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船中的秀女(2)

河船中的秀女(2)

慈禧,滿族,葉赫那拉氏人,小名蘭兒。其父惠征,曾為徽寧池太廣道。蘭兒自幼跟隨父母生活在江南,江南的青山綠水使這個北方滿族女兒結實飽滿的身軀又被熏染上了一層柔情嫵媚。她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絕頂的聰明,有不少和她那個年齡不相稱的鬼心眼--"少而慧黠,聰艷無可匹儕,雅善南方諸小曲,曲盡其妙。"天嘏:《清代外史》,載《清代野史》卷一,巴蜀書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98頁。當她穿著她最喜歡的漢家裝束給她的父母吟唱江南吳歌的時候,她的父母悲喜交加。無論是滿族人還是漢族人,中國人都明白"紅顏薄命"這一說法。況且作為滿族官員的女兒,法定將要接受皇室的秀女遴選,而即使是滿族人,也不認為將女兒送入宮中於她於家是多麼大的幸運,因為沒有幾個入選進宮的滿族秀女能夠得到真正持久的恩寵。宮深如海,女兒如萍,女孩家的命運凶多吉少。但是,幾乎所有的史料都把蘭兒說成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少女,似乎她在情竇初開的時候就已經是個政治人物了。尤其是她父親得到聖旨,聖旨上說"皇帝準備娶一個妃子,並且希望這個妃子能夠為皇帝生下個皇太子",同時通知蘭兒已被列入17名遴選秀女的名單之中時,據說蘭兒暗地裡焚香禱告,並且得到了神靈的某些樂觀的預告。果然,蘭兒在那17名秀女中出類拔萃,雖然她和競爭對手們一樣,僅僅穿了件滿人的旗袍,梳了個高聳的兩把頭,在嘴唇上點了一點殷紅,但她還是沒有費什麼周折就被咸豐皇帝看中了。咸豐皇帝當時僅僅覺得在他的後宮嬪妃中又多了個滿族姑娘而已,他絕對想不到,套殿的院子里響起那雙高底鞋子的咯咯聲時,正是帝國歷史上一個重要時刻的誕生。直到很久之後,不少人和恭親王持大致相同的看法,認為"打慈禧入宮時起",這個帝國的"禍害就開始了",並且把那個歷史瞬間不假思索地歸結於咸豐皇帝的好色。應該說,咸豐皇帝即位的頭兩年還是個勤奮的皇帝。但隨著太平天國聲勢的日益擴大,帝國無能的文武大臣面對帝國分崩離析之象束手無策時,咸豐皇帝的壓力越來越大了。這個年輕人僅僅咬牙堅持了兩年精神便垮了--"咸豐季年,天下糜爛,幾乎不可收拾,故文宗以醇酒婦人自戕。"徐珂:《清稗類鈔》。皇帝享受醇酒美人天經地義,但居然到了"自戕"的地步,說明年輕的皇帝所選擇的道路比逃避現實還要極端--"自戕"等於自殺。皇帝要用美酒美人自殺,這是天成全了蘭兒,同時成全了帝國晚期錯綜複雜的政治史。本來咸豐不喜歡旗女而迷戀漢女,但美麗的蘭兒擅長吳歌、喜穿漢家服飾,且說略帶江南味道的純凈的漢話,這一切都深深地迷住了被嚴酷的政治局面嚇壞了的年僅20歲的皇帝。蘭兒對自己的美麗十分自信,深宮的寂寞很快就過去了,在圓明園的眾多嬪妃中她很快得了咸豐皇帝的注意,並且幸福地被"臨幸"了。對於一個普通的妃子來講,被皇帝擁到懷裡是一件能夠決定命運的驚天動地的大事,那些短暫的驚慌羞澀的時光即使在花甲之年倉皇逃亡的路上也依舊是禁不住反覆回味的美妙時刻。後人曾用科學發明的膠片再現當年蘭兒倚欄小唱"勾引"皇帝的情形,身影一隱一現,媚眼一顰一笑,如同世間所有風塵女子在街頭招客一般。無論史學家怎樣抨擊這個情形是如何的"不可能",但有《清代外史》所記說明"可能"之一斑:是時英法同盟軍未至,園尚全盛,各處皆以宮女內監司之。那拉氏乃編入桐陰深處。已而洪楊之勢日熾,兵革遍天下,清兵屢戰北,警報日有所聞,奕■置不顧。方寄情聲色以自娛,暇輒攜妃遊行園中,聞有歌南調者,心異之。越日復往,近桐陰深處,歌聲又作。因問隨行內監以歌者何人,內監以蘭兒對。蘭兒者,那拉氏之小字也。宮中嘗以次名呼之。奕■乃步入桐陰深處,盤坐炕上曰:"召那拉氏入。"略詰數語,即命就廊欄坐,令仍奏前歌。良久,奕■喚茶。時侍從均散避他舍,那拉氏乃以茶進,此即得幸之始也。天嘏:《清代外史》,載《清代野史》卷一,巴蜀書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97~98頁。