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扳指(2)

翠扳指(2)

孟加拉人還在往前沖,日本人朝他們的馬屁股開了幾炮。結果,這伙騎兵真的"接敵"了,他們和側翼的俄國兵不明不白地打了起來,等弄清楚情況之後停火時,雙方都出現了傷亡。

日本人的勝利並沒有達到他們期望的效果,各國的風涼話讓他們更加憤恨。

有的指責他們不服從統一指揮,有說他們是想戰後得到更多的利益,還有的針對日本軍隊出現的大量傷亡而評論說,日本人不懂戰術,因此不能由此確立日本的強國的地位。

不管怎麼說,帝國軍隊撤退了,聯軍順利地通過了第一道阻擊防線。更重要的收穫是,聯軍官兵突然自我感覺良好起來:帝國的正規軍不過如此。

聯軍立即向楊村進發。楊村,距離北倉18公里,京津間重要的軍事要地,繁華的商業重鎮。

帝國軍隊在這裡部署了重兵,並且修築有比北倉更完備的防禦工事:以火車站為軸心,跨運河修築了正面達5公里的高牆,鐵路路基邊構築了堅固的單兵掩體。

而楊村防禦線的正面,比北倉地形更開闊,帝國軍隊甚至把一公里以內的莊稼全部砍了,為了使聯軍的攻擊方向上更加一覽無餘。

從兵力上看,在楊村防守的宋慶部隊,加上北倉退守的部隊,兵力達萬人以上。

阻擊戰至此,還不能說帝國軍隊在北倉的撤退是一個失敗。消耗了對方的有生力量和彈藥之後,退到更有利的地點再進行戰鬥,應是正確的決策,因為,聯軍終究是外來的軍隊--聯軍是疲憊之師,帝國軍隊以逸待勞;聯軍是異國作戰,帝國官兵甚至熟悉這裡的每一棵高粱玉米;聯軍無論兵力和彈藥,都是極其有限的,他們沒有後方,無從談到後勤;而帝國軍隊可以說要什麼有什麼。

但是,楊村的阻擊戰,還是以帝國軍隊的全面崩潰告終。從雙方接觸到帝國軍隊的潰敗,戰鬥時間僅僅90分鐘。

描述楊村阻擊戰是困難的,至少本著對陣亡在這次戰鬥中的帝國官兵的祭奠而把戰鬥描繪得動人心魄是困難的。

因為正如眾多的史料所稱說,在楊村"很難說發生了什麼真正的戰鬥"。

當時確實發生過"真正的戰鬥",但是,戰鬥的雙方竟然是聯軍自己,在某一瞬間還"很激烈"。

很長一段時間,對帝國的這段歷史的敘述,尤其是在評價帝國軍隊的史論中,常常特別地突出外國聯軍手中的"洋槍洋炮"。

同在敘述1840年的歷史時毫無例外地說"帝國主義的洋槍洋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一樣。

而到了60年後的1900年,依舊還將這樣的說法當成是解開歷史謎團的一把萬能鑰匙,無論出自於什麼心理和目的,就學術的角度看這也是一種混日子的慵懶態度,甚或是不負責任和另有用心的。

1900年中華帝國的軍隊事實上已是近代化的軍隊。帝國向洋人們宣戰後,這支軍隊和外國聯軍相比,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武器裝備上都占絕對優勢。

這支軍隊已經基本上淘汰了冷兵器,裝備了當時世界上先進的武器,火炮大部分是新購進的。

聯軍官兵在戰鬥中常常發現對手使用的火炮的先進程度連他們都沒見過。

在帝國的武衛軍中,士兵單兵武器是一色的新式毛瑟槍,而且還配備有機槍。

1900年的戰鬥沒有類似中國的弓箭手寧死不屈地向外國的大炮射箭的場面,這一點也許遺憾地大大降低了民族精神的讚美價值。

雖然這個民族長久地懷念著國家軍隊的官兵拉弓射箭時的英姿。帝國的弓箭手在拉弓的時候,為了防止和弓弦接觸的手指被巨大的力量割裂,手指上要帶扳指,扳指通常是生皮革的,後來有銅有鐵。

扳指戴在征服四方武士的手上,成為一種威武和力量的標誌。但是,1900年,中華帝國的扳指卻是用上等翡翠製作的,一枚萬金,戴在那些帝國軍事大員的手指之上,象徵著特權和奢華。

