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二十七章
柳氏進門第二天,回門的日子都沒過,就接到了安平伯府的管家權。
魯氏叫幾個孔武有力的婆子把厚厚的賬本全都搬到了柳氏面前,當著她的面堆得高高的,又讓自己的心腹大丫鬟奉上了庫房的鑰匙。大丫鬟會說話,抿著笑把柳氏捧得高高的,然後行個禮就走了。
柳氏和她的陪嫁丫鬟根本沒想過魯氏能這麼輕易就放了權。這倒不是說她們眼中的魯氏是個貪權的人,只是照著世情來看,就算是最最淡漠名利的婆婆,也沒有在兒媳婦進門第二天就放權了的啊!
「小姐……這會不會有什麼陰謀啊?」陪嫁丫鬟小心翼翼地說。
柳氏微微皺了眉頭,道:「這事確實奇怪。」她其實並不貪慕管家權,這並非是她清高,而是因為她現在剛剛成婚。她因為守孝已經耽誤了四年,雖說現在終於嫁人了,但她祖父身體有些不好,萬一祖父有個什麼,她這個出嫁女又要守孝了。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個孩子!管家的事以後再說。
當然,她也不是咒自己的祖父。老國公身體不好,這已經是實情了,皇上親自點太醫來國公府瞧過幾回了。其實,她最盼著祖父能長長久久地活著。雖說現在當家是她伯父,而且她伯父早已經襲了鎮國公的爵位。但其實,她家中的靈魂人物依然是她祖父。只要她祖父還活著,那麼柳家就能安穩。
魯氏驟然交權,柳氏真是措手不及。
待到邊嘉玉從前院回來,柳氏就把賬冊和鑰匙往邊嘉玉面前一推——這推不過是做個樣子而已,賬冊太多太厚又太重了,還真是推不動啊——面帶惶恐地說:「母親剛剛派人來把這些交給了我……」
邊嘉玉也愣住了。不過,他到底和魯氏在同一個屋檐下相處了將近二十年,對這位繼母還是有一些了解的。魯氏真不是一個會刻意為難別人的人。她有時候會把自己人和別人分得一清二楚,但她從沒有害人的心思。邊嘉玉覺得,魯氏把這些東西交給柳氏,這必然是出於好心的。於是,他安慰柳氏道:「母親願意把這些交給你,必然是相信你。你慢慢學著上手就是了,若有不懂記得去請教母親。」
雖是這麼對柳氏說的,但邊嘉玉轉頭就找上了安平伯,想讓魯氏把管家權收回去。他對魯氏沒什麼親近,但信任絕對是有的。這麼說吧,比起剛剛成親的妻子,邊嘉玉反而更信任他的繼母魯氏啊!
安平伯又找上魯氏。魯氏卻無論如何都不肯把管家權回收了,道:「我瞧著老大家的挺穩重,這一攤子家業遲早要交到他們夫妻手裡,早幾日晚幾日又有什麼區別?就讓老大家的慢慢學著管起來吧。」
魯氏手裡捏著豐厚的嫁妝,在她和邊靜玉院里伺候的又都是心腹,就算推了管家權,照樣把日子過得漂漂亮亮。她早就看明白了,這伯府肯定不會由她親兒子繼承,她樂得輕鬆。若柳氏不貪心也就算了,她再不喜歡柳氏,也不會主動對付她。但若柳氏貪心要做點什麼,魯氏就等著看她摔跟頭了。
家裡的這些事都和邊靜玉無關。魯氏向來不許他插手內宅之事。待過了假期,他便回了太學。
時間匆匆而逝。沈家也好,邊家也好,生活中雖然總會出現一些小熱鬧,但總體而言日子還是過得很平靜。沈怡的嫂子虞氏懷胎九月生下了一個男孩。虞氏懷孕時曾備受驚嚇,又一度傷心欲絕、憂思過重,好在張院判醫術高明,虞氏精心養了幾個月,生產時雖然有一點點早產,但萬幸母子均安。
抱著小侄兒,沈怡忍不住想,若是父親和大哥在家,那該多好啊。
沈家沒有給新生兒辦洗三和滿月,但魯氏得了消息后,依然給孩子送了禮。魯氏若想要對誰好,那真是叫人半點找不出她的不是來。她送的長命鎖很輕巧,剛出生的孩子戴上后也不會覺得壓得慌。
魯氏還送來了一件百家衣,是給妮兒準備的。做百家衣很耗功夫,因為要尋那種把孩子健健康康養大的人家,一家一家地問他們求來布料,這才能做成一件衣服。魯氏應該是在妮兒出生后沒多久就找人求布料了。在魯氏看來,妮兒這孩子也算是她看著出生的,她希望小姑娘能夠平平安年地長大。
當日往沈怡身上潑了水的賴皮三還是不見影蹤。邊靜玉一直派人盯著,那想要對付沈怡的人卻再也沒有出手過了。莫非那人指使他人潑了一次水就覺得痛快了?還是說那人放棄了?沈怡做外賣生意時,邊靜玉也叫寶來和金來在暗中盯著,但沈怡順順噹噹賺著錢,卻是真的沒有人再出手對付他了。
邊靜玉也就暫且把這事放到了一邊。不過,他依然命寶來盯著賴皮三那幫人。這總歸是條線索,只要賴皮三再次出現,或是有了和賴皮三有關的消息,他們就能順藤摸瓜把幕後的人一點點揪出來。
這一日,邊靜玉在太學中的好友姚和風忽然遞給邊靜玉一封信,道:「昨日收到了家書,這兩封是給你們的。」邊靜玉愣了一下,忽然就反應過來了,眼中迸出了驚喜。距離沈德源被流放已經過去了半年的時間。南方多水路,交通比較便利,算算時間他們應該已經到南婪了,這估計是他們寫來的信。
