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行徑(1)
隨著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到了19世紀,這個世界上已經不可能再有哪一個民族能夠緊閉國門,拒絕一切對外政治經濟活動而孤獨、安全地生存和發展了。1840年英**艦對中華帝國南方一個港口的炮擊,標誌著這個幾千年來一直生活在相對封閉狀態中的帝國的平靜生活終於結束了,它開始接觸外部的世界,接受融入世界政治經濟大體制的現實,以這個星球上眾多民族之一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儘管這一切都是中華帝國在武力攻擊下被迫接受的。經過兩次鴉片戰爭,洋人與中華帝國簽訂了一系列條約,至今所有的中國人對此依舊憤憤不平,把這些條約一律稱之為"不平等條約"。分析當時所簽訂的各種條約的每一條條款,其中最令中國人感到屈辱的,恐怕是洋人居然有權在中華帝國的領土上強行"租借"居住地和洋人們在這塊土地上居然可以享有凌駕於中國人之上的種種特權。而強行要求中華帝國"開放通商口岸"、"給予貿易最惠國待遇"以及"制定相關的關稅制度"等等條款,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也統統是一種侵略行徑。於是,"帝國主義"這個詞在中國出現了,而且幾乎就是登門入室的強盜、窺視和搶劫財物的土匪、欺良害善橫行霸道的無賴的同義詞。西方的一些學者根本不承認"帝國主義"這個名詞在中華帝國的存在,他們認為,西方帝國主義在中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它是革命黨人民族心理上的一個幻覺。儘管如此,在這個世界上,中國仍是最頻繁最刻骨最頑強地使用著"帝國主義"這個辭彙的為數不多的民族和國家之一,而這些民族和國家都有這樣的歷史特點:文明發祥絕早,民族發展歷史上幾乎沒有對外擴張的記錄,基本上以農耕為主要的生存方式,占絕大多數人口的平民是在幾乎不佔有生產資料的狀態下生活的;統治者的基數很小,從平民到集權**的統治者之間,幾乎沒有過渡的社會階層。公元1500年前後,相對於中國是明朝成化至嘉靖年間,西方開始了海外冒險和殖民擴張。隨著跨越大西洋的貿易的展開,世界範圍內的財富流入歐洲,這些財富培養起來的是一個新興的階層,這就是暴富起來之後敢於與長期占統治地位的王室、教士和貴族階層抗衡的市民階層。社會財富的膨脹為這個階層帶來了相應的政治要求,近代民主和民權的觀念隨之在西方產生,歐洲各國相繼爆發了由市民階層為主力軍的資產階級革命,市場經濟的直接利益獲得者通過革命建立起以擴大再生產和賺取利潤為目的、以全球擴張為需求的資本主義社會體制。原始積累的完成和殖民擴張的成功使資金加上市場都已萬事俱備,於是更新技術的要求成為當務之急,歐洲的工業革命應運而生。從古怪的機器里噴出的大團大團的蒸汽給這個世界帶來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歐洲近代政治制度和近代工業的誕生成為資產階級的雙重武裝。具有雙重武裝優勢的西方,繼續市場的擴張是必須的。19世紀中葉,西方的擴張觸角越過馬六甲海峽,進入遠東。中華帝國,這個平靜了數千年的國度,它的痛苦由此開始了。1831年,在廣州的英國商人寫信給英國皇帝,提出儘快打開中國市場的要求,辦法是:"用一支武裝力量便可以輕而易舉地封閉中國的全部沿海貿易"。而早在1660年,法國就在中華帝國內設立了名為"中國公司"的貿易據點。當英、法等國的商品在中國銷路不暢的時候,美國在中國銷售的商品似乎更符合中國市場的需求,其中大部分商品至今還是中國人喜歡的東西:可以提高情緒的北美西洋參、顯示風度和富貴的珍貴動物毛皮以及中國人日常生活絕對離不開的廉價棉花。巨大的經濟利潤和世界政治的需要使美國政府聲言:"中國是一個不可限量的銷售市場。"中華帝國長期自給自足的經濟"對大工業產品進行了最頑固的抵抗"。據史料記載,早期的中國對外貿易一直處於順差狀態。僅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前,英國平均每年從中國廣州運出茶葉近26萬擔,生絲8000擔,而英國人卻苦於沒有什麼對路的商品和中國人進行交換。英國商人說他們的毛織品是"一種非常難賣的商品",而印花洋布"往往要虧本60%才能出手",可見"銷售英國商品的時代還沒有到來"。這一切的根源是中華帝國的社會結構不適合資本主義的擴張需求;而對於資本主義國家來講,打不開世界市場就無異等待死亡。能使一個封閉的國家的社會結構發生動搖的辦法並非戰爭,而只能是這個國家市場的開放。