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的局勢(3)
慈禧召見了她多年的心腹,軍機大臣榮祿。榮祿把義和團破壞鐵路的詳細情況向慈禧報告了,慈禧"聞之大驚"。接著,榮祿要求辭職,說他這幾天受到各方面的攻擊,沒辦法再幹下去了。在是否讓外**隊入城的問題上,慶親王認為300洋兵,武器又少,並不礙事,命令端郡王等人"勿阻洋兵入城"。而榮祿的意見和慶親王相同,榮祿是"城防司令",有權下達"准許洋兵入城"的命令。但是,以端郡王為首的皇親為此而發難,大罵榮祿"漢奸",揚言"幾百個洋鬼子,怕他做甚",並且說若群起而攻之,洋人們一個也跑不了。端郡王給步兵統領崇禮下達命令,讓他堅決把洋兵擋在城外。當得知洋兵已經進城之後,端郡王便說,榮祿一日不除,太后一日不會支持義和團。端郡王的意思很明白:榮祿不除,他的兒子就當不上皇帝。幾乎所有的人都說榮祿是堅決"力言義和團無用"的人,並且左右著慈禧的態度;可是,連榮祿都明白,天下誰能左右得了面前這個面無表情的女人!慈禧已經看到了一個參劾榮祿的奏摺,是甘軍首領董福祥寫的。董福祥聲稱要不是榮祿從中作梗,給他五天時間,他就能把北京的外國使館"攻毀凈盡"。慈禧沒有答應榮祿的辭職請求,但她又說董福祥雖是粗人,但"可以利用"。至於義和團問題,慈禧依舊沒有拿定最後的主意,她因此而煩躁不安。這天半夜,慈禧被一陣鑼鼓喧天的聲音吵醒了。太監們急忙進來稟報說,附近的居民都說今天有神仙下界,正在燒香迎接。慈禧立即命令步軍去把"生事之人拿了"。沒過多久,步軍奏道:生事的頭兒拿到,叫李群仔。慈禧說,就地正法。義和團在慈禧的心目中,到底是個什麼形象?慈禧到底要對帝國的時局做出什麼樣的判斷?按照常年的習慣整個夏天都在頤和園裡"辦公"的慈禧這一天突然起駕回到了紫禁城。6月10日,一個來自朝廷的任命讓所有的人尤其是洋人都吃了一驚:命端郡王載漪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在這樣一個東方與西方的衝突千鈞一髮的微妙時刻,一個極端仇恨洋人的滿族貴族當上了專門處理帝國外交事務的大臣。事情已至此,一切都明了了--慈禧真的要和洋人們過不去了。沒有人知道這幾天慈禧做了什麼和想了什麼。有一個參考資料值得注意,那就是已經退職的原內務府大臣、與慈禧家族有著戚誼關係的滿族貴族景善的日記。這個日記,後人有"系榮祿之偽造"之說,史家對此並沒有定論。《景善日記》中關於6月10日這一天記下了這樣一些事情:一、這一天是端郡王的弟弟載瀾的生日,景善前去祝賀。在這個滿族貴族的王府里,景善看見這樣的情形:"義和團百餘人在彼家中,半皆鄉民,有一團長溫順統帶之,又小孩五六人,約十三四歲,狀若昏迷,口中噴沫,起而奮跳,執近前之物,亂跳亂舞,口除怪聲,如瘋狂然。"二、載瀾告訴景善,他相信義和團的"神靈附體",並且說他的夫人進宮面見太后的時候,把義和團的神奇的"法術"告訴了太后。三、董福祥的甘軍已經入城。北京平民開始有向城外逃亡的跡象。四、軍機大臣啟秀到景善家中拜訪,出示了一份文件,是啟秀草擬的一份"上諭",內容是:向各國開戰。啟秀說,這份上諭,要等太后蓋上玉璽後方能生效。以上記載至少提供了這樣的信息:主張排外的皇親們已經與義和團搭上了關係。義和團已經小規模地進入了北京城。有強烈排外情緒的帝國正規軍之一的甘軍已經開進城區。慈禧已經下決心向洋人宣戰,因為如果沒有慈禧的旨意,軍機大臣不可能擅自起草宣戰詔書。6月10日,端郡王拿到了帝國總理衙門的詔書,帝國的宣戰詔書已經起草完畢,載瀾等王府之家已經有義和團的農民們"跳神"的身影,外**隊已經進入帝國都城--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被帝國通緝的革命分子正企圖"布背水之陣,以求一戰",他就是孫中山。看到帝國政治陷入混亂的孫中山明確表示,"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與華南人民商議,分割中華帝國的一部分,新建一個共和國。"孫中山有兩個計劃:準備在廣東發動起義;同時策動兩廣總督李鴻章爭取"兩廣獨立"。孫中山通過關係,向李鴻章表達了意圖,但是,李鴻章沒有明確表態,只是"含頜"而已。當孫中山從日本橫濱乘船向帝國的南海岸進發時,李鴻章接到了英國人赫德的電報。電報是廣東海關司慶丕轉來的,這封電報幾乎代表了駐華洋人們的集體立場,對李鴻章這個後來左右了中華帝國命運的人起了極其重要的影響:此間局勢極其嚴重,各國使館都害怕受到攻擊,並且認為中國政府即使不仇外,也無能為力,如果發生事故,或情況不迅速改善,定將引起大規模的聯合干涉,大清帝國可能滅亡……請電告慈禧太后,使館的安全極為重要,對於所有建議採取敵對行動的人都應予駁斥。吳相湘:《孫逸仙先生》,第一分冊下,第258頁。李鴻章立即向慈禧發電,重申了赫德的意見,特彆強調如果不停止排外行動,"大清帝國可能滅亡"的觀點。事實證明,李鴻章的告誡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孫中山不了解帝國的官員,至少不了解李鴻章。這個城府極深的帝國大員,即使有巨大的政治野心,也不會與革命黨人合作。他不對革命黨人採取抓捕是他的油滑所致。幾天之後,帝國的局勢急轉直下,已經到達南中國海岸的孫中山不敢貿然上岸,他的革命行動又一次擱淺了。1900年6月10日,這是一個頭緒繁多混亂不堪的日子。這天,當載有顛覆帝國政權企圖的革命者孫中山的輪船向中國海岸方向行駛的時候,在各國駐京公使的強烈請求下,由各**隊組成的聯軍增援部隊也從天津出發了,目的地是帝國的都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