沈德源和沈思作為被流放的犯人,他們若想要寄信,只能託過路的商隊,不能走官方的驛站。商隊有自己的行商計劃,讓他們傳信會慢上許多。好在還有姚縣令,他把沈德源的信夾在他給姚和風寫的家書里一起寄來了。信一共有兩封,一封是沈德源寫給安平伯表示感謝的,一封是他寫給家人的。
兩封信都是敞口的,誰都可以打開看。
沈德源畢竟是階下囚的身份,所以他要做出一個姿態來,表明他寫的信都是普普通通的信,絕對沒有在信里夾帶消息。姚縣令既然願意幫沈家傳信,肯定是因為他已經和沈德源父子有過交談,他相信沈德源父子的人品。沈德源想對得起姚縣令的這份信任。不過,姚和風和邊靜玉都沒有選擇偷看。
邊靜玉待下午的課業結束后就離開了太學。給安平伯的信,邊靜玉打發書安送回家了;給沈家人的信,邊靜玉打算親自給沈怡送去。沈怡雖忙於生意,使得外賣生意走上了正軌,每個月的生意都在擴大,但他並沒有耽誤自己的學習。有了邊靜玉給他整理出來的資料,他非常自覺地投入了學習中。
學習一事最忌閉門造車。為了切磋學問,沈怡常和邊靜玉見面。他們兩人越來越熟了。若這時再發生邊靜玉把腰帶落在沈怡那兒的事情,邊靜玉大概能若無其事地抽了沈怡的腰帶往自己身上系了。
邊靜玉直奔沈家。沈怡正站在院子里背書。他的身後晾著一排又一排的尿布。沒辦法,家裡共有兩個還不會說話的孩子,一天要換好幾條尿布。最近天氣不好,尿布洗了就很難干,只能這麼晾著。
邊靜玉拿出信遞給沈怡。
沈怡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跡,忙接過信當著邊靜玉的面就看了起來。匆匆把信看完,他的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沈德源在信里說,他和沈思一路平安地到了南婪,正好被分到了姚縣令治下。
沈家父子這一路多虧了有萬金商行的裘掌柜的照顧。
裘掌柜得了邊靜玉的吩咐,每日給沈家父子準備乾淨的水和食物,待到天氣轉變時,還會重新給他們準備衣服。官差收足了銀子,他們對掌柜的這種行為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路上,有幾個犯人撐不住生了病,小病拖成大病,還死了兩個。但沈德源和沈思除去趕路辛苦,竟是沒有受到別的苦。
到了南婪后,要分配具體的流放地,這本是隨機的。但姚縣令提前收到了兒子寄去的家書,就把沈德源父子要去了自己的轄區內。別看縣令只是個末品小官,但在偏遠的地方,對於當地的人來說,縣令大過天了!姚縣令要了兩個犯人去做苦力,又不是要把兩個犯人放走,在這事上未受半點阻力。
姚縣令從自己兒子寄去的家書里,已經把沈德源的經歷知曉得七七八八了。他當然知道沈德源並不真是那種罪大惡極的人,不過是政治的犧牲品而已。在和沈德源有過一番交談后,姚縣令心裡有了主意。他既然有心要照顧沈德源父子,自然不會真把他們當苦力使,而是在當地建了個義務的學堂,讓沈德源父子在學堂里當了教書先生。這學堂不完全是孩童的啟蒙學堂,也教一些簡單的生活技能。
姚縣令是個一心要做實事的人。很多像他這樣被派去南婪的朝廷命官,或清高或迂腐,根本沒法融入當地的環境中,只會試行高壓政策,用武力確保自己的統治地位。但姚縣令不一樣,他到了南婪后,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妻子一起學習當地的語言。他和當地人溝通良好,一心要為當地人謀福祉。
沈德源父子如今跟著姚縣令,雖說日子確實清貧了些,但他們肯定性命無憂了。而且,他們跟著姚縣令是真的能為當地人做一些實事的,並非是在虛度光陰、浪費生命。沈德源在信里就直接說,事已至此莫要悲觀,往好了想,這對於沈思來說未必不是一個歷練的機會,能讓他變得更為堅韌成熟。
沈怡這才徹底鬆了一口氣。
沈家人頭頂的陰霾還沒有徹底散開,但他們終於可以從最艱難的情況下走出來了。蘇氏會努力讓這個家依然凝聚在一起。沈巧娘會帶著孩子努力過好和離后的生活。虞氏會一邊照顧孩子,一邊養好身體,一邊等著丈夫歸來。沈德源和沈思會在南婪努力地過好每一天,等著全家團圓的那一天。而沈怡,他要努力保護每位家人,要努力尋找一條出路,要養家糊口,也要出人頭地、為父兄洗清冤屈!
從此以後,他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