那拉氏,蘭兒的名字,滿族女人沒有正式的名字,皆為某某氏。蘭兒的"奮鬥"史和"發跡"史無疑始於圓明園。當時的咸豐皇帝不僅僅喜歡她一個,僅圓明園內就有頗負盛名的"四春",即分別被稱為"杏花春"、"海棠春"、"牡丹春"和"武陵春"的四個姑娘。當時管理圓明園的"管園大臣"文豐因為咸豐"採辦"民女而得寵,但是他給皇帝弄來的姑娘似乎都是妓女。其中四春中的一"春",好像也是個妓女,居然竟是蘭兒弄來的,此舉屬於她後來在波瀾起伏的人生中使出的無數個謀略中的一個:文宗(咸豐)因東南太平軍起,心中憂焦,頗懷信陵君醇酒美人意,常居園內,命宮監四齣覓漢女,充下陳。文豐有心腹奴二,皆漢人也。一走維揚,一去金閶,購得民女四人,皆絕艷,或雲取自妓家。文宗為特設四院以處之。亭館崇宏,隔垣相望,復道屬焉,即世所傳杏花春、武林(陵)春、牡丹春、海棠春是也。杏花春尤妖冶,系廣陵方氏女,幼曾鬻於娼家,心腹奴物色得之,以二千金脫其籍。時海棠春亦新自金閶來,文宗益樂甚,為詩以賞文豐之能,賜賁重疊。未幾,心腹奴又獻牡丹春。女亦蘇人,善媚工歌舞。文宗嘗攜那拉妃聽歌,妃頗賞之。其後寵眷愈隆,妃遂嫉忌,別遣心腹至粵江選花,得珠兒之麗者,以間牡丹之寵,即武陵春是也。四春爭妍斗媚,由文豐進者實居其三。《滿清野史三編》之《圓明園總管世家》。決定蘭兒最終勝利的標誌是:她不但懷孕了,而且生下個男孩兒。時年為咸豐六年。蘭兒22歲。慈禧所生的男孩兒是咸豐皇帝留下的惟一一個皇子,咸豐皇帝甚是喜歡,竟有"庶慰在天六年望,更欣率土萬斯人"之詠。蘭兒的地位因此陡然抬升,從懿貴人晉封為懿妃,再封懿貴妃。但是,她沒想到的是,她失寵的速度和她抬升的速度一樣快。咸豐皇帝和社會上的放蕩大爺一樣染上了一個癖好:迷戀漢家姑娘的小腳。蘭兒是滿族姑娘,不裹腳。因此,圓明園裡的"四春"在蘭兒的眼裡不但是情愛上同時也成了政治上的死敵。懿貴妃使用了一些手段,包括刻苦練習書畫和做文章,甚至用代替咸豐批閱奏摺以吸引皇帝的注意,但都沒有用。從那時候起,這個美麗的女子開始顯露出她驚人的毒辣褊狹,她的肆意報復且毫不手軟的性格自此貫穿了她的大半生。因為她居然仗著自己生了個皇子,敢於頂撞皇帝和"借事弄權",令大臣們對她產生了極大的政治警惕。為此咸豐的心腹大臣肅順曾經嚴肅地向皇帝建議,讓皇帝按照漢武帝處置"專恣**"的鉤弋婦人的先例--"殺母而留其子"。熱愛美酒與女人的咸豐處理國事家事一樣的優柔寡斷,等他終於認識到肅順的建議應該採納的時候,他已經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在位僅僅11年的咸豐皇帝奕■當年被道光皇帝選中接替皇位其實也是歷史的一個偶然。在道光皇帝的九個兒子中,最有希望接替王位的不是他而是他的異母弟弟奕■,因為無論朝野還是道光皇帝本人,都對奕■的聰慧精明讚賞不已,奕■接替皇位幾乎就要成為簡單的事實。奕■就是後來的恭親王。這是在帝國歷史上少有的受到廣泛讚譽的親王,他"思想敏捷,才具開闊,勤於國事",素有"賢王"之稱。但是,道光皇帝最終選擇的不是"賢王"卻是四子奕■--一個無論在健康、意志、學問上都十分平庸的年輕人。後人究其原因說法頗多,但影響道光皇帝最後選擇的事件好像僅僅是兩件小事:其一是皇室在南苑打獵時,奕■"收穫甚豐",而箭法不好的奕■什麼也沒打著。在道光的質問下,奕■搪塞地回答:"正是春天,鳥獸繁育,頗不忍心。"不料這個說辭竟使道光皇帝"大為感動";其二是當道光皇帝密寫遺囑的時候,一個太監偷看,發現"末筆甚長,疑所書者為'■'字",並且把這個消息透露了出去,道光"知而惡之,乃更立文宗"。不管原因是什麼,後來的歷史很快就證明了道光皇帝犯下了一個遺患無窮的錯誤:奕■做了皇帝不久,就在內憂外患的煎迫下"自戕"於己,**無度的日子要了他年僅31歲的生命,只好把一個巨大帝國的統治權交給了年僅六歲的惟一的兒子載淳。歷史最不願意看到的是:載淳的母親恰恰是一位具有政治抱負的女子,而且她為了獲得皇帝的歡欣"修鍊"過她的政治本事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
上一章下一章

河船中的秀女(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