於是,西方各國都在如何打開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上頗費心思:既然一般的商品打不開中國市場,中國人沒有外國商品照樣能夠生存下去,那麼就必須出現一種特殊的商品,這是打開中華帝國堅固堡壘的最後的武器了--洋人選擇了鴉片。把毒品當做商品向中華帝國大量傾銷的國家,包括俄國和美國,而其中傾銷數量最大的是英國。從18世紀70年代開始,英國人開始向中國輸入鴉片,從最初的每年1000箱迅速增加到4萬箱,每箱100~120斤的鴉片價格在400~800銀元之間。於是到了1838年,在中國和英國的貿易中,中國逆差達250萬英鎊,在英國向中國出口的價值563萬英鎊的商品中,賣鴉片所得居然佔了總額的60%。當中國人不能沒有鴉片的時候,任何來自帝國政府的干涉都是徒勞的,包括虎門的銷煙池和帝國的海岸大炮--已經發了財的英國人有錢用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自己的軍隊,然後以武力來維護他們在已經打開的中國市場上的地位和特權。1840年英國人對華戰爭的理由是:"為商務監督和女王陛下的臣民所忍受的暴行和虐待得到賠償,為英國商人在恐嚇和暴力之下所受到的損失得到賠償,為英國商人的人身和財產獲得保證,使今後免受暴虐和殘忍的待遇,並能夠在正常的情況下經商。"英國的先進武器使中華帝國屈服了,英國人的要求被一一滿足了,由此導致的是美、法、德、意等緊隨英國蜂擁而至。這就是理論上的"帝國主義的行徑"。至今,西方學者的那種"西方資本主義對東方的拓展,目的是讓東方得以發展和富起來"的說法,無論如何讓人聽上去還是感到有些怪異,尤其對於那些在向前看的間隙偶爾向後也看上一眼的中國人,尤為如此。西方船隊的桅杆林立在中國海岸,而中國是很早就掌握了製造和駕馭舟楫技術的國度,它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早具備擴張能力的國家。那麼中華民族為什麼沒有向外部世界更廣闊地開拓自己的生存空間呢?中外學者大都根據世界民族分為"海洋型"和"大陸型"兩種類型的特徵,把中國列入"大陸型"民族。以游牧和農耕為主要自然經濟特徵的中華民族,無論在地理因素上還是在文化心理上,廣闊的內陸始終吸引著它的注意力。"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漢唐宋元明清歷經千年均如此。中華民族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始終認為,帝國的發展方向和對帝國的威脅不是來自海洋而是來自大陸。於是,中華民族精湛的航海技術自古以來大才小用地只應用於有限的近海捕撈和貿易,中國人設備優良的大船在海上航行的範圍很少超出過"稗海"。"稗海"是戰國時期陰陽家對內海和近海的稱謂,而廣闊的大洋則被稱為"大瀛海"。中國的海運貿易僅僅限於把南方的物產利用沿海海路運往中原。即使海上絲綢之路開闢以後,"外國之貨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於中國"也主要是在為帝國的上層階級服務,並沒有與中國民眾的生活和利益發生廣泛的聯繫。中國歷史上最早、最大規模的船隊駛向世界,當屬鄭和下西洋,其船隊的龐大及航海的水準,都是當時世界所有民族都不能比擬的。但是,這支由明代皇宮裡的太監為首領的遠航船隊,卻很少配備武器裝備,而是載滿了"中華物產",它的航行既少有海外征服的任務,也並不主要打算推銷中國的商品,更多的僅只是一次為了顯示中華皇帝的威儀而進行的綵船大遊行,以讓四方"蠻夷"近一步領略中華帝國的富庶與慷慨--"振綱常以布中外,敷文德以及四方"--鄭和七次"下西洋",驚濤駭浪,九死一生,病傷死無數,花費大量,其結果是給皇帝帶回來一些中國人看做是"無名寶物"的"旅遊品",這些"異邦的貢物"的惟一效果是讓中國皇帝看了之後更加覺得自己的國度是"天下"的中心。連當時的大臣都對鄭和這種遠航的實際意義產生懷疑:"三寶太監下西洋,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回,於國家何益?"於是,當哥倫布奉西班牙女王伊薩貝拉的指令出發去尋找可以佔領的新國土,並且發現中美洲的巴哈馬群島的時候;當達·伽馬奉葡萄牙國王努艾爾的指令從里斯本出發,探求通往印度的航路的時候,中華帝國的皇帝卻宣布上任皇帝的"下西洋"是一大"弊政",必須從此結束此類行為,銷毀鄭和遠航的一切檔案,消除其"惡劣影響"。在從此以後的歷史中,中華帝國連"宣揚國威"的壯舉都沒有了,中國終於失去了躋身於15~16世紀之交世界地理大發現並隨之成為世界強國的機會。