分兄長意味。兄長說我這個當弟弟的,有何不可嗎。」
家丁連忙諂媚道:「沒有沒有,既然老爺都這麼說,肯定是對的。」
沈生哼了一聲:「走,回家!李大哥讓我不去招惹司徒嫣然,那就不去招惹好了。正好能像老爹炫耀一下。看他以後還敢不敢打我。」
……
回到客棧房間,點燃油燈。燭光晃動,空蕩房間唯有李仙緣一人,顯得孤寂。
李仙緣摘下身後畫筒放到床上,坐下拿出西遊記。
溝通明堂後記憶提升,過往破碎的記憶也組合拼湊,變得清晰。李仙緣翻看西遊記,果然找出眾多與原著不一樣的地方。
終究是憑記憶所寫,很多內容細節丟失。
李仙緣研磨,取出一疊宣紙用鎮紙和油燈壓住,取出毛筆沾上濃墨,按腦中記憶重新書寫。
【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詩曰:混沌未分天地……】
……
此間民間流傳的志怪不在少數,大多是書生或修士遇上妖魔,輾轉反覆降妖,贏得美名。
而那些頗接地氣的,便是傻書生露宿荒廟,遇妖怪或鬼化為的美貌女子。女子輕飄飄一句願與君歡好。接著發生什麼就全靠民眾想象。
單是西遊記第五十五回,唐僧遭遇蠍子精的那一句:「我的真陽為至寶,怎肯輕與你這粉骷髏。」便超過這些不知多少條街。
金烏消失遠處山巒間,皓月繁星升起。窗外燈籠燈火通明,街道人來人往。時間推移,李仙緣始終專註伏於岸前,埋頭寫書。
油燈偶爾發出劈啪聲響,燭光晃動,其內燈油所剩無幾。
白黿將唐僧一行丟下河,眾人衣物以及詩文盡濕,於是他們將濕透經書晾在石頭上,日頭暴晒。部分經書沾在石頭上,只得撕下來。唐三藏惋惜,孫行者這時笑道:天地尚且不全,又何況這經書呢。
一行人收好殘缺經書,重返東土大唐。
回到大唐,唐僧方要宣讀大乘佛法,八金剛突然出現,帶他們又回到靈山,諸天神佛皆在坐前。唐僧五人被如來封了果位,《西遊記》至此終。
最後一筆落下,普通至極的宣紙竟透出點點金光,朵朵金蓮盤繞,李仙緣座下更是顯出一品蓮花。照耀整間屋子金光四射。
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
陣陣梵音耳邊響起,無數佛教萬字元纏繞身邊,金字化為蝌蚪大鑽入李仙緣額頭正中。
宣紙金光越盛,眨眼之間就充滿整間客棧,卻不刺目。李仙緣急中生智,拿過包袱仍在上面,蓋過刺眼金光。
此舉治標不治本,不過幾息,竟穿透層層布料,金光四射,普照房間。
好在此時已是深夜,街上無人。沒人注意到頭頂二層房間窗戶透射的金光。
眼看即將遮掩不住異像,大放的金光竟忽然一斂,一切恢復如常。
油燈燭光噼啪,先前一切恍然如夢。
隱約犬吠從窗外民宅傳出。
李仙緣坐在桌前,好似傻了般怔怔凝視身前,桌上壓住西遊記的包袱。
寫了本西遊記就差點成佛?
李仙緣站起身,快步走到銅鏡前。
銅鏡中自己頭髮還在,眉心沒有出現硃砂點,依舊是個唇紅齒白的出塵少年。
李仙緣長舒口氣。
轉身拿開包裹。
宣紙平平無奇,字裡行間沒有異像,最上面一張宣紙的墨跡還未乾。方才一切恍若夢境。
方才變化令李仙緣有幾分遲疑,將西遊記編成冊出書是否正確。
不過隨即,李仙緣便有了決定。
張揚出頭不是他的風格。
畏手畏腳同樣不是他的風格。
既然來了神話世界,若不去見識見識這些個神仙妖怪,枉來世間走一遭。
……
敬甚書院
最高一棟三層閣樓。
閣樓飛檐,月光下一道白衣似雪身影單腳而立。長裙飄揚。
她眺目遠方,遙望李仙緣所在方向。聲音清冷,低聲自語。
「功德?」
道家修身治德,不求因果業力,故不講功德。唯有佛教修善果,積功德。
武侯城有老君廟,有二郎真君廟,有土地廟有城隍廟,唯獨沒有寺廟。此地出現如此海量佛教功德,著實令人費解。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