翡翠美麗而易碎,如同帝國的軍隊、民心和山河。畢竟有人對帝國軍隊的衰敗產生過巨大的憂慮,憂慮者不是戴翠扳指的滿族大員,而是帝國政府中的漢族大員。

19世紀,他們開始致力於推行洋務運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振興帝國的軍隊。

早在1861年,由著名的洋務運動領袖曾國藩倡議和領導,帝國國內開始仿造西方的先進武器裝備。

設立在安慶的軍械所,是帝國第一家近代軍工企業,彙集了當時帝國第一批新式技術人才。

關於通過購買和仿造西方軍事技術的方式裝備國家軍隊的建議,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就由林則徐提出過。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對洋槍洋炮有了刻骨認識和迫於國內對付太平軍戰爭需要,帝國政府明確了用西方軍事技術增加帝國軍隊戰鬥力的政策,並把此政策稱之為"救時之第一要務"。

曾國藩在給中央的奏摺中,以購買和仿造軍艦為例,展望了先進的軍事技術將給國防和民生帶來的美好前景:購成之後,訪募覃嘶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逆,可以勤遠略。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上冊,第58頁。漢族大員們對西方先進技術的興趣表明,至少在引進和掌握西方先進技術上,中國人的步伐並不緩慢。

曾國藩在1862年7月4日的日記中記載了他觀看中國仿造的火輪船試航時的心情:其法似火蒸水汽貫入筒,筒中三竅:閉前二竅則汽入前竅,其機自退而輪行上弦;閉后二竅則汽入后竅,其機自進而輪行下弦。

火愈大則汽愈盛,機之進退如飛,輪行亦如飛,約實驗一時。竊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國人也能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曾文正公日記》同治元年七月初四。帝國中認為掌握西方的軍事技術是強國之途者,倡議開辦新式學校,引進現代知識培養科學人才,甚至建議把"製造洋機器"列入帝國選士的科舉制度中。

他們鄭重地警告保守分子:不然者,有可自強之道,暴棄之而不知惜;有雪恥之道,隱忍之而不知所為計;亦不獨俄、法、英、米(美)之患也,我中華且將為天下萬國所魚肉,何以堪之!

此賈生之所為痛哭流涕者也!馮桂芬:《校廬抗議》之《采西學議》。

至少自與國內太平軍的農民進行戰爭的時候,帝國軍隊的裝備開始大規模地改善了。

19世紀60年代末,帝國的正規軍人數達三十萬人以上,其鮮明的特色就是部隊所裝備的西方先進武器的數量和種類甚多。

這些正規軍包括曾國藩建立的湘軍、左宗棠建立的楚軍、李鴻章率領的淮軍,還有豫軍、東軍、滇軍和川軍。

這些軍隊不僅僅在武器裝備上,更重要的是在觀念上,已經相當接近現代軍隊的雛形了,與帝國傳統的軍隊大不一樣。

帝國傳統軍隊是八旗制度下的八旗軍和綠營軍。曾經多達六十萬之眾的八旗兵和綠營兵,一度是大清帝國國家安全的保證。

以滿族後裔子弟為主的八旗軍,其官兵為了滿族統治的利益而世襲從軍,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他們就享受一份軍餉,而即使是最下層的滿族子弟的一份軍餉也相當於一個七品官的薪水,足可以養活一家數口。

這些滿族後裔們駐紮在全國各省,成為帝國政權的象徵。但隨著和平時期過於長久,八旗子弟的腐化墮落日見明顯,浮誇柔弱的風氣代替了剽悍驍勇的尚武精神,最後竟然成為了一群"不士、不農、不工、不商、不兵、不民"的社會的畸形人--"八旗子弟"。

為了加強已經極度廢弛的軍備,帝國政府開始使用漢族子弟,為此組成了綠營兵。

但是,帝國與太平軍造反農民的交戰證明,由於觀念依舊陳舊,綠營兵不堪一擊,接敵便潰,成為一個歷史笑柄。

洋務運動對帝國軍隊的改造,最大之功績是將以漢族子弟為主的綠營兵改造為"練軍"。

從1862年開始,外國教官便開始出現在帝國的新式軍隊之中,儘管滿族貴族們以"玩忽其所素習"為借口,拒絕讓八旗子弟接受西方式的軍事訓練,堅持練習騎馬和射箭,但是,公子哥兒們手指上那價值連城但已與拉弓射箭無關的翠扳指,也只能算是大清帝國開國雄風的一種戲劇裝飾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
上一章下一章

翠扳指(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