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家兄弟和石榴裙邊(4)
帝國的官員們被一種惟恐落後的狀態所籠罩以至於精神失控了,他們個個爭先恐後地把街上的義和團們請到家裡來當做上賓。
吃、喝,稱兄道弟,而且家家設立起義和團的"拳壇"--"王公邸第,百司廨署,義和團皆設壇,謂之保護。
士大夫思避禍,或思媚載漪者,亦恆設壇於家,晨夕禮拜之。"《中國歷代戰爭史》卷十七,台灣"三軍大學"編著,北京軍事譯文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330頁。
--中華帝國幾千年歷史中最奇怪的事情終於不可思議地發生了。也有反應慢的官員,或者曾和洋人有某些瓜葛,或者家有信奉洋教的親人,甚至平時和載家兄弟關係不太好的,他們立即遭了殃。
都統恆慶,滿族貴族,平時和載漪交往甚密,但是一家13口全部被義和團殺害。
尚書立山平時"不附載漪",胡■、學士黃思永、通永道沈能虎均以洋務著稱,都被列入了義和團的死刑名單。
結果,胡■逃亡,沈能虎通過行賄得以倖免,立山、黃思永被捕入獄。
編修杜本崇、檢討洪汝源等因被指為教民被打了個半死。貝子溥倫、大學士孫家鼐、尚書陳學、副都御史曾廣、太常張邦瑞被抄家,"僅以身免"。
值得注意的是,就連堅決支持義和團的大學士徐桐和閣學貽谷的家也被蜂擁而至的義和團們抄了,金銀財寶損失了不少。
入室抄財的義和團們在這一瞬間根本沒有政治立場--貧苦的農民們無論打著什麼樣的旗幟,高喊著什麼樣的口號,他們之所以背井離鄉地揭竿而起,從根本的動機上講是痛恨高官與家財萬貫的豪富,敵視人世間所有的貧富不均--類似"扶清滅洋"這樣的政治口號在這種階級痛恨和敵視中一錢不值。
帝國的農民們不需要紫貂長袍和千年古董,他們需要銀子。他們把抄家得來的財寶衣物拿到前門外去賣,京城的大柵欄一帶成了鄉村集市一樣的自由市場,身穿義和團制服的農民們的叫賣之聲在這裡連成一片。
北京的平民們為此大得實惠,區區幾個錢就能買到皇親貴族、高官大員家裡的貴重物品和價值連城的古玩:"諸宅被劫后,均於前門外銷贓,有以京蚨三十千得帶■貂褂者,有以京平銀四五兩得翡翠朝珠者。
"■西復儂氏、青村杞廬氏:《都門紀變百詠》,載《清代野史》卷二,巴蜀書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731頁。
更嚴重的是,義和團要殺皇帝了。臣民要殺害皇帝,這在大清帝國歷史上可謂頭一遭!
義和團的揭帖明確宣稱,他們要殺"一龍二虎"。所謂"龍",指的正是光緒皇帝。
義和團們說光緒"效法外洋",裡通外國,是教民的"總教主"。而"二虎",指的是慶親王弈和李鴻章。
慶親王是總理衙門大臣,說話有偏袒洋人的嫌疑,而李鴻章是帝國著名的洋務首領。
激情已不可遏制的農民們在帝國一小撮居心叵測的高官的暗示和慫恿下,居然可以公開地宣稱他們要殺這個帝國的皇帝--這樣的一個政權,這樣的一夥官員,這樣的一個延續了數千年歷史的古老帝國,此時此刻,它還能稱做是一個"國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